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落不下来

风筝落不下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繁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晴空万里的青春里翱翔, 在心动不已的恋情里高飞, 在离情依依的不舍中徘徊, 现在,26篇想念,好像一次告别, 不管是否幸福,我们都曾那么义无反顾,与快乐。 出版过两本诗集《下雨的人》《那些最靠近你的》,陈繁齐这次写散文。他以最习惯抒发原始自我心境的文体,围绕着诗意旋风,再一次和读者对话。 陈繁齐2016年在出版浪潮上崭露头角,希望未来产量是一年一本的创作,算是对自己的期望。而为什么是一年?他说:「一年是看见一个人改变的最小单位。一年,不会太细碎,也足以改变。」 只是,这「一年一本」的期许,却带来一次无法言喻的冲击。 交出文稿后,他没想到被总编辑「退稿」了。他坦言写了不少,但仅仅只拿出一半的量,竟然就被砍了四分之三……他决定全部重写。 在重写的三、四个月里,他每天下午一点开始,乖乖坐在电脑前,可能发呆什么都没做,可能重覆翻着笔记本,或者听过一张又一张Spotify上的专辑,他强迫自己去面对。 创作的盲点,是一个极具杀伤力的敌人,而陈繁齐遇见了这个敌人,又杀死了这个敌人。 他以为散文就是要详细描述细节,譬如描写一本书页就要极尽所能地描述所有细节──折角、破损、泛黄,甚至书名、页数。但他忽略了这些细节后面是有情感连结的,于是被打掉重练的这一批文字,他重新挖掘躲在文字后面的那些情感。过去大学时封闭状态中鉅细靡遗描写细节的盲点,也并非毫无可取,那些过程等于示现了最原始的陈繁齐。 莫名与泪光,任性与纯情,在他的笔下,曾经疯狂和无端情绪,在时间的滚轴中一一「告别」,回望「告别」,虽然教人感伤,却隐藏着一种不得不记录的冲动,于是《风筝落不下来》就成了时光中最深刻的印记。 在这本新书里,读到很多句子充满诗意。陈繁齐在两种文体之间游走,彷彿诗与散文的距离,被风化了。 文字成为陈繁齐意想不到的发声工具,他承认,但用「工具」两字太冰冷,当他为一些议题或身边的人事物提出看法与想法时,「感性」是他永远的功课,而这也终将成为「陈繁齐式」的风格。有读者说因为他的文字被疗癒了,这样的说法让他觉得意外也欣喜,向来只是围绕着自己写而已,竟也能被他人承接。在某些时候陈繁齐的自卑感,仍令他难以相信自己真的拥有那些能力──治疗、理解他人,对他而言,都是人际关系中较为柔软的体现。 为什么新书书名叫《风筝落不下来》,一次在回答总编辑的提问时,他说:「风筝可以意指过去的时光,也可以直指思念,或指一种目光、一种因他人而起的改变。 落不下来,大概就是这整本书的书写状态。或者说,书写过程是要让它落下来。毕竟一起放风筝的人已经不在身边了。」 我们期待,陈繁齐的文字再一次让不同世代的读者,有着温柔的共鸣,而这共鸣不是要如何定义这位年轻的创作者,而是我们从他的文字中找到了理解的阶梯,一步一步理解自己。风筝有一天会落下来,落到我们的心里。 本书特色 26篇想念 隐藏着生命的诗意 起初只是假装自己不再需要, 最后却真的再也不需要了。__〈火柴〉 如果我们没有约定好不再回头, 那么彼此都是不告而别的人。__〈你怎么就这样消失了呢?〉 我们就是那么健忘, 终于修复好的时候, 又忘记残破的样子了。__〈易遗忘体质〉 承担失去后开始越来越老。__〈折旧〉 当你已经跟不上 一个人事物的节奏时。 就会觉得遥远。__〈距离〉 我始终是一个想太多人的人,从爱一个人开始, 就会假想无情的可能。__〈花〉 那时候,一天是一天, 所有的明天都是从容的。__〈闭馆〉 青春是恬不知耻的词汇,是不容异议的词汇, 我不应该再使用它。__〈赶路〉 成长是否就是想像本身?__〈不符〉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繁齐


  1993年生,台北人,国北教语创系毕业。喜欢猫狗、喜欢冬天。喜欢弹吉他自娱、喜欢拍照。着有《下雨的人》、《那些最靠近你的》。

  Facebook:陈繁齐
  Instagram(writing):dyingintherain
  Instagram(album):circa_fc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距离

明明生命中最痛的事发生在雨天,却还是喜欢雨天。和海一样,我也喜欢海,陆地上的人好像很常眷恋海,从岸上去看,它是那么忠实。这些依赖与共处不知是何时产生的。

可能是因为P吧。刚认识她的时候,曾猜想她的身体里,藏着一个极度苍老的灵魂。彼时就读国中的我,并不具备任何符合该年纪会被称许的魅力,没有参加球队,也不像一些同学,能在头发上标新立异,仅是因为有次在音乐教室,课后心血来潮留下来弹琴—一手没学多久的烂钢琴,P正好经过听到了,就进来和我亲近。没多久正好学了一首四手联弹,我将谱多印了一份,与P共坐在短小的钢琴椅上,手肘偶尔不协调地碰撞。那时候的我以为这就是情谊的最高境界了:撇除外在条件,有默契而无差错地完成一首钢琴曲,所有肢体的接触都温和有礼。

像是初入原野的温驯动物,因为践踏在草皮上,而为小草心疼。

粗犷而贺尔蒙横行的中学生活,在P出现之后就突然变得柔软。有次P穿起她姊姊的高中制服,有模有样地寄了一张照片给我,问我合不合适?是她想要读的高中。我只觉得她适合所有更加成熟的样貌。我不禁在脑中快转,一年后两年后,我们都穿着气派的制服坐在钢琴前。

我偷偷注意过四手联弹的那首曲子,我们手靠最近的段落,中间没有白键。

但一年后,P无预警地就要离开台湾。「我只是到海的另一边而已。太平洋,太平洋的另一边,搞不好我们同时都看着海,也可以看到对方,目光可以交会。」P离去前这么和我说,随即压了随身听的按键,就把耳机塞给我。唱的是曾因偶像剧爆红的〈孤单北半球〉。听着歌曲前奏音乐盒般的音效及弦乐的二次铺陈,林依晨在歌曲里唱了第一句歌词:「用你的早安陪我吃晚餐。」从那之后,就对大海有着神祕的投射,即使后来我们都不在对方的进程里了,还是改不掉盯着地平线,好像把什么丢进海里,就会有人捞起来。就算没有也不要紧。

当年对时差的感受是压迫,好像太阳或月亮被切开了,再被恶意地分配不均。国外,多远、多么不可知的词。P在国外那一年来,我们很少说到话,毕竟仍过着守序的校园生活,白天黑夜的差距是很难凑在一起的,但即使觉得遥远,却从不觉得困难。可能是认为所有的等待都有尽头。那时还未曾经历过扑空。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