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國際關係研究是一門既古老,又新興的學科。古老,是因為國際關係關心的議題,如戰爭與和平、權力與利益等,以及研究的理論觀點如現實主義、理想主義等,無論在東、西方,都可以上溯到千年以前。新興,則是因為國際關係在二次大戰後才成為大學中的學系。這個古老、新興的學科因為國際關係局勢的不斷變化,使得議題不斷增加,也使理論研究不斷翻新,讓國際關係研究的學術人口、學術期刊、學術會議快速增加。每天都有新的國際關係議題、研究理論、概念名詞出現,令人目不暇給。但大量的名詞、概念也常使有心想要瞭解國際關係者望之卻步。因此,歐洲、美國、日本國際關係學術界早有編輯辭典的傳統,讓學者、學生,甚至有興趣的一般大眾能正確、快速地掌握國際關係議題。
在國內,台灣商務印書館在1971年出版的《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中有《國際關係》專冊,堪為經典之作。但該書出版迄今已半個多世紀,國際關係局勢和理論已有許多變化和發展,有待更新。而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自由軟體和知識開放性概念的散布,有心瞭解國際關係者,雖可以透過網際網路上如維基百科(Wikipedia)等資源的查詢,而有初步的瞭解,但本書編著者從研究和教學的經驗中發現,網路上的資訊固然取得容易,但內容卻有許多令讀者一知半解,甚至使初學者和有心自學者感到困惑的地方,因此多年前透過林宗達先生召集,興起合作編纂一部國際關係辭典的意念。期間歷經作者群多番討論、認真撰寫、交叉戡校,再經審慎校稿,修正詞條目錄及內容,終於戮力完成此著作。如今距離一、二版出書已十年左右,為因應許多新的國際關係議題的誕生,爰在五南的支持下決定將舊版增修,推出第三版,以符合讀者需求。
由於國際關係範圍廣泛,涵括理論與實務,故本辭典採議題導向,經參考英美及國內相關國際關係書籍,除介紹國際政治的重要理論外,也以牽動國際關係運作的制度、機制、規範、概念和政策做鋪陳,並以此建構詞條,分佈於十四個篇章中,分別是一、國際關係研究概論;二、國際關係理論Ⅰ(現實主義);三、國際關係理論II(自由主義);四,國際關係理論III(反思主義、其他);五、國際政治經濟;六、外交決策與分析;七、外交史;八、道德與國際法;九、國際戰爭與和平;十、國際組織、十一、全球化;十二、區域整合與發展;十三、國際環保政治與永續發展;十四、大陸研究與兩岸關係,並將所有詞條分中英文收錄於索引當中,以方便讀者查閱,俾能發揮工具書的功效。
本辭典由目前正在各大專院校任教的學者撰寫,他們分別是林麗香(負責第六、十四篇)、蔡育岱(負責第四、七篇)、王啟明(負責第一、九篇)、林文斌(負責第五、十二篇)、葉怡君(負責第十篇)、徐家平(負責第八、十三篇)、譚偉恩(負責第二、三、十一篇)。
國際關係研究因議題、名詞、概念、理論、觀點繁多,學者側重與切入面向不盡相同,本書編寫詞條雖力求周全,但恐無法涵蓋所有,尤其在名詞界定分類部分,相關議題或有難以取捨者。以硬實力(hard power)為例,雖屬性似應歸類於國際關係理論Ⅰ(現實主義)部分,但其與軟實力(soft power)的界定區分,需歸功於自由主義學者奈伊(Joseph Nye)在1990年代的闡釋,故編者傾向將硬實力放置於國際關係理論II(自由主義),用以對應軟實力的屬性。類似詞性相關者所在多有,即使編著者已盡力求全,仍難免有掛一漏萬之處。
這本辭典能順利完成,要感謝作者群的付出與辛勞,以及五南的大力支持。若能因此實現拋磚引玉,嘉惠學子的初衷,實為所有編著者所衷心期盼,至乞各界先進不吝指教。
包宗和 謹識
中華民國110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