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先生与我有文缘─序《雨到黄昏花易落》
林继宗 我这一辈子最有幸的缘分之一,是与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创会秘书长心水先生结缘。
一 二零一八年九月初,我接到心水先生来函,称想请我为他的新作撰序,目前已经有九位文友等着我写序言,请先把新书电子版发给我,我争取快一些写你新书的序言。
心水名誉秘书长很快发来刚编好的新书。
二 散文集《雨到黄昏花易落》一书,共收录了心水先生近年来创作的散文六十八篇,洋洋洒洒十余万字。对于一个年逾古稀、长期在海外生活的长者而言,坚持用中文写作,殊为不易,出版了十几部书,更加不易!通阅全书,给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强烈的自传体色彩,二是浓郁的生活情趣。
我认为,不论历史如何演变,社会如何发展,作家还是要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写最熟悉的生活。从「我」写起,向生活辐射,向社会和自然辐射,向世界辐射,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雨到黄昏花易落》同样遵循了这一规律。
心水祖籍福建厦门翔安,出生并成长于越南,一九七五年后,由于越南出现了严重的排华情况,于一九七八年八月一家人被迫逃难,挤上拥挤的货船,在海上汹涌的波涛中艰难度过了十三天,漂流到印尼一个荒岛。经过近半年的坎坷历程,才以难民身分移居澳洲。当年这段特殊的经历,给作家留下终生难以磨灭的印象,在作品中也多有提及。例如《食粥佬》写一九六六年底作家到芽庄市看望文友的经历,记录了越战期间僱佣军「侬族兵团」的情况。《吴溢源勤奋进修》讲述与学生吴溢源(笔名新枝)相处的亦师亦友故事。《新乡悠悠三十载》回忆作家一九七八年八月搭乘旧货轮「南极星座」逃离越南,在海上备受煎熬的经历,更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请阅读心水获首奖长篇小说怒海惊魂。)
这些事,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作家亲身经历,有切身感受。写成文章,也就有了强烈的自传体色彩。作者真实地、细腻地表现了当时人们在严酷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下生存的情况,在真实的叙述中重现历史活力,使读者感同身受。
三 文学创作相对于学术研究,作者会在行文中融入更多的个人感受和生活情趣。学术研究需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世界、历史和现实,但文学创作却需要投入情感,要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把作者在生活中所得到的情感薰陶,通过作品传递给广大读者,使他们也受到感染和教育。《雨到黄昏花易落》全书不少文章写生活中的小故事,在低酌浅唱中展现人生真情与哲理。《闲谈养鸟》借饲养宠物的家常琐事,展示生命追求自由的豁达情感。《荣枯配对》描写花园里几棵果树由青翠到枯萎的过程,讲述生命轮回、连绵璀璨的道理。《雨到黄昏花易落》描写作者闲时修剪花草的趣事,表明人生浮沉、处世艰难的慨叹。先生的行文,多姿多彩,确实值得一读。
四 心水先生(原名黄玉液)旅居墨尔本,是「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的创会秘书长。他已经出版十一部文学专着,我拜读了好几部,都有相当高的品质。他多次荣获各种奖项,不仅在澳大利亚,而且在全球各地的华人圈和文友群中,有崇高的威望和良好的人缘。
先生不仅本人优秀,还有一个优秀的家庭和家族。他的夫人婉冰女史内外兼修,端庄,睿智,贤慧,还是知名作家诗人,诗歌、散文很有诗情画意文华神韵。秘书长伉俪相敬如宾,乃天配伴侣,天作之合。秘书长伉俪称:其最大的福报,是儿女们孝顺。
五 自从认识以来,先生和我就保持网上的频繁交流。
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趋同,我们常常共振共鸣,同心同德。我历来认为,身为作家,自然应当做到兼听则明。是非黑白对错,自己会判断的。
六 自二零一五年厦门幸会以来,我们的缘分不断加深,友谊不断发展,已经成为莫逆之交。但愿缘分绵延无边,友谊长青不老!
每次,当先生获知我获奖的消息,总是欢欣鼓舞,褒扬有加。他旋即告知诸位文友,并表示衷心祝贺。
文人并非相轻,而是相亲相敬!心水贤伉俪都有博大的胸襟。
先生和夫人对潮汕乃至大陆的作家与诗人们的殷切期望,以及对我的评价与鼓励,鼓舞人心,将久久激励着大陆作家、诗人们以及我继续前进。
再次衷心感谢秘书长!「你的高度评价令我愧不敢当。这是对我长长久久的激励!」
七 先生的文朋诗友遍佈天涯海角。为文学,为友谊,先生难能可贵啊!几十年来,先生无私帮助过许多文朋诗友,又从来施恩不记。不少文友曾经撰文称先生是世界上难得的好人、好作家,和先生交朋友是难得的缘分!
