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獻整理導論 下冊

敦煌文獻整理導論 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敦煌文獻
  • 文獻整理
  • 曆史文獻
  • 古籍
  • 學術研究
  • 文化遺産
  • 絲綢之路
  • 中國曆史
  • 考古學
  • 輯佚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纂集作者公開發錶過的有關敦煌文獻整理方麵的論文二十篇,從定名論、綴閤論、斷代論、抄例論、校讀論五個方麵,對敦煌文獻的整理與研究提齣理論見解。書中所列舉的大量實例,是作者從敦煌寫本及其整理著作中鈎稽所得,對敦煌手寫文獻的整理與研究提供瞭係統的理論指導和可供具體操作的校讀範例。本書是作者多年來治學和實踐的經驗總結,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參考價值。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湧泉


  四川大學文學博士,北京大學博士後。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現為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浙江省特級專傢,兼任中國文字學會副會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浙江省語言學會會長,國傢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規劃評審組專傢。獲國傢「百韆萬人纔工程」第一、二層次培養人選、國傢有突齣貢獻的中青年專傢、中國優秀博士後等榮譽;獲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奬、二等奬(兩次),中國社科院青年語言學傢奬一等奬,鬍繩青年學術奬,思勉原創奬等奬勵。兩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奬。代錶作有《漢語俗字研究》、《敦煌俗字研究》、《漢語俗字叢考》、《敦煌經部文獻閤集》(主編)、《敦煌寫本文獻學》、《著名中年語言學傢自選集.張湧泉捲》等。
 

圖書目錄

走近敦煌 1
第一編
定名論

壹 敦煌文獻定名研究 3
貳 俄藏未定名《八陽經》殘片考 35
參 敦煌寫本羽326號殘捲敘錄 67

第二編
綴閤論

壹 敦煌殘捲綴閤研究 77
貳 《八陽經》敦煌殘捲綴閤研究 103
參 《瑜伽師地論》係列敦煌殘捲綴閤研究 139
肆 國圖藏《梵網經》敦煌殘捲綴閤研究 169
伍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殘捲綴閤研究 213

第三編
斷代論

壹 敦煌寫本斷代研究 237
貳 敦煌本《文心雕龍》抄寫時間辨考 255

第四編
抄例論

壹 古代寫本鈎乙號研究 261
貳 敦煌寫本省代號研究 279
參 敦煌文獻習見詞句省書例釋 293
肆 敦煌寫本標識符號研究 309
伍 古書雙行注文抄刻齊整化研究 343

第五編
校讀論

壹 敦煌文獻校勘方法例釋 375
貳 《敦煌變文集》底本選擇不當之一例 403
參 敦煌變文校讀劄記 417
肆 《敦煌歌辭總編》校釋補正 427
伍 敦煌地理文書輯錄著作三種校議 437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敦煌文獻整理導論 下冊》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導論”,不如說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在我探索敦煌文獻的浩瀚星河時,給予瞭我最寶貴的指引。我驚嘆於作者對敦煌文獻的深厚造詣,更摺服於他將如此龐雜的知識體係,梳理得如此井井有條。書中對於不同時期、不同來源的文獻,進行瞭細緻的辨析,讓我得以窺見那些文字背後所承載的豐富曆史信息。我尤其關注的是關於文獻中那些“未解之謎”的探討,作者並沒有給齣武斷的結論,而是引導讀者去思考,去分析,這種開放性的討論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自己的研究興趣。我甚至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知識,更是在傳遞一種研究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它教會我如何去審視文獻,如何去辨彆真僞,如何去理解那些可能被忽略的細枝末節。對我而言,這本書是通往敦煌學更深層次理解的一把鑰匙。

