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自传(下)【经典新版】

末代皇帝自传(下)【经典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史上唯一为自己作传的皇帝,也是四千余年帝制的最后一位皇帝
  着名历史小说家高阳作序、跋
  获九项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末代皇帝」原着
  溥仪的前半生,可说是现代中国革命过程的反映;他的后半生,只是日暮崦嵫的余年。
  本书含溥仪自撰的「我的前半生」,及沈醉所写的「溥仪的后半生」
  一窥末代皇帝一生起伏跌宕的完整故事  
  世人多以为溥仪甘为日本军阀的傀儡,是帝王荣华富之梦未醒;殊不知为祖宗报仇的那股怒火,才是他的行动的力量的源泉。
  收录军统局人员沈醉,以其贴身观察写下的溥仪,更能一窥溥仪人格变化的轨迹。
  退位后的溥仪,依然有着「皇帝梦」
  他清楚记得紫禁城和他所发过的誓言,心被仇恨和欲望燃烧着。然而,最终只是沦为日本人手中的傀儡……

  一九三三年的十月间,日本政府准备承认我为「满洲帝国皇帝」。我得到了这个通知,简直乐得心花怒放。我考虑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准备一套龙袍。

  龙袍从北京的太妃那里拿来了,但是关东军却对我说,日本承认的是「满洲国皇帝」,不是「大清皇帝」,因此我不能穿清朝龙袍。

  「这怎么行?」我对郑孝胥说,「我是爱新觉罗的后人,怎能不守祖制?再说北京的宗室觉罗都要来,看着我穿洋式服装登极算什么?给我交涉去。」

  郑孝胥走后,我独自欣赏着荣惠太妃保存了二十二年的龙袍,心中充满了感情。这是光绪皇帝穿过的,真正的皇帝龙袍。这是我想了二十二年的龙袍。我必须穿它去登极,这是恢复清朝的起点……

  「皇帝只是一个废物!」这句话是溥仪常常用来解嘲的。说来也有几分道理,他虽几十岁了,却完全不会、也不懂如何照料自己的生活,样样事都得从头学起。他住在宿舍里,没有结婚前,领导专门指定一个做事务工作的赵老头照顾他,他自己却什么事都想要自己来,以表示他早已放下了皇帝架子。一般人看来极其平常,连小学生都能做好的事,在他做起来却是好不容易。

  他过去一出门总有一大群人服侍他,在战犯管理所的时候,虽没有一群人给他做事,但也是饭菜送到手中,衣服有人代洗,用不着自己去买东西。特赦后,情况就变了,自己不会做饭,总得上食堂去买吧,买东西得给钱,这是小孩都懂得的常识。机关食堂买饭菜,是先要把钱和粮票换成食堂用的内部钱票和粮票,买饭菜得拿这种内部钱、粮票去买,溥仪去买饭,却经常忘记带这种票。这种票是别人替他兑现好了的,只要带去买就行了,他却经常忘记带,肚子饿了,便向食堂走去。炊事人员开始以为他故意找麻烦,后来知道他的确记不到,也能原谅他,在他没有带这些票的时候,便给他记上,要他下次还来。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爱新觉罗‧溥仪


  出生于北京醇王府。三岁被立为嗣皇帝,为清朝第十代皇帝,年号宣统。继位后不到三年,辛亥革命爆发,溥仪退位,结束了中国四千余年的帝制之局。

  溥仪一生有过五个女人,皇后婉容、淑妃文绣、祥贵人谭玉龄、福贵人李玉琴、李淑贤。一九三一年,文绣提出离婚要求,溥仪回忆起这段往事说道:「我想起了我的家庭夫妇间的不正常的生活。这与其说是感情上的问题,倒不如说是由于张园生活上的空虚。其实即使我只有一个妻子,这个妻子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意思。因为我的兴趣除了复辟,还是复辟。老实说,我不懂得什么叫爱情,在别人是平等的夫妇,在我,夫妇关系就是主奴关系,妻妾都是君王的奴才和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第七章 在苏联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第九章 接受改造
新的一章
附录一 溥仪的后半生 沈醉
附录二 溥仪致胡适的信
跋 高阳

 

图书序言

跋 高阳
 
我是第四次看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二十年前,此书在大陆出版后,我就弄到一部以后在台湾出过删节本,就像胡兰成的「今生今世」那样,所删去的「?语」,实在都是精彩部分。我那部大陆初版的「我的前半生」,为一个朋友久借不归,后来据说他将此书送给一个德国留华学生了。于今复得一窥全豹,快慰可知。
 
「我的前半生」,大致可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家世、追叙他的祖父、父亲与慈禧太后及德宗的关系与矛盾;第二部分为入承大统,以迄第三章第十节「紫禁城的末日」,描写他童年以迄成年,十余年小朝廷中的形形色色,包括昙花一现的「丁巳复辟」在内;第三部分是叙述他从北平逃往天津,在日本租界卵翼之下,如何从事复辟运动,而终于「白河偷渡」到了旅大;第四部分为在东北当「满洲国皇帝」十四年的生活;最后一部分则是被俘以后,由苏联移交给中共在「改造」后,得蒙「特赦」的经过。
 
这部溥仪五十四年岁月的纪录,涵盖的人与事至为广泛,因此具有适合各类读者的高度而复杂的可读性,尝鼎一脔,各赏其味。就我以一个爱好探索历史真相的人来说,最注一意的是第四章「在天津的活动」。我在序文中曾说:溥仪命中注定要作傀儡,而第二次作日本军阀的傀儡,则黄郛要负大部分责任。此非过苛之论,因为黄郛发动所谓「首都革命」,最主要的动机是「完成辛亥革命未竟之业」。照黄郛的想法,对一个朝代,非要它的宫殿被接收,皇帝被俘或被杀,才算是完全成功;因此他们憧憬的便是扫穴犁庭,满清的小朝廷在他手中归于消失。此举可以使他成为全国性的新闻人物;以及真正结束了四千余年帝制之局的历史人物,主意没有错,可借为英雄主义所迷惑,想法做法都太简单了些,以致变成养痈贻思;此患之深之大之久,迄今未已。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