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年代上海租界生活
图文并茂,和你想的不一样!
上海人看上海,告诉你不知道的那些人、那些事!
书中所谈的为二、三○年代上海社会。包括食、衣、住、行、育、乐种种方面,至于烟、赌、娼、匪也是有所记载。因此它成了研究当年上海生活史不可或缺的珍贵材料。
「风华篇」主要是描述当时的租界生活,随着华、洋接触,各种「洋化」、「洋玩意」也接踵引进,丰富了人民生活。十里洋场的光鲜亮丽、紫醉金迷,地下经济的流通、发达,洋生活的兴盛、仿效,点缀了民初的上海风华,为其繁华写下历史。
【点大蜡烛】 幼妓第一次经嫖客梳栊,当天晚上必点了大蜡烛,僱一班乐工吹吹唱唱。故点大蜡烛的玩意,在妓家视为很庄重的典礼。
另有一种迷信嫖客,认为到妓院点了大蜡烛,撞了红,必可生意兴隆,大发其财。
【神秘的朝会】 清晨,旅馆多数房间双扉紧闭,门外摆了一只空篮、一管小秤,被称为「朝会」,又名「赶早市」。莫非客人买小菜买到客栈里来?客栈改做小市场?
【跳舞、歌舞】 跳舞风尚由欧洲传至上海,造成一股旋风,舞场林立,男女青年各个趋之若鹜。每天晚上,各舞场中莫不舞侣济济,宣告客满。后来又有一位人称艺术大家的黎锦晖先生发明了「歌舞」,边舞边唱。造就后来流行的「歌舞团」。
【看热闹】 看热闹可不是现代人专利,上海的人们,最喜欢的就是看热闹。不论出丧、庙会、火警,大家丢了正事不干,先看热闹去!
本书特色 ★民国初年上海社会风华,透过作者文笔,彷彿时光重返,身历其境。
★作者以细微的观察、平实的笔触、诙谐的风格,为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舍弃文言文用语,以幽默有趣的方式,真实呈现当时庶民生活。
★文史专家蔡登山专文导读,经典论着,精彩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