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判解评析

刑法判解评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刑法
  • 案例
  • 判解
  • 评析
  • 法律
  • 司法
  • 实务
  • 法学
  • 犯罪
  • 量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特色

  司法实务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个案中定纷止争,处理问题的方法自然和法学界不同。法学界必须要思考实务工作者无暇也无需留意之处,除了应提供研究成果以减轻实务界的论证负担外,也要透过判决和实务界对话论辩,这就是本书的写作缘由。

  观察实务见解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针对特定议题,透过大量判决来观察实务上的长期发展趋势,另一种则是直接针对个别判决提出评论。本书共集结了16篇文章,除了〈评「所知‧所犯」规则于司法实务上的运用〉与〈最高法院关于性强制罪违反意愿要素的解释趋向〉两篇长文外,其余均採第二种方式写作,其中涉及的议题相当广泛且热门,包括像是妨害秘密罪、性犯罪、财产犯罪、交通危险犯罪、选举犯罪以及司法犯罪等。每篇评析除了罗列国内的相关意见外,也整理德国文献中的重要学说,最后并提出己见,希望能提供不同思考方向给实务界及读者们参考。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蔡圣伟


  辅仁大学法律学系、法律学研究所硕士班毕业,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博士班肄业,律师高考及格,通过教育部公费留学考试后,于2000年赴德进修,2005年以「论构成要件选择要素于刑事法上的问题─兼论刑法上的构成要件要素理论」为题,完成论文并取得福莱堡(Freiburg)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10年荣获德国宏博基金会(Humboldt-Stiftung)赞助,再度赴德研究进修一年。

  作者曾任教于东吴大学法律学院(2005年8月至2012年7月),现为台北大学法律学院专任教授,曾参与国家考试的命题及阅卷工作。迄今已出版的刑法书籍(单独作者)计有:《Zur Problematik der Tatbestandsalternativen im Strafrecht》(2006年)、《刑法问题研究(一)》(2008年)、《刑法问题研究(二)》(2013年)以及《刑法案例解析方法论》(2版,2017年),另译有《法学思维小学堂》(Puppe原着,2010年)一书。

图书目录

序 I
1. 评「所知‧所犯」规则于司法实务上的运用 001
2. 私装GPS跟监与刑法第315条之1──评台湾高等法院100年度上易字第2407号刑事判决 067
3. 再论私装GPS跟监与「窃录非公开活动」──评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3788号刑事判决 081
4. 最高法院关于性强制罪违反意愿要素的解释趋向 109
5. 论「对幼童性交罪」与「强制性交罪」的关系──评最高法院99年度第7次刑事庭决议 139
6. 施行诈术促成性交决意是否亦属违反意愿?──评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248号刑事判决 151
7. 利用权势性交猥亵罪的区辨──评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2228号刑事判决 159
8. 滥用诊疗信赖关系促成性交的刑法评价──评台湾高等法院台南分院105年度侵上诉字第232号刑事判决 175
9. 亲吻与猥亵──评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1254号刑事判决 185
10. 抢夺行为的认定──评最高法院64年台上字第2583号刑事判例 205
11. 论强盗罪「至使不能抗拒」之认定──评最高法院72年度台上字第5029号刑事判决 213
12. 刑法第185条之3的「驾驶」行为──评新北地方法院104年度审交简字第150号刑事判决 225
13. 酒测器的误差值──评台湾高等法院台南分院106年度交上易字第722号刑事判决 231
14. 服用毒品与不能安全驾驶──评台湾高等法院台中分院106年度交上易字第353号刑事判决 257
15. 所谓的「提前贿选」行为──评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1059号刑事判决 281
16. 湮灭刑事证据罪──评最高法院94年度台非字第53号刑事判决 291

图书序言



  法律是一门实用科学,立法和学说都必须仰赖司法实务界居间转介,才能在个案中具体落实。但由于实务工作者会有现实面的包袱(如结案的时间压力、法律适用的安定性等考量),加上其任务原本就设定在具体个案中定纷止争,而非建构一套理论体系,因此处理问题的方法自然也就和法学界不同。法学界被要求去思考实务工作者无暇也无需留意的地方,除了应提供研究成果以减轻实务界的论证负担外,也要透过判决和实务界对话,经由反覆论辩检视判决中的法律适用在理论体系上是否前后一贯、推论是否合理、合宜,这就是本书各篇评释的写作缘由。

  台湾刑法学界与实务界早年鲜少对话交流,彷彿变成两个平行世界。笔者出国留学前夕曾担任月旦法学杂志总编辑职务,当时正值全面改版,便参考德国法学期刊的惯常作法,规划了固定的「判解评析」单元,作为学界与实务界的对话平台。时至今日,甚至有专门刊登判决评释的法学期刊问世,表示台湾法律人对于法律实用面向的重视程度提升,这也是继受法国家法学发展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观察实务见解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针对个别判决提出评论,另一种则是针对特定议题,透过大量判决来观察实务上的长期发展趋势,两种方式各有其重要性。本书共集结了16篇评释文章,其中多数採用前一种方式写作;至于篇幅较长的〈评「所知‧所犯」规则于司法实务上的运用〉以及〈最高法院关于性强制罪违反意愿要素的解释趋向〉两篇文章,则是採取第二种观察方式。每篇评析除了尽可能完整地罗列国内文献中的相关意见外,也整理德国文献中的重要主张,最后再提出笔者不同于该判决的思考。提出不同意见当然不是要制造实务界与学界的对立,而是基于任务的分工,希望能借此将国内外学界的研究成果提供给实务工作者及读者参考。

