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世界史 更新版

图解世界史 更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世界历史
  • 历史
  • 图解
  • 文化
  • 通史
  • 知识
  • 普及
  • 历史书籍
  • 学习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文化交流频繁的世界,
我们的生活传统,
都是世界史底下的一段分流……


地球是圆的,历史上的事件总是如蝴蝶振翅般息息相关,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不与世界接轨。自古以来东西往来就相当频繁,透过贸易与侵略,世界各地彼此交流,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我们的生活传统中早已融入许多异国文化,并且转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发展出独有的文化色彩。
世界史不只是他国他人的过去,沿着文化脉络溯源,每个人的身上都是一则世界史的总结。本书以交流、跨界为核心,跳脱过去一时一地的框架,详细叙述自有人类以来,世界是如何变革、重组与融合,从政治、经济、战争到宗教、思想、文化,各个层面都有解说,将世界千年来的变迁尽收眼底,并且特别列出中国与日本的历史做为参照。带领读者掌握世界的发展脉络,回首过去、反思现在,跨出脚步,翻出历史新页!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小松田直
  一九五六年间生于日本宫城县,法政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在历史专业出版社担任日本史、世界史等书籍、杂志编撰,为历史自由作者兼编辑,涉猎领域从史前、古代史至近代史,长期持续地从事历史书的撰述。主要合着有《日本史人物その后のはなし》、《日本史人物女たちの物语》、《酔っぱらい大全》、《新选组新闻》、《(土反)本龙马新闻》等,另外以笔名武田櫂太郎着作或合着有《目からウロコの江户时代》、《信长の朝ごはん龙马的弁当》、《大贫乏大逆转》等等。

译者简介

黄秋凤
  毕业于日本国立宇都宫大学国际学部国际社会学科,大学期间即担任指导教授的研究助手,整理国际社会等相关文献资料,并协助学会之学术研究,归国后一直从事于翻译工作,包括各式文件的翻译、日文网站的规画与翻译等。

图书目录

〈推荐序〉以世界史为座标认识台湾 杨肃献..........................................2
〈推荐序〉打开世界之门,走进世界之道 李圣光..................................5
〈作者序〉探索历史事件的「世界」效应 小松田直..............................8
 INDEX      世界史地图...............................................................................10

第一章  四大文明与东方的统一
700万年前∼西元前6世纪的世界


1 【人类的出现】人类的进化知多少?..............................34
属于人科的各种物种灭绝,最后只剩下现代人。
2 【四大文明】真的有挪亚大洪水吗?..............................40
经过农业革命后,大约五千年前,大河流域开始产生都市与文字。
3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人类最古老的都市文明?............46
都市国家更迭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
4 【埃及文明】金字塔并非坟墓.........................................50
横跨两千年以上、经历三十一个王朝兴衰的古埃及文明之谜。
5 【印度文明】种姓制度社会............................................56
印度文明从历史消失踪迹后,雅利安人创造了种姓制度社会。
6 【黄河文明‧长江文明】神话与史实的关系...................62
记载于《史记》的夏朝,其存在尚未得到证实,殷则被认为是最古老的王朝。
7 【腓尼基人和阿拉姆人】什么是世界最早的公用语?.....68
地中海贸易民族的活跃,促进了字母与阿拉伯文字的完成。
8 【希伯来人】旧约圣经中哪些是史实? ..........................72
《旧约圣经》中的希伯来史包含了亚当和夏娃、挪亚、亚伯拉罕、摩西,大卫与所罗门等内容。
9 【爱琴海文明】考古中被证实的特洛伊战争...................76
在爱琴海周围开花结果的克里特(米诺斯)文明和迈钖尼文明。
10【东方的统一】巴别塔与世界七大奇观..........................82
亚述的第一次统一之后,波斯帝国阿契美尼斯王朝再次完全统一东方。

