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NASA和畢卡索有什麼共同點?
好幾百個人擠在休士頓的控制中心,想要拯救三個被困在外太空的人類。那是一九七〇年,阿波羅十三號(Apollo 13)的登月任務進入第二天,氧氣罐爆炸,碎片殘骸噴入太空,太空船陷入癱瘓,船上太空人傑克・斯威格特(Jack Swigert)用軍人輕描淡寫的口吻向控制中心發話:「休士頓,我們有麻煩了。(Huston, we’ve had a problem.)」
太空人遠在地球以外二十萬英里處,燃料、水、電力、空氣正一點一滴耗盡,找到解決方法的可能性近乎零,但是休士頓控制中心的指揮官吉恩・克蘭茲(Gene Kranz)並沒有因此慢下腳步,他對著聚集一堂的工作人員宣布:
「你們走出這裡的時候,心裡一定要相信船上人員會安全返家,我才不鳥什麼機率問題、什麼以前沒碰過這種事等等⋯⋯,你們一定要相信,你們手下的人也一定要相信,船上所有人員都會安全回家。(註1)」
控制中心的工程師如何實現承諾讓太空人安全回家呢?他們原本已把事前演練做到一分不差,阿波羅十三號何時抵達月球軌道、登月小艇何時出動、太空人在月球表面漫步多久等等,如今卻得把那套劇本丟進碎紙機,打掉重練;此外,他們也準備了幾個中止任務的腳本,但前提是太空船的主要艙體完好無缺、登月小艇也可拋棄(註2)。可惜現在情況完全相反,服務艙已經毀壞,指揮艙氣體外洩、動力漸失,只剩下登月小艇還能正常運作,NASA事先模擬了多種可能的故障情況,但不包括這個。
工程師們很清楚,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解救三個關在密閉金屬太空艙、正以時速三千英里飛馳於無垠真空的人,而且三人的維生系統正在消逝中。先進的衛星通訊系統和桌上型電腦還要幾十年才問世,手上只有計算尺和鉛筆的工程師們,必須想出辦法拋棄指揮艙,將登月小艇變成返家救生艇。
工程師們一個一個問題開始解決:規劃返回地球的路徑、引導太空船、節省電力。但是情況仍持續惡化。危機進入三十六小時,在太空人狹小的棲身之所,二氧化碳濃度攀升到危險等級,如果不想辦法解決,太空人不到幾個小時就會窒息而死。登月小艇雖然有過濾二氧化碳的系統,但是圓筒狀的空氣濾清罐全部用完了,唯一的選擇是去棄守的指揮艙撈出未使用的過濾罐,但是那些過濾罐是方形,要怎麼放進圓形的洞裡?
控制中心的工程師利用船上可取得的物件,包括一個塑膠袋、一隻短襪、幾片硬紙板、壓力衣的一條管子,用布膠帶黏貼拼湊出一個轉接頭。他們要太空人把飛行計畫文件匣的塑膠封套拆下,充做漏斗,用來將空氣導入過濾罐。他們還要太空人從塑膠包裝袋裡取出保暖內衣(這內衣原本是等到在月球落地彈跳時穿在太空裝底下的),照著地面控制中心接力傳來的指示,太空人丟掉保暖內衣,留下塑膠袋,一件一件組裝出一個臨時的過濾裝置,並且順利安裝完成。
二氧化碳濃度終於降回正常,每個人都鬆了一口氣,但是其他問題馬上接踵而來。眼看阿波羅十三號就快要重返大氣層,指揮艙的電力卻越來越低。當初設計這艘太空船的時候,沒有人想到指揮艙的電池會需要透過登月小艇來充電——原本應該是反過來才對。在咖啡和腎上腺素的刺激之下,控制中心的工程師想出一個方法,利用登月小艇的加熱電纜來充電,及時趕在太空船進入大氣層之前完成充電。
