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DSE文言範文+經典(2020修訂版)

圖解DSE文言範文+經典(2020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田南君
圖書標籤:
  • DSE
  • 文言文
  • 範文
  • 經典
  • 香港考試
  • 中文
  • 教材
  • 修訂版
  • 圖解
  • 參考書
  • 學習資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針對文憑試中文科捲一甲部「指定閱讀篇章」的部分編撰。全書錄有詩、詞及文言文35篇,當中16篇是教育局指定閱讀篇章,其餘19篇則為作者精挑細選的經典文言作品。「圖解」是本書的最大特色,以圖畫解說、總括文言篇章內容,將瑣碎而枯燥的文字化成圖畫,提升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其右腦思維,從而更有效地理解和記憶篇章內容。本次修訂除更新瞭「字裏行間」的文章外,亦加入瞭最新的模擬試題,務求緊貼公開試齣題動嚮,尤適閤應試考生作參考之用。
深度解析香港DSE中文科文言文範文精選與經典範例 書籍簡介 本書旨在為準備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中文科的考生提供一套全麵、深入且極具針對性的文言文學習指南。我們深知DSE中文科的挑戰,尤其在文言文範文的理解與答題技巧上,往往是考生拉開分數差距的關鍵。因此,本書集閤瞭歷屆考評局要求掌握的必修及選修文言範文,並輔以精細的分析、現代化的語譯、關鍵知識點梳理,以及高階的應試策略。 本書核心特色與內容結構 第一部分:核心範文精讀與透析 本部分是全書的基石,涵蓋瞭DSE課程範圍內所有必須掌握的文言範文。每一篇範文都以極為細緻的結構進行拆解分析: 1. 原文賞析與結構導讀: 提供清晰的原文排版,便於閱讀。緊隨其後的是對文章的整體脈絡梳理,包括作者的寫作背景、寫作意圖、文章的結構層次(起、承、轉、閤),幫助考生建立宏觀理解。 2. 逐句精準翻譯與字詞註釋: 我們摒棄瞭過於簡化的白話翻譯,採用更貼近現代漢語錶達習慣的語譯,力求準確傳達文言的深層含義。對於關鍵的實詞(名詞、動詞、形容詞等)和虛詞(如「乎」、「者」、「焉」、「而」等)的具體用法,進行詳盡的「一詞多義」辨析和在文中的準確釋義,確保考生徹底掌握文言語法的精髓。 3. 主題思想與寫作手法剖析: 深入探討每篇範文所蘊含的哲理、思想精華(如儒傢、道傢思想、史學精神等)。同時,係統梳理作者運用的修辭手法,例如對偶、排比、設問、反問、議論與描寫的穿插運用,並闡述這些手法如何服務於文章主題的錶達。 4. 「DSE熱點」提示: 總結歷年考題中常齣現的知識點和易混淆概念,標註為「考點聚焦」,提醒考生重點記憶和理解。 範文涵蓋範疇示例(非詳盡列錶,僅舉例說明深度): 散文/論說類: 對《廉頗藺相如列傳》、《燭之武退秦師》等篇目,我們不僅解釋其外交與政治智慧,更著重於敘事和議論的有機結閤;對於《師說》,則深度剖析其「從師」與「為師」的辯證關係。 詩歌類: 對於如李白、杜甫的經典作品,我們將從詩歌的體裁、意境營造、情感錶達層麵進行分析,並輔以必要的格律常識簡介(如不涉及考綱外的嚴格格律要求,但會解釋平仄對意境的影響)。 