第二章  希腊文化与佛教及诸子百家
西元前5世纪∼前3世纪的世界


11 【希腊文明】雅典民主政治和斯巴达教育.......................88
奴隶制度维持着希腊诸城邦的民主政治。
12 【波斯战争】马拉松起源于二千五百年前.......................94
西元前五世纪,东方文明与地中海文明互动干戈。
13 【希腊文化】神话和奥林匹克的世界..............................96
以叙事诗和悲剧的形式口语相传的希腊神话。
14 【希腊哲学】众愚政治的牺牲者苏格拉底.....................100
希腊人在哲学上有很大的发展,但在政治方面却衰退了。
15 【佛教的成立】印度哲学和佛陀的教义........................104
否定种姓制度的佛教势力衰微,符合民间需求的印度教普及。
16 【春秋战国时代】成语故事和中国古典世界.................110
在「五霸七雄」割据中,思想界的泰斗「诸子百家」辈出。
17 【希腊主义时代】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霸业.................116
城邦衰微后,实施帝王统治的希腊国家马其顿征服了波斯。
18 【丝路的开通】连结绿洲的商队之路............................120
由于骑马民族的活跃,东西文明开始接触。

第三章  秦汉、罗马帝国与民族大迁移
西元前3世纪∼西元6世纪的世界


19 【秦汉帝国】万里长城和远征「西域」..........................126
秦始皇短暂统一后,刘邦打下了汉朝四百年的基础。
20 【布匿战争】通商国家迦太基的末路............................130
希腊主义时代末期,罗马与迦太基为统治地中海而交战。
21 【罗马帝国】凯撒为何被暗杀?...................................134
经历凯撒被暗杀、征服埃及后,罗马转为帝政。
22 【基督教】耶稣与犹太及罗马的关系? ........................140
经历犹太教和罗马皇帝的迫害后,基督教终于成为罗马国教。
23 【三国志的时代】三分天下之计...................................144
东汉灭亡后,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
24 【魏晋南北朝】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的达摩.....................148
由晋统一的中国没持续多久,六世纪末的隋朝之后再度分裂。
25 【日耳曼民族大迁移】罗马帝国灭亡的开始.................152
西元四世纪末,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迁移,让罗马帝国分裂为二。
26 【拜占庭帝国】基督教世界的东西分裂........................156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维持了一千年。

第四章  伊斯兰帝国与隋唐帝国
西元7世纪∼11世纪的世界


27 【伊斯兰教】何谓穆罕默德的教义?............................162
七世纪前叶,伊斯兰教教祖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
28 【伊斯兰教帝国】世界最大都市巴格达的繁荣.............166
伊斯兰教广及伊朗人和土耳其人,形成多样化的文明。
29 【西欧的形成】欧洲各国于何时成立? ........................172
现在的法国、义大利、德国起源于最大的日耳曼国家法兰克王国。
30 【维京人】维京人征服英国..........................................176
诺曼人(维京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斯拉夫人之间的关系。
31 【隋唐帝国】唐玄宗和杨贵妃......................................180
继巴格达之后的国际都市唐朝长安城。
32 【宋朝的文治主义】逃到江南的汉族王朝.....................186
唐朝灭亡后七十年,虽然宋朝再度统一中国,但北方还是被异族征服。
33 【东南亚诸王朝】吴哥窟的祕密...................................192
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多元同在,各民族的王朝接续兴亡。

第五章  十字军与蒙古帝国
西元11世纪∼15世纪的世界


34 【十字军】教皇的号令与西欧商业主义........................198
耶路撒冷收复之后,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击了拜占庭帝国。
35 【中世纪都市】击退皇帝的伦巴底同盟军.....................202
十字军远征创造出「文艺复兴」与「自由都市」。
36 【封建制度瓦解】猎杀女巫的恐慌侵袭农民.................206
十四世纪以后,天主教教会权威及封建制度瓦解,农民叛乱接连发生。
37 【百年战争】圣女贞德为何被处刑?............................210
英法百年战争后,骑士阶级没落,进入拥有大砲的常备军时代。
38 【蒙古帝国】世界史正式揭开序幕...............................216
成吉思汗之后蒙古帝国分裂,忽必烈征服中国建立元朝。
39 【东西文化的交流】「黄金之国日本」的传说...............220
蒙古帝国的出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东西交流盛况。
40 【土耳其大帝国】撒马尔罕和伊斯坦堡........................224
十四世纪后叶之后,帖木儿帝国、鄂图曼土耳其帝国建立。

