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深入淺齣 一探道學究竟
上醫治病之先
身心的健康、平衡、放鬆,似乎是現代人最迫切的課題,但往往認真麵對此課題的人,總已病入膏肓到瞭後悔莫及的階段,鮮少人懂得在恣意揮霍先天能量前,好好掌握永續維持的修練契機。試問,若人體可以如同雲端儲存係統般,在平時預先儲值備電,需要時再從庫存調度能量使用,缺乏時又有可以充電的方式,你會願意嘗試嗎?參考前人的智慧,綜閤現代人生活經驗,試著從理解理論與身體力行中體悟道傢的養生哲學。
智慧溯往納今
本書全文以前人智慧的古籍齣發,舉凡《黃帝內經》至老莊思想,繼承聖賢智慧與能量,輔以現代人熟悉的字彙及語言,加上常人可以理解的舉例方式,古今貫串,讓讀者藉由深入淺齣的穿針引線,有機會一探道學功法,進而體驗箇中奧妙。
功夫經歷轉化
作者長年習道,無論是功夫本身亦或是背後哲理,都能有自己內化後再詮釋的思想,並加以轉換為淺顯易懂的文字,應有助於大眾對一般功法的研習與精進。文中諸多談及練功的境界,將文字與功法巧妙串接,看似陳述事實,背後卻暗藏功法,實虛之間還需要作者以親身體驗感受後,纔能信手拈來,從自然、醫學、科學、人文、生活…… 等方麵進行解說,實屬難得的切入角度。
說理深入淺齣
以天、地、人的脈絡,從認識、常識、知識、意識,由和讀者切身相關的議題切入,深入探究生命宇宙天人閤一的運行,提綱挈領地將道學理念的精粹再分享。對於諸多從健康、養生、心靈追求層次的讀者來說,除瞭滿足一探道學究竟的需求外,每個章節都內嵌許多深奧的修行功法,文字不僅隻是字麵意涵,如果修練的境界有達到,細細重新咀嚼後,讀者必有另一層次的心領神會。
道法源於生活
道學有趣的地方,除瞭道理貫串韆年外,就是生活中俯拾即是的體悟,舉凡行、住、坐、臥,乃至與人、大自然相處都是珍貴的教材與修練的方式,未必要到深山閉關。大隱於市,小隱於野,生活中亦能找齣修練題材。「道」存在於你我周遭,自古以來皆是。然而,道學之所以高深奧妙,無非宇宙間萬物包含天、地、人的運行,大都可以「真理」貫之。生活各種現象皆有可相對應與驗證的道理。
經驗承先啟後
為瞭傳承老祖先的能量與智慧,修道人士如作者,能以自己親身經驗為題材,將韆百年的精華,以現代讀者可以理解的方式撰寫,把深厚的基礎轉化為令人容易接觸的語言,為想一探究竟的讀者開立一扇門窗,也為傳承盡上一份心力,實屬難得與感動。在西方醫學充斥的現代社會中,需要更多不遺餘力的同好,將前人智慧結晶展延開來,在珍貴的寶藏與求道的眾生間,建立起探究的祕境,完成道脈延續的重責大任。
梅花氣功大師 黃文誌
推薦序2 妙傳苦修孕結晶
在這大韆世界中最高明的學問都是在研究人的學問。天地之間,萬物具備,莫尊於人,而人體之保全又賴於天地滋養,違之則病。故欲長命百歲,端賴養生有道。而習練內(氣)功便是能充分挖掘人身自我潛力的根本。
認識許兄十多年,他雖然是理工科的高材生,也一直服務於高科技界,但其人文素養及對中國傳統五術的喜好與領悟非常人可及。
做為本書的催生者,這本書的誕生也是一段有趣的傳奇。許兄沉浸於梅花道功二十多年,數十年如一日勤練不輟,其持久的意誌力委實驚人,唯梅花道功承襲全真龍門宗丘祖師先天功法,讓一度睏於後天境域,而無法順利攀越進入先天境界的許兄沮喪不已。
在一次茶敘中談到妙傳與苦修之區別而心有所感。妙傳需有天賦體質,再經師傅的點竅加持,纔有機會能立地得傳,而大部分人皆須苦修循序漸進,一步一腳印去纍積突破。但是梅花道功的傳承似乎重妙傳而忽苦修,教導過程中也是信手拈來,常無一定章法,讓一般習練者有時很難有所適從,往往須獨自摸索,徒使修行過程倍增睏難。我以齣書的過來人身分鼓勵他,何不將自身的體悟條理化、規則化,讓後學者有所藉鏡,可省下摸索的時間,於是許兄遂發心想完成這艱難任務。
在幾次練功入神、靈臺澄明中, 隱隱得到祖師的允準與鼓勵,讓許兄二十多年的練功經驗得以訴之文字,而終有此書的誕生。
修身養性在中國五術,山醫命相蔔,乃歸於山的部分。山道即仙道。仙字是一個人字旁加上一個山,就字義上或可解為人與山齊,所以養生有成或祝人長壽,便有句成語曰「壽比南山」此之謂也。也是人類嚮大自然學習的智慧結晶。自古到今無數的人透過自身鍛鍊,經驗纍積,代代傳承而有今日的結果。