電池一充好,工程師立刻指示太空人傑克・斯威格特點燃發動指揮艙。於是,他接上電纜、切換變流器、調整天線、切換開關、啟動遙測裝置——這套啟動程序完全超乎他所受的訓練和想像。面對事前完全沒料到的問題,工程師們臨時設計出一套全新的程序。
一九七〇年四月十七日,天將破曉(危機進入第八十小時),太空人準備做最後的降落,控制中心則在執行最後的檢查。一旦太空人進入地球大氣層,太空船的無線電就會暫時斷訊。克蘭茲描述道:
「這時一切已不可逆⋯⋯整個控制中心鴉雀無聲,只有電子設備的嗡嗡聲、空調的唧唧聲,還有Zippo打火機偶爾『啪』的開啟聲⋯⋯沒有人在走動,彷彿每個人都被拴在控制台似的。」
一分半鐘之後,控制中心收到:阿波羅十三號平安。
全場爆出歡呼聲,向來喜怒不形於色的克蘭茲也忍不住爆淚。
✦✦✦
六十三年前,巴黎一間小畫室裡,一個名叫巴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的年輕畫家架好畫架。一向身無分文的他,用一筆意外之財買了一大張畫布,開始進行一個極具挑釁意味的創作計畫:描繪妓院裡的妓女,赤裸裸直視性的邪惡。
畢卡索先用炭筆勾勒出頭、身體、水果的草稿。最初幾個版本裡,有一個水手和一個醫學院男學生入畫,最後他決定把男性拿掉,單純以五個女子為主角。他嘗試了幾種不同的姿態和排列,大多劃掉不用。畫了幾百張草稿之後,他開始在整幅畫布上作畫,中間曾經邀請情婦和幾位友人來看半成品,眾人的反應令他沮喪到擱置畫筆,但是幾個月後又重拾畫筆,暗中進行。
畢卡索把這幅妓女肖像畫視為「驅魔」之作,驅出他過去畫風裡頭的惡魔,他投入於這幅畫的時間越多,距離以前的作品就越遠。他第二度邀人來鑑賞時,得到的反應更加不友善。他向最忠實的贊助人提議要把畫作賣給對方,對方聽了只是哈哈大笑(註3)。朋友紛紛走避,害怕他理智已失,氣餒的他只好捲起畫布,束之高閣。
畢卡索等了九年才公開畫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烽火中,這幅畫終於公開展出。策展人擔心觸怒大眾品味,於是將作品名稱從《亞維農妓院》(#Le Bordel d’Avignon#)改成比較良善的《亞維農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各界反應褒貶不一,其中一位評論家的評語很犀利:「等不及戰爭結束,立體派畫家就迫不及待重新搬出他們對常理的敵意⋯⋯」(註4)
但是這幅畫作的影響力漸長。幾十年後在紐約現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展出時,《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藝評家寫道:
「很少畫作的影響力能及得上這五個歪曲的裸體人像。這幅畫一舉挑戰了過去的藝術,也改變了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勢不可擋。」(註5)
藝術史學家約翰・理查森(John Richardson)後來提到《亞維農少女》是七百年來最具原創性的畫作,他說:
「這幅畫作讓世人得以用新的眼光、新的心態、新的意識來看待事物⋯⋯,毫無疑問它是二十世紀第一個傑作,是引爆現代運動的最重要力量,是二十世紀藝術的基石。」(註6)
畢卡索的畫作為何如此具有原創性?他改變了歐洲畫家堅守幾百年的目標:假裝忠於真實。在畢卡索的畫筆下,四肢看似扭曲,其中兩位女子的臉龐彷彿戴了面具,五個人像似乎各以不同的風格繪成。在這幅畫裡,凡夫俗子已不全然是人,畢卡索一舉打破了西方對於美麗、端莊、表象真實的概念,《亞維農少女》是對藝術傳統最猛烈的衝擊之一。
以上兩則故事有什麼共同點?乍看之下並沒有。拯救阿波羅十三號是靠通力合作,畢卡索則是一人獨自作畫;NASA工程師是在跟時間賽跑,畢卡索則是花了好幾個月才把構想呈現於畫布上,又隔了將近十年才公開示眾;工程師並不是在追求原創,找出實用的解決方法才是他們的目標,而「實用」卻是畢卡索最不在乎的一件事,他的目標是創造前所未有的作品。
然而,在NASA和畢卡索饒富創意的作為背後,有一套相同的認知模式,而且不只工程師和藝術家如此,髮型設計師、會計師、建築師、農夫、鱗翅類昆蟲學家或其他任何人,只要是做出前所未有創建的人,都是如此。當他們打破常規、做出創新時,那是他們大腦裡的基本軟體運作的結果。人腦並不像錄音機只是被動接收經驗,而是不斷處理它所接收的感官資料,這種腦力勞動的結果就會產生全新的視野。大腦裡的基本認知軟體(這套軟體會吸收四周環境,然後再自行產生新版本),造就出我們的今日:街燈、國家、交響樂、法律、十四行詩、義肢、智慧手機、吊扇、摩天高樓、船隻、風箏、筆電、番茄醬、自動駕駛車輛;同時,也造就出明日:能自己修復的混凝土、可搬移的建築物、碳纖維小提琴、可生物分解的汽車、奈米太空船以及對未來的長期改造等等。不過,就如同在筆電的電路系統默默運作的龐大電腦程式一樣,我們的創造力也是在背後默默運作,在我們的知覺之外。
人腦的這個演算法有個特殊之處。我們人類也屬於動物大家族的一支,但是為什麼牛不會編舞?為什麼松鼠不會設計電梯而要辛苦爬樹?為什麼鱷魚不會造快艇?答案是:人腦裡的演算法有個革命性的改進,讓我們得以吸收外在世界,然後產生「要是變成這樣會怎樣?」(#what-if#)的想像。這本書的重點就在講述這套創造力軟體,探討它是如何運作、為什麼我們有這樣的軟體、我們創造了什麼、這套軟體會把我們帶向何方。本書會告訴你,人類這股違反自身預期的慾望是如何造就出不可遏止的創造力。從壁毯藝術、科學、技術,我們可以一窺這股橫跨各學科的創新脈絡。
創造力是人類過去幾百年的重要動力,也將是人類未來前進的基石。不論是日常活動、學校、公司,我們都是手挽著手共同邁進一個不斷重塑世界的未來。最近幾十年,這個世界從「製造業經濟」(manufacturing economy)轉變為「資訊經濟」(information economy),但是並沒有就此打住。隨著電腦越來越有辦法消化龐大數據,人們得以有餘裕去做其他工作,「創造力經濟」於是初露雛形,合成生物學家(synthetic biologist)、app開發人員、自動駕駛車款設計師、量子電腦(quantum computer)設計師、軟體工程師⋯⋯,這些工作在我們念書的時代還不存在,現在卻是引領未來的先鋒部隊,十年後你拿著咖啡踏進公司所做的工作,可能跟現在所做的工作大不相同。基於以上原因,各大企業董事會無不爭先恐後,急欲知道如何跟上腳步,因為經營一家公司所需的技術和過程不斷在改變。