第六章  大航海时代和亚洲的专制帝国
西元14世纪∼17世纪的世界


41 【文艺复兴】教皇卷入对教会的挑战............................230
文艺复兴的发端,起始于自由富裕的义大利各城市。
42 【大航海时代】教会并不否定伽利略的理论.................236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欧洲人主导的世界开始统合。
43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批判教会...................................240
爆发对天主教的批判,新教教会因而产生。
44 【征服新大陆】那斯卡的巨大图形...............................246
十六世纪前叶,中南美洲的两个帝国被西班牙消灭。
45 【明朝帝国】大多数的倭寇是中国人............................250
驱逐元朝的汉民族王朝明朝,华侨开始移民东南亚。
46 【清朝帝国】强制辫发与缠足禁止令............................254
满洲民族征服了明朝,成为中国最后的专制王朝。
47 【莫卧儿帝国】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共存........................258
混合了土耳其人、蒙古人、以及印度人血统的王室。
48 【世界的制海权】西班牙併吞葡萄牙............................262
海上霸权由葡萄牙与西班牙渐渐移转到荷兰与英国。
49 【殖民地的自治】拓荒者精神的根源............................266
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洋溢着自主独立的气息。

第七章  产业革命与资本主义
西元16世纪∼19世纪初的世界


50 【绝对主义】朕即国家.................................................272
封建制度走向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各国的权力集中于君王之手。
51 【清教徒革命】共和国的独裁者克伦威尔.....................276
欧洲最早的市民革命使国王被送上了断头台。
52 【普鲁士的兴起】在柏林登场的启蒙君主.....................280
十八世纪时,普鲁士王国在分裂的德国中急速壮大。
53 【奥地利的兴亡】哈布斯堡家族的光荣与没落.............284
玛丽安东尼嫁到法国,是为了与普鲁士抗衡。
54 【俄罗斯的发展】波兰分割的悲剧...............................288
十八世纪初,俄罗斯帝国建设彼得堡,称霸波罗的海。
55 【产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292
毛织品工业所累积的资本投入纺织产业,使得产业革命白热化。
56 【美国独立战争】七月四日独立纪念日的由来.............296
各国介入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母国英国被孤立。
57 【法国革命】被送上断头台的玛丽安东尼.....................300
法国是启蒙思想的发源地,法国国王在激烈的革命中遭到处决。
58 【拿破崙战争】纳尔逊提督搏命防战............................304
法国市民害怕革命后的反动及对外危机,期待着领袖人物出现。
59 【维也纳体制】议会丝毫没有进展...............................310
拿破崙战争后的维也纳议会充满混乱,保守反动兴风作浪。

第八章  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
西元1830年∼1912年的世界


60 【法国七月革命】金融贵族拥戴大资产家.....................316
一八三○年,金融资本家挑战保守反动的维也纳体制。
61 【二月革命】拿破崙三世的第二帝国............................320
一八四八年法国革命波及各国,维也纳体制随之瓦解。
62 【鸦片战争】大英帝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殖民政策..........324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统治下的印度发生了大叛乱。
63 【南北战争】暗杀林肯的内幕......................................328
当日本正处于幕末的动乱期间,美国也经历了激烈的内乱。
64 【义大利统一】教皇拒绝梵蒂冈被编入义大利.............332
义大利与德国陆续完成统一,帝国主义列强就绪。
65 【德国统一】铁血宰相俾斯麦展智谋............................336
将「大德意志主义」的奥地利排除在外,普鲁士成立「德意志第二帝国」。
66 【清朝的没落】挪用军费造园的慈禧太后.....................340
中日战争后,列强以镇压义和团为借口,开始瓜分中国。
67 【瓜分世界】不断修改的世界地图...............................344
随着边界的消失,美国也加入了列强帝国主义的行列。
68 【日俄战争】海参崴意指「控制东方」..........................350
英、美阻挠俄罗斯前进巴尔干半岛的野心,俄罗斯转而与日本交锋。
69 【辛亥革命】背叛孙中山的军阀政权............................354
末代皇帝溥仪的退位为清朝划下了句点,成立中华民国。

