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师套书:以自然为师,陪伴青少年心灵成长的礼物书【Tracker School创校40週年纪念版,共2册】

追踪师套书:以自然为师,陪伴青少年心灵成长的礼物书【Tracker School创校40週年纪念版,共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汤姆.布朗
图书标签:
  • 自然教育
  • 青少年
  • 心灵成长
  • 户外生存
  • 追踪术
  • 亲子共读
  • 野外探索
  • 自我认知
  • Tracker School
  • 纪念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以自然为师,陪伴青少年心灵成长的礼物书 洪兰: 「这系列书把孩子的胸襟打开,开阔到天人合一。 有这种视野的孩子不把挫折当煎熬而沮丧,才有可能看到生机。」 【追踪师】系列 真实版《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与《少年小树之歌》《巫士唐望的世界》并称印第安心灵三部曲 在这个时代里,我们该如何看待【追踪师】? 你可以当作奇幻小说,虽然它是真人实事; 也不妨当励志散文,因为它富含智慧,常流露自然的纯真; 喜欢动物、热爱自然的人,在此能目睹天堂好景; 修行者、追求自我成长的人,可以读出笃定微笑的力量。 当83岁的印地安祖父「潜近狼」(Stalking Wolf),遇到了8岁的汤姆,潜近狼就知道这个男孩是他的传人,在他人生最后岁月中,必须将一生的知识与技能,以及阿帕契族千年文化的精髓,全部传授给汤姆,由汤姆继续将这古老的生命智慧发扬光大,广为传授,并运用在现代社会中。 【全系列共两册】 《追踪师:松林少年的追寻》 15 则 Tom Brown 真实而传奇的故事,面对 15 个人生课题──迷惘、恐惧、爱情、死亡、悲伤、倾听、家人、未来……无不传递着 阿帕契族古老且流传已久的人生哲理,为我们开启一条通往灵性自然世界的美丽路径。 《追踪师:草原狼导师》 本书是汤姆跟我们分享他和他钟爱的大地导师──也是他口中的「祖父」潜近狼历经20年的生活学习、63年的美洲流浪记──的13则生命故事。 名人推荐 洪兰(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讲座教授暨创所所长)、刘克襄(作家)、颜妙桂(师大公领系退休教授)、江玫仪(博客来图书部产品经理)、庄晏青(曾任金石堂网路书店文学线负责人)、WC、猫玲玲、coffeetree、龙邪等部落客 好评推荐 ●洪兰(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讲座教授暨创所所长)──台湾现在给小学生看的书已经很多了,书店中各种绘本童话、改编的世界名着、中国历史小说,充满了书架,但是给国中以上学生看的书却不多。国中生在各方面是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已经不是小孩,却还不算大人,智慧已开,但又不是全懂事,是所谓尴尬的年龄。偏偏在智慧发展的历程上,青春期时,荷尔蒙第二次大量分泌出来,它又是大脑重组、神经最后一次修剪的阶段,是最能受启发的时期。因此如何找到可以开启孩子的视野,激励他上进,又教他做人的道理的书,就成为我最近的功课了。 最近运气很好,连续看到好几本好书。有一个汤姆布朗(Tom Brown)写的「追踪师」的系列。这系列讲的是一个生在十九世纪末阿帕契印第安老人──潜近狼,如何在纽泽西州的森林中教会一个白人小孩来继承他的衣钵的故事。汤姆布朗就是这个白人小孩,他后来成为美国最有名的追踪师。 ……这系列教的正是我们中国修身的哲学,也是孙子兵法「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的道理……印第安人说一个不会静静坐着的孩子无法变成成熟的大人。我想所有的老师都有这个同感:一个无法安静下来的孩子是无法学习的。 这系列书把孩子的胸襟打开,开阔到天人合一。有这种胸襟的孩子不会去自杀,有这种视野的孩子也不会因挫折而沮丧,只有不把挫折当煎熬,才有可能看到生机,人才能世世代代活下去。 ●刘克襄(作家)──不论哪种环境,自然都潜藏着不可思议的灵性和神性。当人成长至一个阶段,那种意义就会具体地到来,转化为生命里最珍贵的事物。少年追随长者,自狩猎过程的摸索,也清楚地感受到这种奇妙的,值得以一生去追寻的价值。 ●吕政达(作家)──继《少年小树之歌》《巫士唐望》之后,《松林少年的追寻》的加入,使得印第安心灵三部曲不再失落青少年──人生重要的黄金岁月与印第安智慧相互观照的见证,而得以齐全。 不同于少年时期的经验与学习,《松林少年的追寻》恰如其分地表现出青年时期的困惑与抽象化思索、「相信感觉更胜于逻辑」的特质,这个年纪开始迷惘、开始发现死亡与不公,也开始为恐惧、迷惑和怀疑所困恼,汤姆布朗面对小浣熊死去的愤怒,也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社会的青少年身上……是非常有价值的成长启示录。 ●林耀国(荒野保护协会荣誉理事长)──阅读本书,是非常容易令人上瘾的。大地是道场,是生活的修行地,自然是老师,是生命的启蒙者。我深信,透过双眼所看见的,透过爱与关怀,就能看清这个世界的本质,同时拥有理解这个本质的远见,紧抓住这个远见,让它成为指引你的脚步以及你心灵的鼓声。 ●庄晏青(曾任金石堂网路书店文学线负责人)──阅读《追踪师》有种迷人的魅力,带种奇幻的真人实境,像是跟着草原狼在森林间穿梭,每个字句都潜藏着被遗忘的惊奇美景,从小至大、平淡或绚烂的智慧都让人深深钦佩,让这本文学书跨越众多领域,最平铺的语言却敲打着生命的另一种鼓声,并点醒平日已忙碌到焦头烂额的人们。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汤姆‧布朗 Tom Brown


