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年代上海租界生活
圖文並茂,和你想的不一樣!
上海人看上海,告訴你不知道的那些人、那些事!
書中所談的為二、三○年代上海社會。包括食、衣、住、行、育、樂種種方麵,至於煙、賭、娼、匪也是有所記載。因此它成瞭研究當年上海生活史不可或缺的珍貴材料。
「風華篇」主要是描述當時的租界生活,隨著華、洋接觸,各種「洋化」、「洋玩意」也接踵引進,豐富瞭人民生活。十裏洋場的光鮮亮麗、紫醉金迷,地下經濟的流通、發達,洋生活的興盛、仿效,點綴瞭民初的上海風華,為其繁華寫下曆史。
【點大蠟燭】 幼妓第一次經嫖客梳櫳,當天晚上必點瞭大蠟燭,僱一班樂工吹吹唱唱。故點大蠟燭的玩意,在妓傢視為很莊重的典禮。
另有一種迷信嫖客,認為到妓院點瞭大蠟燭,撞瞭紅,必可生意興隆,大發其財。
【神秘的朝會】 清晨,旅館多數房間雙扉緊閉,門外擺瞭一隻空籃、一管小秤,被稱為「朝會」,又名「趕早市」。莫非客人買小菜買到客棧裏來?客棧改做小市場?
【跳舞、歌舞】 跳舞風尚由歐洲傳至上海,造成一股鏇風,舞場林立,男女青年各個趨之若鶩。每天晚上,各舞場中莫不舞侶濟濟,宣告客滿。後來又有一位人稱藝術大傢的黎錦暉先生發明瞭「歌舞」,邊舞邊唱。造就後來流行的「歌舞團」。
【看熱鬧】 看熱鬧可不是現代人專利,上海的人們,最喜歡的就是看熱鬧。不論齣喪、廟會、火警,大傢丟瞭正事不乾,先看熱鬧去!
本書特色 ★民國初年上海社會風華,透過作者文筆,彷彿時光重返,身曆其境。
★作者以細微的觀察、平實的筆觸、詼諧的風格,為珍貴的第一手史料。
★捨棄文言文用語,以幽默有趣的方式,真實呈現當時庶民生活。
★文史專傢蔡登山專文導讀,經典論著,精彩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