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给股东的投资报告

巴菲特给股东的投资报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投资
  • 价值投资
  • 巴菲特
  • 伯克希尔哈撒韦
  • 财务报表
  • 股票
  • 长期投资
  • 投资策略
  • 商业
  • 金融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巴菲特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全体股东

  2011年,我们公司持有的A股、B股的每股账面净值的增长幅度为4.6%。在过去的47年期间(其实,也就是从现在的管理团队一开始接管公司到如今),每股账面净值从最初的19美元快速增长至99,860美元,相当于每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9.8%。

  我和查理.芒格(他是伯克希尔公司的副董事长),对2011年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非常满意。其中最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主要有:董事会成员自身最主要的工作,第一是现在由正确的领导人在经营管理企业业务,第二是已经选定下一代接班的管理者,而且他已经准备好明天就上任。

  就我本人而言,曾经加入过19家公司的董事会,在我看来,在对接班人选计划方面付出的时间以及精力上,伯克希尔公司的董事会一定是排在前列。更让人欣慰的是,他们付出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2011年初,托德.康布斯以投资经理人的身份加入到我们公司,而2012年初泰德.韦斯切勒也加入公司。这两位在投资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技巧,并且愿意鞠躬尽瘁地为伯克希尔公司服务。2012年他们管理的投资大概在几十亿美元左右,我和芒格通过观察发现,他们两个人具备灵活的头脑,敏锐的判断,他们完全可以管理好伯克希尔公司。

  需要强调的是,公司董事会对作为我的接班人―—担任公司未来首席执行官职位的经理人同样充满着无比坚定的信心,巴菲特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全体股东他们对他已经了解得非常多,对于此人自身具备的管理能力以及个人素养也十分敬佩。我想,在未来需要将管理职责进行移交的时候,整个过程将会是非常平稳的,也会让伯克希尔公司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不得不说的是,我个人财富的98%都在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上,这些持股最终都会捐赠给世界各地几家不同性质的慈善组织。我想说的是,如此高度集中投资于一支股票与传统的投资智慧显然不符。但是,由于我本人对伯克希尔公司以及其拥有的各家企业的品质非常了解,也知道这些企业的经理人才干出色,因此我对这种安排不会感到担忧,反而充满了信心。能够拥有如此优质的资产,我想未来的接班人将会拥有一个非常好的起点。但是,千万不要因为我的这些说法,就轻易推断出我和合伙人芒格将很快会离开公司的管理岗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的身体非常健康,而且我们热爱我们目前的工作,也时刻享受着工作的乐趣。

  2011年9月16日,我们成功收购了全球性的添加剂及其它特殊化学品生产企业―—Lubrizol公司。该公司自2004年James Hambrick担任首席执行官以来,其自身便展现出不俗的发展业绩,税前利润从早期的1.47亿勐增至10.85亿美元。Lubrizol公司在特殊化学品领域将会拥有很多并购企业的机会。事实上,我和查理成功谈成的收购案已经有三起,累计投入的资金总量高达4.93亿美元。可以说,James Hambrick既是一个纪律性非常强的收购者,又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卓越经营者。我和查理非常期待能够继续扩大他的管理范围。

  此外,我们旗下的一些主要企业在2011年的表现都非常优秀。从经营业绩上看,包括BNSF, Iscar, Lubrizol, Marmon集团以及中美能源公司这五家规模相对较大的公司的营业利润都创出了历史最高纪录。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这五家企业的税前利润累计超过90亿美元。和七年前的2004年相比,我们只持有这5家公司中的一家,也就是中美能源,它的税前收益仅仅为3.93亿美元。除非经济出现放缓趋势,不然,我们这五项业务应该都可以再创新的纪录,相信总的盈利可以轻松超过100亿美元。

  总而言之,在2011年度,我们下属的业务经营企业在机器设备房屋等这些固定资产方面的支出会增加,或许会达到82亿美元,这一支出比我们过去的历史最高纪录还要高,整整高出20亿美元。通过计算得知,这些投资支出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花费在美国国内,这样的事实也许会让那些认为美国国内缺乏投资机会的人改变此前错误的想法。实际上,我们也非常愿意将投资目光瞄向海外,但我们希望伯克希尔公司未来在资本性支出方面用于美国国内。我们有理由相信,2012年,这些资本性支出一定会比2011年有所增强,再创新高也是迟早的事情。