  Tom虽是白人,从八岁开始便跟着一位具有「灵视」能力的印第安传奇祖父潜近狼(Stalking Wolf)学习追踪术。如今,Tom已是美国家喻户晓的追踪师,名气更胜李昌钰,他非凡的追踪技巧曾拯救过许多人的性命,包括他自己;并以其真实的成长故事《追踪师》系列,成为畅销作家。

  身为印第安传人,他在1978年创办了全美最大的追踪师学校(Tracker School),同时为许多执法单位及紧急救难小组提供指导,也曾在好莱坞影片中担纲技术指导,将古老的智慧与技能,运用于现代社会中,教导足迹更扩及日本、德国。

  「追踪师学校」网址www.trackerschool.com/

译者简介

达娃/《松林少年的追寻》


  曾任荒野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及国际事务部主任,长期担任口译及笔译,译有《手斧男孩》、《发烧地球200年》、《失控的进步》(以上皆为野人出版)、《无量之网》等二十余册书。在译完《追踪师的足迹》后即赴美前往「追踪师学校」上课,成为灵境追寻保护者。2012年与同样师承追踪师学校的夫婿于台湾创办了「七世代自然生活学校」,透过原始生活技能及灵境追寻,协助人们与大地重新建立连结。

  「七世代自然生活学校」网址www.7generationsoutdoor.omei.net

谢维玲/《草原狼导师》

  国俄亥俄州Findlay大学幼教硕士,有教学及编辑经验,并长期从事翻译工作,作品包括:《运动改造大脑》、《大脑改造身材、打造健康》、《注意!你可能患了注意力缺失症》、《哈佛最受欢迎的快乐工作学》、《开启你的正向天赋》、《环保一年不会死》(以上皆野人文化出版)、《瑜伽解剖书》(大家出版)等。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导读

阿帕契古老智慧的传承


  汤姆‧布朗二世是美国最着名的野外生活专家,也是最受瞩目的追踪师、野外求生教练,并着有十六本关于他的传承及野外求生技巧的书,全球销售超过百万册。他于一九七八年创建了追踪师学校(Tracker School),一所专注于教授追踪、自然与野外求生技能的学校。

