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學研究三集

經學研究三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經學
  • 儒學
  • 中國哲學
  • 學術研究
  • 文化
  • 曆史
  • 經典
  • 文獻
  • 思想
  • 傳統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此書繼拙稿《經學研究論集》、《經學研究續集》而作,所收論文九篇,分彆討論《詩經》、《尚書》、《周易》、《春鞦》、《孟子》各經之問題,此外,〈顧亭林「通經緻用」之為學精神〉一篇,則歸納亭林先生治經之主要精神,在於「緊扣時代脈息,用為鑒戒;引歸修齊治平,國計民生」,此一精神,自然也是筆者研治經學時,衷心嚮往效法的目標。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鬍楚生


  貴州省黎平縣人,民國二十五年生,東吳大學文學學士,颱灣省立師範大學文學碩士,南洋大學文學博士。曾任國立中興大學中文係主任、文學院院長、明道大學講座教授,現為國立中興大學名譽教授。著有釋名考、訓詁學大綱、中國目錄學研究、潛夫論集釋、古籍探義、儒行研究、韓文選析、柳文選析、清代學術史研究、古文正聲、老莊研究、韓柳文新探、清代學術史研究續編、中國目錄學、圖書文獻學論集、經學研究論集、經學研究續集、中國學術史研究、韓柳文新探續編、論語新編解義、顧亭林《日知錄》研究、烽火下的學術論著──抗戰時期十種文史著作探微等書。
 

圖書目錄

自 敘

壹、孫毓《毛詩異同評》與陳統《難孫氏毛詩評》析論
一、引 言
二、孫毓書輯本之分析
三、陳統書輯本之分析
四、結 語
五、附論:孫毓陳統二書在《詩經》學史上之意義

貳、〈文侯之命〉論考
一、引 言
二、論「文侯」是「晉文侯」抑是「晉文公」
三、論周平王的曆史評價
四、結 語

參、《周易》古經之形式結構與義理係統
一、引 言
二、《周易》古經形式結構的産生
三、《周易》古經有無義理係統的問題
四、結 語

肆、論《春鞦》弒君兼書「及其大夫」之義例
一、引 言
二、分 析
三、結 語

伍、《春鞦公羊傳》中「惡戰伐而尚和平」之精神
一、引 言
二、《春鞦公羊傳》中厭惡戰爭侵伐的行徑
三、《春鞦公羊傳》中稱許符閤義戰的行為
四、《春鞦公羊傳》中奬勵和平仁愛的行事
五、結 語

陸、範甯對《春鞦》三《傳》之評論
一、引 言
二、範甯舉例說明三傳之缺點
三、範甯綜論三傳之得失
四、結 語

柒、陳嶽《春鞦摺衷論》析評
一、引 言
二、析 評
三、結 語

捌、《孟子》知言養氣章闡釋
一、引 言
二、論「不動心」
三、論「養氣」
四、論「知言」
五、結 語

玖、顧亭林「通經緻用」之為學精神
一、引 言
二、顧亭林「通經緻用」之實踐
三、結 語
 

圖書序言

自敘

  拙稿《經學研究論集》,齣版於民國九十一年,《經學研究續集》,齣版於民國九十六年,近期以來,賡續有作,得稿九篇,今將匯為一編,鋟版印行,茲將各篇內容,略述如下,以供參稽之用。

  第一篇,孫毓《毛詩異同評》與陳統《難孫氏毛詩評》析論。

  漢代《毛詩》之學,有毛公之《傳》,鄭玄之《箋》,王肅之《注》,及至晉代,孫毓撰《毛詩異同評》,評論毛、鄭、王三傢之異同得失,而陳統針對孫毓之書,又有《難孫氏毛詩評》之作,二傢之書,雖已亡佚,清代馬國翰仍有輯本,可供參考。

  此文分析孫毓與陳統兩傢著作之內容,並舉齣例證,作齣評論,以見二傢之書,在《詩經》學研究曆史上,所具有之地位。

  第二篇,〈文侯之命〉論考。

  此文考證《尚書‧文侯之命》篇中的兩個重要問題,其一,〈文侯之命〉篇中的「文侯」,究竟是晉文侯?抑或是晉文公?連帶地,篇中的周天子,究竟是周平王?抑或是周襄王?其二,〈文侯之命〉篇中的周天子,如果是周平王,則平王在曆史上的地位,究竟應該作齣怎樣的評價。

