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绿筑迹

台湾.绿筑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1个隐于台湾的绿色建筑,
  无论是图书馆、咖啡厅,
  抑或是小学生追赶跑跳碰的国小校园,
  都是台湾友善地球的最佳永续建筑。

  走遍亚欧19国,寻访50座城市后,
  天豪继续开启他的绿色流浪,
  此次他以一週一乡镇,一步一脚印,
  走访台湾二十几处知名绿建筑与永续设计,
  以最专业的角度及最感性的文笔,
  带领读者感受绝妙的永续设计,
  以及绝美的绿建筑。

本书特色

  作者的绿色流浪足迹首度回到台湾,探索台湾近三十个绿建筑及永续设计,包括公共建设,如学校/图书馆/社区营造;民营公司,如台积电,私人住宅,如知名的菁芳园咖啡厅和台湾首座低碳认证的云民宿。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杨天豪


  景观建筑师、设计旅行作家,绿建筑杂志专栏作家,原民台行脚节目《走进那道光》节目主持人。

  东海景观学士,成大建筑硕士。积极投身世界行脚, 致力于观察描绘各国永续环境的发展样貌。透过理念的分享,具体的实践,期待在「气候变迁,全球暖化」的时代趋势下,为打造台湾的永续环境,贡献心力。

  着作有:绿色流浪三部曲《设计师之眼--设计师背包客随拍随画100分的亚欧永续设计》、《设计师的绿色流浪——巡回亚欧10国的永续设计》、《设计师的美学流浪——巡回亚欧50座城市的五感美学》(晨星出版)。
 

图书目录

[作者序]在众人的成就上,走出台湾永续设计的绿筑迹 02
 
Chapter 01台湾‧绿筑迹地图 04
 
Chapter 02公共建设的节能减碳手法 10

桃园-最省水的国家环境检验大楼 12
绿知识:什么是上水、中水、下水 17
嘉义-不用开冷气的图书馆 18
绿知识:跟风做朋友,有效降温 27
嘉义-创新产业的绿色佳作 28
绿知识:绿墙迷思 41
嘉义-全部通风的火车站 42
绿知识:窗户与通风大有关系 50
台南-与环境共存的台江国家公园游客中心 52
绿知识:了解方位,才能引风挡风 67
高雄-体育场也是发电站 68
绿知识:怎样利用太阳能最有效率 80
台东-与山唿应的图书馆 82
绿知识:薄层绿化的降温祕诀 93
马祖-南竿山陇蔬菜公园94
绿知识:厌氧型有机堆肥DIY 103

Chapter 03打造永续环境的民间力量 104
新竹-节气建筑的生活想像 106
绿知识:阳台种树的迷思 129
云林-农村打造低碳社区 130
绿知识:只要种植物就能减碳吗? 139
南投-桃米生态村的水环境 140
绿知识:什么是海绵城市? 149
南投-台湾首间低碳认证的民宿 150
绿知识:什么是建筑产业碳足迹 163
宜兰-海岸线打造生态社区 164
绿知识:台湾各地的石板屋文化 175
台中-台积电中科厂区 176
绿知识:不要太亮的设计,该有多亮? 181
台中-大隐于市的树合苑 182
绿知识:认识生态厕所 196
彰化-田园餐厅的废水处理 198
绿知识:水帘通风为什么能降温? 211

Chapter 04播撒永续种子的绿色校园 212
桃园-中坜幼儿园的挖填平衡游戏 214
绿知识:什么是挖填平衡? 223
台南-成大绿色魔法学校 224
绿知识:什么是EUI? 239
高雄-加昌国小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 240
绿知识:台湾的环境教育 249
 
Chapter 05替代能源的想像与现况 250

苗栗-风车运转下,被忽略的声音 252
绿知识:风力发电机的安全距离 259
屏东-养水种电的初衷 260
绿知识:认识台湾太阳能发电的限制 270

图书序言

嘉义-不用开冷气的图书馆
 
嘉义有一处与「风」对话的图书馆,号称是全台湾最省电的图书馆,这么充满「玄机」的地方,位在嘉义县溪口乡的「溪口文化生活馆」。
 
从云林县斗南车站出发,一路沿着产业道路南行,两边尽是刚收割完,正在休养生息,准备新一期稻作耕种的土地,一望无际。偶尔,成排槟榔树,界定着不同农家的稻田,倏忽即逝。几次顺着道路左弯右拐,过河前行,跨越了云林与嘉义的边界,来到了外表并不抢眼的溪口乡。没想到,继续深入城镇中心,此行造访的重点逐渐从树荫间映入眼帘,溪口文化生活馆到了。
 
图书馆建筑物的造型,既像是一本打开的书,也像是高举欢迎的双臂。总之,人们会很自然地被吸引,迈开步伐前进。
 
斜屋顶的一侧,是溪口乡的社区图书馆;另一侧,则是艺文展演活动中心。墙上那抢眼的金属装饰,则是童趣的告诉人们,陀螺和溪口乡有着一段密不可分的故事。
 
听听当事人怎么说,永远是旅程中发现意外惊喜,最让人期待的部分。透过图书馆的导览人员,又再次深刻体会设计师的思考,与实际使用者之间的感受差异。属于溪口文化生活馆的空间使用经验,就在娓娓道来之间,不经意地展开了。
 
一条迂回风道的隔热巧思
 
毕竟,溪口乡位在嘉义比较乡下的区位,为了有效节省图书馆营运的用电成本,设计团队在整座图书馆的通风设计上,煞费苦心。最大的特色在于运用「地中热换气系统」,可以从进气、室内流动、出风、空气层隔热等不同的面向来观察。
 
先从进气的部分谈起。图书馆内有座无障碍电梯,但这不只是当成运输设备,它同时也利用电梯井结构体的垂直性,当成类似「烟囱效应」的出风口。因此,建筑物在地下一楼的外侧,有一处与地下筏基连通的进气口。空气要正式被引入图书馆空间之前,会先被引导进地下筏基风道,透过地下室的低温,帮助室外空气混合降温,让经由电梯通风井飘散出的空气温度,可以低于室外气温,使图书馆即使不开冷气,也能让吹进室内的风,起码不是让人发昏难耐的热风。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