某天,先生忽接一封来自中国新疆的信,信末署名是一位称先生为「老师」的「杨菊清」,这个带有乡土味芳芬的姓名自此深印于心了。先生任杂志与报社主编时,养成了一个习惯:读者来信必读必覆;展读完杨菊清的信件与文章,惊讶于这位年轻作者的文字水准竟有颇深的造诣,先生赶紧覆函。从此,本来毫无关联的两个陌生地方,因为以文会友的因缘就开始了。每收到他的作品时,定代转去合适的副刊;分投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学园地。当收到报社寄来的剪报或整本杂志,见到菊清的作品,赶紧将油印的文章或剪下,连同给他的信函一齐邮寄到新疆。
鼓励以及协助后起之秀的文学青年,乃是先生从台湾林焕彰恩师处学到的。为了感恩回报林老师经常发表先生在原居地越南及新乡墨尔本的作品,以及代收稿费并寄剪报等等繁杂工作,先生曾虔诚请教林老师当如何报答老师提携之恩?得到的回覆是:学他的方法,力所能及地帮助文学青年们。这就是对林老师最大的回报。
师恩不敢忘,从此,先生也就按照林焕彰老师教导,与有缘的文学青年们切磋,彼此在交往中一齐进步。先生变成了他们的师友。杨菊清之后,尚有在湖南农村的张玉平、香港的飘雪、同在墨尔本的吴溢源与青青,等等。
二零一六年五月,先生率领九个国家的十六名作家到中国河北省邯郸市采风,给该市文友留下和蔼可亲、淳淳善诱的美好印象。作家韩立军感受尤深。他感恩已届七十多岁高龄的黄老师,常年徜徉于各国之间,十分繁忙,却仍抽出时间为小韩修改作品。难怪韩立军说:「心水老师是我人生旅途中遇到的贵人,是我文学创作的伯乐和知音,也是我在海外的良师,是在海外坚持弘扬中华文化、爱国爱乡的知名华文作家暨诗人。」事实上,先生还是许许多多人的贵人,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爱国作家与诗人。
八 先生深怀华夏之心。他说,大陆许多中国人跑去日本观光,将白花花的钱送去换回日本货,让鬼子赚到千亿万亿美元外汇,再装备先进武器,将来不还是枪头对着中国吗?我极为赞同先生的观点。据说单单春节鬼子赚到中国人的钱,就足够建造一艘航空母舰。
九 先生和我有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学爱好,彼此有缘成为文友。于是,我们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提醒。我们肝胆相照。
我们认同─人生可能无法改变,但人生观可以改变;环境虽然无法改变,但心境可以改变;虽然无法调整环境来适应自己,但可以调整心态来适应环境;最大的幸福不是获得,而是奉献;最好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健康;最多的自由不是拥有,而是放下!
美好的,留在心底;快乐的,与人分享;遗憾的,随风散去。活在当下,且行且珍惜。
再次衷心祝贺心水兄的大作《雨到黄昏花易落》成功出版!
二零一八年九月廿八日于潮汕。
(林继宗先生、国际潮人文学艺术协会会长,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学术顾问,广东潮汕文学院院长,汕头市作家协会主席。已出版各类文学专着二十一部,共一零二九万字。先后获得全国大型征文活动优秀系列长篇小说一等奖、中国散文精英奖、中国作家协会创作年会一等奖等国际、全国、省部级等各类文学奖九十一项。)
自序 新乡悠悠四十载 七月廿一日的星期天、小儿子黄明仁太平绅士(John Wong JP)来电相约去力士门市(Richmond)越南餐厅相见。祖孙三代四人其乐融融的享用了河粉后,儿子笑着要我付餐费,也不多想就去埋单。然后全无心理准备的被明仁载到汽车行,到达随他进入、迎门抢眼红丝带挂在大黑布上盖着的新车。车前竖立本板贴着打印英文大字、中译是:「此车属于黄玉液先生所有」。
五年前获明仁赠送法国标致牌轿车的往事重现,此次是专售德国奔驰(Mercedes-Benz)的车行,在销售员协助下打开黑布,银色轿车犹若要张臂与主人相拥般,儿子将车匙郑重交给我,完成赠车仪式、内子婉冰与明仁和孙儿永良一齐鼓掌,让我彷彿飘飞云端似的如真似幻?
