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日本的神祇不可胜数,故有「八百万神」的说法,但这些神祇及祭祀的神社绝非只是单纯的信仰对象。纵观日本历史,神社成为改变或创造历史的舞台,可说是一点也不稀奇。
在许多历史纪录中,武将往往会在与敌军交战前先到神社祈求胜利;有时神社本身甚至会成为战场。例如在有名的应仁、文明之乱(简称「应仁之乱」)中,东军的畠山政长坚守于京都的上御灵神社,西军的畠山义就则发兵攻打,为这场战乱揭开了序幕。
发生在神社境内的血腥暴力事件当然也是不胜枚举。较有名的例子是鎌仓幕府的第三代将军源实朝在鹤冈八幡宫遭侄子公晓杀害,最终导致源氏的将军地位后继无人。
神社一跃成为历史事件的主角更不是什么奇事。奈良时代获得称德天皇信任的僧侣道镜觊觎皇位,但他的野心最后因宇佐八幡宫的神託而挫败。这也是一个神社改变了历史的典型例子。除此之外,据说明智光秀在发动本能寺之变前,曾在爱宕神社将最后的判断交由神明来决定──他抽到了一支吉签,因此下定决心背叛君主织田信长。
神社撼动历史的例子当然不只展现在政治方面。其他如经济及文化方面,神社造成重大影响的例子也是多得难以计数。民众参拜神社的行为除了对神社本身,对周边地区也会创造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江户时代引发流行的伊势参拜(荫年参拜)正是一例。
不仅如此,神社亦是以参拜者为对象的文化发源地。一般人听到神社都只会认为是宗教设施,但其实在江户时代,歌舞伎也是在神社境内表演。且除了歌舞伎之外,还有落语、讲谈等五花八门的演艺活动。因此神社可说还有着提供庶民娱乐这个现代人较为陌生的一面。而享受娱乐当然要花钱,因此神社对振兴地方经济的效果是不容小觑的。
此外,如吉田松阴、乃木希典、东乡平八郎等,因神格化而在神社中受到供奉的历史人物也相当多。我们甚至可以说,不谈神社就无法对日本历史有全盘的理解。
本书将以三十座神社为舞台,介绍各种在学校学不到、一般人不清楚的日本历史。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蒙受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商业人文库总编辑樱井保幸先生、责任编辑野崎刚先生诸多协助,谨于文末致上最深的谢意。
二○一八年六月
安藤优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