  这位土生土长于美国纽泽西州的白人少年,自从八岁那年,在自家后院松林荒原的河岸边,遇见了来自美国西南部印第安阿帕契族立邦部落(Lipan Apache)的长者潜近狼(Stalking Wolf)后,便开始接受阿帕契族古老生活智慧的教导。

  潜近狼所属的阿帕契族,在一八五○年代到一九○○年代间,为了捍卫现今为于德州、亚利桑纳州及新墨西哥州境内生活的土地,不愿受当时白人政府的安排,遣送至沙漠山区荒凉的保留区,而与白人军队发生激烈战争。这场日后被称为阿帕契战争,使得与白人军队对战二十五年的印第安战士领袖杰洛尼莫(Geronimo),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阿帕契战士英雄。

  诞生于一八七○年代的潜近狼,生逢这个动盪的年代,父母皆丧生于战争中。潜近狼的祖父草原狼及部落的长老,为了保护并延续族人的生命、传统与智慧,遂带着一小群族人及小孩,躲避军队的搜寻,在荒凉的山区定居生活。潜近狼在草原狼及部落长老的教育下成长,最后成为部落的灵医与斥侯。而身为斥侯的使命,是在无形无影中保护族人的生命。二十岁时,潜近狼在祖灵对他显现的灵境(vision)中受到指示,他将离开族人,展开六十年的孤独生活,在大地间游荡、寻找老师、学习各地原生住民的古老生活方式。在六十余年的流浪生涯中,潜近狼跟随着造物者的唿唤与指引,足迹遍佈北美,更延伸到南美洲。六十三年后,他在纽泽西州的河岸上,遇见了灵境预言中那个捡拾「会说话的石头」的白人小孩,知道自己生命的终年,将用来把所他在旅程上获得的古老生命智慧,以及阿帕契族千年文化的精髓传授给这个孩子,由他继续将古老的生命智慧传授到现代社会中。汤姆‧布朗二世便是那个在河岸边捡拾化石的白人小孩。

  潜近狼是阿帕契族的灵医(shaman),也是部落的斥侯(scout),而汤姆则尊称他为祖父(Grandfather)。祖父给予汤姆的是美国中西部印第安部落的草原狼式教导(coyote teaching)。草原狼在美国西南印第安文化中,具有狡猾欺骗的意象,牠生活于「中间」,在「是」的同时,也是「非」;牠突破疆界的规范、打破规则、违反习惯,换言之,牠引发干扰与混乱,但又从中赋予创造的可能性。运用这样的意象,一位草原狼导师从不直接回覆答案,他用问题来回答问题,激发学生深入课题之中,寻找出与课题相关的或隐藏其中的更多课题。草原狼导师会借由引发「不舒适感」,借由制造干扰与混乱来激发学生去质疑自己所相信的,并渴望自己去探索答案。因此我们会在汤姆的书中看到这样的对话:

  汤姆:怎么搭建避难所?

  祖父:去问松鼠。

  汤姆:怎么钻弓取火?

  祖父:摩擦你的两只手。

  汤姆:怎样精进追踪狐狸的技术?

  祖父:追踪老鼠。

  一位草原狼导师让学习变得刺激,让学生渴望知道。一位由草原狼教育而成的学子,最后将可不再倚靠老师的指导,仍能永恆不断地学习,因为他自己也将变成一匹草原狼。而草原狼导师给予的课题,永远比表面所见更为深入,甚至深达生命的所有领域。

  这样的印第安祖父之于汤姆,就犹如着名小说《少年小树之歌》(原书名为「少年小树的教育」)中,小树所拥有那对能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共存,能为小树指引出生命教诲的爷爷和奶奶,且更甚于此。

