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课(50週年纪念版)

德语课(50週年纪念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齐格飞.蓝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易北河中的一座孤岛上,少年西吉被关在感化院的单人囚室里罚写作文,题目是〈履行职责 的欢乐〉。这个题目让西吉回忆起父亲(德国最北边一个偏僻小农村的警察)尽忠职守、履行职守的一段往事。 二次大战期间,他的父亲受命监控一位世界知名画家的言行,并禁止他作画。尽管这位画家是他们亲近的好朋友、曾经救过他父亲的性命,但他父亲仍然选择尽忠职守,甚至还要当时才十岁的西吉也帮忙监视画家,但西吉同情这位画家,主动把这些画藏起来。战后,对于画家的禁令都解除了,但他父亲仍坚持继续监视画家。 警察父亲的偏执,使西吉得了恐惧症,而他偷藏画作的行为,也终于被父亲发现,把他当作难以管教的少年犯送进感化院。西吉在感化院中,不断回忆起往事,作文越写越多,甚至不愿跨出囚室。他希望能一直写下去,继续体会履行职责的快乐⋯⋯ 蓝茨在书中铺陈出一段宛如成长小说的心路历程,审视疯狂时代中被扭曲的人性、对立的父子关系,并分析批判了长久以来被视为德意志最高品质的「履行职责」思想。《德语课》是蓝茨的成名作,名列世界50大小说,也是德国中学生的指定读物、每本德国文学史认定必读的经典。 本书特色 ★德国「战后文学」经典之作,热销50年纪念版 ★作家余华、南方朔、骆以军好评推荐;台大外文系退休教授郑芳雄专文导读 好评推荐 《德语课》震撼了我,在一个孩子天真的叙述里,我的阅读却在经历着惊心动魄。这是一本读过以后不愿意失去它的小说。──余华(作家) 《德语课》将「忠于职守」和「助纣为虐」的辨证关系,做出了罕有其匹的深刻讨论。在近代德国文学史上,有其里程碑的意义。──南方朔(文化评论家) 这个「我」在这样原本「不知如何去写」的作文练习(记忆、历史、集体的忏悔)逐渐摸索出一个二十世纪人类曾发生过的奇异(静默)暴力的全幅画面。 「对于履行职责的欢乐,我想从头到尾弄个明白,不想删削任何一段。」──骆以军(作家) 《德语课》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示了我的祖国,让我和她重归于好。这本书与其他德国作家在一九六○年代出版的书籍,一起向世界宣告了德国文学的重新崛起。──葛汉(德国文化中心前主任) 《德语课》属于德国「战后文学」的经典之作,其文学写实对纳粹德国社会心态的刻画与批判,一时造成轰动,在德国受到读者青睐的程度,凌驾葛拉斯的《钖鼓》。──郑芳雄(台大外文系退休教授) 以扣人心弦的文字与史诗般的巧计,刻画了一个由偏见、僵化的固执所组成的狭隘、压抑的世界,将该时代化为图像,显现于读者面前。──《斯图加特报》 满悲伤的杰作,只有一个有幽默感的观察者。──德国《时代週报》(Die Zeit) 对于齐格飞.蓝茨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他们不会只阅读一次的小说。──德国《週日世界报》(Welt am Sonntag) 你翻阅第一页,阅读第一句话,然后你就陷入了故事。──《慕尼黑水星报》(Münchner Merkur) 这是一本有趣、且传达德国历史的书。──《波罗地海报》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齐格飞‧蓝茨(Siegfried Lenz)


  1926~2014,为德国当代最杰出作家之一,与葛拉斯(Gunter Grass)、波尔(Heinrich Boll)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齐名,但受欢迎程度更胜前两者。

  1926年3月17日,蓝茨生于东普鲁士马祖里地区的吕克城,1943年被海军征召入伍,在纳粹德军崩溃时逃往丹麦。战后他在汉堡大学攻读哲学、文学等课程,1950年担任德国《世界报》编辑,1951年起成为专职作家,并发表第一部小说《空中群鹰》;初期的作品主要受到托马斯‧曼、杜斯妥也夫斯基、卡谬、福克纳、海明威等人的影响。

