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因无穷的想像而发现物理,物理则使人们更了解这世界的真实。
解答身旁的种种「为什么」即为物理的精随。
以图解方式辅佐内文说明,使得学理变得更为具象、容易理解应用。
由根本的逻辑推演公式演变,不拘泥于数学公式的应用,帮助认识原理,同时了解重要应用公式的由来。
各单元皆有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原理,轻松有趣、易于理解和想像。
由图像建立物理观念
以想像力登上物理殿堂
文◎牟中瑜(国立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许多物理重大突破均源自生动的想像
图像式思考是想像的重要延伸
物理学自十七世纪后即有突破性的发展,在一些领域上的进展,如牛顿力学、电磁学、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发展,不仅将人类的知识向前推进,并带动了科技的进步。许多科技的产品来自物理学的进展,例如人造卫星的发射使用了牛顿力学与牛顿重力定律、用来接收电磁波的电视机是电磁学的最佳说明实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使用了相对论,而电脑的发明则来自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半导体物理。
虽然这些科技的产品已直接影响到人类的日常生活,然而多数的人并不清楚其背后的物理,而当提到物理时,仍然觉得那是一个距离遥远、困难且令人生畏的学科。造成这样的印象,部分的原因是大多数与物理有关的读本都太严肃并缺乏想像的空间。实际上,物理学上许多重要的突破都来自超凡与生动的想像,而非来自机械制式的想法。
近代最着名的例子就是爱因斯坦,当爱因斯坦在十六岁──相当于目前的高中一年级时──就已经想像骑在光束上会见到的景象,对这个问题的持续关注与执着思考,最后导致他发现了相对论。除了想像在光束上驰骋外,爱因斯坦更经常借由思想上的实验来检验他的想法,因此他声称想像比知识更为重要。而本书所採用的图像式思考正是想像的重要延伸,是学习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方式,但却也是过去国内物理教育比较欠缺的。
数学公式非学习物理的目的而是追求图像式思考的重要媒介
物理学是讲求精确的科学,而讲求精确可说是造成物理学困难而令人生畏之印象的主要原因。然而为了精确,物理学中常需要使用数学式子来精确陈述重要的结论或结果,因此使用数学或以数学推导在学习物理中是不可避免的。不过,数学的使用却往往成为多数人学习物理学的障碍,以为使用数学是唯一了解或说明物理的途径。
这样的认知常常使许多人在学习物理时,注意力集中在数学的推导而被数学牵着走,忽视了物理图像,因而往往在学习一些课题后,无法掌握这些课题的要点。实际上,为了精确,物理学虽然大量使用数学,但其目的在协助我们得到所谓的物理图像,数学的推导只是辅助推导精确的结果。这些所得到的物理图像可说是图像式思考的基础,指的是以生动图像的方式理解精确的结果,因此在经过必需的数学推导之后,一定要再回顾整个推导的逻辑,并勾画出问题或结论所获得的图像,才能掌握重点,比较有效地学习物理。
* * * * *
本书来自日本,为针对业余的物理读者所写的一本高中程度的物理读本。除了以口语式的说明取代直接的数学式,作者透过使用大量而生动的图片,让读者知道每一单元的重点及其图像。书中内容先大致说明了物理学的概要、架构以及宇宙观,再透过之后的章节,循序渐进地介绍四大物理基础领域。建议读者读完全书后,可再重读刚开始的章节,如此可更有助于了解物理学的全貌。此外,本书主要特点是在文字说明的同时,一定配合图片的解说,充分掌握了学习物理时需注重「图像式思考」的要点,相信读者在图文合併的解说下,都能够清楚地掌握到物理的重点。
了解物理学是掌握现代科技的第一步,希望这本书的引用,能带动国内物理界以更活泼生动的方式来介绍与物理相关的课题,打破物理是一门生硬学科的印象,让更多的人能体会到物理学的奥妙。
我一直认为,物理学是一门非常“酷”的学科,它能解释我们周围世界的运转规律,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宇宙,无所不包。而《图解物理学更新版》这本书,恰恰将这种“酷”展现得淋漓尽致。书中不仅仅是讲解理论,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这些理论生命。比如,在讲解相对论时,它通过一些穿越时空的趣味性插图,生动地描绘了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的概念,让爱因斯坦的伟大思想变得触手可及。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有点像是一部物理学的“视觉大片”,每一页都充满了信息量和想象力。而且,它还巧妙地将物理学与科技发展联系起来,比如在介绍半导体物理时,就联系到了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种电子产品,这种“学以致用”的思路,极大地增强了我学习的动力。它没有让我觉得物理学遥不可及,反而让我感受到,原来我们身边的许多科技,都建立在这些看似深奥的物理原理之上。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在大学里被物理折磨得够呛的人来说,重拾物理知识的念头总是伴随着一丝忐忑。