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分根:西原借款與日本的大陸政策

菊分根:西原借款與日本的大陸政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孫志鵬
图书标签:
  • 菊分根
  • 西原借款
  • 日本大陆政策
  • 近代史
  • 经济史
  • 政治史
  • 日华关系
  • 殖民主义
  • 金融
  • 历史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西原借款」,是近代中日關係史上的一樁迷案!近代的日本對中國的政策,向來是以經濟手段來獲取政治和軍事上的利益。一戰期間,日本為了獨霸中國,有「超然內閣」之稱的寺內正毅內閣,於是借助大戰局勢,透過中國浪人西原龜三秘密周旋,在「菊分根」戰略主導下實施「經濟的北守南進策」,暗中促成巨額的西原借款。由於西原借款的秘密性和封閉性,當時的中日輿論界對於數額多少有各種猜測,學界至今仍存在爭論。因此,西原借款的資金來源、具體金額,仍是謎團之一。

  中國學界仍常探討「二十一條」與五四運動的因果關係,但從時間脈絡來看,西原借款的成立處於「二十一條」與五四運動之間,而且,西原借款合同文本的核心內容,可視為「二十一條」的翻版乃至升級版,參與西原借款的中方人物章宗祥、曹汝霖、陸宗輿,是五四運動期間被視為「賣國賊」的人物,種種關聯絕非歷史巧合,而是一戰前後中日關係史上的完整邏輯鏈條。所以,西原借款與「二十一條」和五四運動之間究竟存在怎樣的隱秘邏輯,是其謎團之二。

  西原借款成立後,其本金和利息的償還,成為北洋政府的一大負擔,但其償還過程與數額至今仍未能明確,中日雙方參與者各懷鬼胎的牟利行為實已塵封已久。直至南京政府成立,立法院長胡漢民力倡「革命外交」,引導國內輿論反對承認西原借款。面對沸騰的輿情,作為中日雙方談判代表的財政部長宋子文與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不得已之下採取「改名承認」西原借款的方法來暗渡陳倉,哪知卻迎來「九一八事變」的侵略炮火。是而,「改名承認」的虛實,成為又一謎團。

