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下的中师:台中师范学校师生政治受难纪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暴风雨下的中师:台中师范学校师生政治受难纪实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出版者 出版社:台中市新文化协会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8/12/15
语言 语言:繁体中文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6-18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台中师范学校师生自二二八事件至整个白色恐怖年代,奋死传递真理火把!

  ◎调查、口访、研究、整理、解密档案,收录5篇政治受难者或见证者访谈、10篇政治受难者故事,以及特别收录作家刘克襄追忆在中师毕业的父亲刘万寿与相关受难同学、学长间交往的片段。

  ◎第一本以台中师范学校师生政治受难为主题的专书。

  ◎书中超过250张珍贵档案资料与老照片,拼凑出台湾史中台中师范师生在二二八事件乃至白色恐怖年代中的沉重岁月。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出版「台中市人权档案系列」第四本。

  台中师范学校师生政治受难纪实:
  郑庆龙 廖德华 汤德生 邱致明 纪万生 洪炎秋 张深切 杨逸舟 吕赫若 吴振武 吕焕章 吴江海 林如松 曹 开 高菊花 郭万福 郭锟铭 张如松 廖义溪 王阿繁 黄春成 高泽清 高阿明 李义平 曾金樟 叶荣光 邱致智 刘万寿

  二二八事件中,校长洪炎秋、教师张深切、吴振武受到牵连被解职,甚至被整肃;而学生中加入二七部队,并担任中师队队长的学生吕焕章,至二七部队解散后,他回校教书,不久后放弃教职,进入山区建立「武装基地」,被捕后遭到枪决。同案还有1949年中师普通师范科毕业的吴江海,在基地被当场击毙,以及当时就读中师三年级的林如松,也遭到枪决。

  跟着二七部队一起进入埔里的,还有邹族的高菊花、汪玉兰、方梅英,她们是中师简易师范科的学生。其中,高菊花是高一生(前阿里山乡乡长)的长女,高菊花后来虽然毕业并在国小任教,却因为父亲高一生被以叛乱罪枪决,人生彻底改变,自此命运多舛。

  杨逸舟,1923年进入台中师范,1953年赴日成为政治难民,因为参加台湾独立运动,被列为黑名单,最后客死异乡。

  因2018客家电视剧《台北歌手》故事主角而广为人所知的吕赫若(本名吕石堆),1934年中师演习科毕业,被称为「台湾第一才子」。这位才子在二二八后对国府极度失望,政治态度积极转向,1952年死于鹿窟山区,身后的手稿及书籍,因家人对政治肃杀的恐惧而掩埋,仅留下极少数的资料。

  邱致明是泰雅族人,1952年中师简易师范科毕业,1956年与高白兰结婚,高白兰的父亲高泽照因为涉及汤守仁案被枪决,结婚后邱致明遭特务监视,后来参选县议员时,被罗织罪名判刑5年。与他前后期中师简易师范科毕业的同学或学长学弟,至少有9人因相关案件被判刑,刑期从5年到12年不等,有些因为争取山地自治而被以叛乱罪论处,但大部分是特务罗织的政治案。

  「大甲案」对中师而言,更是十分惨烈的政治案。郭万福1933年中师演习科毕业,已任教十余年,1950年在岛内逃亡,后来被捕,1953年被枪决。他的弟弟郭锟铭,1948年中师毕业,被判12年,而他的外甥张如松,1946年中师毕业,也被枪决。「大甲案」共枪决18人,大部分是老师,让大甲人觉得「国民政府喜欢杀老师」,告诫子弟千万别读中师。郭万福的中师同学廖金照、罗秋荣也在白色恐怖时期成为枪下亡魂,而他逃亡期间,接触到好几位在校任教的中师人,也因此遭到羁押。

  1942年入学的郑庆龙(当时为七年制),以及1946年战后第一届进入中师就读的廖德华和汤德生,都在就学时经历二二八,在他们90岁之后,终于说出埋藏在心中70多年的往事。

  漫长的戒严时期,中师实施军事化管理、教育,学生个个被驯化为忠党爱国的乖乖牌,纪万生是极少数的例外,1955年进入中师就读的他,形容那是被国民党「清洗」过的中师,是苦闷、压抑的年代。后来参加党外运动,因美丽岛事件坐了四年半黑牢。