  巴菲特简介:
  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1930.8.30),美国投资家、企业家、慈善家,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在2019年富比士全球富豪排名第三,资产达到825亿美元。
 
探寻价值的彼岸:一部关于现代金融与商业智慧的深度观察 导读: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位特定投资大师的年报解读,而是以宏大视角审视全球资本市场的演变、新兴商业模式的崛起以及驱动企业长期价值增长的核心逻辑。它是一次对当代经济图景的细致描摹,旨在帮助读者建立一套超越短期波动的、系统性的投资分析框架。 --- 第一部分:范式转移——全球化与数字时代的商业重塑 第一章:旧秩序的瓦解与新逻辑的诞生 自“铁幕”落下以来,全球化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了产业边界和供应链。然而,进入新千年,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我们目睹了逆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的抬头。本书深入剖析了这一“范式转移”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我们不再简单地讨论成本效率,而是转向探讨韧性、在地化制造(Reshoring/Nearshoring)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对企业运营的内在约束。 本章重点研究了跨国企业如何调整其资本部署策略,从追求极致的全球化分工,转向构建更具抗冲击能力的“多中心”运营网络。这要求投资者不仅要关注企业的财务报表,更要评估其在复杂地缘政治气候下的“战略灵活性”。 第二章:数据即石油:数字孪生与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 互联网、移动计算、云计算的爆炸式发展,使得“数据”成为比传统有形资产更为核心的生产要素。本书探讨了在“数据驱动”经济中,企业价值的真正来源已从工厂和库存转向算法、网络效应和用户粘性。 我们引入了“数字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尝试量化那些在传统会计中难以体现的无形价值,例如知识产权的生命周期价值、专有数据集的稀缺性以及社区平台的网络效应强度。对于科技企业而言,关注其数据治理结构和隐私保护合规性,已成为评估长期风险的关键指标。本章通过对SaaS、平台经济和生物科技等领域案例的解构,展示了无形资产如何成为现代企业估值的“黑箱”。 第三章:可持续性与责任投资(ESG)的量化挑战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已从道德口号演变为资本配置的硬性约束。本书聚焦于ESG信息披露的复杂性和“漂绿”(Greenwashing)风险。我们辩证地看待ESG投资,分析了其在不同司法管辖区和不同成熟度市场中的落地差异。 如何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如何量化社会责任对人才吸引力的提升?本书提出了一套“影响投资回报率”的框架,评估企业在脱碳转型中所需的资本支出,以及其在供应链管理中展现的社会责任感如何转化为品牌溢价和监管友好度。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排除法,而是一个将长期风险纳入现值计算的复杂过程。 --- 第二部分:资本的狩猎场——新兴市场与结构性机会 第四章:新兴市场的“次优”回报:结构性失衡的发现 抛开对新兴市场“一刀切”的乐观或悲观情绪,本书专注于识别那些因制度性摩擦、信息不对称或特定阶段性政策失误而产生的“次优”投资机会。这些市场往往伴随着更高的波动性,但其背后隐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人口红利释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结构性增长。 重点案例分析了拉丁美洲的资源禀赋优势与监管不确定性之间的博弈,以及东南亚在制造业转移浪潮中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成功的关键在于“耐心资本”与“本地化洞察力”的结合,能够穿越短期政治动荡,聚焦于不可逆转的宏观趋势。 第五章:通胀的幽灵与利率的艺术 在长期的低利率环境中,资产价格被扭曲。本书深入研究了202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高通胀压力及其对固定收益和权益市场的影响。我们探讨了通胀的成因——是需求拉动、成本推动还是供应链瓶颈? 利率环境的改变对资本结构和折现率的影响是毁灭性的。本章详细分析了不同行业对利率敏感性的差异:高杠杆、重资产的周期性行业如何应对融资成本的上升,而轻资产、高增长的科技企业又将如何调整其扩张速度。它提供了一套在“滞胀”与“软着陆”情景下,调整投资组合久期和信贷质量的实用指南。 第六章:并购浪潮背后的战略逻辑:整合而非套利 近年来,兼并与收购(M&A)活动异常活跃,但成功率依然偏低。本书强调,现代并购的驱动力已从单纯的财务杠杆套利,转向战略卡位、技术获取和市场壁垒的构建。 我们剖析了“防守性并购”(收购竞争对手以巩固市场份额)与“进攻性并购”(收购颠覆性技术初创公司以避免被淘汰)的战略区别。评估并购的难点在于整合成本和文化冲突,本书提出了一套严格的尽职调查模型,重点考察目标公司的管理层稳定性、关键人才的保留机制以及技术平台的兼容性。 --- 第三部分:投资者的心智与纪律 第七章:认知偏差的陷阱:行为金融学的实战应用 投资者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身。本章系统梳理了在市场波动中常见的认知偏差,如“羊群效应”、“损失厌恶”和“锚定效应”。我们不满足于识别这些偏差,更着重于构建反制机制。 如何通过结构化的决策流程来对抗情绪化交易?如何设计个人投资系统,强制自己遵循长期价值判断,而非受制于每日的新闻头条?本书提供了工具,帮助投资者建立一个“理性防火墙”,将主观判断与客观分析相隔离。 第八章:理解“能力圈”的边界与动态扩展 明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范围至关重要。本书讨论了如何诚实地界定自己的“能力圈”,以及在面对全新行业(如Web3、合成生物学等)时,应当采取何种学习和研究策略,而非盲目跟风。 能力的扩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刻意练习和跨领域借鉴。本章倡导一种“混合式研究”方法,即结合自上而下的宏观判断与自下而上的微观企业调研,确保在捕捉前沿机会的同时,不偏离核心的价值投资原则。 结语:在不确定性中锚定确定性 世界经济的复杂性只会增加,而非减少。本书的最终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套穿越周期的思维工具箱:理解结构性变化、量化无形价值、警惕系统性风险,并保持心智的纪律。真正的投资智慧,源于对商业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类行为局限的清醒认识。它不是预测市场,而是准备好迎接市场的任何面貌。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内在价值
01实际价值才是王道
02发展的本土化战略
03从总体盈利上把脉公司业绩增长
04只有内在价值才能考量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
05买下正确的公司,用不着考虑它目前的价格
06充分运用现有产业地位
07选上市公司就是选择超级明星经理人
08极力发挥成本优势
09耐心,投资获胜的关键
10选择最优秀的管理团队