  本書將逐一揭開附著在西原借款上的重重謎團,重新推演近代日本對中國的政策史和中日關係史上鮮為人知的歷史劇幕。
 
菊分根:西原借款與日本的大陸政策 内容提要 本书深入剖析了20世纪2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外扩张战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西原借款”及其对日本大陆政策的深远影响。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考证,揭示了这一错综复杂的金融与政治操作背后的动机、实施过程及其对东亚地缘政治格局产生的复杂效应。 第一部分:时代背景与政策酝酿 1920年代初,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虽然取得了经济上的短暂繁荣,但其在东亚,尤其是在中国大陆的战略布局却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中国国内军阀割据的局面为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但另一方面,列强间的竞争(特别是美国和苏联的介入)使得单方面的军事或政治渗透变得愈加困难。 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和与政府关系密切的财阀,开始寻求一种既能有效控制中国北方资源与政治脉络,又能规避国际干预和国内政治阻力的“金融渗透”模式。西原弥八郎,一位在旧中国政坛上具有复杂人脉的日本商人,成为了这一战略的执行者和代理人。 第二部分:西原借款的架构与操作 西原借款(Nishihara Kensetsu Kōgyō Kabushiki Gaisha,简称西原借款公司)并非一笔单纯的商业贷款,而是日本政府通过授权和隐性担保,向中国北洋政府提供的一揽子高利贷性质的融资计划。本书详细梳理了借款的资金来源、利率构成、担保物以及最终的偿还机制。 资金来源的复杂性: 借款的资金并非完全来自日本政府的财政储备,而是通过多家日本大型银行和产业资本进行筹集,这使得日本政府得以在法律上保持一定的“模糊性”,在出现违约或政治僵局时,可以撇清直接的国家责任。 借款用途的政治化: 尽管名义上这些借款旨在支持中国的“建设事业”和“财政稳定”,但绝大部分资金流向了支持特定军阀(如段祺瑞、曹锟等)的政治活动,用于贿赂、巩固权力基础,以及购买军火,从而确保亲日派在中国政坛的发言权。这些资金的“黑洞化”使用,使得中国政府无力偿还,为日本日后攫取利权和土地使用权埋下了伏笔。 第三部分:借款的扩张与中国政治的“债务化” 本书通过对一系列历史档案(包括日本外务省、陆军省的秘密电文,以及北洋政府的财政记录)的交叉比对,重构了西原借款在1917年至1923年间的快速扩张轨迹。重点分析了借款如何渗透到中国的铁路建设、矿产开采和关税管理等核心经济命脉。 铁路霸权的确立: 西原借款被用于修建或收购多条关键的战略铁路,这些铁路不仅连接了日本控制的满洲地区与中国内地,更重要的是,它们为日本的军事物资运输和资源掠夺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例如,对某条特定铁路线路勘探和修筑的资金审批流程,揭示了其中涉及的政治交换和军事意图。 对中国主权的影响: 借款所附加的苛刻条件,如特定港口的优先使用权、矿产的排他性开采权等,实质上构成了对中国国家主权的侵蚀。书中特别指出,一些借款的担保机制,实际上是将中国未来的税收和海关收入作为抵押,形成了事实上的“债务藩属化”。 第四部分:政治后果与政策的反噬 西原借款体系在短期内确实达到了扶持亲日势力、削弱中国中央政府的目的,但其长期效应却对日本的大陆政策产生了显著的反噬作用。 “西原金融陷阱”的破产: 随着中国内部政治格局的变化(如国民党势力的崛起和对北洋政府的清算),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西原借款的偿还问题日益凸显。日本政府发现,他们所投资和扶持的军阀政权并不稳定,导致巨额借款面临无法收回的风险。 国际形象的恶化: 尽管日本试图将西原借款包装成商业行为,但其通过金融手段干预他国内政的实质,引起了英、美等国的警惕和批评,加剧了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孤立感。 国内的争议: 在日本国内,围绕西原借款的“黑幕”和资金去向的争议从未停止。部分立宪政党和舆论指责这是政府与少数投机商人勾结,利用国家信誉谋取私利,损害了日本的国家形象,并消耗了大量的国家信用。 结论 本书最终论证,西原借款不仅仅是一笔金融交易失败的案例,它是20世纪初期日本帝国主义大陆政策在“金融渗透”阶段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日本在军事扩张受限后,转向以资本为武器试图实现其大陆霸权野心的尝试。然而,这种建立在不平等和政治干预基础上的金融结构,最终因其内在的脆弱性和被干预国家内部的抵抗而走向了失败,为后续日本采取更直接、更暴力的扩张手段(如对满洲的直接占领)提供了教训,也揭示了其对外政策的结构性缺陷。通过对西原借款这一关键案例的细致考察,本书为理解近代东亚的经济史、金融史与地缘政治变迁,提供了独特而深刻的视角。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孫志鵬


  男,1982年生,中國河南新鄉人。
  2013年,中國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學博士,同年留校工作。
  2017年,升任副教授。2018年,擔任碩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中日關係史、日本東洋學、醫療社會史。

  在《社會科學戰線》、《經濟社會史評論》、《外國問題研究》、《日本侵華南京大屠殺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0餘篇,主持完成中國省部級項目3項。

 