第九章  大恐慌与世界大战
西元1914年∼1945年的世界


70 【第一次世界大战】波士尼亚的暗杀事件起争端..........360
巴尔干问题恶化之后,列强的帝国主义演变成人类首度的总体战。
71 【俄罗斯革命】马克思、列宁主义之国家建设.............366
帝政垮台后的俄罗斯,诞生了世界最初的共产党独裁国家苏联。
72 【凡尔赛体制】最早的国际和平机构............................368
奥地利、德国、俄罗斯、土耳其四帝国灭亡,国际政治迈向新秩序。
73 【德国赔偿金问题】根深柢固的对德复仇论.................374
「威玛共和国」战后赔偿金导致经济萧条,借由协调外交振兴国家。
74 【世界恐慌】华尔街的股市大跌...................................378
採取计画经济的苏联不受影响,美、英、法等国组成经济联盟。
75 【法西斯主义】法西斯战斗团与「第三帝国」...............382
无法像美、英、法等国组成经济联盟,德国和义大利走向全体主义。
76 【第二次世界大战】复杂的德苏互不侵犯条约.............386
日、德、义三国结为枢轴同盟,想为殖民地的再分割找出道路。

第十章  东西冷战与南北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77 【联合国与冷战】「超级大国」美苏对立的时代............394
成立联合国组织与东西冷战的构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已经形成。
78 【中东战争】犹太国家再度建立...................................398
十九世纪初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展开复国运动时,数百年前已在此定居的阿拉伯人于是成了难民。
79 【中印的独立】毛泽东和甘地的长期斗争.....................402
中国分裂成共产党与国民党两个政府,印度也分裂成印度教与伊斯兰教。
80 【朝鲜战争与德国分裂】麦克阿瑟的免职记.................406
德国与韩国都是在分裂的状态下独立,尤其是朝鲜半岛的战况相当激烈。
81 【解冻与多极化】法国、中国的核武装备.....................410
五○年代以后,东西双方开始互相靠近的同时,各自的内部也出现了分裂。
82 【六○∼七○年代】美、中、苏各自的苦难.................414
军事介入越南战争、进攻阿富汗,让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开始衰退。
83 【伊朗革命】伊斯兰基要主义在与谁打仗? .................420
同是伊斯兰教徒的波斯湾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激烈战争。
84 【冷战结束】苏联突然解体..........................................424
人类的未来还有着民族纷争、人口爆发、地球环境等难题。
85 【二十一世纪会光明吗?】美国是世界的警察? ......428
走出「报复的锁链」,尊重个别价值,期待和平曙光出现。

日语外来语词条翻译对照表............................................... 432

图书序言

推荐序1:
以世界史为座标认识台湾

文/杨肃献(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台湾的史学界习惯以「本国史/外国史」或「中国史/西洋史」,来划分历史研究领域。这一种划分方式是十九世纪「国别史」写作传统的余绪。十九世纪的「国别史」深受民族主义的影响,充满着沙文主义,助长世界的冲突。一九六○年代,欧美学者开始提倡「世界史」观念,希望去除欧洲中心主义,从整体人类的关照来撰写世界史,以促进族群、文明间的相互理解。这是一种高贵的理念。

一九七○年代以来,台湾由于经济的发展,快速地向世界开放,人民的视野逐渐开阔,对世界文化开始有理解的兴趣。历史学界受到此一潮流的冲击,也开始接受「世界史」观念。到一九九○年代,台湾的大学历史系纷纷以「世界史」取代传统的「外国史」或「西洋史」课程。那么,台湾人为何要认识「世界史」呢?了解「世界史」对现代台湾人的自我认知有何意义呢?
 