第二部分:文言文應試策略與高分技巧 此部分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戰能力,是助你取得高分的關鍵所在。 1. 基礎語法與實詞虛詞「速查手冊」: 彙編DSE常考的實詞(如「之」、「幸」、「聞」、「見」等在不同語境下的變化)和虛詞(判斷句、被動句、目的句的標誌),以錶格形式呈現,方便快速複習和記憶。 2. 文言文閱讀理解題型解構: 針對DSE閱讀捲中的文言文部分,細分常見的五大題型: 內容解讀題: 如何準確把握段落大意和句子含義。 字詞義辨析題: 掌握「一詞多義」的適用情境分析法。 修辭手法辨識與分析題: 結閤範文實例,教授如何分析修辭對語氣和情感的強化作用。 文言文轉譯與增譯題: 教導轉譯時如何保持原意,並適當加入現代漢語必要的語序調整。 見解闡釋與論證分析題: 這是論述題的核心,指導考生如何從原文中提取論據,並結構化地組織答案,體現論點與論據的緊密結閤。 3. 篇章比較與融會貫通: 針對部分性質相近(如諷喻類、記述類)的範文,提供比較分析的視角,指導考生在答題時能展現更深層次的知識整閤能力,避免內容混淆。 第三部分:模擬實戰與錯題分析 為確保學習成果的有效轉化,本書提供與考評局模式高度一緻的模擬試題: 1. 精選模擬試題集: 包含多套基於歷屆真題結構設計的模擬試捲,涵蓋不同難度的範文組閤。 2. 詳盡的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解析: 參考答案不僅提供“標準答案”,更附有「滿分要點拆解」,清晰指齣哪些得分點是必須覆蓋的,以及答案的鋪陳邏輯。 3. 常見錯誤歸類與訂正: 分析考生在練習中最常犯的錯誤(如文白夾雜、理解偏差、論述不夠深入等),並提供針對性的改正建議,實現「由錯到學」的閉環學習。 本書適用對象 準備應考香港DSE中文科的中六學生。 需要係統複習文言文基礎知識和應試技巧的中四、中五學生。 希望提升自身文言文素養的中文學習愛好者。 本書以其紮實的內容、詳盡的解析和實用的應試技巧,是考生在DSE中文科文言文領域取得優異成績的得力助手。透過本書的引導,文言文不再是學習的難點,而是展現深度思辨能力的亮點。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田南君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係,鍾情古詩文創作,從事中、小學語文教材編撰工作近十五年,擅長以輕鬆手法拆解語文知識、文言語法、答題步驟,冀激發學生探索、思考、記憶。現為語文教參書及補充練習作者、齣版社顧問編輯、中小學語文導師。編著作品包括:「必讀古詩文係列」(高中、初中、小學)、《香港中學生文言字典》、《圖解 DSE 文言篇章+經典》、《港文言.粵輕鬆》、《港生活.學正字》、《破解 200 題 DSE 文言攻略 15 種》、《破解 200 題 DSE 文言考場進擊篇》、《中文高效閱讀策略訓練3步通》、《中文聆聽策略搶分訓練》、《學會係列.學文言》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先秦諸子散文
文學洪流:治世良方
《論仁、論孝、論君子》/ 003
《魚我所欲也》/ 027
《逍遙遊》(節錄)/ 044
《勸學》(節錄)/ 063
《大同與小康》/ 079
《五蠹》(節錄)/ 090

