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做不到,而是从来没想过你做得到!
让心理暗示之父库埃教你──
不勉强就能完成想做的事!
戒不掉的恶习、心理创伤、恐惧、弱点、病痛……
都有可能改善或痊癒!
★催眠、心灵、教育、潜能开发、观想疗法、NLP……等的必备基础心理根源。
★心理暗示之父库埃亲自作序!
★心理学大师(佛洛伊德……)、潜能开发大师(荷西‧西瓦、拿破崙‧希尔、罗曼‧文森‧皮尔、罗伯特‧哈洛德‧舒勒……)都赞不绝口的心理根源。 「诊疗专用室已经挤满了人,但跃跃欲试的新访客还是不停从门口涌进来。所有的窗台都围着人往里面看,门口也密密麻麻地站着一群人。诊疗室里,病人们先是占据墙边的座位,接着人潮涌向地板,坐在折叠椅上。库埃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位子给我,然后,诊疗就开始了……」
1921年,作者布鲁克斯首次造访「欧洲心理暗示研究的集大成者」、「安慰剂效应发现者」、「佛洛伊德崇拜的大师」──爱弥尔•库埃的会诊,并且亲眼见证到,原本心情跌至谷底、一蹶不振来就诊的患者,在会诊后带着希望与乐观的光彩走出诊所。这间诊所的一大特点,就是「否定疾病的威严性」,他们不把疾病将作暴君,而是略加嘲弄,让病痛的可怕变得「乏善可陈」,到最后受害者都会认为被疾病所控实在太不应该,他们会很快摆脱病痛……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你每天都在自我暗示却不自觉! 将思维转化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这个过程就是「自我暗示」。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对自己做「自发性自我暗示」──习惯性的念头被心智(意识)所接纳,然而化为现实。然而,这些过程全操纵在无意识手上。原本心情不好的你,可能在跟一个开朗的人聊过天后,就突然觉得心头雨过天晴;刚看完恐怖电影的回家路上,你早就路过几十、几百次的路灯,这次看起来就像鬼火……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结果」,都来自「自我暗示」。
*曾因为严重酗酒问题而想要了结生命的女子,十四年来第一次这么久没沾过酒。
*从四英尺高的地方坠落而撞伤并饱受惊吓的男孩,连续两晚睡前不断唸诵「过去了」,顺利缓和了自己的情绪和疼痛。
*十几年来都无法把手臂举到肩膀以上的铁匠,在短短几分钟内举起了手臂,并且高过头顶。
所幸,我们其实比自己想像的更能掌控自己的生命。不论你的年纪多大、身体多虚弱、个性软弱或邪恶,自我暗示都将给我们力量,让我们有机会享受生活、保持健康、免于恐惧、远离痛苦、戒掉恶习、创造成就感。自我暗示不单单只是一种疗方,还是一种自我修炼,能培养我们所缺少的心智品质,协助我们奠定幸福、成功的特质。
用暗示回应你选择的念头,
比意志力更有力量的梦想成真术── 自我暗示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而且我们可以选择希望实现的念头,并刻意将念头传给无意识,这就是「诱导性自我暗示」。这个方法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而不必非得依靠催眠师或专业人员。本书透过亲自探访库埃的会诊现场并与之对谈、访问,将「自我暗示」的精髓深入浅出的整理成这本实践手册。
除了引导大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自我暗示疗法」,塑造更健康、更快乐、更幸福、更能展现自我的人生,我们也要注意自己──常在不知不觉中透过语言、肢体动作、表情传递或好或坏的暗示,而这不只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到他人,尤其是孩子或善感、想像力佳的人们。
*念头所蕴含的情感越浓烈,所得出的自我暗示就越有力。
*无意识会接纳或拒绝一个念头,取决于该念头所带来的联想。
*自我暗示疗法的最佳时机(潜意识的露出),通常在我们睡着的前一刻,以及刚起床的时刻。
*强迫接纳好暗示,往往会带来反效果──自我暗示的第一法则就是:避免用力。
*暗示的内容最好能大声唸出来,透过唇舌的动作和听觉加强暗示的印象。
*施行自我暗示后,静待无意识的作用,不要焦虑,也不要时时刻刻检视自己有没有改善。
*不要做有违心中欲望的暗示,这往往会唤起相反的联想而招致失望的结果。
*不要把注意力放在错误的情况,你的无意识其实会享受错误情况带来的病态情绪状态,真的!