了解世界史是认识台湾的必要条件

历史的功用之一,是让人透过对「过去」的理解,以达到「自我认识」。台湾人要了解自己的过去,无疑地首先必须通晓台湾史与中国史。我们的历史教育一向以中国史为主,晚近台湾史也获得正视。不过,我们习于把台湾史,特别是中国史孤立起来看待,很少将其置放在「世界史」脉络。这样的看待方式有时会妨碍我们对台湾或中国历史的理解。

台湾是一个开放的海岛国家,历史上从不自我封闭。自十六世纪以来,全球各地逐渐形成一个单一的「世界体系」。早在十七世纪初期,地处东亚海域的台湾就因西班牙人与荷兰人的来临而进入此一体系,并与「世界接轨」了。四百年以来,台湾的历史发展与世界历史的脉动息息相关。就此而言,具备「世界史」──特别是近代史──知识,是了解台湾历史不可缺少的条件。

中国史家喜欢强调中国历史的独自性,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五胡乱华与蛮族入侵、隋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国,虽然并存于世,在我们的历史图像中却很少拼在一块。近世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渐繁,但我们的历史书几乎看不到此一互动。谈到十九世纪的中西冲突,我们经常只看到中国的战败与屈辱,对近代欧洲的扩张则不甚了了。过度地将「中国史」孤立于「世界史」之外,其实限制了我们对中国历史变动的理解。

 

追溯文化传统中的西方文明要素

事实上,阅读「世界史」不但有助于我们理解「台湾史」或「中国史」,从某个角度而言也是认识「我们的文化传统」的一种途径。

有人会问:「世界史」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有何关联?谈到台湾文化的内涵,我们习惯上会联想到汉文化、日本文化与原住民文化。实际上,台湾文化的来源复杂而多元,有传统要素,也有现代成分。现代台湾是一个成功的现代化国家,文化上是与「现代文明」接轨的。「现代文明」根于「近代西方文化」,对我们而言是外来文化。我们的现代生活,无论物质上或精神上,大都非出自本土的文化传统。我们吃的汉堡、穿的西装、住的洋房、开的汽车、打的高尔夫球、看的电视等等,本都是「舶来品」,但都转成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对我们来说,阅读「世界史」并非只是在欣赏异国情调的异国文化,也是在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台湾人必须有开阔的视野,要能「立足台湾、关怀亚洲、放眼世界」。阅读世界史乃是开拓我们文化视野的最佳途径。

 

兼具专业知识与阅读兴味

「世界史」涵盖古今中外,内容包罗万象,一个不具历史专业的读者应如何去接触呢?对这样的读者,一本清楚易懂、生动有趣的历史读物是非常有帮助的。《图解世界史》就是写给一般读者的世界史普及读物。作者小松田直毕业于法政大学社会学系,后来转成历史方面的自由作家兼编辑,持续帮出版社编撰日本史与世界史读物。

明治时代以来,日本史学界即开始研究「西洋史」,百年来累积了可观的成就,东亚国家中无出其右者。他们早就跳出「西洋史」的旧框架,从「世界史」架构来讨论人类历史的演变。一九七○年代初,日本学界出版「岩波讲座世界历史」,从东方文化立场来解释「世界的历史」,是其代表作。除了专业研究,日本学者也热心历史知识的普及。他们透过历史普及书刊或者漫画,把学院的历史研究转化为普及的历史知识,提供大众认识、接触历史的机会。

《图解世界史》是一本兼具专业知识与阅读兴味的历史读物。这本书内容丰富,举凡一般读者需要知道的世界史知识,都有深入浅出的叙述。时间上,作者从人类的起源讲到二十世纪冷战结束;空间上,本书涵盖世界各地文化,从欧洲、非洲、美洲到亚洲。在写作安排上,作者将世界史大致断为史前、古代、中古与近代四大阶段。在每个阶段中,作者以个别章节分别介绍世界各地的重要文明发展,尽量提供读者一个完整的历史图像。