第二章先秦兩漢詩歌
文學洪流:先民之聲
《碩鼠》/ 105
《離騷》(節錄)/ 113
《飲馬長城窟行》/ 123
《雜詩》(其五)/ 132

第三章先秦兩漢史傳文學
文學洪流:人、史閤一
《曹劌論戰》/ 143
《召公諫厲王止謗》/ 154
《鄒忌諷齊王納諫》/ 164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錄)/ 175

第四章兩漢六朝散文
文學洪流:文、筆之爭
《報任少卿書》(節錄)/ 217
《齣師錶》/ 230
《陳情錶》/ 255
《桃花源記》/ 267
《與宋元思書》/ 277

第五章唐詩
文學洪流:詩之國度
《山居鞦暝》/ 289
《月下獨酌》(其一)/ 300
《登樓》/ 313
《賣炭翁》/ 325

第六章宋詞
文學洪流:詩餘詞韻
《八聲甘州》/ 337
《念奴嬌.赤壁懷古》/ 346
《聲聲慢.鞦情》/ 358
《青玉案.元夕》/ 370

第七章唐宋明清散文
文學洪流:文以載道
《師說》/ 385
《始得西山宴遊記》/ 408
《嶽陽樓記》/ 428
《六國論》/ 450
《朋黨論》/ 473
《賣柑者言》/ 485
《習慣說》/ 495
《杯渡山》/ 504

附錄文言句式一覽
判斷句 / 514
疑問句 / 518
感歎句 / 521
被動句 / 523
省略句 / 525
倒裝句 / 535
固定格式句子 / 543
其他常見句式 / 548
(*為指定範文)
 

圖書序言

  • ISBN:9789620446603
  • 規格:平裝 / 560頁 / 17.2 x 23 x 2.8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修訂版
  • 齣版地:香港

圖書試讀



  去年年底,三聯齣版部的友人約我見麵。期間,友人提到《圖解 DSE 文言範文+經典》已經齣版多年,是時候進行大規模修訂,因而問問我的想法。我當下就說:「就更新『字裏行間』的篇章吧!」

  「字裏行間」位於每課的最後部分,是通過緊扣現代生活的小品文,側麵闡釋每篇課文背後的文化、智慧,藉此引發讀者的反思和鑒誡。

  綜觀坊間同類教參書,幾乎沒有觸及課文的延伸內容,的確是以考試為本;而我當年決定創設這個前所未有的欄目,隻是基於一個信念:學習文言文,不隻是為瞭應付考試,更是為瞭保存前人的智慧、延續我們的文化。

  學習文言文,可以從「形」、「神」兩方麵齣發。「形」是文字、句式,也許跟今天的相去甚遠;「神」就是文化、智慧,卻是亙古至今、一脈相承的,這就是我經常說的「韆古雖變,人心惟一」:孔子對君子品格的追求、孟子對取義的堅持、藺相如的忍辱負重、諸葛亮諫主的苦心、韓愈扭轉風氣的決心、範仲淹心繫天下的憂樂、辛棄疾的孤芳自賞……直到今天,我們不也是在探索嗎?

  試想想,花三年時間學習十六篇範文的「形」,為的隻是應付幾道考題,這樣實在是太浪費瞭。因此,我決心要把各篇課文的「神」寄託於「字裏行間」之中。至於今次修訂的「字裏行間」,亦集中於十六篇範文上,內容不但緊貼時代步伐,更加入我的「範文之旅」──訪潮州韓祠、登永州西山、臨黃州赤壁、上嶽陽高樓,藉此抒發所見所聞所感,讓同學鞏固所學、擴闊視野。

  農夫有「農忙」的季節,為的就是迎接金鞦的豐收;而身為作者的我,一樣有「稿忙」的季節,為的就是在書展給讀者獻上我精心編撰的教參書。希望多年來的「筆耕」,能夠為各位讀者開闢一片形神俱備的「文言小天地」。

田南君
二零二零年六月

用戶評價

评分

我必須得說,這本「圖解」係列的功力,絕對不是浪得虛名,它徹底顛覆瞭我對傳統文言文輔導書的刻闆印象。以往的教材,總是習慣於堆砌密集的註釋和冗長的背景介紹,讀起來像是啃乾巴巴的石頭。但這本,它真的做到瞭「圖解」,而且用得非常巧妙和到位。它不是那種為瞭圖解而圖解的膚淺裝飾,而是真正抓住瞭古文語法結構和意象轉化的核心難點,用清晰的流程圖、對比錶格甚至是現代化的情境示意圖來輔助說明。舉例來說,對於一些比較抽象的哲學概念,書中能迅速切換視角,用現代人更容易理解的邏輯鏈條來重構古代的論證過程,這對於我們這些習慣瞭直接錶達的語境的讀者來說,簡直是開瞭一扇窗。這種跨時代的溝通方式,讓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文言經典,瞬間變得鮮活且可親近,讓人由衷佩服編輯團隊的編排智慧。

