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献整理导论 下册

敦煌文献整理导论 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敦煌文献
  • 文献整理
  • 历史文献
  • 古籍
  • 学术研究
  • 文化遗产
  • 丝绸之路
  • 中国历史
  • 考古学
  • 辑佚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纂集作者公开发表过的有关敦煌文献整理方面的论文二十篇,从定名论、缀合论、断代论、抄例论、校读论五个方面,对敦煌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提出理论见解。书中所列举的大量实例,是作者从敦煌写本及其整理着作中钩稽所得,对敦煌手写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可供具体操作的校读范例。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治学和实践的经验总结,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参考价值。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张涌泉


  四川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为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兼任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浙江省语言学会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优秀博士后等荣誉;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两次),中国社科院青年语言学家奖一等奖,胡绳青年学术奖,思勉原创奖等奖励。两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代表作有《汉语俗字研究》、《敦煌俗字研究》、《汉语俗字丛考》、《敦煌经部文献合集》(主编)、《敦煌写本文献学》、《着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张涌泉卷》等。
 

图书目录

走近敦煌 1
第一编
定名论

壹 敦煌文献定名研究 3
贰 俄藏未定名《八阳经》残片考 35
参 敦煌写本羽326号残卷叙录 67

第二编
缀合论

壹 敦煌残卷缀合研究 77
贰 《八阳经》敦煌残卷缀合研究 103
参 《瑜伽师地论》系列敦煌残卷缀合研究 139
肆 国图藏《梵网经》敦煌残卷缀合研究 169
伍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残卷缀合研究 213

第三编
断代论

壹 敦煌写本断代研究 237
贰 敦煌本《文心雕龙》抄写时间辨考 255

第四编
抄例论

壹 古代写本钩乙号研究 261
贰 敦煌写本省代号研究 279
参 敦煌文献习见词句省书例释 293
肆 敦煌写本标识符号研究 309
伍 古书双行注文抄刻齐整化研究 343

第五编
校读论

壹 敦煌文献校勘方法例释 375
贰 《敦煌变文集》底本选择不当之一例 403
参 敦煌变文校读札记 417
肆 《敦煌歌辞总编》校释补正 427
伍 敦煌地理文书辑录着作三种校议 437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说,《敦煌文献整理导论 下册》是一本令人印象深刻的书。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学术著作那样,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堆砌,而是充满了作者个人的思考和洞察。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文献解读的片段,作者不仅梳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对一些长久存在的争议,也给出了颇具说服力的分析。这种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提出新观点的精神,让我深受启发。而且,我注意到作者在撰写过程中,非常注重与其他研究领域的交叉融合,比如将一些考古学、语言学的最新发现引入到敦煌文献的研究中,这让整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前沿。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敦煌文献的认识,不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所包含的知识,更在于它所展现出的那种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以及那种不断探索、勇攀高峰的学术态度。

评分

拿到《敦煌文献整理导论 下册》这本书,着实让我眼前一亮。虽然这是“下册”,但我感觉即便是初次接触敦煌学的朋友,也能被这本书所吸引。首先,它的装帧就很考究,拿在手里有厚重感,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不像有些学术著作那样冰冷枯燥。翻开目录,我immediately就被吸引住了。里面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文献的年代考证、版本校勘,到敦煌文书的分类、研究方法,再到一些具体的个案分析,简直是包罗万象。我尤其关注的是关于文献整理中一些争议性问题的探讨,比如不同学派的观点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作者又是如何结合自己的研究进行梳理和阐释的。这些内容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充满了学者的思考和洞见,让人在阅读中不断启发。而且,我发现书中并没有回避学术研究中的难题,反而将这些难题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引导读者一同思考,这一点非常难得。对于我这种对敦煌学充满好奇但又缺乏系统性了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宝藏,它打开了我认识敦煌文献的另一扇大门,让我看到了这座文化宝库背后更为精细和深刻的研究工作。

评分

这本《敦煌文献整理导论 下册》带给我的,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次深入的学术对话。作者以一种极其严谨又不失人文关怀的笔触,带领我们走进敦煌文献整理的深层世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关于文献保护和修复的章节,虽然我并非专业人士,但通过作者生动的描述,我能想象出那些历经沧桑的文书在保护人员手中如何重获新生。那种对文物、对历史的敬畏之心,通过文字扑面而来。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整理过程中遇到的趣味故事和感人瞬间,这让原本可能枯燥的学术内容变得鲜活起来,也让作者的形象更加立体。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给研究者看的,也适合所有对历史、对文化遗产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它解答了我关于“这些珍贵的文献是怎么被保存下来、又如何被解读的”这样一些朴素的疑问,让我对敦煌学研究者们付出的艰辛和智慧有了更深的理解。这种将专业知识与人文情怀完美结合的写作方式,在同类书籍中实属少见。

评分

《敦煌文献整理导论 下册》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导论”,不如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在我探索敦煌文献的浩瀚星河时,给予了我最宝贵的指引。我惊叹于作者对敦煌文献的深厚造诣,更折服于他将如此庞杂的知识体系,梳理得如此井井有条。书中对于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文献,进行了细致的辨析,让我得以窥见那些文字背后所承载的丰富历史信息。我尤其关注的是关于文献中那些“未解之谜”的探讨,作者并没有给出武断的结论,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分析,这种开放性的讨论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自己的研究兴趣。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更是在传递一种研究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它教会我如何去审视文献,如何去辨别真伪,如何去理解那些可能被忽略的细枝末节。对我而言,这本书是通往敦煌学更深层次理解的一把钥匙。

评分

从这本书的结构和论述方式来看,作者在“下册”中显然是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的学术问题时所展现出的逻辑清晰和条理分明。比如,在探讨不同文献类型的研究价值时,作者并不是简单地列举,而是层层递进,从文献本身的特点出发,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并辅以大量的例证,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让我感到受益匪浅的是,书中对于一些前沿研究方法的介绍,虽然我未必能完全掌握,但至少让我知晓了敦煌学研究正在向何处发展,有哪些新的技术和理念正在被引入。这种前瞻性的视角,对于我这样希望了解学术动态的读者来说,非常有价值。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吸收知识,更是在学习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探究精神。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学术研究,需要耐心、细致,更需要不断地质疑和反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