图书目录

緒論
一、國內外研究綜述
二、研究思路與框架
第一章 「經濟的北守南進」與日本侵華方針的轉變
第一節     「經濟的北守南進」
一、「王道主義」與西原龜三的早期活動
二、「朝鮮組」的形成與西原借款的初期構想
第二節     中日財政狀況與西原借款的資金來
一、一戰期間中國與日本的財政狀況
二、西原借款的資金來源與銀行系統
第三節     日本侵華方針的轉變
一、寺內內閣的對華方針與援段政策
二、交通銀行借款與「泛亞洲主義」
第二章 「菊分根」戰略與「東亞自給圈」構想
第一節     「菊分根」戰略的推進
一、日本援段政策的深化
二、「親善」偽裝下的利權掠奪
第二節     「東亞自給圈」構想與二重外交
一、朝鮮組的絕地「反攻」
二、西原借款基本構想的挫折
第三章 協調與擴張的雙重變奏
第一節     「中國本部」的協調
一、原敬內閣的西原借款善後策
二、巴黎和會期間密約公開與五四運動
第二節     「滿蒙利權」的擴張
一、新四國銀行團的成立
二、「勢力圈外交」的博弈
第四章 西原借款的性質判定與日本的債務催逼
第一節     西原借款的性質判定
一、三份西原借款收支表的比較
二、西原借款用途的統計與分析
第二節     日本的債務催逼
一、交通銀行經管債項
二、財政部經管債項
第五章 西原借款的財政整理與日本的「自主外交」
第一節     西原借款的財政整理
一、華盛頓會議與九六公債日金部分
二、北洋政府的外債整理計畫
三、日本對西原借款的財政整理
第二節     日本的「自主外交」
一、清浦內閣的對華綱領與「自主外交」
二、關稅特別會議期間日本的利益算計
第六章 西原借款論爭與「菊分根」戰略的失敗
第一節     西原借款論爭與觸底式談判
一、關稅自主談判與債務整理協議
二、中國國內的西原借款論爭與「改名承認」
三、西原借款的觸底式談判
第二節     「菊分根」戰略的失敗
一、九一八事變後的債務交涉
二、中國對日宣戰與取消西原借款

結語
一、影響西原借款的三個因素
二、如鯁在喉:西原借款的深度影響

附表
參考文獻
後記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0671148
  • 叢書系列:財經、政治、管理類
  • 規格:平裝 / 312頁 / 17 x 23 x 1.5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推薦序

重提西原借款的意味


  一戰期間,在中國大陸每每以浪人面目出入社交場合的西原龜三,在日本則是於財界和政界之間穿針引線的活躍人士。一戰後期,寺內正毅內閣對段祺瑞政府的一系列貸款,始自1917年1月,終至1918年9月,共有8筆貸款,總計1億4,500萬日圓。蓋因西原龜三居中建議並斡旋,故被稱為「西原借款」。1917年和1918年日本的年度財政收入分別約為6億400萬日圓、7億2,000萬日圓 ,1億4,500萬日圓在當時是一筆巨額貸款。1918年的西原借款額度是1億2,000萬日圓,占日本政府全年歲出的16.6%,由此即可見一斑。

  除了因一戰「景氣」使得日本政府有餘力支出這筆款項之外,試圖用貸款來實現對中國的侵入這個政治目的,是日本政府的主要盤算。與寺內內閣之前的大隈重信內閣提出「二十一條」試圖全面控制中國的強硬手段不同,這是一種用經濟手段纏繞中國經濟命脈的「軟」策略。在政局動盪不已的中國,這筆貸款能否收回?組成國際銀行團加緊滲透中國經濟的英、美等國對此秉持何等態度?這都是西原借款面臨的危險。

  大隈內閣提出「二十一條」時,就有日本「向中國伸出侵略魔掌」一類來自美國的指責,寺內內閣對此似乎有所反省,其對華貸款策略似乎是打算一掃各國的批判和誤解。政界大佬伊藤巳代治、平田東助、原敬、犬養毅等人出席政府組織的外交調查會,都贊成用「軟」手段(對華貸款)來達到「硬」目的(政治目標)。但是,在包括對中國貸款在內的諸般難題考驗下,寺內內閣知難而退宣佈總辭職,當時西原借款已經完成,社會一致非議。在批判聲浪之中病勢加重的原外相本野一郎在剛說過「今日的責備全都可以衝著我來」之後,就一命嗚呼了。在這種情勢下,原藏相勝田主計仍強硬地表示,要想在列強之中出人頭地,需要將百數十億的產業資金注入殖民政策的執行過程之中,斷行國家重大政策必須忍受艱難與犧牲,惟有如此國家政策的根幹枝葉方能繁茂昌盛,《菊分根》的戰略構想才可能會實現。

