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不唐捐:辛晚教教授文化、民俗、戏曲、仪式与城市规划论文选集

功不唐捐:辛晚教教授文化、民俗、戏曲、仪式与城市规划论文选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辛晚教(1938.11.25 ~ 2017.10.7)

  ◎ 简传

  台湾都市计画学者,为台湾规划界与都市计画界重要导师,长期致力于台湾都市计划制度之拟议、国土规划制度之开创、土地问题与政策建言、文化生活圈与文化环境规划之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

  为国立台北大学都市计划研究所创办人之一,于该所任教及工作前后达42 年(1968 ~ 2009), 期间担任该所所长9 年(1975 ~ 1981、1994 ~ 1997),并参与台北大学特定区与国立台北大学三崃校区之整体规划。曾担任内政部营建署副署长、内政部区域计画委员会委员、内政部都市计画委员会委员、中华民国都市计划学会理事长等,此外也长期担任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古蹟审议委员、台北市政府都市计画委员会委员,透过文资保存、都市计划、环境共容的合宜并进方式,致力提升台北城市文化内涵素养。育有三子女。

  ◎ 教育生涯
  1938 出生于台湾澎湖,后随父母搬迁至高雄。

  1957 ~ 1961 就读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地政学系。

  1962 土地行政高考考取榜首。

  1966 进入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任职,协助周一夔教授创办都市计划研究所。

  1968 ~ 2009 于台北大学都市计划研究所任教及工作四十二年,期间担任三届都市计划研究所所长。

  1968 ~ 2009 任教期间,除协助台北大学三崃校区之规划以外,也积极推动台湾国土规划体系,倡议台湾在地化的文化规划,成为台湾文化规划的先驱者。

  2000 担任「财团法人环境规划与城乡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长,致力于规划学界人才的培养。

  ◎ 国土规划奠基者
  鉴于台湾都市化问题日趋严重,且当时台湾也缺乏都市规划的经验,1966年政府洽请联合国技术顾问团来台,同时成立行政院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经合会)都市建设及住宅计画小组,并在联合国顾问孟森夫妇的指导下,带入新的规划思潮。当时辛任教于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也成为经合会都市计划小组研究员。极力倡议台湾国土规划体系,促成台湾国土规划体系的完整建立。

  1980 ~ 1990 积极参与推动「国土综合开发计画」与「国土综合发展计画法」(草案),为现在国土计画法之前身。

  1982 出版《都市与区域计划》一书,为都市计划学界重要书籍之一。

  ◎ 文化贡献
  1990 倡议台湾在地化的文化规划,影响目前台湾国土规划对于文化元素的重视。
  1990 创立南管乐团《咸和乐团》,醉心于戏曲创作,对传统戏曲与歌仔戏也有相关文献考究。
  1995 ~ 1996 主持文化建设委员会(今文化部)之《全国文化生活圈文化展演设施发展纲要计画》
  1997 ~ 2006 担任祭孔大典分献官,并对孔庙文化与祭祀空间深入研究发表论文。
  1994 ~ 2012 担任台北市孔庙管理委员会委员。

  ◎ 获奖殊荣
  行政院

  1998 行政院一等服务奖章
  1992 行政院二等服务奖章
  1987 行政院三等服务奖章

  教育部
  1976 教育部四维奖章
  1990 教育部大学教学特优教师奖

  学会与社团
  1982 中国土地改革协会奖牌
  1988 中华民国都市计划学会学术奖状
  1993 中华民国都市计划学会计划奖章

图书目录

编者序-周志龙
序-厦门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陈耕
序-中华民国都市计划学会第11届理事长.黄世孟
序-台北科技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彭光辉
序-中华民国都市计划学会现任理事长.林峰田

【礼乐与民俗】
壹、孔庙的礼制空间和释奠仪式、儒家学说
.谈孔庙祭祀礼制问题
.台湾释奠礼乐改进
.孔子与音乐-写在孔庙南管音乐会之前
.孔庙礼制空间
.孔庙释奠礼乐与其在台湾之传承
.先哲朱子、书院与台湾

贰、戏曲
.歌仔戏曲调发展与两岸交流
.台湾高甲戏唱曲曲调探讨
.无形文化资产与南管
.新加坡国际南音大会记
.南管在台湾
.中台湾南乐展风情-第四届中华南乐大会记
.澎湖南管人在高雄
.三凤宫前锣鼓闹、生旦竞唱歌仔腔
.台湾高甲戏《百花台》一剧曲调探讨
.台湾歌仔戏生态与演出现象
.南管《御前清客》恩衔与仕绅化
.泉南弦管 蜀主郎君
.说《四空仔》道《五空仔》
.唐美云歌仔戏曲艺术之成就及贡献
.戏曲落倍之艺术
.金门传统艺术研讨会记

参、台湾民俗信仰与其仪式
.台湾民俗信仰与政治环境
.土地公信仰与当前之课题及策略
.科仪礼乐在胜安
.王母圣典科仪礼乐规划
.平埔土地公与保德宫-保存之意义及争议
.台北城重现「台北府天后」与北台湾妈祖文化节
.也谈「新港奉天宫妈祖绕境」
.关圣帝信仰在台湾
.台湾妈祖之信仰与其认知
.艋舺龙山寺中元盂兰盆法会
.南京天妃宫之再生
.首届海崃两岸闽南文化节祝词及建议