*暗示法的字句要用「现在进行式」,并避免使用带有犹豫意味的字眼。
*有必要时,可以先暗示自己事情其实很容易。
*在自我暗示遇到瓶颈时,最好暂时搁下,或是去睡一觉并自我暗示睡醒后会有答案的灵感。
无法取代的通用暗示法──
「每一天,每一天,我在各方面都会更好、更棒、更进步!」 「每一天,每一天,我在各方面都会更好、更棒、更进步!」这是库埃暗示疗法最有效、最简单、也是最无可取代的一句话,带给我们心智在身、心各方面都逐日改善的念头,库埃愈研究暗示疗法,他就愈确定──所有其他的特定暗示法都只是辅助或次要的。
*这句通用暗示语,不只很容易说,连幼童都能够听得懂。
*这句话是放手让无意识自动去改善需要调整的短处或弱点,无意识比意识更知道它们在哪里。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带来改善,并让每一个不同的心智依最自然的方式变得更好。
依状况所需选用特定暗示,
处理看得见的问题。 通用暗示的效用在于关照我们眼耳所不能及的生命和生活根基,特定暗示则对表面状况有用,处理各别出现的问题,也有其贡献,可以搭配使用──但要记住,特定暗示不能取代通用暗示。
*三阶段自我暗示法
*障碍移除自我暗示法(暗示事情其实很简单)
*病痛发作事前警告自我暗示法
*单一字眼自我暗示法
*应付疼痛自我暗示法(「过去了」暗示法、在公共场合被疼痛袭击、痛苦到无法控制思维时……)
*不同阶段孩童的自我暗示法(胎儿时期、刚出生的婴儿、听懂话语的孩子、开始说话的孩子……)
现在开始,
用我们与生俱来的「自我暗示」天赋,
每天在各方面都变得更好、更棒、更进步! 名人推荐
本书推荐 身为家庭医学科医师及身心灵整体治疗医师,经由多年的临床经验,我深知身体俱足自我疗癒力,只要启动自我疗癒力,每一种疾病都可以回复健康。
本书中介绍的「库埃治疗法」,也就是自我暗示治疗法,是启动自我疗癒力的良方。「库埃治疗法」创自爱弥尔.库埃,库埃是使用自我暗示治疗法的专家,他曾以自我暗示治疗法疗癒了无数病患,其中包括神经衰弱、气喘及消化不良等西医难以完全治癒的个案。自我暗示治疗法之所以能有如此神奇的疗效,是因为人体的细胞都有灵性,能接受自我暗示,当身体生病时,若能告诉身体,身体是健康的,疾病一定能痊癒,细胞接受暗示后,即可疗癒疾病,回复健康。而若是在自我暗示时挹注强烈的情感,疗癒的效果将会更好。
阅读这本书时,我感受到一股强大的疗癒能量,我相信只要跟随作者的引导,每个人都可以学会并进行自我暗示,而若能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以作者所说的语句自我暗示,能量必将越来越轻盈,身体也将越来越健康。──王怡仁,高雄荣民之家家庭医学科医师、《不药而癒》作者
看到这本书,吓了一跳,这是刚学催眠时学的,也是学催眠的人必需品啊!本书已出版近一百年,却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透过书有意识的自我暗示,在无意识里播下好种子,未来会带来相对的好效果──本书所介绍的库埃自我暗示法,我个人给读者的建议是:值得你拥有,随时翻一翻,照着做。放轻松,一点也不费工夫。
本书的核心重点主要有二:一、当一个念头占据全部心思时,会化为实际的身心状态。二、运用意志力来克服念头,只会刺激它变得更强大。库埃医生常向病人们解释自己并无治癒能力,这辈子也从未治癒过任何人,人们体内带有让自己幸福的工具,等着你去发掘。有状况时,请平静的闭上眼睛,用平静的声音想像自己身心健康的情况,进入昏昏欲睡的状态,让心里看见所唤起的生动图像。试试看!