除了提供丰富的历史知识外,作者也经常在行文中介绍一些读者熟悉的典故、事物的历史起源或背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谈到周朝的建国,引入姜子牙与文王的故事;讲到约瑟夫二世的开明专制时,介绍了莫札特的歌剧《费加洛婚礼》;讨论一八四八年二月的波兰革命,点出萧邦的钢琴练习曲《革命》的创作背景;说到加州的淘金热时,不忘解释「牛仔裤」的起源。这些典故、事物的介绍,增加了读者对世界史的亲切感。

《图解世界史》的原本写作对象是日本读者。为了让日本读者认识日本史与世界史之间的关联,作者还不时地在适当地方导入日本相关的史事。例如:讨论远古人类的发现时,作者介绍一九九二年日本考古学者在衣索比亚发现拉密达猿人的成就;讲到古代丝路时,强调日本是丝路的终点;谈到《马可波罗游记》时,则特别介绍马可波罗对日本的记述。这样的安排,则有助于日本读者从世界史的脉络来认识自己本国的历史。

 



推荐序2:
打开世界之门,走进世界之道
文/李圣光(东吴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和社会都是过去的产物,了解过去并掌握时代脉动的见识可以培养出具前瞻性的洞察力,而此洞察力对于个人或社会、甚至世界的发展都是必要的。因此在阅读历史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关切正是人类经验中时迁事异的纵向发展,以及受限于当世状况的各个面貌之横切面。换言之,历史并不是「教导」我们对过去不假思索或者崇古地一味接受,也不只是「传授」我们过去各个文明的成就,而是「训练」我们了解人类如何进展到目前的情况,俾使吾人能体会到历史不只是各个文明、国家、文化、宗教和冲突的纪录,也是所有平凡的人的故事,而这群平凡的人也许永远不会意识到他们或她们也曾经是历史的塑造者,为历史的发展默默地贡献出一己之力。

当然,通晓自己文化的历史演变很重要,了解其他文明的历史进展同样不容忽视,尤其在二十一世纪初,当全球化市场经济势不可挡的潮流之下,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不但突破了传统主权、领土与国家观念,并超越了时空界限。以自由开放与竞争为主导的思想成为新兴国家追求的目标,此潮流虽然使得自由贸易蓬勃发展,但是反封闭的自由贸易体制(如世界贸易组织)却刻意排除了各国的社会和文化传统,造成严重的文化冲突。从关怀人文的角度与前提下来思考此潮流时,如果我们能採取一个全面性或整体性的视野来研习或理解整个人类历史,这对书写历史的学者以及阅读历史的读者来说,将是一项很大的挑战,却也是一项刻不容缓、且具有时代意义的使命与责任。换言之,有关不同文明的比较或跨文化交流(cross-cultural encounters)的历史书写方式,不但可超越传统以地理区域或国别做为划分领域的标准所面临的限制,也能超脱所谓「种族中心论」的价值取向。

总之,身为历史学家所面临的艰鉅工作之一,即是提醒一般社会大众,当人类跨越了公元二○○○年之际,历史知识不仅在文化身分认同的形成过程中是一基本要素,对于超越我们自己的社会与文化之外,培养出更为宽广的世界观更是绝对必要的知识。因此,了解过去所有人类的经验,以面对来自现实的挑战,并满怀着信心走向未来,是每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应有的天职。

 

认识自己,放眼世界:我们需要一部什么样的「世界史」?

日本社会与学界早在横跨公元二○○○年之际已认清「任何国家都不能自外于这个世界」,因而不断用多面性角度重新书写这个世界中多样性的历史风貌,并且借由出版一系列有关世界历史的相关书籍,要将日本的历史纳入世界史的一环,或是从日本眼光、角度和立场来看世界史。在此时代走向与氛围下,持续在历史领域的专业出版社从事有关历史编撰的自由作家兼编辑小松田直先生,出版了《图解世界史》,尽管本书仍不免透露出日本人眼中的世界史,但是本书的图解和图表编写形式(不仅只是图像而已)是值得在台湾的我们借镜的。台湾的城邦出版公司易博士出版社也身负普及历史知识、以及引领一般社会大众走进世界历史的使命,因而出版了中文译本;诚如该社所设定的目标,出版的重心是要回到原点的基础学习,让一般社会大众更容易从中得到学习的乐趣。回顾历史,「郑和将中国带给了世界,却没有把世界带给中国」,读史至此,深感中文译本的出版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业和愿景。