第二章 风险控制
01强大金融体系的建立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02用大师标准选择金融股
03在危机来临时选准投资对象
04密切关注金融市场才能找出绩优股
05从风险中获利
06「错过时机」胜于「搞错对象」
07成功就要敢于冒险
08一旦认定,大胆投资
09投机是一种危险行为
10坚守原则,以不变应万变
11频繁交易会流失财富
12追逐高回报与滚雪球的盈利模式
13目光远大才能战胜市场
14要具备及时止损的能力

第三章 盈利工具
01以价格为导向决定风险
02善用套利的方法
03透视盈余
04资产迅速增长的利器―—复利累进
05现金为王的投资智慧
06价值投资法则
07股票回购:分享盈利的不二法则
08关注公司的股利政策
09财务年报是最直观的投资意见书
10每股净资产:追踪企业价值变化的要素

第四章 收购业务
01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
02内布拉斯加家具商城
03与GEICO初次结缘
04极具扩张特征的收购行为
05收购Tungaloy公司
06最大的投资:可口可乐
07投资股神与邮报女王

第五章 巴氏风格
01正确把握退出时机
02长线投资带来的回报
03尽量避免去犯重大的错误
04寻找回报率高的企业
05不能避免的通货膨胀
06投身于慈善事业

第六章 投资理念
01学会借鸡生蛋,让钱生钱
02千万不要盲目买卖
03永远做价格合理的生意
04用理性思考去赢得胜利
05低价买进才会有安全边际
06把全部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
07面对危机的时候,不要做鸵鸟
08掌握正确的市场策略,保持长远的目光
09有耐力方能成大器
10利用自己的直觉和逻辑思维去投资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内在价值
 