  对祖父潜近狼与汤姆而言,「求生」自身就是一门哲学。经多年在脱离社会支援,而与土地结合、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祖父引导汤姆去体验的,是一种在拥有「求生」能力后将可领悟到的「天人合一」。汤姆打了一个比方,指出现代人的求生与祖父的求生的差异:「我看见现代人进入荒野时,让我想到太空人登陆月球的景象。当现代人进入荒野时,他背负了一行囊的必需品,那些必需品就是要与社会连接的救生索。月球上的太空人和森林里的现代人,都极度仰赖这条生命线,缺了它,人必死无疑。此外,他还要披上厚重的衣物、鞋、防寒防水的外套,更不能缺帐篷;这一切都是为了要『保护』他不受壮丽灿烂的自然元素与力量的侵袭。但求生并不只是一种保险策略。精鍊的求生技术能使你放松地进入大地之中,学习与她的律动节奏一起移动,融入一切万物的平衡与和谐之中。」

  因此在祖父潜近狼教导下的汤姆,在追寻「与大地合而为一」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并且能够融入于「在万物中移动的灵」。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可以在「灵境追寻」(Vision Quest)中、在「神圣的寂静」(Scare Silence)中达成,在此境界中,人便可与灵的世界沟通。

  「灵的世界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也不是用语言和我们沟通。它透过梦境、灵境、歌声、象征与感觉对我们说话。尽管你无法解释自己是怎么做的,但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接触灵的世界。放下用头脑思考的需要,你就能领悟到性灵的纯净。切记,人是二元的,同时生活在肉体与性灵之中……不论你是否理解,你和这些灵的世界长期来一直保持着联系,那个肉体之外的世界,一直尝试着对你诉说,你认得祂们的声音,但你不知道祂们在何时、又是如何对你说了话,」潜近狼说。

  这样的世界,这样的导师又令人联想到《巫士唐望的教诲》。作者卡斯塔尼达,为了收集人类学资料而于墨西哥遇见了印第安老巫士唐望,从此展开长达十年的巫术学徒生涯,唐望的精神教导使卡斯塔尼达进入了心灵祕境的探索之旅。在印第安巫士的药草与修练模式的指引下,巫士得以看见人类与自然的界线,看见生命能量的基本型态,并透过巫术,将生命能量转化为巫士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巨大力量,而这就是巫士所拥有的神祕精神力。这是一门玄之又玄的修练之道。

  潜近狼之于汤姆,即如唐望之于卡斯塔尼达。在印第安传统的灵境追寻中,人可与灵的世界沟通,当你的内心达到神圣的寂静,你便能化为无形,进入如薄纱迷雾般的灵的世界。然而,潜近狼不同于巫士唐望之处,乃在于潜近狼对生命存有纯粹的狂喜,他带着对「在万物中移动的灵」的体会,成为那灵的自身,行走于现实世界之中。潜近狼说,「要在现代社会过性灵生活,是一个人所能选择最困难的道路。这是一条痛苦的、孤独的、背信的道路,但这也是要使我们的灵境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因此生命中真正的追寻,是在身为人的界线下,生活在大地的哲学中。我们不需要教堂、庙宇来追寻宁静,因为我们拥有荒野自然的殿堂;我们不需要精神领袖,因为我们的心和创造者就是我们唯一的领袖。我们为数稀少,也几乎没有人能说我们的语言,了解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单独走在这条道路上,因为每个灵境、每个追寻,对每个个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但我们必须走在社会之中,否则我们的灵境将会死去,一个无法实现其灵境的人,便是一个活死人。」

  在潜近狼的教导下,汤姆成为一位斥侯、追踪师和灵医。潜近狼步入他的山之旅、生命的终途后,汤姆便传承了潜近狼的药灵袋,成为药灵追踪师(Medicine Tracker)。