【文化与城市】
肆、文化与城市规划专题
.文化庆典与都市发展
.关于城市文化的形塑与永续
.台湾「文化资产」保存讲稿
.台湾文化资产保存与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台北大龙峒文化园区规划
.经国先生领导台湾文化建设之评价
.地区活力、新故乡社区营造-政策、范例与规划师
.现代主义规划思潮下都市的空间特征-以都市与维护角度谈友善社区
.地方文化产业与国际休闲化

伍、寺庙空间与城市文化议题研究
.台湾文化生活圈规划体系
.都市文化展演活动与空间之发展
.文化生活圈与文化设施发展之研究
.都市化、阶层化、文化认同与艺文活动参与
.庙宇文化空间与社群互动之关系:三崃清水祖师庙的个案研究
.文化导向都市再生之策略模式:台北市保安宫文化庆典与空间计画的个案研究
.创新、能力与文化产业群聚的演化-台北市音乐产业个案研究
.都市文化与空间规划刍议

图书序言

编者序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文化空间研究与规划实践是辛老师学术生涯中,最精彩、最经典、也最具原创性的部分。辛老师毕生奉献在都市计划研究所含工作及任教计42 年(1968 ~ 2009),并担任三届所长计有九年。于担任第三任所长期间(1994 ~ 1997),特别把他在传统戏曲的丰厚涵养,以及多年文化关怀与实践所积累之社会参与能量,借由硕、博士论文的指导、文化空间规划主题的实习课操作、国科会研究案的提案执行、文建会与台北市政府大型计画案的主持投入、和寻求小额财源每年办理研讨会等学术活动,带领都计所老师、同学组成文化空间规划研究团队,成员除我本人外,主要包括:古宜灵、廖淑容、吴庆烜、黄胜雄、杨敏芝、郭倩如、沈明展、洪佳慧、林政逸、吴怡彦等几届硕博士班同学,大量投入到戏曲、文化空间与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研究及规划议题实践,积极把「文化」带到国土与城市规划实务之中,成为专业领域的重要组成元素。这项文化导向规划(Culture-oriented planning)的学术创举,从传统戏曲的在地文化出发,不但突破了世界城市(World City)的研究重点,以及创意城市(Creative City)的国际学术主流范畴。在国内空间规划专业领域中,更突破没有文化城市规划论述之传统,也留下了许多重要成果与建树。他们包括-文化生活圈规划的论述提出、城市文化硬体(展演)设施的规划、孔庙礼制空间活化、归绥戏曲公园与寺庙文化空间改造等经典之作。在研究所最后十余年间的努力,辛老师把台北大学都市计划研究所,从1968 年中兴大学时期创办以来的这块老招牌,再度擦亮成为研究所的重要发展特色。

  辛老师常说:「工程不能使城市变伟大,文化才能使城市变伟大。」在学术的社会实践上,辛老师以其广博的人文学养及在文化空间研究上的创意,不但长期参与到文建会、文化部等政策会议,更借由难以计数的台北市有关文化城市建构的各项文资与城市发展审议等会议的参与,影响了陈其南、陈郁秀、邱坤良等时任文建会主委的决策,以及陈水扁、马英九、郝龙斌等几任台北市长的重要施政。这个参与及实践过程中,辛老师以其受人敬重的学术风范与说话份量,把过去所积累的研究成果,推展实践在近代台湾的文化政策与市政建设上。对于文化与空间专业实践的结合,辛老师是台湾当代重要的领导学者,当之无愧!无疑的,文建会(今之文化部)、台北市与市政府、台北大学都市计划研究所,他们的发展也都因为有了辛老师而更精彩。

  除了对台湾规划体制及空间计画、政策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外,辛老师毕生数十年从事戏曲与文化空间研究成果之厚重与治学精神,足为后进之典范楷模。特别是2004 年退休后,以其多才,更是呕心沥血,积极写作,应邀参与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着作不断,香飘两岸。在2016 年的一次聚会,辛老师交代我编辑出版他的文化与空间规划之研究论文集,留世纪念。几经收集,今编辑以专书形式呈现如后。辛老师毕生的文化心志,尽瘁于斯。本书之能乘愿完成,特别感谢师母郑美丽女士、女儿辛淑翰女士、辛建宗导演,以及本所的各项支援,尤其张容瑛教授与都计所第19 届同学的用心协助。本论文选集内容分成孔庙的礼制空间和释奠仪式、儒家学说;戏曲;台湾民俗信仰与其仪式;文化城市规划专题;寺庙文化与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等五大篇章。前四篇是孔庙礼制释奠、戏曲文化与民俗仪式的创作性论文;最后一篇则以指导学生的合作论文为主,许多是经审查的学术期刊着作。所录文章,皆为经典,堪值传世。

学生 周志龙 2018 年 谨记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