  在此要特别感谢台北大学法研所郭文杰同学与法律系黄竣阳同学细心校对以及提供诸多宝贵建议,当然也要感谢新学林出版公司在出版事务方面的专业协助,让本书能以最佳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最后,要将这本书献给先父  蔡铭松先生。

蔡圣伟
2019年8月8日,新店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刑法判解評析》的出版,無疑是刑法實務界的一大福音。作為一名長期關注司法發展的法學研究者,我一直認為,單純的理論探討,若缺乏實務判決的佐證與檢驗,終究難以貼近社會現實。而這本著作,正是成功地將學術理論與司法實踐緊密結合的典範。作者不僅對所選的判例有著深刻的理解,更具備了卓越的分析能力,能夠從繁雜的案情中提煉出核心的法律爭點,並對判決的理由進行深入的評析。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判決中潛藏的價值衝突和政策考量的細膩捕捉。例如,在處理「公共危險罪」的案例時,作者便深入剖析了國家在維護公共安全與保障個人自由之間的權衡,以及法院在個案中如何尋求平衡點。此外,書中對於量刑原則的闡釋,也極具參考價值,對於我們理解不同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以及司法如何做出公正的裁量,提供了寶貴的視角。這本書的價值,不僅止於對現有判決的梳理,更在於它對未來刑法發展趨勢的啟示作用。

评分

身為一個在法律事務所執業多年的律師,我一直覺得在處理案件時,如果能對司法實務的最新發展有更深刻的理解,將會更有助於爭取當事人的權益。市面上的刑法教科書,雖然提供了紮實的理論基礎,但往往跟不上實務判決的快速變化。而這本《刑法判解評析》恰恰填補了這個空缺。作者對於近期重要且具影響力的刑法判決,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整理與評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關於「詐欺罪」的幾個案例,書中不僅詳細解析了行為人如何利用虛偽資訊取得他人財物,更深入探討了「錯誤」與「財產處分」之間的因果關係,以及實務上對於「間接故意」的認定標準。這些細節往往是影響案件結果的關鍵,也是我們在撰寫訴狀或進行辯論時,最需要掌握的資訊。此外,書中對於「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相關的實務見解也做了精彩的闡述,對於處理藥物犯罪案件的同業,絕對是一大利器。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它對法律知識的傳遞,更在於它對於我們實務工作者思維模式的啟發。

评分

我是一位對法律充滿好奇心的社會新鮮人,對於刑法一直抱持著一種既敬畏又著迷的心情。在接觸了這本《刑法判解評析》後,我對刑法的認識有了全新的境界。我一直以為刑法是遙不可及的學問,充滿著冷冰冰的條文和複雜的術語。然而,作者卻能將一個個真實的案件,透過生動的敘述和精闢的分析,展現在我眼前。我彷彿親身經歷了那些司法審判的過程,感受到了法律的溫度和力量。書中對每個案件的背景、爭議焦點、法院的判決理由,都做了詳細的說明。更重要的是,作者還會針對判決的優劣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導讀者思考判決的合理性,以及是否有更好的處理方式。我特別喜歡書中關於「妨害性自主」的案例分析,作者透過不同視角的解讀,讓我理解到法律對於性別平權的重視,以及如何透過刑法來保護弱勢群體。這本書讓我對法律不再感到畏懼,反而燃起了我深入學習的熱情。

评分

說實話,在翻開這本《刑法判解評析》之前,我對市面上為數眾多的刑法實務書籍並沒有抱持太高的期待。大部分的書,不是枯燥乏味,就是缺乏實質的啟發性。然而,當我開始閱讀這本著作時,我發現自己被深深吸引住了。作者的筆觸十分生動,即使是艱澀的法律術語,也能被他闡釋得淺顯易懂,同時又保有專業的深度。書中挑選的案例,涵蓋了刑法總則與分則的各個重要面向,從妨害名譽到殺人罪,從詐欺到貪污,幾乎涵蓋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會接觸到的各種刑法問題。我尤其喜歡作者在分析每個判決時,都會深入探討判決背後的法理依據,以及不同學說之間的爭論。他並未武斷地下結論,而是鼓勵讀者自行思考,並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是一種非常高明的教學方式。透過這本書,我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既有的知識,而是學會了如何批判性地思考法律問題,如何從判決中汲取經驗,並將這些經驗應用到實際案例分析中。這對我日後的實務工作,無疑有著極大的助益。

评分

這本《刑法判解評析》真是讓我眼前一亮!身為一個常在司法院網站上翻閱判例的法律系學生,要找到一本能真正觸及判決核心、提供深入剖析的書籍,實在是不容易。以往讀過的許多類似書籍,大多流於表面,或是只將判決條列式呈現,對初學者而言,往往是看過就忘,未能真正理解實務運作的邏輯。然而,這本《刑法判解評析》卻不然,它透過精準的選取案例,並非隨機羅列,而是精心挑選了那些具有代表性、爭議性,或是對刑法理論有重要影響的判決。更重要的是,作者並非只是單純的介紹判決,而是以一種引導者的姿態,帶領讀者一步步拆解判決的脈絡,從事實認定、證據法則的適用,到法律構成要件的解釋,乃至於量刑的考量,都做了詳盡的闡述。我特別欣賞其中針對一些關鍵概念的比較分析,例如對於「故意」與「過失」在不同犯罪類型中的細微差異,或是「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難」的界線劃分,書中引用的判例都相當貼切,且分析角度新穎,讓我豁然開朗。我認為這本書對於準備國家考試、或是想深入研究實務見解的法律人來說,絕對是不可或缺的案頭良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