 

图解的概念、视觉的思考逻辑与言简意赅的文字叙事

本书依据文明的进程和历史的时序、断代和时代特征,总共分为十大章,每章再根据相关主题细分为若干小节,总共八十五节,中文译本分为上、下两册,每册各五大章。涵盖的时间从七百万年前人类出现开始,直到二十世纪的冷战和东西对峙、以及之后的世局和对未来的瞻望。作者以左右双页对照的图文合作和对话的方式,在交织互补和拼贴的过程中创造出独树一帜的书写风格以及另类的阅读经验。而本书最具创意和卖点之处即在于将图解的概念带入学习与阅读之中,透过清晰的视觉思考逻辑和化繁为简的图解和图表形式,勾勒出世界文明与历史进程的梗概。图文并茂的形式简明扼要且一目了然,但显而易见的,做为一本启蒙入门书,作者的企图心是要激发读者更进一步钻研的好奇心,并大量运用地图、图解和图表的方式来导引读者充分发挥想像力,以便进入历史发生的「场景」与「情境」之中。

从本书的编排方式可以一窥作者独具匠心的细腻与宏观之处。众所周知,要兼顾史实的详细与容易消化吸收,并从中达成通盘的认知和了解,而且能享受阅读和学习的乐趣,并非易事。作者使用提纲挈领的章节编排与图解方式看似简单,却凸显出作者的世界史观之思维,以成其「一家之言」。各章节的标题与图解充分呈现作者运用东西文明、或世界文明比较的视野来扫描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并铺陈出一条清晰且具视觉思考逻辑的脉络和线索,因而蕴藏着「通古今之变」的奥妙于其中。

为了兼具实用性和通俗性,作者不仅将各地区不同人种、语言文字、民族国家、生活方式、学术思想、文学作品、物质文明、都市文明、宗教、艺术等用图解编成一览表,且收录了各地区的重要神话传说、典故、建筑艺术、以及贯穿世界史的主要人物和事件,例如世界七大奇观、感恩节的由来、圣诞树的起源、铁幕等。至于新闻事件和标题式的穿插运用,不但强化读者对历史的认知,同时也达到结合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旨趣。此外,作者也不时列举以历史题材所拍摄的电影,这些影片并非「模拟过去」,而是企图借用影像的虚实之间,印证「历史的真相」是存在于影片中的主题与时代氛围和品味的选择。

 

找到全世界的感觉

人世间发生的事情有如过眼云烟般,却也历经了千万年之久。如果所留下的文物、纪录与被刻意遗忘和忽略的加在一起,多如天上的星辰。而本书的作者不需依赖繁复的文字叙事以及深度的诠释和解读,却能点出人类文明进程中主要发生且一再发生的事情(例如帝国的兴衰、宗教的起源、学术思想的更迭、东西「丝路」的开通与交流、技术的革新、战争与革命的反覆等等)以及导致事情发生且一再发生的「人」──不论是男人、女人、英雄或平凡大众。

在文字与图解的互动之间,不难体会出本书作者企图唤醒一般社会大众对于过往历史失去的热情与兴趣,正如作者在最后一章节语重心长所表明的,学习历史以及向历史学习的目的是要「理解」纷杂多变的世界和「了解」自己现在所处的世界,走出「报复的锁链」,进而自尊尊人,自重重人,共同期待「和平曙光」的出现。这是一本值得各级学生、老师以及一般社会大众阅读和教学辅助参考的世界史,易读易懂。读完本书之后,请各位读者扪心自问:「我是否找到全世界的感觉?」
 

李圣光
2005.11.20
写于士林外双溪畔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