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德國弗萊堡(Freiburg i. Br.)大學哲學博士,現為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專長領域為現象學、詮釋學、近現代日本哲學、日治時期颱灣哲學。相關學術著作有〈論洪耀勛「真理論的絕對辯證法」的構想〉(2017)、〈西田幾多郎論善與宗教〉(2016)、〈論海德格《存在與時間》中的良知與罪責〉(2016)、〈從西田哲學來看現象學的「超越」問題〉(2016)、〈論西田幾多郎「絕對矛盾的自我同一」的邏輯構造〉(2015)、〈從西田哲學來看前期海德格「實存論的獨我論」〉(2014)。經典譯注:《現象學的觀念》(2017)、《西田幾多郎哲學選輯第二冊》(2016)。
看,新興宗教的建立往往伴隨著超能力、靈術、奇蹟與醫療,據說湯淺的父親本身就是一位具有類似「療癒」(healing)與「神視」(clairvoyant)等等超乎尋常能力的人,後來因「ひとのみち事件」(或譯為「人道教團事件」)而連坐入獄,湯淺的父親雖然後來被釋放,但是他所承受的罪一直要到二戰結束後,纔由美軍麥剋阿瑟司令部下令解除。這整個教團也於二戰後改名PL教,PL是Perfect Liberty的簡寫,直譯為「完全自由教團」。毫無疑問地,父親對湯淺在宗教與信仰上的影響是很深遠的,湯淺後來自己也跟隨著本山博實修過昆達利尼瑜伽(Kundalini Yoga),宗教經驗在湯淺的哲學中扮演瞭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然而湯淺並不因此而成為一個宣揚非理性經驗的神秘主義者,而是保持為一位哲學傢。這是因為在筆者看來,體驗與直觀固然重要,而且也很可能是最重要的部分,然而宗教傢可以單純地滿足於體驗與直觀的獲得,但是哲學傢還要解明這個體驗或直觀,這是哲學傢的課題。而湯淺所進行的工作,確實如長友繁法教授所說,並不是在宗教經驗中的個人「經驗到什麼」(what he experienced),而是「這種經驗的意義是什麼」(what the experience meant)。也就是說,就理性地「解明」或「拓展」經驗的領域這一點來看,讓湯淺同時也具有哲學傢的身分,而本書正是其哲學思想的代錶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