  「追踪时,我们拿起的是一条线索。线索的远端有个生命在移动、生存,并且与我们眼底的足迹相连。那动物的一举一动仍存在于足迹之中,存在于最细微的外在与内在的细节里。我们一旦开始追踪,就会逐渐变成我们所追踪的那只动物本身。我们的知觉便从那动物身上开始向外扩展,我们于是成为那动物接触、互动与玩耍的大地。我们将感受到周遭万物的流动与影响,我们的知觉将从自己的意识扩展到那动物的心智中,最后到达宇宙之内。于是追踪与知觉永远无法分离;少了一个,另一个只能是半个故事、不完整的图片,因此是不完整的领悟与理解。让我们能与伟大的意识连结、将我们扩展到无限之境的,便是那动物的足迹。」

  卡斯塔尼达是巫士唐望修行之道的最后传人。当卡斯塔尼达完成他的战士之旅后,这扇通往心灵祕境之门便已关闭。而汤姆则继续生活并实现其灵境,并将之带入现实世界。潜近狼离去后,汤姆在美国荒野中赤手空拳流浪了十年,精进祖父传授的技术与教导。当汤姆回到「文明」之后,却因为找不到志同道合者而感到失落与迷惑。直到当地一位认识汤姆的警长请他帮忙追踪一位失踪的智障青年,汤姆找到了他,也在寻找他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愿景。接下来的几年,汤姆与法律执行单位合作,协助搜寻了许多失踪人口,包括遭绑架的儿童、迷失的猎人与健行者及逃犯,其「追踪师」的名号遂不胫而走。

  祖父潜近狼曾预言汤姆将会「教导」,把古老的生命智慧,以及迈向和「在万物中移动的灵」同在的精神道路,传递给现代人。汤姆最后于一九七八年,在一切因缘的起点,也就是他所钟爱的松林荒原成立了追踪师学校,一所传授追踪、自然与野外求生的学校。在这片属于好药灵(good medicine)的荒野中,汤姆将祖父潜近狼于生命旅途所学,及他所传承的阿帕契印第安文化,传授给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

  但一如汤姆写给准学员的信中所说,这是一所不同于一般教授野外求生技能的学校,因为「你必须准备好以不同视野来观看你的生活与周遭事物……我相信假使你希望能与大地『合而为一』,所需的就不只是良好的求生技能,也需要在更完整的生命哲学与技能的结合下努力发展。因此,我的每堂课都包含了三个主要课题:追踪、自然观察与知觉……假使你要寻找的是一所专注于在挑战性的求生与自我否定的学校,世界上有许多重视「向极限推进」的求生学校,我建议你加入那些学校。反之,你若是希望与大地更为亲近,想追寻能使你与天地造物生活在和谐平衡中的技术与哲学,那么请来加入我们。」

  在草原狼导师的引导之下,希望阅读本书的读者也能开始对自己所坚信的信念提出疑问,并在问题之中,寻找到联系万物的生命脉络,亦即「在万物中移动的灵」。

  【关于追踪师】

  「天人合一」的追寻

  什么是追踪师?追踪师并非一项职业。

  在美国原住民文化中,追踪师是部落里狩猎与战争时的重要人物。一位追踪师能够从动物与人的足迹,以及行迹四周的环境变化,判断追踪目标的行踪、状态、去向,最终得以寻得目标物本身。

  追踪与觉知其实是一体的两面,不可分离,一位追踪师必然善于观察自然,对于万物彼此间的生存网络、生命模式,对于自然万物的灵魂与精神,对时节、动静、气候、对应存在的与缺席的事物,都有敏锐的观察与觉知能力,并对生存与生命的哲学有深刻的体验,因此我们可以说,追踪是探索自然奥祕的入门基础。所以在现代社会中成为追踪师,意味着个人对灵性生活的追求,这是一种想要更亲近大地、想与万物和谐平衡生活的追寻。追踪师能透过其技能,包括潜行(stalking,在森林中无声无影无形移动的能力)及伪装(camouflage,使个人完全融入周遭环境的方法),在追踪过程中,学习与认识动物的活动、生活模式与习性,认识动物与其猎物及掠食者间的关系,使自己得以融入自然世界之中,亦即汤姆所谓的,透过动物的角度来观察该动物的生活,主动「参与」与体验自然生命的流动。

