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 上册

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 上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收录的论文和评论,除了〈众妙之门〉一篇是发表十几年前的旧文之外,其他的都发表于最近这些年。按照我对出版社编纂这套书意图的理解,这部自选集,不应当是回顾自己的历史学研究经历、把它变成自己的学术传记,而是应当向读者介绍自己在历史学领域有价值的研究,所以,我尽量选录能反映目前自己所思所想的新论文。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葛兆光


  原籍福建,1950年生于上海,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本科、研究生毕业,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教授提名委员会委员。兼任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并曾担任日本京都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台湾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着作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唐诗选注》、《中国经典十种》、《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葛兆光自选集》、《中国思想史》(二卷)、《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等。译有《通向禅学之道》(日本铃木大拙原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另有学术性的随笔和评论结集出版的有《门外谈禅》、《考檠在涧》、《佛影道踪》、《作壁上观——葛兆光书话》、《并不遥远的历史》和《在异乡听雨看云》等。
 

图书目录

自序 1
上册
历史学四题  1
一 后现代与现代之间,历史学如何自处 1
二 「中国」可以成为历史叙述的空间吗 2
三 在学术或历史研究中应当有中国意识、中国视角和中国立场吗 3
四 如何重新建立叙述历史的方式 4

为什么是思想史 7
一 争论的缘起 7
二 中国哲学,可以理解的心情与问题 8
三 首先是历史的思想史11

众妙之门—— 北极、太一、太极与道15
一 引言15
二 「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8
三 「万物所出,造于太一」31
四 「太一,道也」  40
五 「太极,中央元气」  46
六 结束语  52
【附论】  55

作为思想史的古舆图 57
一 边缘与中央:欧洲古代世界地图中的东方想像  59
二 从天下到万国:古代中国华夷、舆地、禹迹图中的观念世界  65
三 佛教地图:另类世界的想像  70
四 内诸夏而外诸夷:以明代海防地图为例  73
五 大「公」无「私」:从明代方志地图看当时人的公私观念 76
六 小结  82

山海经、职贡图和旅行记中的异域记忆——利玛窦来华前后中国人想像异域的资源变化 85
一 想像和知识的差距:想像的异国  85
二 建构异域想像的三类资源:旅行记、职贡图和神话传说寓言  87
三 想像加上想像,故事加上故事:女国、狗国与尸头蛮  90
四 利玛窦之前的异域想像:来自古典知识和历史记忆  96
五 利玛窦来华之后:从「天下」到「万国」101

严昏晓之节——古代中国日夜秩序观念的意味  105
一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的日常生活秩序107
二 月黑风高与杀人放火 111
三 夜聚晓散与图谋不轨 116
四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元夜观灯的意义 122
五 城市生活与乡村秩序之间:传统日夜秩序的瓦解 126
 
「唐宋」抑或「宋明」——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视域转变的意义 129

一 思想史与文化史:既连续又断裂的唐宋 129
二 从唐宋到宋明:「视域」的变化  134
三 意义之一:兼顾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 139
四 意义之二:关注新文化与新思想的制度化、世俗化与常识化 142
五 意义之三:拓展文化史思想史的资料范围 150
六 小结:视域变化与方法变化 155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