  此文徵引曆代學者的意見,而作齣分析考證,並對〈文侯之命〉中的曆史人物,作齣客觀地評論。

  第三篇,《周易》古經之形式結構與義理係統。

  《周易》古經中有形式結構,也可能有義理係統,形式結構是已經存在的事實,義理係統的有無,似乎還在爭議之中,一方麵,主張《周易》古經,隻是蔔筮之書,其中並不具有意義的聯係,可以硃伯崑先生的意見為代錶。其次,主張《周易》古經之中,有其完整的意義聯係,可以屈萬裏先生的意見為代錶。

  此文之作,從分析《周易》古經六十四卦中每卦六爻所使用的爻詞入手,枚舉例證,說明在前述兩種意見之中,仍然要以屈萬裏先生的看法,較為接近事實的真相。

  第四篇,論《春鞦》弒君兼書「及其大夫」之義例。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雲:「《春鞦》之中,弒君三十六。」已經指齣,春鞦二百四十二年之中,有三十六位國君被臣下所弒。

  在《春鞦》記錄的弒君行為中,一般的記載,都隻記錄弒君者以及被弒國君的姓名,但是,在《春鞦》之中,卻有三次記錄國君被弒之時,又用「及」字,記錄其大臣同時被殺者的姓名。

  對於《春鞦》之中,因弒君兼書「及其大夫」的情形,曆代的學者,卻有不同的看法。

  此文之作,針對這些不同的看法,作齣比較分析,以尋求《春鞦》本身之義例。

  第五篇,《春鞦公羊傳》中「惡戰伐而尚和平」之精神。

  《春鞦公羊傳》是一部充滿理想的著作,在它的思想中,蘊含瞭不少憎惡戰爭侵略的感情,也蘊含瞭許多崇尚和平的意念。

  此文之作,分彆徵引《公羊傳》闡釋《春鞦》的一些事例,用以彰顯其「惡戰伐而尚和平」之精神。

  第六篇,範甯對《春鞦》三《傳》之評論。

  《漢書‧藝文誌》著錄《春鞦》古經之外,又著錄《左氏傳》、《公羊傳》、《榖梁傳》、《鄒氏傳》、《夾氏傳》五種。《鄒氏傳》、《夾氏傳》,已經亡佚,故《春鞦》一經,僅存《左傳》、《公羊傳》、《榖梁傳》,流傳至今。

  晉代範甯,撰有《春鞦榖梁傳集解》一書,解釋《榖梁傳》之要義,又於該書〈自序〉之中,評論三傳得失,頗為深刻中理。

  此文之作,即就範甯所論三《傳》得失之處,引述三《傳》之記載,加以疏通佐證,以說明範甯評論三《傳》意見之為是為非,孰得孰失。

  第七篇,陳嶽《春鞦摺衷論》析評。

  《春鞦》三《傳》,釋《經》觀點,已多不同,唐代陳嶽,曾撰《春鞦摺衷論》三十捲,於三《傳》釋《經》之異同處,加以摺衷,或求其會通。

  陳嶽之書,雖已久佚,清代馬國翰,曾輯得三十條,較之原書,相距雖遠,仍可以窺見其書內容之大要。

  此文之作,從現存陳氏書中,刺取例證,加以評論,以彰顯陳書之要旨,及其在《春鞦》學史上之地位。

  第八篇,孟子知言養氣章闡釋。

  《孟子‧公孫醜上》中知言養氣一章,在孟子的思想學說之中,極為重要,曆來解釋此章意趣的學者,為數甚多,古代的學者,以趙岐、硃熹、焦循為代錶。當代的學者,可以戴君仁、徐復觀、蔡仁厚、餘培林、黃俊傑、李明輝為代錶。

  作者溫習《孟子》此章,仍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撰成此文,以供參稽之用。

  第九篇,顧亭林「通經緻用」之為學精神。

  顧亭林生於晚明清初之際,遭逢異族入侵,國傢滅亡之變,因此,在他的學術著述之中,往往強調「通經緻用」的精神,將經書中的思想義理,引歸到身心行為,國計民生的應用方麵,以求有用於國傢,有益於人民。

  此文試就顧亭林的《日知錄》之中,枚舉研究的例證,以說明顧氏為學的精神所在。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