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蜜雪儿•达尼诺用英文写了一本小册子,« The Invasion that Never Was(从未发生过的入侵)»,指出史学界历来就有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说法是子虚乌有。十年后,他又把这本书的内容加以扩充,用法文写了一本四百多页的专着, «l'Inde et l'Invasion de Nulle Part:le Dernier Repaire du Mythe Aryan(印度与无从谈起的入侵:雅利安神话的最后巢穴)»。这两本书好像都没受到重视,于是达尼诺又写了第三本 :«The Lost River:On the Trail of the Sarasvati(消失了的河流:寻踪萨拉斯瓦蒂河»(2010年)。后来,这本书在普通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我猜想,桑吉夫•桑亚尔之所以写《七河之地》或多或少也是受了他这位朋友的影响。达尼诺的《消失了的河流》我只读了一半,因为它学术性比较强,有很多细致的考证,不知不觉就放下了。相对来说,《七河之地》更适合普通读者,它更像是作者在某个沙龙里跟什么人脸红脖子粗地辩论,也许出言不够审慎,可是感情和气势却很足。那么,这种情绪又是从何而来呢?
桑吉夫的父亲是印度共和国孟加拉邦政府的官员,他的祖父和叔祖在殖民时期都是印度独立运动中的知名政治活动家,都曾经多次遭到逮捕和囚禁。桑吉夫的祖父纳里纳克沙•桑亚尔(Nalinaksha Sanyal)作为孟加拉邦议会的国大党议员在大饥荒时(1943年)是抨击殖民政策的头面人物;他的叔祖父萨钦德拉•纳特•桑亚尔(Sachindra Nath Sanyal)组织过印度雇佣军起义,创建过旨在进行武装斗争的印度斯坦共和会(1924年),两次被投进可怕的安达曼岛监狱,最后病死狱中(1942年)。同祖辈一样,桑吉夫•桑亚尔对祖国命运的关心程度也高于常人。2009年,他出版了一本通俗读物 «The Indian Renaissance: India’s Rise after a Thousand Years of Decline(印度之复兴:千年衰落后印度的复苏)»,2012年又写成了这本 «Land of the Seven Rivers: a Brief History of India’s Geography(七河之地:印度地理史略)»。这两本书在读者中,尤其是在印度裔读者中,引起了热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