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曾經作為日本人度過青春期,戰後又生活瞭七十年。
因為戰爭,他們失去瞭親人與朋友,人生也被一分為二。
本書描繪戰前到戰後數十年間,生活在激烈變化時代的颱灣人,
希望以他們的人生故事,重新編織成一部有血有肉的現代史。
「生活在這個曆史斷層中的颱灣人,會是怎樣的心情呢?我想將這些都記錄下來。」
本書作者大榖渡多年來走訪日本和颱灣的圖書館、資料室,爬梳日本時代的報紙、信件、日記、筆記、檔案,追索蹤跡,口述訪問曾經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親自踏上他們曾走過的上學路,呼吸當時的空氣,尋訪那個時代人們的情感與記憶的點點滴滴。從2002年開始,他以活躍於1920年代世界舞颱的日本自由記者北村兼子為起點,開啓對颱灣的相關研究,2008年開始將研究成果與訪談內容,以深入淺齣的文字,陸續齣版成書。
接續前書《太陽旗下的青春物語:活在日本時代的颱灣人》,大榖渡對十多個颱灣人進行多次口訪、調查收集而來的口述資料,並參照許多日本、颱灣相關研究的史實,結集成書。本書描繪戰前到戰後數十年間,生活在激烈變化時代的颱灣人,希望以他們的人生故事,重新編織成一部有血有肉的現代史。
本書不僅承繼前書的口訪記錄,並有野心地透過生於日本時代、戰後轉換國籍的颱灣人,發掘他們內心深刻的復雜情感與變化,從而建構齣颱灣人從戰前到戰後的精神史。第一章至第四章以傅秀鬆為主軸,描述她求學、在戰爭時期赴廣東擔任看護婦助手,到她迴颱後學習北京話、裁縫、打字、結婚的經曆。她並未忘記在青春歲月中留下美好記憶的日本時代,對於戰後日本政府刻意忽略這群曾為日本國效力的颱灣軍人軍屬感到不平,因而持續地投入平反運動,爭取應有的自尊與權益。大榖渡並透過其夫孫海峰的經曆,導引齣中華民國與日本軍方在戰前戰後的閤作關係。
在第五章以同樣在戰前參加過篤誌看護助手的張蕊、李寶玉、李淑容等人的遭遇,描繪在戰前生為日本人為日本效忠,麵對戰敗、政權轉換後心境的變化。而第七、八章也是以女性角色為主軸,描述李麗珍與其傢族,在經曆過戰爭時期的苦難後,又遭逢二二八事件、哥哥與錶兄弟遭到射殺的磨難。李麗珍與其妹許麗娟,受到基督教傳教士剋莉汀.哈根的感召,在戰後遠赴日本讀書並參與傳教事業。而後李麗珍與其丈夫高俊明牧師一同在颱灣緻力於傳道;許麗娟則留在日本,陪同哈根傳教長達四十年。
除瞭著重一嚮被曆史忽視的女性角色之外,在第五章也介紹瞭張德卿與他的友人,並記錄張德卿在戰爭時期參加「拓士道場」的訓練經驗。第六章中,大榖渡在颱南佳裏的總爺糖廠僅憑入眼的兩張照片,戲劇性地牽引齣照片裏的主人翁李德樹的多彩人生,記錄他在戰爭時期遠赴日本高座當「少年工」,戰後在糖廠工作、加入樂團的經曆。最後在第九章記錄幾位颱灣人的戰爭經驗與戰後的際遇。
在日本統治下成長、在戰後又生活瞭七十年的颱灣人,對那段日本開啓戰爭的過往,以及他們作為日本人而度過的青春期,畢生難忘。因為戰爭,他們失去親人與戰友;戰爭結束後,被國界隔開的他們,也被多數日本人遺忘瞭。唯有貼近他們的人生與內心,纔能觸及這段曆史的真實樣貌。
人們總會被曆史吞沒,而曆史也總朝著齣人意錶的方嚮擺動。大榖渡筆下自然散發著對這些受訪者的感同身受,就像是與時代重新相遇,時代雖曾如此粗礪,夢想雖曾遭受摺斷或損傷,但在其溫渥深情的文字下,猶如緩緩擦拭著古老瓷器,曖曖散發著人性的美麗與溫暖之光。
本書特色 本書以口述訪問和曆史學者的史實考證作為書寫的基礎。作者多年來走訪日本、颱灣等地圖書館、資料室,仔細查閱相關檔案與書籍,藉此對照口述內容,補正受訪者記憶模糊或有疑慮的地方。這些史實考證在本書中以引文穿插,讓讀者更能理解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所發生的曆史事件。作者也親身走訪這些人在日本時代走過的上學路、就讀學校、躲避空襲的場所,溫暖的文字自然散發齣對受訪者的感同身受。書中收錄數十張珍貴的老照片,更增添時代氛圍。
名人推薦 卞鳳奎(國立颱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颱灣史研究所所長)
鍾淑敏(中央研究院颱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依姓氏筆畫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