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世界最完整的全译本
交杂自然描写、记录民俗传说、追悼日本传统物事的经典着作
透过欧美的外来者眼光 透视东洋的神话之地
多方面呈现 横跨明治时代日本教育、民俗、土地、传说的综合面貌
来自欧洲的日本文化传教士 小泉八云原名派屈克.拉夫卡迪奥.赫恩(Patrick Lafcadio Hearn),一八五○年出生于希腊爱奥尼亚群岛,父亲为英国爱尔兰人,当时驻军在希腊,母亲则为希腊人。赫恩在四十岁那年,也就是一八九○年(明治二十三),踏上日本这块土地,与日本女性结婚,并在一八九六年归化日本,之后以妻子小泉节的姓氏、结合《古事记》中日本最古老、歌咏日本众神聚集之都出云的和歌内容,改名为小泉八云。
西方人笔下的现代版《出云国风土记》 一八九四年九月,本书初次以原文英文在纽约以及波士顿发行,是赫恩来日后约四年半的时间所交出的第一部日本研究专书,收录的作品数量(二十七篇)与整体页数(七百页)均相当惊人,出版后深获美国读者好评,三个多月即增刷三次。本书内文从〈踏上东洋土地的那天〉开始,结束于,除了前三章的场景不在出云以外,其余二十四篇全是描述出云以及周边地方的风土民情,我们可以说,松江中学的教职,为其提供了一个认识日本的特殊可能,这个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后积极西化与传统之间挣扎。赫恩因生涯最后的教职而认识的知交好友,也是日本近代文学小说论之父的坪内逍遥对此书的评价如下:
「《日本瞥见记》是他在日本的着作中最早的一本,但正因是描述最初的感受,而有种特别的氛围。一旦读过这位出云中学教师的日记,不论是什么样的人,都会对他产生敬爱之情。你可以看见他的人格是多么温厚谦和,对心灵的直觉是多么优秀,观察事物的能力又是多么出类拔萃。」
这是坪内逍遥帮田部隆次《小泉八云》一书所撰写的序,后来收录在第一书房版《小泉八云全集.别册》中,坪内逍遥具体点出了赫恩之所以能写出动人文化观察的关键。性格、感受力,加上以理性为基础的观察力,在这本交杂自然描写、记录民俗传说、追悼日本传统物事的大作之中,展露无遗。赫恩于年幼时代曾习法语,到西印度群岛后不久后习惯克李奥语(Creole),还学了点西班牙语。赫恩抵达日本时,原本也打算学习日语,却发现日语出乎意料地困难,而放弃有系统的学习方式,不过,赫恩在写作时,还是尽可能使用拼音表记日本的独特事物,针对欧美读者无法了解的文化差异也会在注释中详细解释。毫无疑问地,《日本瞥见记》做为一则文化比较论,具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性,它跳脱了当时外国人对东方的茶余饭后杂谈以兴趣本位为主的轻浮,而且与其知名作品《怪谈》一书,在性质上有所差异。
*本书部分内容曾以《不为人知的日本面容》书名出版
好评推荐 你可以看见他的人格是多么温厚谦和,对心灵的直觉是多么优秀,观察事物的能力又是多么出类拔萃。——日本近代文学小说论之父 坪内逍遥
简朴的叙事,加上极为自然却又让人意外的破局,我认为它拥有着令人惊叹的艺术性。——英国首相 张伯伦
小泉八云是(明治时代)当时最能理解日本的外国人。——日本民俗学之父 柳田国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