毕竟,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抽象的理论,总是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而《图解物理学更新版》的出现,就像是一场及时的甘霖。它并非简单地堆砌文字,而是通过大量精巧的图示,将那些难以理解的原理娓娓道来。我特别欣赏它在解释量子力学部分的处理方式,虽然我知道量子世界与我们的日常经验大相径庭,但书中通过一些比喻和模型,例如“薛定谔的猫”的生动描绘,让我对概率波、叠加态这些概念有了一个初步的、甚至是有些神奇的认知。而且,这本书的更新版在一些前沿物理学的介绍上也下了功夫,比如黑洞的形成、引力波的探测,虽然内容依旧是高度浓缩的,但配合其精美的插图,让我对这些令人着迷的宇宙奥秘有了更清晰的轮廓。它并非要将读者塑造成物理学家,而是希望我们能领略物理学的魅力,感受科学探索的伟大。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架起普通读者与高深物理学之间的桥梁,让我们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中,悄然吸收知识的养分。
评分拿到《图解物理学更新版》这本书,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减负”的轻松感。过去的物理书,总是让人觉得知识量巨大,理论密集,学习起来需要极大的毅力和耐心。但这本书,凭借其出色的图文结合,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用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引导我一步步走近物理学的世界。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热力学部分时,那些关于分子运动的模拟图,它们让我能够“看到”气体分子的随机碰撞,理解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是如何产生的。而且,这本书的叙述逻辑非常清晰,每个概念的引入都有充足的背景铺垫,不会让读者感到突兀。它还注重知识点的连贯性,让你在学习一个新概念时,能自然地将其与之前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本书的更新版,在一些现代物理学的进展方面也做了更新,这让我觉得它紧跟时代步伐,而不是一本过时的教材。总而言之,这本图解物理学,是一次非常愉快的学习体验,它让我对物理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亲切感和好感。
评分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翻到这本《图解物理学更新版》的,当时就被它清爽的排版和丰富的视觉元素吸引住了。它不像我过去看过的许多物理书籍那样,密密麻麻的文字配着寥寥几张示意图,而是把图作为了叙述的主体,文字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讲到电磁学部分时,书中对于电场线和磁感线的可视化处理,简直是神来之笔。我之前总是对这些看不见的“线”感到困惑,但通过书中那些精心绘制的、充满动感的图,我能直观地理解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磁铁的极性如何影响周围的磁场。特别是在讲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书中的动画式图解,模拟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这个核心概念。此外,这本书在数学推导上也做了精简,更多地依赖于图形和直观的逻辑来解释物理现象,这对于我这种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让我在不被复杂的数学公式吓倒的情况下,也能领略物理学的智慧和美妙。
评分拿到这本《图解物理学更新版》,我原本是抱着一种“看看图是不是很漂亮”的心态,毕竟物理这东西,文字说明总是有点枯燥。结果完全出乎意料,这本书的图解不仅仅是装饰,它们简直是理解那些抽象概念的“钥匙”。比如,在讲到牛顿运动定律的时候,书中用了一系列精美的动态示意图,清晰地展示了惯性、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微妙关系,甚至是一些我之前怎么也想不明白的力的分解和合成,也因为这些图的辅助,变得一目了然。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波的传播时,那种循序渐进的视觉化过程,从涟漪扩散到声波、光波的特性,仿佛我真的能“看到”这些无形的力量在运动。而且,它还特别注重那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比如解释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或者汽车刹车时为什么会滑行,这些贴近日常的例子,让枯燥的理论变得鲜活起来,也更容易引起共鸣。对于我这种非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更直观的学习物理的方式,让我重新燃起了对物理学的兴趣,感觉自己好像真的能够理解那些曾经让我望而却步的公式和概念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