评分

說到實際的學習效果,我不得不提到它在「應用性」上的深度挖掘。許多國文參考書往往隻停留在「翻譯」和「解釋」的層麵,但這本書顯然走得更遠。它在解析完範文的字句義理之後,會非常細緻地分析齣這些篇章在寫作手法、修辭技巧,乃至於情感錶達上的「時代共性」與「個人獨特性」。更棒的是,它似乎還預設瞭應試者的需求,會隱晦地提示哪些句子是歷年考題的高頻區,哪些論點是老師們特別強調的「齣題陷阱」。雖然它沒有直接給齣標準答案模闆,但它提供的分析框架和思維路徑,足以讓我們自己去建構一套麵對不同題型的應對策略。對於我們在準備模擬考或是總複習時,這種由內而外的戰略指導,比死記硬背幾篇範文的翻譯要有效率得多。

评分

這本書的作者群,我感覺他們對「語感」的培養有著一種近乎偏執的追求。我們都知道,文言文的精髓,最終還是要迴歸到那種「韻味」和「氣度」。很多輔助讀物在追求理解的同時,卻犧牲瞭這種語言的美感。但這本參考書的註釋和賞析部分,用詞非常講究,它不會用過於口語化或生硬的現代詞彙去「玷汙」原文的優雅。相反,它會引用其他古代文人的優美詩句或散文片段來互相印證,構築起一個豐富的文化語境網。當你讀到那些細膩的賞析時,你會感覺到作者們是真的熱愛這些文字,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應付考試的工具。這種傳遞齣來的文化溫度,讓學習過程不再是枯燥的任務,而更像是一場與古代文人的心靈對話。

评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深得我心,那種沉穩又不失現代感的封麵,光是拿在手上就覺得自己好像已經掌握瞭半個中文學霸的氣場。我特別喜歡它選用的紙質,觸感細膩,印刷的油墨飽和度恰到好處,即便是長時間盯著那些密密麻麻的古文,眼睛也不容易感到疲勞。書本的開本大小也設計得相當人性化,無論是放在書包裡通勤路上啃讀,還是在咖啡廳裡享受閱讀時光,都顯得非常方便攜帶。而且,內頁的排版布局,那種留白的藝術處理,讓複雜的文言文結構在視覺上得到瞭很好的舒緩,不像有些參考書那樣排得密不透風,讓人望而生畏。對於我們這些習慣瞭圖像輔助學習的颱灣學生來說,這種視覺上的舒適度,其實間接影響瞭我們對內容的吸收效率。我覺得齣版社在這些細節上的用心,真的體現瞭他們對讀者體驗的重視,這遠遠超齣瞭單純的知識傳遞,簡直是一種閱讀享受的昇華。

评分

從颱灣讀者的角度來看,選用這類港澳地區的教材,其實是帶著一點點「尋寶」的心態。我們兩地的中文教育體係在某些細節上確實存在差異,尤其是在對待特定經典的解讀角度上。這本「圖解DSE文言範文+經典」最讓我驚喜的是,它提供瞭一種不同的、更宏觀的視野來看待我們共同的中文傳承。它對於一些典故的考證和語法結構的梳理,有時比我們本地教材裡更為細緻入微,或者說,它提供瞭一個「他者」的視角來反思我們自身的學習路徑。這種視角的切換,讓我對某些熟悉的篇目產生瞭全新的理解,彷彿是從另一個維度重新丈量瞭中文的博大精深。總體來說,這是一本在廣度、深度和美感上都達到極高水準的參考書,對於任何想要真正掌握文言精髓的學習者來說,都無疑是書架上不可或缺的珍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