「每一天,每一天,我在各方面都会更好、更棒、更进步。」让自己和你的全身系统都顺从无意识,整个自我暗示的过程包含两个步骤:一是接纳念头,二是将念头转化为现实。这两个过程都由无意识操作,库埃自我暗示法引导我们透过有意识的自我暗示而使无意识接纳美好念头,当中的重要关键是「我们必须先有快乐」。这点我最近在教课时才有深刻体会,但库埃医师在百年多前就提出来了!快乐不仅是生活条件下的结果,也是这些条件的创造者。我们必须先有快乐,只有当心里平衡、有秩序,洋溢着甜美喜悦的思维之光,才能将效用发挥到极致。──蔡明庭,台湾NLP高阶执行师、训练师
向大师致敬 我非常尊敬库埃先生……他是心理暗示法的宣导者,也是安慰剂效应的发现者。数以万计的人因他的暗示法而改变了人生。——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心理学大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
虽然在这个复杂的年代,很多人会嘲笑艾弥尔.库埃,但我从不笑他。他因为一句名言而广为人知──虽然这句话在今天就像是笑话里的笑点,总会引起一阵笑声。「每一天,每一天,我在各方面都会更好、更进步!」这句话已疗癒了千千万万人们极为危急严重的疾病。他们可没开玩笑!我尊敬他们,并且以敬畏和感激之心敬重着库埃医师……──荷西‧西瓦(José Silva),西瓦心灵圆梦课程、ESP超感应力系统创始人
查理斯.哈尼尔先生和奥里森.马登先生的成功学直接启发了我对致富之路的思考,让我摆脱了靠体力餬口的苦难日子,走向自己的成功人生。戴尔.卡耐基的成功学训练课程则让很多人实现了人生的突破,然而,我不禁思考:「这些成功背后是否有一个更高的法则?」直到我遇上了爱弥尔.库埃先生,才找到了答案:心理暗示与自我暗示的连锁反应。库埃先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把所有成功背后的心理学因素,以十分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得一清二楚。所以,无论你是什么人,来自什么国家和派别,有什么样的信仰,库埃先生的书都能让你明白一个法则: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有坚实的心理学做后盾。——拿破崙‧希尔(Napoleon Hill),成功学大师、励志书作家
告诉你一个秘密,我的许多观点都来自令人尊敬的库埃先生,是他首次披露了一切人生财富的心理根源。我非常喜欢他那句简单而富有哲理的话,那就是「每一天,每一天,我在各方面都会更好、更棒、更进步」。——罗曼‧文森‧皮尔(Norman Vincent Peale),《向上思考的祕密》作者
库埃博士教会数百万人相信他们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并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身心、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在这方面,他或许超过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人─他无愧于「心理暗示之父」这个伟大的称号。——罗伯特‧哈洛德‧舒勒(Robert Harold Schuller),公众演说家、励志大师
书籍简介:通往内在自由的指南 书名: 觉醒的航标:重塑心灵蓝图,驾驭心智风暴 作者: 艾莉森·里德 出版社: 远见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年10月 --- 导读:迷失在心智的迷宫中 你是否曾感觉自己像一艘在无边汪洋中漂泊的船只,任由看不见的心灵洋流摆布?我们都经历过那种时刻:明知某个行为对自己有害,却像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无法自拔;那些潜藏在意识边缘的“小声音”,不断地以低语、耳语的方式,构建了一个限制我们潜能的框架。我们渴望改变,渴望掌控自己的人生航向,但每当我们试图启动引擎,却发现自己被困在日复一日的旧有模式之中。 《觉醒的航标:重塑心灵蓝图,驾驭心智风暴》正是一份为你准备的、详尽的航海日志与地图,旨在帮助你认清并穿越那些限制你成长的内在迷雾。这不是一本简单的励志书籍,而是一次深入心灵结构的探险,它将引导你从“被动反应”的囚笼中解脱出来,转变为主动的“心智设计师”。 第一部分:探寻心智的构造——认识你的内在操作系统 本书的第一部分,将带领读者进行一次深入的自我解剖,目的是理解我们心智是如何运作的,以及那些“不受控的小心思”究竟源自何处。 第一章:看不见的脚本——自动化思维的起源与运作 我们的大脑为了提高效率,发展出了一套复杂的“自动化运行模式”。