  台中师范学校自二二八事件至整个白色恐怖年代,在校或毕业后遭政治牢狱磨难的师生不下百人,这些奋力发出声响的师生,让中师传递知识真理的火把,不曾在黯黑时代中熄灭。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本书执笔撰稿人(按姓氏笔画)

石育民


  南投人,东海大学历史学研究所毕业,成功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班就读中,曾参与高雄地区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口述历史调查,现为专职照顾两个小孩的家庭主夫。

李祯祥

  台北人,文史工作者,台大中文系毕,现就读政大台湾史研究所硕士班。从事白色恐怖和人权议题研究近二十年,并发表相关文章一百余篇,编撰有《人权之路》等。

周婉窈

  嘉义大林人。现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专治台湾史,着有《台湾历史图说》、《海行兮的年代》、《海洋与殖民地台湾论集》、《少年台湾史》等书,并出版两本文集。

林邑轩

  南投竹山人,曾投入一九五○年代白色恐怖、二二八事件的调查研究,现任职于企业,偶尔化身为跨领域的独立研究者,相关着作请见goo.gl/BtyfdU。

洪碧梧

  彰化人,毕业于东海大学中文系,目前为台中市新文化协会行政专员,参与编辑《黯到尽处,看见光》、《透光的暗暝》等书。

陈凯劭

  1968年生于云林。成大建筑博士班肄业,台中科大等校兼任讲师;专长文化资产与台湾史研究。长期研究白色恐怖史,曾发表家族长辈许分与台湾自治联军、省工委的专文。

黄英哲

  嘉义人,日本立命馆大学文学博士、关西大学文化交涉学博士,现任日本爱知大学现代中国学部教授。专研台湾近现代史、台湾文学。中文专着有《「去日本化」「再中国化」:战后台湾文化重建(1945-1947)》、《漂泊与越境:两岸文化人的移动》。日文学术着作多数。

廖建超

  南投人,辅仁大学经济系、辅系生命科学系毕业。长年投入社会运动,为台湾民主活动摄影,现为自由台湾党党工。曾参与撰写《黯到尽处,看见光》、《青春二二八》、《透光的暗暝》。

刘克襄

  台中人,作家,生态保育工作者。常于港台各地驻校访问,走访当地风土。晚近较具代表性作品为《11元的铁道旅行》、《男人的菜市场》和《里台湾》。

蔡宏明

  嘉义人,作家,笔名天洛。1954年生,台湾大学毕业。曾服务于美术、文学杂志、报社。出版过诗集、美术论集。2007年起致力台湾文资、白恐文史调查、纪录片及展演策办。

编者简介

主编 陈彦斌


  南投中寮人,长居台中逾三十年。曾任自立晚报记者暨特派员、望春风电台台长、台湾日报採访中心主任、国家文化总会中部办公室执行长、行政院《文化视窗》月刊主编、台中市新文化协会理事长。曾发行《台中风华》,主编《台中妈祖荫台湾》、《因为黑暗,所以我们穿越》、《黯到尽处,看见光》、《悲恋之歌》、《透光的暗暝》、《众神护台中》等书。纪录片《武装台中》制作人。现任:台中市新文化协会执行长(2018)。

计画共同主持人 

杨允言


  台大资讯工程所博士,台语文工作者,现任台中教育大学台湾语文学系副教授,台湾罗马字协会理事。2008年得到教育部表扬推展母语个人杰出贡献奖,2011年得到台北西区扶轮社主办的台湾文化奖。主编《台语这条路――台文工作者访谈录》、《台语文运动访谈暨史料汇编》。

苏瑞锵

  台湾台中市人。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现任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台湾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长期研究台湾人权史与民主运动史,着有《战后台湾组党运动的滥觞――「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超越党籍、省籍与国籍――傅正与战后台湾民主运动》、《白色恐怖在台湾――战后台湾政治案件之处置》以及合着《战后台湾人权发展史》等专书。
 