  一位好的追踪师,能在极为困难的环境中,根据足迹及行踪等各种蛛丝马迹来寻找足迹的主人,因此美国警界也开始借重汤姆‧布朗这样的追踪师,来协助追踪与寻找在荒野自然中走失的人,或脱逃的嫌犯等。这是追踪师的现代功能之一。
  
  追踪师学校

  汤姆‧布朗二世于一九七八年所创办的追踪师学校,主旨在于将汤姆传承自美国阿帕契印第安族的生活智慧,继续延续到现代社会。基于阿帕契族的草原狼式教导方式(请见导读),这并非一所具有「结构式」体制的体能与技能训练中心,而是教导人们与自然共生共处的学校。因为汤姆相信,一个人若渴望与能与自然天人合一,除了必须拥有良好的求生技能外,更应对生命哲学有所体认。因此追踪师学校课程中,都包含了追踪、自然观察与觉知能力的训练。在这里,野外求生能力是基本功课,而人与自然「天人合一」是最终目标。

  为了更深入观察自然,与自然共生共处,野外求生是必备的基本能力,因此经过追踪师学校洗礼,参与的学员将具备在自然荒野中生存的基本能力。他将学会搭建或寻找遮蔽场所的能力,能善用天然资源来升火、集水、保暖、取食、制作工具,使自己生命的基本需求得以在没有现代工具支援下,仍能维持。唯有具备在自然中生存的基本能力,人的心才能安然自在,不害怕与自然相处。学员将学得追踪的基本技术,包括足迹的辨认与分析、压力释放的强度、迹象追踪、动物排遗辨识、如何跟踪足迹等。最后在基础课程中,学员将学习并认识美国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与生命哲学,因为这些求生技巧是建构在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命哲学之上,学员也将从其生命哲学中体验到求生艺术的精粹。

  认识自然的旅程是一项个人的选择。因此追踪师学校在基础标准课程之外,给予的是一个自然的架构,也就是祖父潜近狼传授给汤姆的七个学习教导方向。这些课程(进阶课程除外)大都没有一定顺序,没有学习的时程,也没有结业证书,并非选修完所有斥候课程,但未能花时间去精进斥候之道,就可以称自己为斥候,追踪师亦然。这些课程提供学员达到自我期许的目标,帮助想要亲近大地、与万物和谐平衡生活的人,达成追寻目标。譬如一个想要成为疗癒者的学员,将首先学会如何与自然世界融合,透过自然之眼认识与明白自己的角色,借此破除使自己与自然分离的障碍,使自己成为地球疗癒万物的工具,他对大地与自然界所有他称唿为兄弟姊妹的万物的爱,将成为一股强烈动力,他不再只是人类的疗癒者,也是植物、动物与大地的疗癒者。

作者序

我知道有个地方


  我知道有个地方,在那里万物和谐共存、共享一切,没有嫉妒、没有窃盗、没有戕害。土地属于所有人,但也不属于任何人。在那里生命是神圣的,住民崇尚人类的生活,也亲近土地,了解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因此既不曾迷失也不需要寻找自我。

  在那里,人类可以毫无恐惧地自在入睡,当他醒来迎接每一天时,心中充满了赞美而非诅咒。偶尔,他会四处游荡,但并非漫无目的。他时而狩猎、捕鱼、耕作、种菜,时而只是坐着、看着、听着。

  在那里万物都有其价值。最微小的昆虫和最巨大的熊同等重要。每种生物都有其生命的目的,都受到尊重。溪流里奔流着清泉,湖泊中悠游着小鱼,清静的小径上满布的只有动物的足迹。参天树木不曾遭到砍伐,蔓藤恣意生长,成为成千上万种生物的家,保护着牠们。

  鸟儿、清风和奔流的泉水是唯一的乐声,此外只有自人类心中不由自主发出的歌声。眼睛、双手、嘴巴和身体是唯一的沟通工具。在这个地方,人们必须面对面方能对谈。这里不见虚情假意、没有欺瞒、没有嫉妒的存在。这里只有手足之情,只有真相。