Buffett worte to shareholders’
 
investment Annual Report
 
实际价值才是王道
 
In the next section, I would like to say a few words about the often mentioned the concept of the real value of a during corporat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equity investments, it is important but difficult to clearly defined criteria in the last four years, the annual report, that is, assuming that the company, we provide a table that we think can be most able to estimate the real value of Berkshire,just updated information table artificial General Re’s figures added since the year the outset we have, the figures of the first column on our behalf has the per share amount of investment (including cash and cash equivalents, net of securities held by the Finance unit),and the second column is the per share inafter deducting interest and operating expenses,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本身是個非常務實的人,對於那些聽起來很美好但卻難以實現的投資理論,總是抱持懷疑的態度。《巴菲特給股東的投資報告》這本書,恰恰滿足了我對「實操性」的追求。書中並沒有給出什麼「一夜致富」的劇本,而是用一種非常平實、紮實的語氣,分享了巴菲特在投資道路上多年累積的經驗與教訓。他強調的耐心、紀律和獨立思考,這些聽起來簡單,但真正做到卻非常不容易。我特別喜歡書中對於「風險」的定義,他認為真正的風險不是股價的波動,而是對企業基本面的無知。這句話讓我茅塞頓開,也提醒了我,在做任何投資決策之前,都必須做好充分的研究。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在跟一位經驗豐富的智者對話,總能在字裡行間汲取到寶貴的養分。

评分

我對投資一直有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自己抓不太到門道。《巴菲特給股東的投資報告》這本書,簡直像是為我這樣的讀者量身打造的。我本身是做行銷企劃的,所以對於企業的品牌價值、長遠發展規劃特別有感。書中巴菲特在分析一家公司時,總是從最根本的企業價值出發,這點和我工作的思維很像,讓我倍感親切。他不會過度關注短期的股價波動,而是著眼於公司的長期獲利能力和競爭優勢。這讓我想起我們在規劃一個品牌活動時,也不能只看當下的點閱率,更要考慮它是否能為品牌形象帶來長期的正面影響。書中的一些案例分析,讓我對「便宜的股票不一定是好股票,而好的股票值得以合理的價格買進」這個觀念有了更深的體會。

评分

我是一個標準的「上班族」,每天認真工作,希望能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巴菲特給股東的投資報告》這本書,給我帶來了非常大的啟發。我一直認為投資是離我非常遙遠的事情,直到讀了這本書,才發現原來投資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從最基本、最務實的角度去理解。書中巴菲特對於「誠信」和「長期價值」的重視,深深地打動了我。他不會為了短期的利益而犧牲長遠的發展,這種穩健的經營理念,也讓我在思考個人財務規劃時,有了更明確的方向。我學到了,與其盲目追求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不如將眼光放長遠,尋找那些真正有價值、有潛力的事物,並給予它們足夠的時間去成長。

评分

最近在逛網路書店時,偶然看到了《巴菲特給股東的投資報告》這本書,心裡就想著「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書」。我本身對投資沒有特別深入的研究,但對於巴菲特這個名字,總是充滿了敬意。我喜歡這本書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投資書籍那樣,充滿了術語和複雜的圖表,而是用一種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分享了巴菲特的人生觀和投資哲學。他對於「耐心」的詮釋,讓我聯想到很多事情都需要時間的累積才能看到成果,例如學習一項新技能,或是經營一段關係。書中對於「誠實」和「正直」的強調,更是讓我看到了價值投資的另一層意義,那就是在追求財務自由的同時,也不能失去做人的原則。

评分

最近因為工作壓力比較大,所以想找一些能讓自己心情平靜下來,同時又能學到東西的書。《巴菲特給股東的投資報告》就成為了我的首選。我並不是一個專業的投資者,但我一直對巴菲特這個傳奇人物充滿好奇。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沒有將投資描繪成一個遙不可及的複雜學問,而是用一種非常日常、生活化的語言,分享了巴菲特對於商業和人生的看法。他對於「複利」的解讀,讓我聯想到生活中的許多小事,原來累積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書中對於「誠信」和「長遠眼光」的重視,也讓我反思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態度。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在投資方面獲得了啟發,在做人做事上也獲得了許多正面的引導。

