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是泰国的!」
2003年,一位泰国女艺人如此争议性地宣称。
对泰国人而言,他们的土地遭到窃取,视之为国殇;然而真相究竟如何?
到底泰国是未遭殖民的独立英雄,还是失土受辱的牺牲者?
看国家机器如何张牙舞爪地控制人民
看当权者如何操纵历史记忆以动员民众支持
一出经过精心策画的泰国近代史大戏,正在现实世界上演
当历史成为操控民心的工具、军事扩张的理由、种族沙文主义及宗教迫害的借口……
夏恩‧史崔特(Shane Strate)在《从暹罗到泰国:失落的土地与被操弄的历史》一书中,对于理解泰国近代历史及当今政治乱象,提供深刻的新省思!
本书讨论一段鲜为人知的、想像中的「大泰国」历史,说明泰国目前何以与邻国关系紧张、何以对西方势力如此憎恶,以及它不肯承认境内少数族裔的原因。
暹罗未遭殖民,令泰国人自豪?
还是失去了土地,被视作国耻?
理解泰国近年复杂政局情势之前,
必须先认识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论点! 泰国人民一直深信他们的国家从未沦为殖民地;泰国史学者更是为国家光荣的独立史自豪不已。但另一方面,泰国政治领袖与媒体人,总是痛斥西方殖民主义,说帝国主义者盗了泰国领土,把西方看成威胁,将泰国描绘成一个牺牲者。
何以有两造的极端说法?这凸显泰国与西方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
《从暹罗到泰国》深入探讨这个难题,检验这两个重要又对立的史学论点:一是千百年来不曾间断、颂扬独立的「王室─国族主义论」;一是史崔特所谓的「国耻论」,把泰国描述成西方帝国主义霸凌下的受害者,认定西方国家表面上大谈支持与合作,背地里在阻挠泰国发展,国家成了苦难与外力压迫下造就的悲剧英雄。
史崔特深入分析,泰国政界人士如何运用国耻论,支持他们的种族沙文主义与军事扩张,并鼓吹一种反西方的国家主义形式。他揭露泰国如何以国耻论为意识型态基础,建立民族统一策略、发动反天主教运动;泰国政界人士如何运用这种史观重塑泰国认同,提升军方角色,把军队说成民族救主。
「操控历史记忆」如何做到,史崔特提供全面、精辟的分析,并深刻呈现从暹罗到泰国的完整史观。
好评推荐
名家专文导读推荐 王健安(「转角国际」、「说书」专栏作家)
林育生(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助研究员)
许纯镒(「转角国际」专栏作家、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泰国研究中心研究生)
黄宗鼎(独立评论@天下「东南亚风轻史馆」专栏作者、财团法人国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国际媒体专家学者一致肯定 这本书凸显了泰国国家认同与自我认知的一个挥之不去的议题:泰国既是英雄,也是牺牲者。史崔特说明这种创伤史观如何在泰国历史关键时刻复甦,并提出令人信服的历史细节,强而有力地佐证了他的说法。──塔玛菈‧鲁斯(Tamara Loos),康乃尔大学历史系教授
很少法国人知道他们曾让泰国国家主义者痛恨不已。1941年1月,随着法兰西帝国在印度支那解体,泰国人以再征服者姿态自居,收回1893年法国─暹罗战争的失土,但没能重新取回寮国与柬埔寨。历史学者史崔特极为精辟地分析了泰国当局如何运用这种国耻意识。──沙维尔‧蒙赛亚(Xavier Monthéard),《世界报》(Le Monde)外交评论员
这段鲜为人知的、想像中的「大泰国」历史,能说明曼谷目前何以与邻国关系紧张、何以对西方压力如此憎恶,以及它何以不肯承认境内少数族裔的原因。──安德鲁‧纳森(Andrew J. Nathan),《外交事务杂志》(
Foreign Affairs)
这本书的作者在泰国、法国与美国蒐集大量原始材料,将研究工作做得很好,考证数据也很丰盛。它对史学辩论的许多中心议题、对时下的修正史观都很有助益。──索伦‧伊瓦森(Søren Ivarsson),《太平洋事务》(Pacific Affairs)
史崔特精确说明了泰国当局如何以推论方式运用国耻论遂行特定目标……我认为这本书在知识上很有启发作用。──巴汶‧查察法彭恭(Pavin Chachavalpongpun),《东南亚研究》(Southeast Asian Studies)
史崔特以有力的论据,说明泰国领导人如何不断运用西方国家造成的历史性牺牲,争取民众支持。这本书之所以具备影响力,另一个原因是他引用许多原始研究,包括泰国政府文件等。虽说这本书的诉求对象是泰国史学者,史崔特浅显易读的写作方式使它也成为任何读者的优良读物……这本书以非常高明的手法,揭露泰国政客如何继续利用反西方的国家主义,相当值得一读。──《亚洲事务评论》(Asian Affairs Review)
泰国如何利用国耻进行政治榨取,让国耻成为一种支持它进行族裔沙文主义与军事扩张的政治工具,一直是重要议题。本书讨论这个议题,很有知识启发性,同时也浅显易读。──《东南亚研究》
这本书对史学者与政治学者特别有帮助,可以整合纳入对泰国目前政治乱象的分析,非常受用。──《CHOICE杂志》
这本书对二十世纪泰国史,特别是泰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扮演的角色,提供了发人深省的新省思。──《逗留:东南亚社会议题杂志》(Sojour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in Southeast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