  这里存在着痛苦与死亡,因为这是生命的一部份。在这里痛苦是自然的,它不是来自人类,而是源自生命的自然历程。痛苦不会使人衰弱,而能教人学习,不会带来忧郁,而是带来解放。而死亡是个自然而然的终点,也是个神奇的起点。

  上帝存在于这个地方,因为如果这里没有自然之灵,生命便无法和谐存在。这股力量同时从外在创造生命,并从内在连结所有生命。自然之灵创造了这片美好天地,并使所有生物都能在此充实地生活。

  我知道这是个人类可以一丝不挂而不会感到羞耻的地方,一个可以赤身裸体,而不会因艳阳高照而感到炙热、或因寒风吹袭而感到寒冷的地方。在这里人可以感受到平静,可以感受到与万物的天人合一。在这里,人既不会感到憎恨也没有嫉妒,因为一切都可为他所用,而他也为万物所有。在这里,他能感受到自己是整体的一部份,因此没有焦虑。

  我知道有个地方,在那里季节温和地变化着……在难以言喻的堂皇富丽中变化着。在那里夏天自清泉里一波波的热浪中升起,那清泉是如此地澄澈沉潜、充满刺激与生命力。在这里,夏天宛如一条蜿蜒且绵延不尽的河流,所有的生命都受到它干爽温度的感染与爱抚。在这里,秋天总是悄然报到,只有从它的色彩和取代了露珠的秋霜中才能察觉它的到来。这里的冬天是纯白的、起着淡淡波纹的、让人昏昏欲睡的……在纯白的雪毯之下隐藏着通往永恆之钥。

  这个地方存在着变化。季节变化、树木长高;人诞生了、老了,最后,嘴角上带着微笑、心中充满平静地死去。

  这个地方在哪里?它真的存在吗?是的。它在我心中,它也可以存在于你的心中。这是一种意念、一种知觉、一种感激、一种了解、一种对生命的承诺。这是明白我所描述的一切都是关于我们每天的生活,而我们却错过了的一种领悟。我们对日出的美丽视而不见、对风吹的音乐听而不闻、对粗糙的树皮和柔软的草叶毫无知觉。我们谈论着薪水和战争,却不曾欢唱生命之歌。我们品尝着污染的苦涩,而错过了忍冬的甜美。我们吸着公车的废气,却不曾闻过苹果或苜蓿花香。

  我们困陷在一个以钢铁、塑胶、柏油和水泥构建的世界中。我们从土地上抽离,与土地渐行渐远。我们担忧、焦急、苦干、劳役、累积。我们把生命看做是一座跑步机、一座制造工厂、一家低级酒馆、一个车库。我们把它定义为早期美洲的或新古典的、或新兴的或现代的或远古的。但我们从不曾把它当作是自然的。对许多人而言,生命是制造出来的、是要行销的;生命是可以买卖的东西,我们付出的代价越高,越觉得舒服。

  在我的世界里,没有人工的事物、没有所谓的枯燥乏味。在我的世界里,我与尘土越亲近,我就越有活力。我既不担忧、不劳苦也不奴役自己。一切顺其自然,而我从中学习。我只累积自己拿得动的东西,我将生命视为一场盛大的飨宴,我则是受邀的来宾之一,和我的鹿、熊、浣熊、蝾螈、老鹰和飞蝇等众兄弟一起参与这场盛宴。我的世界里没有时间的存在,只有季节、只有年轻与年老的变化。我的世界是自然的,是由自然界四处可见的形塑之手设计而成。它既非美式亦非中式。它的差异之处在于高低、在于干湿、在于冷热,无论处于哪种状况,我都甘之如饴。在我的世界里,生命是一项可以接受与回馈的礼物。生命是要受到庆祝的、要学习的,生命是一份礼物。我们无法买卖生命,因为生命不属于我们。生命属于自然之灵,生命是要让我们享受的……对这个地方最适切的形容词是:喜悦——这是我从我的世界所得到的感受。而我真诚地相信你也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感受到相同的喜悦,因为你我的世界是同一个世界,只是我们观看的角度不同。

