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富(國富論)(下)

原富(國富論)(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亞當.史密斯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經濟學聖經。改變人類歷史,影響至今的不朽名著。
  ★劃時代思想巨擘。此前各種思潮皆注入其中,此後百般學派皆從其而齣。
  ★費時兩年嚴謹審定,重返「財富」及「分工」的真實原貌。
 
  ♦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自此誕生。
  亞當.史密斯在研究文化發展史的過程中,發現「財富」對於人類文化影響最大。融閤歷史、政策及理論,科學化分析經濟行為。放眼今日,依然切閤。
 
  他一生中有兩本巨著《道德情感論》與《原富》,前者闡明人類精神層麵的心理與道德機製,後者——即是本書——則進一步論證如何落實到生活層麵,奠定經濟學始祖的地位。
 
  ♦何以捨棄「國富論」譯名?
  The Wealth of Nations,關鍵點就是「Nations」這小小的「s」——是國際,非國傢。

  基本經濟法則,沒有國界。史密斯排拒偏狹立場,長於綜閤之纔,不以一國本位,而著眼於多國。「國富論」易誤導至經濟國傢主義,使各國隻顧己國的財富增進,衍生保護主義等政策。分工閤作是財富的根本,然若受阻於國界,終會步入衰敗。
 
  《原富》共分五篇,下冊收錄末二篇。
  第四篇,論述政治經濟學的思想體係,列舉不同國傢在不同階段的各種經濟理論。
  第五篇,分析君主或國傢收入的使用方式、服務對象,以及優缺點。探問當時政府的赤字和國債,對真實財富造成的影響。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1723~1790)
 
  古典經濟學代錶人物,1723年齣生於蘇格蘭,先後任教於愛丁堡大學和格拉斯哥大學。主要講授邏輯學與道德哲學。代錶著作:《原富》和《道德情感論》。前者奠定經濟學始祖的地位,後者為倫理學方麵的代錶作,地位不亞於《原富》。亞當.史密斯一生中大部分的心血都傾注在《道德情感論》的修訂上,目的就是嚮世人強調:道德和正義,對於社會乃至於市場經濟的運行有多麼重要。
 
審定者簡介

吳惠林


  臺灣大學經濟係博士,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係訪問研究,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特約研究員,臺北科技大學技職所兼任教授。專長為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經濟發展。著有《諾貝爾經濟學傢的故事》、《經濟的幸福力》、《生活中的經濟學》、《飛越黑闆經濟學》、《寇斯》、《亞當‧史密斯》、《弗利曼》、《海耶剋》、《洛剋斐勒》等。另有學術文章專論一百多種,時事評論散見各大報章雜誌。

譯者簡介

郭大力(1905~1976)


  中國經濟學傢、翻譯傢,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譯有《政治經濟學及賦稅之原理》、《原富》、《資本論》、《人口論》、《經濟學大綱》、《經濟學原理》、《生產過剩與恐慌》等古典經濟學名著。

王亞南(1901~1969)

  中國經濟學傢、翻譯傢,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著有《經濟學史》、《世界政治經濟概論》等。譯有《經濟學及賦稅之原理》、《原富》、《資本論》、《人口論》、《經濟學原理》等古典經濟學名著。

圖書目錄

導讀
序論

第四篇 論政治經濟學的思想體係
第一章 商業主義或重商主義的原理
第二章 論限製從外國輸入國內能生產的貨物
第三章 論與某種國傢通商,其貿易差額被假設為不利於我國,遂特別限製其各種貨物輸入
第四章 論退稅 7
第五章 論獎勵金
第六章 論通商條約
第七章 論殖民地
第八章 重商主義之結論
第九章 重農主義,即政治經濟學上視土地生產物為各國收入及財富之唯一資源或主要資源之學說

第五篇 論君主或國傢之收入
第一章 君主或國傢之費用
第二章 論一般收入或公傢收入之來源
第三章 論公債

亞當.史密斯年錶

圖書序言

 
  政治經濟學,若被視為政治傢或立法傢的一門科學,那就要企求兩個不同的目標。其一,是供人民以豐富的收入或生計,更確當的說,是使人民能以如此的收入或生計自給;其二,是以充分的收入供應國傢或共同社會,使公務得以進行。總之,其目的,在於富人民而又富其君主。
 
  不同時代、不同國民的不同富裕程度,曾在政治經濟學上,引齣兩個不同的富民主義。其一可稱為重商主義,其他可稱為重農主義。關於這兩個主義,我將盡我所能,予以充分而明瞭的說明,且將從重商主義開始。這是近世的學說,在我們英國今日又最為人所理解。

圖書試讀

第一章 商業主義或重商主義的原理
 
財富由貨幣或金銀構成的俗見,自然而然的,因貨幣有兩重作用而生。它是通商的媒介,又是價值的尺度。因為它是通商的媒介,所以,我們用貨幣,比用任何其他商品,都更容易取得我們所需的物品。我們常常覺得,獲取貨幣是一件大事。隻要有貨幣,以後隨便購買什麼,都不難。又因為它是價值的尺度,我們常用各種商品所能換得的貨幣量,來估計各種商品的價值。身價值很多貨幣的人,被稱為富人;僅值少許貨幣的人,被稱為窮人。儉樸的熱衷於財富的人,說是愛錢的人;不謹慎的慷慨的豪爽大方的人,說是漠視錢的人。求財富等於求貨幣;總之,按照通俗的說法,財富與貨幣,無論就那一點說,都被視為同義的字。
 
像富人一樣,富國每每被假設為有許多貨幣。貯積金銀於國內,被假設為國傢緻富的捷徑。美洲發現後,有一個時期,西班牙人每到一個生疏的海岸,第一個要問的問題,就是近旁有金銀發現嗎?他們就根據這種情報,判定那個地方,有沒有殖民的價值,乃至有沒有徵服的價值。以前,法蘭西國王,特遣僧徒庇亞諾.加賓諾,去見有名的成吉思汗的一位王子。據這位大使說,韃靼人所常常問到的,隻是法國的牛羊很多嗎?他們這種問題,和西班牙人的問題,有同樣的目的。他們要知道那裡的財富,是否值得他們去徵服。韃靼人及一切牧畜民族,大都不知道貨幣的用處;在他們之間,傢畜便是通商的媒介,便是價值的尺度。所以在他們看來,財富是由傢畜構成,正如在西班牙人看來,財富是由金銀構成。在這兩種看法中,恐怕還要以韃靼人的看法,較近於真理。
 
洛剋先生曾指齣貨幣與其他各種動產的區別。他說,其他各種動產是這樣容易消耗的,故由這等動產構成的財富,不大可靠;一個國傢,即令毫無輸齣,亦隻要是奢侈浪費,就不能由今年這等動產的富有,救濟明年這等動產的缺少。反之,貨幣卻是一個可靠的朋友,它雖然會由這個人轉到那個人,但若保之不使齣國,就不很容易浪費消耗。所以,照他說來,金銀乃是一國動產中最堅固最根本的部分;他還以為,就因為這個緣故,所以,纍積此等金屬,應該是政治經濟的大目標。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