评分

拿到《敦煌文獻整理導論 下冊》這本書,著實讓我眼前一亮。雖然這是“下冊”,但我感覺即便是初次接觸敦煌學的朋友,也能被這本書所吸引。首先,它的裝幀就很考究,拿在手裏有厚重感,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不像有些學術著作那樣冰冷枯燥。翻開目錄,我immediately就被吸引住瞭。裏麵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從文獻的年代考證、版本校勘,到敦煌文書的分類、研究方法,再到一些具體的個案分析,簡直是包羅萬象。我尤其關注的是關於文獻整理中一些爭議性問題的探討,比如不同學派的觀點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作者又是如何結閤自己的研究進行梳理和闡釋的。這些內容不是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充滿瞭學者的思考和洞見,讓人在閱讀中不斷啓發。而且,我發現書中並沒有迴避學術研究中的難題,反而將這些難題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麵前,引導讀者一同思考,這一點非常難得。對於我這種對敦煌學充滿好奇但又缺乏係統性瞭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座寶藏,它打開瞭我認識敦煌文獻的另一扇大門,讓我看到瞭這座文化寶庫背後更為精細和深刻的研究工作。

评分

我必須說,《敦煌文獻整理導論 下冊》是一本令人印象深刻的書。它不像市麵上很多學術著作那樣,僅僅停留在知識的堆砌,而是充滿瞭作者個人的思考和洞察。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經典文獻解讀的片段,作者不僅梳理瞭前人的研究成果,更在此基礎上提齣瞭自己獨到的見解,甚至對一些長久存在的爭議,也給齣瞭頗具說服力的分析。這種敢於挑戰權威、勇於提齣新觀點的精神,讓我深受啓發。而且,我注意到作者在撰寫過程中,非常注重與其他研究領域的交叉融閤,比如將一些考古學、語言學的最新發現引入到敦煌文獻的研究中,這讓整本書的內容更加豐富和前沿。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敦煌文獻的認識,不再僅僅是停留在錶麵,而是有瞭更深刻、更全麵的理解。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它所包含的知識,更在於它所展現齣的那種求真務實的學術精神,以及那種不斷探索、勇攀高峰的學術態度。

评分

從這本書的結構和論述方式來看,作者在“下冊”中顯然是進行瞭更為深入的探索。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復雜的學術問題時所展現齣的邏輯清晰和條理分明。比如,在探討不同文獻類型的研究價值時,作者並不是簡單地列舉,而是層層遞進,從文獻本身的特點齣發,分析其在不同曆史時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義,並輔以大量的例證,讓我能夠直觀地理解。讓我感到受益匪淺的是,書中對於一些前沿研究方法的介紹,雖然我未必能完全掌握,但至少讓我知曉瞭敦煌學研究正在嚮何處發展,有哪些新的技術和理念正在被引入。這種前瞻性的視角,對於我這樣希望瞭解學術動態的讀者來說,非常有價值。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吸收知識,更是在學習一種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探究精神。它讓我明白,真正的學術研究,需要耐心、細緻,更需要不斷地質疑和反思。

评分

這本《敦煌文獻整理導論 下冊》帶給我的,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次深入的學術對話。作者以一種極其嚴謹又不失人文關懷的筆觸,帶領我們走進敦煌文獻整理的深層世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關於文獻保護和修復的章節,雖然我並非專業人士,但通過作者生動的描述,我能想象齣那些曆經滄桑的文書在保護人員手中如何重獲新生。那種對文物、對曆史的敬畏之心,通過文字撲麵而來。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整理過程中遇到的趣味故事和感人瞬間,這讓原本可能枯燥的學術內容變得鮮活起來,也讓作者的形象更加立體。我甚至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給研究者看的,也適閤所有對曆史、對文化遺産感興趣的普通讀者。它解答瞭我關於“這些珍貴的文獻是怎麼被保存下來、又如何被解讀的”這樣一些樸素的疑問,讓我對敦煌學研究者們付齣的艱辛和智慧有瞭更深的理解。這種將專業知識與人文情懷完美結閤的寫作方式,在同類書籍中實屬少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