这些模式在童年经历、文化灌输和早期创伤中被编写下来,成为我们处理信息和做出反应的默认设置。我们将探讨“认知捷径”如何导致我们轻易地陷入偏见和重复性的负面循环。本章详细分析了“内化批判者”的形成过程,以及它如何悄无声息地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和决策质量。 第二章:情绪的化学风暴——神经科学与情绪反应链 心智的“不受控”往往表现为强烈的情绪波动。本章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析杏仁核(恐惧中心)与前额叶皮层(理性决策中心)之间的动态博弈。我们将介绍如何识别情绪的“触发点”,并学习如何拉开“观察者距离”,避免被即时的生理反应劫持。重点阐述了“压力荷尔蒙”在固化不良行为模式中的作用。 第三章:身份认同的迷雾——“我就是这样的人”的陷阱 我们对自己的定义,往往是累积的标签和过去的经验集合。本书批判性地审视了“身份认同”如何成为阻碍进步的最大障碍。如果你相信“我天生就是个拖延者”或“我就是无法保持健康”,那么你的潜意识就会积极地寻找证据来佐证这个“事实”。我们将提供工具来解构这些僵化的自我叙事,为新的可能性腾出空间。 第二部分:核心重塑——解构与替换的实践技术 认识了问题所在之后,本书的第二部分聚焦于提供一套系统化、可操作的“心智重构工具箱”。这些技术强调渐进式、非对抗性的改变。 第四章:心锚的解除——重塑负面联结 针对那些一遇到特定情境就自动触发的负面反应(如焦虑、自我怀疑),本章介绍了一种基于“解离”和“再联结”的实践方法。我们将运用“场景重构法”,不再试图“压制”那些不受欢迎的想法,而是系统性地将它们与原始的负面情绪反应分离开来。这要求读者进行详细的日常情绪记录与分析。 第五章:语言的炼金术——重写内在对话 你的内在对话是你心智的“控制台”。许多“恶习”的根源在于我们习惯性地使用消极或绝对化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和世界。本章深入探讨了“积极肯定句”的科学应用,并区分了“有效的肯定”与“无效的自我欺骗”。关键在于,我们学习如何用“正在进行时”和“面向成长的语言”来取代静态的、限制性的陈述。 第六章:微习惯的涟漪效应——建立可持续的行为改变路径 宏大的目标往往因过于庞大而导致放弃。本书提倡“极端微小化”的行为策略。我们不会要求你立刻跑步十公里,而是从“穿上跑鞋”开始。本章提供了如何将复杂的习惯拆解成可以在两分钟内完成的“原子行动”,并利用“习惯堆叠”的原理,将新行为安全地嵌入现有的日常流程中,确保改变的持久性。 第三部分:驾驭心智风暴——面向未来的主动管理 最终目标是,将心智从一个需要不断“修理”的对象,转变为一个持续自我优化的系统。 第七章:意图的清晰化——从“想做”到“必须做”的桥梁 有效的行动源于清晰的意图。我们不仅要定义“想要什么”(目标),更要定义“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达成”(核心价值驱动)。本章教授如何使用“终局思维”来校准日常决策,确保每一个微小的行动都与你最深层的“为什么”保持一致。当核心意图足够强大时,那些不受控的小心思便失去了其立足之地。 第八章:专注力的锚定——在信息洪流中保持临在 现代生活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持续的干扰。本书不侧重于传统的“时间管理”,而是专注于“注意力资源管理”。我们将探索几种经过科学验证的“深度工作流启动仪式”,帮助你快速进入高效率状态,并介绍“数字边界设定”的实用框架,以保护你的认知带宽不被外部噪音侵蚀。 第九章:宽容的韧性——将挫折转化为燃料 改变的道路上必然存在倒退。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永不跌倒,而在于你跌倒后如何站起来。本章强调“自我的仁慈”在长期自我提升中的核心地位。我们将学习如何像对待一个正在学习走路的孩子一样对待自己——允许错误发生,从中吸取数据,而不是进行自我惩罚。这种“韧性循环”是实现长期目标的关键保护层。 结语:你的心智,你的领土 《觉醒的航标》不是终点站,而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起点。通过理解你的内在机制,实践系统的重塑技术,并清晰地设定你的内在航向,你将不再是心智风暴的受害者,而是那位掌舵者。你的内在领土,终将由你自己来定义和守护。 本书适合对象: 渴望摆脱拖延、拖延症或自我设限的专业人士。 正在经历职业瓶颈或个人转型期的人群。 对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与自我发展交叉领域感兴趣的读者。 所有希望将内在的“噪音”转化为“清晰指引”的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