要面對這些不斷加速的變化,唯有仰賴我們大腦的認知彈性(cognitive flexibility):人類有能力從經驗中吸納原料,然後加以處理,形成新的東西。由於我們有能力超越所學到的事實,所以,我們在張開眼睛觀察周遭世界的同時,會想像其他可能的世界樣貌。我們學習現有的事實,然後產生想像;我們精通了解現有事物,然後想像「要是變成那樣會怎樣」。
要在不斷變化的世界持盈保泰,我們必須先了解大腦在進行創新時的運作情況。先把那些觸發新點子的工具和要素挖掘出來,才能把目光放在未來數十年,而不是過去數十年。
創造力的傳授並沒有展現在學校教育裡。創造力原是驅動少年人去探索和表現的動力,卻在講求「熟練」(這是比較容易衡量、測驗的技能)的教育環境裡遭到扼殺,這種「創造力學習被邊緣化」的現象,或許正反映出整個社會的趨勢。老師通常偏愛守規矩的學生勝過有創造力的學生,後者往往被視為惹事搗蛋。最近有一項調查發現,多數美國人對小孩的期待是:敬老尊賢勝過獨立自主、謙恭有禮勝過好奇求知、守規矩勝過有創造力(註7)。
如果希望小孩有光明未來,就必須重新調整我們的期待順序。依照世界變化的速度,舊有的生存工作準則勢必會遭到淘汰,讓小孩有能力自創準則就成為必要。NASA工程師和畢卡索大腦裡的認知軟體,也存在於少年人的大腦,但是需要培養。技能和想像力兼顧的教育才是均衡不偏頗,幾十年後學子把學士帽拋向空中、踏入父母無法預見的世界時,就是這種均衡教育歡呼收割的時刻。
兩位作者中,安東尼(Anothony)是作曲家,大衛(David)是神經科學家,我們是多年好友。幾年前,安東尼以大衛所寫的《#The Founding Mothers#》(這個故事回溯母親一系的歷史)為藍本,創作了清唱劇《#Maternity#》,此次合作開啟了兩人針對創造力的持續對話,各自從自身角度展開研究。數千年來,藝術提供了一個直接的管道,讓我們得以探究內心,也讓我們不只窺知我們的*想法*,也窺探想法*如何*形成的過程。人類歷史上,每一個文化都有自己的音樂、視覺美術和敘事。同時,大腦科學近幾十年已有大躍進,對於人類行為背後所潛藏的驅動力量已有所了解,開始明白我們看事情的角度會對創造力形成一種加乘視角,而這就是本書的重點。
本書會對人類社會的發明做個快速研究,就像古生物學家翻找化石紀錄一樣;再結合最新的大腦研究,我們將挖掘出大腦這個不可或缺的器官的許多面向。第一部會介紹我們對創造力的需求、新點子是如何想出的、創新如何受到身處時地的形塑。第二部會探討有創造力的腦袋具備哪些重要特徵,包括增生的選擇和容忍的危機等等。第三部則轉向企業和教室,探討如何為未來培育創造力,接著是探究有創造力的腦袋、表揚人類精神,以及如何重新塑造世界的觀點。
推薦序
這是一本結合創造力、認知心理學和藝術領域的好書。
吳靜吉博士 政大創造力講座主持人
創造力的根本
有聽過創新細胞嗎?果真有創造力基因、或是發明家族嗎?
創新或創造力無所不在,遊移於學界、業界、商業、藝文界與行政部門,幾乎成為當代的代名詞。大學校長大聲疾呼要求教授學術創新,老師也要學生思考創新,科技部長要主持人研究創新,公司老闆要員工服務創新,業界更是卯足全勁推出創新商品,到底創新是甚麼?