許兄為人平易中不失嚴謹,而文章卻是易懂且流暢,不需具備對中國傳統陰陽五行的深厚瞭解也能得窺堂奧。將艱澀難懂的古典和前人殫精竭慮的心血結晶,以常人易懂的筆調一一詳述。全書各個章節可以自成一篇獨立的論述,或依著起、承、轉、閤的章法也能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對道傢功法有一通盤瞭解,達到簡單易懂進而通達的目的。
本書重在練功原理的探討,作者以其深厚西方科學的背景,以淺顯的舉例、比喻、圖示,從一個科學人的角度來看練功的原理,讓人不需在古文字堆裡打轉,由理論到實際的修練均有所陳列。
我們追求養生之道當然不希望漫無頭緒章法,而疲於奔命,愈練愈茫然。有此書的喻意讓我們更能輕鬆體會練功的原本,隻要用心體會自能勘透其中道理,做到性命雙修,福慧雙全,從而達至圓滿人生的境地。
IGS天賦智能教育學院院長 丘仲安
作者序 勤於練功,養生自在無形中
「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句話是自古流傳對習練武術者的一種告誡,也可以說是一番提醒。「武」指的是形之於外各式各樣的武藝技術,「功」則是相對於內在應該蓄積的能量,基本上與本書所要介紹的練功,或者說是鍛鍊內功是息息相關的。
武術傢習練內功為的是培養精、氣、神的能量,而無獨有偶的,修行者也會藉由內功鍛鍊來改造身、心、靈的素質。前者講究的是養精蓄銳,後者為的是明心見性。由此可見內功訓練可以是肉體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無形的;是後天的,也是先天的。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既然內功有益於精、氣、神的培養與身、心、靈的改造,無疑地,對一般人追求健身、養生來說,習練內功也應該是一項非常理想的利器。
內功的鍛鍊從最古老的導引術、五禽戲、八段錦,以及重視內功訓練的內傢拳術,如太極拳、八卦拳、形意拳等,到道傢內、外丹功的修練,佛傢顯、密宗的各式修行,還有瑜珈術、圓極舞、香功……等,現代人發展齣來的各種功法,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給。不過,不管是什麼樣的功法,大抵都是從呼吸、身體和心態著手,來達到鍛鍊的目的,也就是所謂調息、調身、調心的手段。
總的來說,習練內功的方法大都可以歸納於佛傢或道傢的修行方式。佛傢方麵有的是各大名山的宗教大師和八萬四韆法門的佛傳經典,可指導追隨者如何練功修行。倒是道傢,雖然也有不少經書典籍流傳於世,但由於普遍缺乏明師指點,因此坊間的道傢據點,很多變成民俗信仰的道教宮廟,而不少記載實務修練道功的經典,也渾然不覺的淪為蕓蕓眾生的迷信,或成為江湖術士用來混口飯吃的奇門幻術。
筆者有幸能拜於正統道傢門下,二十多年來除瞭耳濡目染,也身體力行的沉浸於內功鍛鍊之中。雖然其中或因福緣不足、或因業障仍深,不論如何總是至今仍夙夜匪懈的苦修於道法之中。
說來練功並不止於功法的勤練,若能讀讀前人的思想經論,再與自己所學所練相互印證,往往會產生更多的領悟。寫此書,除瞭是自己的階段心得,同時也期望能幫助有心於練功的同好,可以快速的掌握所謂練功的條理。
前麵提過,練功是拳術、是修行、是健身、是養生,或許也可以說:練功本質上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或生命的哲學。雖然說練功可從呼吸(息)、姿勢(身)、心性(心)等三方麵來調整身體,但真正最關鍵的還是調心的訓練。身、息的鍛鍊總難逾越後天的框架,真正得以超凡入聖,擺脫後天、進入先天境界的,隻有本心本性的還真歸源。
《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道德經》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箇中真意盡在其中。藉用詩人陶淵明的話來說,正是:「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許教心
自序於壬辰年 立春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