  我曾经问我的阿帕契老友兼老师潜近狼,为何他在冬天不会冷,在夏天不会热。他答道,「我两者都会,但我不在意。」

  我问道,「为什么?」

  他凝视了我好一段时间,我觉得他似乎是在判断我是否已做好接受答案的准备。接着他说,「因为季节是真实的。」

  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试图了解这些字词中的意义,用我唯一知道的方法,那就是经历它们,尽全力使自己能真实地存在,并且对这世界上一切真实的事物心存感激。

  我们是一切真实与自然的万物的一部份,所以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份。我们无须抗拒它们,而应该让真实的事物从体内流过,它们并不会侵扰我们,只会让我们更加富裕。这个道理太简单,以致于大部分的人都忽略了它。忽略这一点,我们便忽视了生命的意义。我要说的是,要想成为世界的一部份,你必须以不同的眼光看世界……如此而已。以你的感觉倾听,以你的心观看。阅读大地,倾听风对你喃喃道出的话语。从它的气味中收集讯息,触摸它的变化。品尝它,视它为真实而美好的。地球是一片花园,生命是一场飨宴,此刻,我们应该要了解这一切属于所有生命,为所有生物与人类所共享。             

T. B., Jr. 汤姆.布朗二世

图书试读

《松林少年的追寻》第一章与獾共舞
 
迷惘——
若缺少了奋斗,生命就失去了意义
无路可退时,就与世界正面相迎吧!
 
「爸,你也曾经探索过新疆域,并且征服了它。你就像个拓荒者。你从苏格兰来到这个国家,一片陌生的土地、不同的文化、全然的冒险活动。你有你的新疆域、你的探险。我只想请求你让我也拥有我的。你以你的方式挑战世界,踏入了未知的领域,而且成功了。你怎么能不给我同样的机会呢?」
 
爸充满同情与理解,但仍不愿让步地说:「儿子……我之所以会冒险,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是希望我的子女能过得比我更好。我希望你能因我的奋斗而受益。」
 
「我懂,我懂。但是若缺少了奋斗,生命就失去了意义。我了解你所说的一切,我也在你的奋斗下获益。我拥有美好的家庭,衣食无缺。但我无法遵循着你和妈妈为我规划的人生前进。那样的人生与我并不相容。我希望你能了解这点。你的了解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无法在人类的建筑中、在书本上、在人群中感到安然自在。」
 
「汤姆,你妈很难过。我很担心她。她希望能看到你有所作为,我也是。」
 
「你要我怎么做呢?」
 
这时我父亲会做一件他难得做的事。他会把手臂搭在我的肩膀上,用一种近乎抱歉的温柔语调对我说。」
 
「你何不去找份工作,或去念社区大学?我会负担第一学期的学费。」
 
我没有回答。只是坐下,倾听风吹的声音。
 
我得知大学里有个令我感到兴趣的工作。那不是一份长期工作,是在动物系工作,而且需要科学学士学位。而我向来喜欢挑战。我亲身去应征,准备面对各式各样的拒绝手段。
 
工作内容是协助一位教授在怀俄明州进行田野调查工作。他要对貛进行十天的研究。对我而言,这是件蠢事,因为我们无法在十天内对某种动物有所了解。我们必须和动物生活,经历所有的季节,观察牠的变化与习性。要了解貛,你必须几乎变成貛,在你认识牠之前,必须先跟牠玩耍。
 
艾斯教授看到我的申请表时,他或许有些讶异,不过他隐藏得很好。他倒让我觉得他流露的是敬佩之意。
 
「上面只写了你的姓名和住址。」
 
「没错,先生。」
 
「我连你的年纪都不知道。」
 
「十八岁,先生。」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