  《菊分根》原書日文副標題中的「施設」一詞,根據勝田以及西原的用意,似可譯為「裝置」,意即將對中國段祺瑞政府的貸款,看作是可孕育出若干繁榮的菊花母株的宿根,可分株培植,漸次擴展。這樣母株就成了一種順應自然規律繁衍散生的植株,對華貸款也就成了向中國整個經濟進而向中國政治滲入的控制器。對段政府的援助式貸款,憲政會總裁加藤高明強烈反對,金融界和實業界認為充滿危險的也大有人在。但在獲得政友會和(日本)國民黨支持的第二代藩閥控制的政權內,依然得到支持,並在1918年3月的第40屆議會仍然獲得多數票支持。勝田興奮不已,當場詠俳一首:「そろそろと 菊の根分ける 日となりぬ(漸到菊花分根日)」勝田對為何要對中國實施「菊分根」戰略,有三大理由:(1)中日同文同種,國家關係密切;(2)為日本國民經濟計,中國不可置之度外;(3)為日本國防獨立計,日中關係不可置之度外。此三大理由,說出了在中國實行「菊分根」戰略的目標及重要性,是一種戰略「裝置」。        宿根分株成子株發育生長,子株在成為主株後同樣可再度分株繁衍,並且對母
  株保持著不可能淡薄之親近性。這種「裝置」比之赤裸裸索要政治、經濟、軍事控制權的「二十一條」,成本雖低卻有效得多。1935年,經濟學家赤松要根據日本棉紡織業的發展經驗提出「V型」的雁行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將日本視作「領頭雁」,也可以視為「菊分根」理論的再發展。
縱覽全書,作者在本書中有若干創新之處。

  首先,在西原借款的成立問題上,學界的先期研究常集中在日皖關係的強化以及日本對華政策由武力侵略到經濟侵略的轉變之上,而本書另闢蹊徑,將個人思想與政府外交政策相結合,不僅追溯了西原龜三的「王道主義」思想與西原借款基本構想之間的演變歷程,展示了日本大陸浪人與政府對華政策的互動關係,而且以西原龜三「自主外交」與林權助「協調外交」的明爭暗鬥為例,論述了一戰後期日本政府內部「二重外交」的結構性對抗特徵,即「以利益政治為爭點,以外交理念相頡頏」。

  其次,在西原借款的償還問題上,國內外學界尚未見到對中國償還西原借款具體數額的研究,存在研究盲區,而本書根據大量中文、日文檔案史料,統計了中國對西原借款本金和利息的償還數額與具體過程,最後得出具體數字,即西原借款最終償還本金500萬日圓,實際償還利息29,388,504.44日圓,合計償還本息34,388,504.44日圓。相對1億4,500萬日圓的西原借款本金,償還數額占23.7%。此外,就勝田主計設計「菊分根」戰略而言,其目的原本就不在能否確保回收貸款這種一城一池之得失計算在內。

  再次,在西原借款的整理問題上,學界常以國民政府的公開發言為依據,認為其始終拒絕承認西原借款,而本書根據對中、日兩國檔案史料的解讀,發現國民政府內部圍繞是否承認西原借款問題其實存在較大分歧,即以胡漢民為代表的立法院主張採取「革命外交」的方式直接拒絕承認西原借款,但以王正廷、宋子文為代表的外交部和財政部則主張「避虛就實」整理西原借款。在此過程中,國民政府利用西原借款概念模糊的特徵,採取了偷換概念的方式,暗中「改名承認」西原借款。只是由於日本堅持己見不肯讓步,才導致西原借款的償還被無限期擱置,以致從結果上顯現出國民政府始終拒絕承認西原借款的假象。

  最後,本書對西原借款的範圍、用途、取消過程等問題也做了較為詳盡的分析。例如將其範圍限定為1億4,500萬日圓;通過比較三份西原借款用途統計表,進一步明確了日本實施西原借款的政治性質;對中國取消包括西原借款在內的中日間所有債務的法理正當性,作了必要的交代。在結語部分,作者跳出瑣碎的史實考證,從西原借款的內在影響因素以及深度影響等角度,在宏觀上明確了西原借款與「二十一條」、五四運動、關稅談判、九一八事變等重大歷史事件之間千絲萬縷的關聯,展現了1917~1937年間日本的西原借款在大陸政策「菊分根」戰略驅使下產生的多重歷史影響。