  他的成名小说《德语课》(1968),取材自画家埃米尔‧汉森在纳粹统治时期被禁止作画的真实事件;本书引发读者对于被纳粹践踏的公民义务进行反省,成为战后德国最广为流传的小说之一。除了长、中篇小说之外,蓝茨还撰写了大量的短篇小说、舞台剧以及广播剧。蓝茨擅长用文学展现各种社会现象,短篇小说集《我的小村如此多情》(1955)取材自家乡吕克的童话与乡野轶闻,引起广大回响,被公认为1950年代德国「乡土小说」最重要的作品。

  蓝茨曾获多项着名文学奖的肯定,包括「不来梅文学奖」、「歌德文学奖」和「德国书商协会和平奖」等。在台湾出版的着作有《少年与沉默之海》(1999)与《失物招领处》(2003)等。

译者简介

许昌菊


  1933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国语言文学专业,曾任德国波鸿大学访问学者、中国驻维也纳大使馆一等秘书,1996年至2001年应邀在德国圣布拉辛学校任汉语教授。主要译着:《印地安人、黑人、阿拉伯人》(德国巴尔奇着)、《德语课》(德国齐格飞.蓝茨着)、《逃离》(瑞士马克斯.弗里施着)、《卡拉扬传》(奥地利恩特勒着)。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第一章 惩罚
 
他们罚我写一篇作文。约斯维希亲自把我带进囚室。他敲了敲窗前的栅栏,按了按草垫。然后,这位我们喜爱的管理员,又仔细检查了铁柜和镜子后面我经常藏东西的地方。接着,他默默但很生气地看了看桌子和那满是刀痕的凳子,还把水池仔细瞧了一遍,甚至用手使劲敲了几下窗台,看它有无问题。他随随便便检查了一下炉子,接着走到我面前,慢悠悠地将我从肩膀到膝盖搜查了一遍,确定我的口袋里没有什么危险的东西。然后,他带着责备的神情,把练习本放在我的桌上。
 
这是一本作文簿,灰色的签条上写着:西吉.耶普森的作文簿。他招唿也不打一声就向门外走去。他很失望,感觉自己的好意受到了伤害;因为这位我们喜爱的管理员约斯维希对我们不时受到惩罚比我们更难过,痛苦的时间更长,所受的影响更大。他不是透过语言,而是借着锁门的动作,向我表达了他的伤心和失望。他把钥匙插入锁孔时显得有气无力,捅了又捅,像是不知所措的样子。第一次转动钥匙前他踌躇了一下,接着转动起来,把锁弹开,随后像是抗议自己的犹豫不决,粗暴地转动了两下钥匙。
 
不是别人,正是卡尔.约斯维希,这个文弱、羞怯的人为了罚我写作文而把我关了起来。
 
※※※
 
尽管我已几乎坐了一整天,但文章怎么也开不了头。眼睛望着窗外,易北河在我模煳的印象中流过。我闭上双眼,它仍不停地流,河上铺满了闪着蓝光的浮冰。我忍不住目随那条拖船。它用油漆剥落且加了挡板的船头,把灰色的冰块剪裁成各种样式。我也忍不住注视河流,看它如何把冰块沖向岸边,哗啦哗啦地向上挤,再向上推,一直推到干枯的芦苇丛中,并把它们遗弃在那里。
 
我厌恶地看着一群乌鸦,牠们似乎要赶赴施塔德的约会似的,一只只从附近的韦德尔、芬肯韦尔德和汉内弗山特飞来这里,在我们的岛上聚集成群;随后飞上天去,在空中盘旋,直到一阵风吹来,把牠们送往更远的施塔德去。多节的柳树裹着一层闪亮的薄冰,还蒙上一层白霜。白色的铁丝网、工厂、沙滩边的警告牌、菜园里冻硬的土块──春天,我们在管理员的监督下,自己在这里种菜──所有这一切,甚至连太阳(它隔着乳白色窗玻璃而变得灰蒙蒙、投下许多长长斜影)也都分散了我的注意力。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