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我不是一个哭点很低的人,很多朋友推荐「很好哭」的作品,在我的阅读经历中大多归类于「洒狗血」。更何况看青年小说看到哭,对我而言实在像书中男主角遭遇「陨石打中头」的机率一样低。
但是,某一天在等待儿子、女儿上课的空档,当我把厚厚一本《男孩里的小宇宙》一口气看完,我哭了。而且,是阅读当中几度泪眼模煳,必须歇息片刻,将内心的震撼稍稍平息,才能继续往下读。
上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十七岁少年亚雷克斯,在瑞士回国时,遭海关拦下盘查身分。警察在他车上搜 出多笔现钞、大麻和一个四点八公斤的骨灰罈。面对警方的质问,他娓娓道出了一段生死相随的忘年之 交。而这一切要从一颗二点三公斤的陨石说起......
亚雷克斯在十岁那年,在家中被一颗划破天际的流星,以接近两百哩的时速,砸破了脑袋。幸运存活的他,除了失去了整整一个月的记忆之外,还留下了癫痫症的副作用。然而,也因为这颗陨石,亚雷克 斯对宇宙天文星体开始感兴趣,虽然只能留在家中自学,但是他喜欢阅读,喜欢探究人类大脑结构与神经学,更喜欢追根究底。
进入中学之后的亚雷克斯与同侪格格不入,他在学校里一次又一次地遭遇霸凌。就在一次躲避学校 恶霸欺负的逃亡过程中,他无意闯进了一位患病的孤僻老邻居──彼德森先生的温室,因而发展出了一段忘年之交。两人同样喜欢文学、古典音乐,谈论书籍、战争、人权、死刑和大麻......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随着彼德森先生的病况恶化,这段友情面临生死考验。亚雷克斯了解到,人生没有真正的开始或结 束,他决定义无反顾地支持彼德森先生。为了要让病重老翁能够到瑞士完成「有尊严的自主死亡」,两人不顾一切,从医院出走,亡命天涯。
看完这本细腻动人的小说,我忍不住好奇地看了作者介绍,赫然发现,作者盖文.艾克坦斯竟然是一位文坛新星,《男孩里的小宇宙》是他的处女作。作者本人跟男主角有点雷同的地方,就是他也非常喜 爱天文学和科学,而且少年时期还是一位智力超人的西洋棋手。我想这本书中许多关于孤独、阅读、霸凌的学校经历,写来跃然纸上、如临现场,恐怕跟作者自身的少年经历有相当大的关系。
《男孩里的小宇宙》讨论的主题相当多:学校课业的范围有限,让钟情于志趣科目的孩子无法获得满足,教育反而成了一种侷限;中学校园里霸凌的严重与残酷,可比战场上的贴身肉搏,让遭遇欺侮的孩子面临无穷无尽的恐惧与伤害;阅读带给人们的意义,除了知识的累积还有心灵的提升,作者引述了许多欧洲典籍,尤其是再三提及冯内果的书,让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按图索骥去找来欣赏;最后,还有「如何面对死亡」──人们是否有权利决定自己要如何地死去,并且详细地描述了瑞士执行安乐死的过程。
这本书是在二○一三年初版的,当时,去瑞士「安乐死」的话题尚未因傅达仁的新闻广受瞩目。但在《男孩里的小宇宙》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安乐死问题的想法,以及对于「死亡尊严」的追求:死亡是世界上最轻松的事情,濒临死亡才可怕。
最后,我以《男孩里的小宇宙》书中一段触动我心深处的尼布尔「宁静祈祷文」送给所有读者,希望大家都能像我一样的享受这本好书:
「主啊!请赐给我宁静,当我面对不可能改变的事实时。请赐给我勇气,当我面对我可以改变的事实时。请赐给我智慧,让我能够清楚地分辨这两者的不同。」
亲职作家—— 陈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