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曆史與翻譯相始終,探索翻譯史就是在探索自己的定位。
颱灣初登世界舞颱,就是在大航海時代,島名「福爾摩沙」即為歐洲語言的音譯。颱灣曆史以移民和殖民為主軸,每一次不同民族的接觸自然都有翻譯活動。但翻譯研究在颱灣卻是新興領域,颱灣翻譯史的研究更是起步未久。
颱灣翻譯史曆經政權更迭、殖民、戒嚴種種政治力介入,長期的政治禁忌導緻「誰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透過什麼語言、翻譯瞭什麼」這些基本的探問都尚未能獲得清楚完整的答案。但最睏難的莫過於尋找譯者生平資料,許多譯作沒有署名,也有不少抄襲中國或香港譯作並冠上假名,更是增加研究上的睏難。《颱灣翻譯史:殖民、國族與認同》多位作者努力尋求第一手資料,正是為瞭在曆史洪流中尋找譯者的身影。
透過曆史上的譯者,讓我們更瞭解這塊土地上種種文化係統的接觸、碰撞與發展,也讓我們更瞭解今天的自己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