《創造力3B法則》是一本有趣的書,一則又一則的故事,讀起來毫不費力。這樣說好像也不太對,因為這本書裡涵蓋許多人名、地點、事件,宛如一本科學、藝術、時尚、建築等的發展史,讀者偶爾也需要延伸閱讀、做點功課,否則無法前進;稍具知識基礎的讀者,讀起來可能會較為順暢些。
本書作者不斷強調別為苦無創意沮喪,幾乎所有創意都來自既已存在、或是他人的點子,被稱為創意大師的人其實多少都有些罪惡感呢!這讓我想起失智病人的妄想與幻覺,在大腦皮質上演的內容看來荒謬,但是把它想成一道菜,所有食材都是自己的。早年在鄉下長大的病人視幻覺看到雞、鴨、鵝,或是牛、鳥、蝴蝶,但很少有看到金字塔或駱駝的描述;病人妄想的內容也多半是早年的人生經驗,不會跑出西洋劇情。所謂無中生有、天啟的創造,比例甚低。
作者之一David Eagleman具有神經科學家背景,引經據典說明面對創新作品時人腦的變化,也提出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讀到海鞘找到藤壺當作住所後、就開始吸收自己的大腦當作養分成為身體的其他組織,這一段真讓人嚇一大跳!引人反思造物者給了我們一個這麼神奇的大腦的價值與意義。
本書另一位作者Anthony Brandt是作曲家,Anthony讓音樂及繪畫藝術融入原以為是神經科學叢書的本書,並產生了神奇的效果,彷彿來到巴黎、維也納,體驗藝術之旅,破解一幅又一幅偉大創作的靈感來源。
創造力除了可以解決不便,改善生活品質,更可能帶來財富,有時還能挽救生命,這就是貫穿全書描寫阿波羅13號太空船的際遇,太空人靠著看似創造力、實則引用各種知識以為應變的過程,令人讚嘆!
《創造力3B法則》的理念十分激勵人心,也讓人了解3B的精神所在。讀者不禁想問,3B又是甚麼創新名詞嗎?3B就是扭曲(Bending)、打破(Breaking)、混合(Blending)。
想要成為創造一族,快來賞讀吧!
成大老年學研究所所長&神經學教授 ◎ 白明奇
迷因與創新
這是一個充斥著微影片、短旋律、小玩笑、假消息的時代,我們所接收的觀念與資訊,輕薄短小,變幻無方,或許可以稱為迷因(meme)。
四十幾年前,生物學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書中提出迷因這個觀念,它是指文化傳遞的單位,類似於生物遺傳的基本單位:基因(gene)。我們在生活中接觸到的口頭禪、洗腦歌、儀式動作、宗教信念,全都是迷因。透過人與人之間的模仿,迷因可以逐漸散布到群眾之中,演化出不同的型態。近年來,迷因獲得了新的意義,它是指在網路上被廣泛轉載的有趣東西,迷因不僅是被複製的文化碎片,更是網民展現創意的方式。
在這個迷因時代,《創造力 3B法則》一書,無疑能讓人們更加瞭解迷因,更善於創造迷因。創造力的 3B 法則,是指經驗材料的扭曲(Bending)、打破(Breaking)和混合(Blending)。簡而言之,我們在探索世界時取得了一些素材,接下來可以將它變形,或是擷取其碎片,和其他的碎片混合,熔鑄為新的作品。大腦運用 3B 法則,便能造就科技、藝術、音樂、文學的創新。
道金斯對於迷因的闡述,在《創造力 3B法則》中有許多精彩的舉例與延伸。《創造力 3B法則》指出,創新通常不會憑空出現,而是衍生自前人的想法,即使是畢卡索(Paulo Picasso)〈亞維農的少女〉這種高度原創的作品,也有其「家譜」可循(第22-23頁)。道金斯指出不同的迷因經常彼此合作,發揮更大效益,這就是 3B 法則中的「混合」。值得注意的是,3B 法則中的「打破」,也是人腦的另一項傑出能力。創造力的特質之一就是能夠分析事物,取下片段,作更靈活的利用。網路上的迷因,經常以碎片的形式存在,它脫離了原本的脈絡或母體,反而更有生命力。
這本書的另一個亮點,是在說明創新的驅力與疆界。創新的驅力經常來自我們對於預測錯誤(prediction error)的興趣。以音樂節奏為例,像鐘錶滴答聲一樣規律的節奏,可以完全預測,因此我們很快就會覺得無聊;另一方面,毫無規則的雜亂聲響,讓我們無法預測,而且根本懶得理它。真正動聽的音樂節奏,常常是散布在上述兩個極端之間,我們能夠掌握它的律動,但節奏中又有些聲音,稍微超前或落後拍點出現,導致令人驚喜的預測錯誤。
創新是否有疆界?本書在最後給出非常實用的答案:創新者固然要學著跟現實社會衝撞或協商,現實社會自己也要有所反省跟改變,而改變的契機就是藝術。無論是學校或企業,都應該注重藝術的創新過程,而非侷限於美感經驗、實用價值、身分象徵。這是本書帶給我的最大啟示。
國立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 ◎ 蔡振家
創造力永不止息,不管藝術創作或是組織經營,皆是從「變」與「不變」間激起創意與變革,進而有所突破!本書提供大量真實示例,以淺顯易懂的的方式說明「創造力」的養成與實踐,理性、感性兼具,值得一讀,推薦給大家!