评分

我一直對財經類的書籍抱持著一份敬畏,總覺得那是一個專業領域,非我等凡人所能輕易觸碰。然而,《巴菲特給股東的投資報告》的出現,徹底顛覆了我這個想法。這本書的語言非常流暢,而且充滿了智慧的火花。巴菲特在書中探討的,不僅僅是股票的漲跌,更多的是關於企業的本質、經濟的規律,以及人性的弱點。他用一種非常淺顯易懂的方式,將複雜的商業邏輯呈現在讀者面前。我特別欣賞他對於「專注」的堅持,無論是投資還是在生活中,都強調要聚焦於最重要的事物。這讓我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常常被太多不相干的事情所牽絆,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目標。

评分

我一直對「複利」這個概念感到著迷,總覺得這是一種神奇的力量,能夠讓微小的投入,在時間的催化下,產生驚人的回報。《巴菲特給股東的投資報告》這本書,對於複利的闡釋,更是讓我有了全新的認識。書中並沒有只是冰冷地展示數學公式,而是結合了巴菲特的實戰經驗,告訴我們如何利用複利的力量,為自己創造長期的財富。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時間」的看法,巴菲特認為時間是價值投資的朋友,這讓我對「長期持有」有了更堅定的信念。在我們這個追求快速回報的社會,這本書提供了一種截然不同的思路,一種需要耐心和毅力的投資方式,這讓我感到非常受用。

评分

這本書我大概一個月前在誠品看到,那時候被封面吸引,想說巴菲特的名字加上「給股東的投資報告」,聽起來就很有份量,感覺可以學到很多實戰經驗。我買回家後,其實一開始並沒有馬上細讀,有時候生活太忙碌,就會把書堆在一旁。不過,每次看到這本書,心裡總有個聲音告訴我「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好書」。最近,我終於抽出時間,認真地翻開它。裡面的文字,雖然不像一般財經書那樣充滿艱澀的術語,但字裡行間透露出的深刻智慧,卻讓我讚嘆不已。它不像坊間那些教你如何快速致富的秘笈,而是更像一位長者,娓娓道來他數十年的投資心得與人生哲學。讀著讀著,我突然覺得,原來投資不只是數字遊戲,更是關於耐心、價值與長遠眼光的考驗。書中對於市場波動的看法,以及如何看待企業的基本面,都讓我受益良多。我尤其喜歡書中那種「不跟風,不追逐熱點」的態度,這在我們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顯得尤為可貴。

评分

最近迷上閱讀關於價值投資的書籍,而《巴菲特給股東的投資報告》絕對是近期最讓我驚豔的一本。坦白說,一開始我對「給股東的報告」這種形式有點卻步,總覺得會不會太過專業,或是內容比較生硬。然而,實際翻開書頁後,我才發現自己的擔憂是多餘的。巴菲特以一種非常親切、甚至帶點幽默的語氣,分享了他對投資的獨到見解。書中沒有複雜的數學公式,也沒有高深的理論模型,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智慧的延伸。他對於企業經營的觀察,對於經濟周期的理解,以及如何在不確定的市場中保持冷靜,都讓我深受啟發。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提到的「護城河」概念,這比喻非常生動,讓我立刻理解到一個企業真正的競爭力所在。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投資的理解,從原本的「怎麼做」,昇華到了「為什麼要這麼做」,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评分

我是個很標準的「小資族」,平常薪水扣掉生活開銷,真的所剩不多,所以一直很希望能好好規劃自己的財務,讓錢滾錢。《巴菲特給股東的投資報告》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個及時雨。書中的內容,讓我對「價值投資」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不再是聽別人說的那些模稜兩可的說法。巴菲特強調的「看懂一家公司」的重要性,讓我明白,投資並非隨機的賭博,而是需要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書中對於「情緒」的控制,以及如何避免被市場的噪音所影響,這點對我這種容易跟著市場起舞的人來說,真的太重要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害怕投資,反而更有信心去學習如何做出理性的決策。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