暴风雨下的中师:台中师范学校师生政治受难纪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 市长序 | 戒严下的中师噩梦 林佳龙
| 局长序 | 百年中师,追忆苦难灵魂 王志诚
| 主编的话 | 中师反抗传统的缘起与幻灭 陈彦斌
| 总论(一)| 白色恐怖时期校园人权侵害群像 苏瑞锵
| 总论(二)| 中师的光明与暗黑,遗忘与记忆 杨允言

口述访谈
挥不走的政治阴霾──郑庆龙 撰稿:陈彦斌
暴风雨中吹响旧友进行曲──廖德华 撰稿:洪碧梧、陈彦斌
硬颈也硬命──汤德生 撰稿:廖建超
说我叛乱,根本乱判!──邱致明 撰稿:蔡宏明
压抑、苦闷的中师时代──纪万生 撰稿:陈彦斌

人物故事
二二八受创的台湾教育家──洪炎秋 作者:陈凯劭
自由人──张深切 作者:黄英哲
始终找不到认同的杨逸舟 作者:杨允言
1948年后的吕赫若 作者:林邑轩
月光下的谜样枪声──吴振武 作者:廖建超
台中武装基地的中师魂──吕焕章、吴江海、林如松 作者:李祯祥
隐遁的诗──曹开 作者:石育民
优雅内面的创伤──素描高菊花女士 作者:周婉窈
逃亡遍南北,一家三受难──大甲郭家 作者:李祯祥
台中师范原住民校友受到的政治迫害 作者:蔡宏明

特别收录
我为何叫刘资愧──回忆蔡铁城与家父的一段往事 作者:刘克襄

 

图书序言

中师的光明与暗黑,遗忘与记忆/杨允言 台中教育大学台湾语文学系副教授
 
原初的中师
 
1894年日清战争后,日本取得台湾这块新领地。对于台湾,除了有美好的幻想,同时也带着犹豫。1895年6月始政仪式后不久,第一任学务部长(相当于教育部长)伊泽修二即成立「国语传习所」教台湾人「国语」,同时向学生学习台语(伊泽修二原以为台湾人使用清国语,来了以后才发现完全不是这样。)。
 
在日本领台前,伊泽修二即唿吁日本要实施国民义务教育,来台湾后也有相同主张。其后国语传习所改为公学校、小学校,并广设于台湾各地,这些基础教育需要师资,于是,台北师范学校、台中师范学校、台南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北师、中师、南师)在1899
 
年相继设立。不过,那时日本在台统治的基础仍不稳定,又评估师范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果,短短几年后陆续停办。
 
师范学校再度复校时,日本控制台湾局势已经稳定,北师、南师首先于1918年复校,中师原本设立在彰化孔庙,1908年纵贯铁路通车后,台中成为新兴城市,中师1923年复校于台中,校地即设在目前台中教育大学现址。那时候,时局的氛围是:一战后日本成为战胜国,经济复甦、处于大正民主时期(1912-1926),而治台方针则强调内地延长、日台共学,虽然台湾人还是强烈感受到被歧视,也在被同化的路上挣扎。
 
师范教育除了是教师能力的养成,连带也须要透过这些未来的教师,传达国家的意志,因此,师范教育对于国家意识型态的灌输是不遗余力,皇民化运动时期如此,战后漫长的戒严时期也是一样。
 
台湾的变局
 
1930年代起,时局变化得很快,历经经济萧条,之后日本选择以战争来维系帝国命脉,从日中15年战争,台湾总督又换成武官,实施皇民化,接着发动太平洋战争,征召台湾人从军,却以战败收场。战败国日本所属的台湾,则在美国的主导下,换成由中华民国委任统治。虽然当时多数台湾人视中华民国为祖国,以为祖国会让台湾摆脱差别待遇,没想到「狗去猪来」,新的统治者贪污腐败,台湾的民生经济资源严重被掠夺;报纸日文版被废除,让大部分知识分子变成文盲,反过来被知识水准普遍低落于台湾的祖国人歧视。

图书试读

None

暴风雨下的中师:台中师范学校师生政治受难纪实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暴风雨下的中师:台中师范学校师生政治受难纪实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暴风雨下的中师:台中师范学校师生政治受难纪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暴风雨下的中师:台中师范学校师生政治受难纪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