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朱宗慶
專文推薦
運用3B法則,打破常規做出創新
政大創造力講座/名譽教授、國立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吳靜吉
畢卡索的著名創作《亞維儂的少女》(妓女赤裸裸直視性的邪惡),一旦面市,對當時的藝術傳統形成了最猛烈的衝擊。作者在這本書中,羅列出各式各樣人類文化史上前所未有的創建。當藝術家、工程師和設計師等打破常規做出創新時,作者認為,這些是大腦裡的基本軟體運作的結果。
那新點子從何而來的呢?作者在書中強調:「創造力就像鑽石,要將歷史壓縮起來,成為光亮的新形式。」 2001年蘋果公司推出了 iPod,賈伯斯之後說 :「創造力其實就是把東西連結在一起。當你問有創意的人,他們怎麼能夠創造出某件事時,------。很明顯地,對他們來說,他們只是能夠連結他們的經驗,然後形成新的東西。」蘋果的產品如此,太空總署的工程師、福特和畢卡索等重塑世界時,也都是在向前人學習。
作者在本書中,提供了一個框架,將心智創新過程分為三個主要策略—3B法則 : 扭曲打破和混和。
這3B法則在腦中自由運作提供了源源不絕的新創點子和行為。瑪莎 · 葛蘭姆 (Martha Graham)的技巧和舞作、畢卡索的繪畫與雕塑都是運用扭曲法則,啟動創作的經典,將原始的物體或作品,透過大小、形狀等改編再創。作者認為這對扭曲 (Bending) 創新原則做了很好的詮釋。
大腦創意的第二個策略是打破 (Breaking)。
元朝管道昇的《我儂詞》就是打破策略的最佳詮釋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
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我們可以打破一個實體或持續不斷的物件,把他們變成可以處理和管理的碎片,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將世界分解,然後重建、重塑。畢卡索的巨畫 便是用打破的技巧,呈現了戰爭的殘酷和恐怖。
我們的大腦裡有非常多的記憶與感知,可以毫無限制地運用第三個原則--混合 (Blending)--各種想法。貝聿銘將金字塔放到了羅浮宮的庭院裡,以及芙烈達·卡蘿 (Frida Kaylo)將自己的臉放在受傷的野鹿身體上,都是將兩個熟悉的源頭混合得很明顯的例子。
這本書的兩位作者,一個是對腦部運作興致勃勃的作曲家,一個是對藝術充滿熱情的神經科學家,他們用心跨域交融,再混合而理出3B法則。
創造力的研究、教學是學者的本務,但創造力的影響深遠,甚至創新足以興國。我在《創造力是性感的》和《創造力的激發》二本書中,都強調我們得從基礎教育開始,從小培養孩子們勇於創新的精神和思維,也同時培育年輕人創業心態和所需的技能,這些技能包含創造力、創新力、獨立自主和積極開創的能力。
在企業界,領導者、管理者和團隊,需要發揮創造力領導員工和組織,以挑戰越來越互聯和複雜的世界。我們也需要運用具想像力的方法和顧客溝通連結,同時設計出可彈性變通和快速處理的組織運作方式以處變不驚。
我們可以說,是大腦裡的基本認知軟體,造就出我們今日所見的人類文明。因而,強力推薦這本結合了創造力、認知心理學和藝術建築領域的《創造力 3B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