  在「菊分根」戰略構想之下,日本利用對華債權向中國的經濟、政治、軍事乃至文化領域進行全面滲透並試圖一舉奪得控制權,是一個需要進一步清理的研究課題。作者以近代日本對華政治貸款中最為引人注目的西原借款為例,在借鑒中國近代外債史「借債-還債-理債」理論的基礎上,從外債和外交的雙重視角切入該問題,又在日本大陸政策的脈絡中完成了這項研究。重提「西原借款」,其意味除了該研究仍須深入之外,也在提請讀者注意,應當在日本對華言說的美麗詞藻背後探詢其實質目標究為何物。
 
周頌倫
2021年4月12日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历史书籍,尤其涉及到两岸关系和日本角色的著作时,总会有一种微妙的警惕感。这种警惕并非针对作者的立场,而是源于我们自身在历史光谱中尴尬的位置。这本书的标题暗示了对“大陆政策”的深入剖析,这必然牵扯到日本对中国资源和战略空间的布局。对于台湾的读者来说,理解这些布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定位自己在东北亚和东亚地缘政治棋局中的位置。我更看重的是,通过对“借款”这种经济工具的考察,能否洞察出殖民心态的延续性与变异性。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清晰的分析路径,帮助我们理解历史的惯性是如何作用于当代的,那它无疑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力作。

评分

老实说,我对这类聚焦于特定外交事件和金融操作的著作通常敬而远之,总觉得文字过于干燥,缺乏引人入胜的故事性。但这本书的书名,特别是“西原借款”这个关键词,立即把我拉回到高中历史课本中那些模糊的片段——那似乎是一段关于日本如何通过经济手段渗透中国大陆的早期尝试。在台湾的史学脉络中,我们习惯于从“反殖民”或“民族主义”的角度去解读历史,但如果能从更微观、更金融化的层面去审视当时的权力运作,想必会带来许多颠覆性的认知。我希望作者能将那些冰冷的数字和条文,转化为能够让人感受到决策者呼吸和时代脉搏的叙事。毕竟,历史不应该只是堆砌事实的仓库,它应该是活生生的剧场。

评分

最近几年,台湾的年轻一代对于“去中国化”或“重新定位台湾历史”的讨论越来越热烈,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如何看待日本在区域历史中的角色。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切中了这个社会脉络。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在宏大的“大陆政策”背景下,聚焦到“借款”这一具体动作上的。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策略,往往是最考验功力的。如果处理得当,它能揭示出宏大叙事背后的真正驱动力——那些幕后的金钱交易和权力博弈。我猜想,这本书或许能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框架,让我们不再仅仅将日本视为一个单一的外部力量,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在特定历史阶段,有着其内部逻辑和矛盾的复杂行动者。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乍看之下,那浓厚的历史气息和略带晦涩的标题,确实让人对内容有些摸不着头脑。我记得当时在书店里翻阅时,光是那个“菊分根”三个字,就充满了日式语汇特有的那种精妙与疏离感,让人好奇这究竟是关于哪段尘封的往事。台湾的史学研究,尤其是在战后如何处理与日本的复杂关系时,总是会触及到一些敏感但又必须面对的议题。我猜想,作者在处理这类题材时,必然是下了极大的功夫去梳理那些错综复杂的政治脉络和经济互动。毕竟,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背景,或多或少都和“日治时期”的阴影或遗产有所关联,理解那个时代,就如同拼凑我们自身身份的一部分。所以,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考证,更是一种对历史的深度对话。

评分

从文学和写作风格的角度来看,一本学术专著要做到雅俗共赏是极其困难的。我接触过一些日本学者撰写的相关主题的著作,他们往往有一种沉静而内敛的笔法,仿佛在描述一场发生在遥远冰原上的雪崩,虽然震撼,但情绪的表达却是克制的。我希望这本书能继承这种严谨性,同时又不失台湾本土历史书写中那种特有的人文关怀。我们这一代读者,在阅读历史时,往往渴望在冰冷的史料中捕捉到一丝丝人性与挣扎的痕迹。如果作者能够将复杂的国际政治角力,用一种既有学术深度又不失可读性的方式呈现出来,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不仅仅停留在专业领域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