今年父亲节收到的这份大礼是历年来最贵重之物,孝顺的明仁在四个月前经已到墨尔本东区奔驰车行(也有译为宾士或平治)订购。那部标致轿车只开了四万余公里,保养良好,至少十年内绝无问题。但儿子的心意非领不可,心中甜滋滋的将新车开回家。
九月二日过了极开心的父亲节后,心想纵然是父子,礼尚往来也是应该,可要回赠什么给事业已略有所成的明仁呢?颇费思量难决,心血来潮想起作家将着作赠送也是礼物;因而在存档的作品中开始寻找,此书出版将是我第四部散文集、也是第十二册面世的文学着作。
谨将《雨到黄昏花易落》赠送给孝顺的幼子明仁;虽然他不懂读中文、但必定会请秘书阅后转达书中篇章扼要内容。拙着面世时将是我们举家在新乡墨尔本定居四十週年,当年随双亲怒海奔逃的稚子明仁今日经已是中年人啦!
因而序文就以「新乡悠悠四十载」定题,全书收录了六十八篇拙作、附录了庄伟杰教授的特写,连同林继宗院长的代序与拙序总共是七十一篇文章。
还是按第三部散文集「福山福水故乡情」的方法,不分类编排,照题目字数的多寡依次序成书。从两个字的「朋友」开始到八个字的「杨千慧谦雅盈风采」止。剧院演出时通常最后呈现给观众们的往往是全剧精华、因而有「压轴好戏」这句说词;拙书面世时、杨千慧市长可能已贵为澳洲联邦国会议员了,届时将是新书发佈会前来祝贺的最高长官啦!
不按文类排列会有点好处、是让读者不必先预知内容,兴许更能有意外之喜呢!次序先后与文章优劣无关、对于作者几乎每篇收录的文字都是珍品?才会有「敝帚自珍」这句话呢!
拙着中有观光随笔、有介绍何与怀博士与我的三位学生在内的人物总共九篇,尚有六篇为文朋诗友的新书撰代序、有新疆的杨菊清、新加坡的郭永秀、美国的洪辅国、南京的张晓阳、李智明、纽西兰的林慧曾等,书题就略过、为展读拙着的读者们留点好奇。
此外都是生活上有感而发的文稿,曾对学生们讲过小说可以虚构、但散文与诗作品贵真,作者对人对事有了真实感情敲键时始会自然感人。文集其余文字大都是平易显浅、无非一时之感,可告慰的是没有无病呻吟或为赋新词强作愁之类虚假篇章。
回顾过去四十载、从抵达新乡时一无所有,为生活打拼夫妻摸黑出门。内子从养老院工作回家、尚要操持家务;週末我却撰稿或阅读,到如今儿女早成家立室,有了六位乖巧内外孙儿女,更没想到的是一路坚持文学创作,才有今天的十二部书册。内子婉冰也「夫唱妇随」不但陪我参加各地的国际会议,也业余撰稿着书立说而成为作家。
今年九月底荣获雪梨「澳大利亚华人文化团体联合会」颁授「澳华文化界杰出贡献奖」,深感意外和高兴。证之在新乡为社区当义工、孜孜不倦四十载如一日的发表文学作品与大量侨团活动文宣,被肯定与认同也就心安理得啦!
衷心感谢雪梨主办单位跨州颁授这份荣耀,老朽受表扬外更盼后起之秀们积极学习,才不负「澳大利亚华人文化团体联合会」的厚爱。
书名取自收录篇章中的〈雨到黄昏花易落〉一文,文题是借用陆游前妻唐婉的钗头凤之词句。
感谢社团诸领导暨友好们、读者们、文朋诗友们、或于发佈会之日拨冗莅临增光、或慷慨解囊赞助经费或购拙着支持。
特别感恩洪门民治党雷谦光盟长的鼓励、谢谢黄添福董事长对我创办的「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倾力支持。铭感何宏道贤伉俪、自结缘以来的厚爱与赞助。
多谢广东潮汕林继宗院长为拙书代序,令拙着增翰墨之香与添无限光彩。
衷心向贤内助婉冰再次鞠躬,感恩长年操持家务照顾我的生活起居,始能每日安心浸沉在键盘与荧光幕前。最后、谢谢幼子明仁今年父亲节餽赠大礼,是此书缘起、能顺利出版,肇因如序文首段。希望天下为人子女者、都能有颗如明仁对父母的孝心,是为序!
二零一八年九月九日于墨尔本无相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