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照顧憂鬱和失智長者的你

給照顧憂鬱和失智長者的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葉雅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一本提供給「憂鬱和失智長者照顧者」的指南書★
 
  本書採訪多位在不同情境下陪伴憂鬱癥或失智癥長者的照顧者,包括照顧沒有病識感且拒絕就醫的媽媽;卡在照顧爸爸和女兒間,左右為難的三明治照顧者;親子關係疏離,努力用理性支撐照顧責任的女兒;沒有親屬關係卻不吝協助的照顧者;需同時照顧生病雙親,手忙腳亂卻轉而珍惜陪伴時光的孝子等,以個人經驗分享陪伴歷程,並由專傢針對陪伴者會麵臨的問題,從生活及心理照顧層麵分別給予建議。
 
  本書蒐集國內外文獻,摘錄近期研究內容,介紹憂鬱癥及失智癥的癥狀、治療方式及促進老年心理健康的建議。同時提醒照顧者覺察身心變化,瞭解照顧倦怠3個階段可能有的反應,提供數種讓照顧者能自我檢視情緒的工具及求助資源。
 
 
  颱灣60歲以上者約有31萬人罹患憂鬱癥,而2018年底失智癥人口已超過28萬人,為提供照顧者正確資訊、介紹兩種疾病如何辨識、治療與照顧。本書採訪多位照顧者,並由老年醫學與精神科專傢、心理學傢針對陪伴者會麵臨的難題,給予建議及求助資源,讓陪伴者學習在照顧過程保有正嚮力量、紓解壓力,避免陷入照顧倦怠的漩渦。
 
本書特色
 
  1. 真實案例分享,介紹憂鬱癥或失智癥長者之照顧者遭遇的難題及需求,由專傢解惑。
  2. 專傢提供與罹病長者溝通的技巧,改善照顧時遇到的障礙。
  3. 提供照顧者壓力自我檢核、憂鬱情緒量錶等測量工具,步驟式建議,幫助照顧者檢視情緒、壓力及學習紓壓。
  4. 收錄國內外近年與老年憂鬱癥、失智癥相關的研究,另提供求助資源名單。
  5. 提供自我照顧的五個方法,照顧者可學習建立自己的喘息時間與空間。
 
暖心推薦
 
  李龍騰(颱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長)
  唐從聖(全方位藝人)
  郭慈安(中華民國傢庭照顧者關懷總理事長)
  譚艾珍(知名資深藝人)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大傢健康雜誌
 
  《大傢健康》雜誌是國內知名的專業醫療保健雜誌,除瞭雜誌發行外,齣版不少與醫療保健、心理勵誌、公共衛生、運動生活等類別的優質好書。近期齣版的《退休前必修的12堂課》、《退休,任性一點又何妨》、《幸福樂齡:高年級的人生課》、《老年憂鬱不是老化》、《擊退乳癌》、《男人的生命腺:攝護腺癌診斷與治療》、《蔬食好料理》等書,均是通路、讀者口碑推薦的暢銷好書。
 
  《大傢健康》雜誌編輯團隊,秉持用心製作每一本好書的理念,讓讀者從「悅」讀中,耕耘自己身心靈的健康。
 
  ☼大傢健康雜誌網站:www.healthforall.com.tw
  ☼大傢健康雜誌粉絲團:www.facebook.com/healthforall1985
 
審訂者簡介
 
陳質采
 
  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圖書目錄

齣版序—照顧,是必修課題
聯閤齣版序—同舟共濟,與你同行
推薦序—開口求助,別硬撐
 
1 陪伴路迢迢,但能期待不一樣的景緻
1-1接受不完美,換個方式也能解決
1-2當他不再是自己熟悉的那個人
1-3沒有病識感又拒絕就醫,該拿他怎麼辦?
1-4身為「三明治」照顧者的左右為難
1-5老友相伴,失智不孤單
1-6親子關係疏離,用理性支撐照顧的責任
1-7雙親皆病,水深火熱轉而珍惜感恩
 
2 憂鬱和失智知多少
2-1憂鬱癥和失智癥,長者心理健康的兩大威脅
2-2交錯影響的憂鬱、失智和其他疾病
2-3抗憂鬱降失智,治療有方法
2-4更貼近需求的照護
 
3 不讓自己陷入負麵情緒的漩渦
3-15個方法好好安頓身心
3-2避開照顧地雷,減少衝突
 
4 我不知道怎麼「伴」
4-1老年憂鬱還是失智難覺察?
4-2照顧上的難題
 
編輯後記
 
附錄
1 憂鬱與失智疾病近年相關研究
2 情緒檢視工具
3 老年憂鬱與老年失智線上資源

圖書序言

齣版序
 
照顧,是必修課題
張博雅(董氏基金會董事長)
 
  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與發展,人類平均壽命越來越長,內政部公布2020年簡易生命錶中顯示,颱灣民眾的平均壽命已達81.3歲(男性78.1歲,女性84.7歲)。然而,不可避免的,高齡者的生理與心理狀態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逐漸退化;依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颱灣65歲以上人口,超過八成患有一種以上的慢性病,近三成則認為自己的身體與心理健康狀況不佳。董氏基金會2016年調查資料顯示,71〜80歲老年人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者達12.4%。於2020年進行的調查也發現,年齡愈長的銀髮族,愈不快樂的比例較高,對目前生活環境滿意度也較低。
 
  董氏基金會長期推動憂鬱防治工作,自2016年起加入老年憂鬱防治宣導議題,提供各式促進老年心理健康方案及教材資源;除瞭持續提醒中、高齡者要活化身心健康,也著重教育年輕族群學習關懷長者,例如舉辦照片、文章等募集比賽、老化體驗課程等,引導民眾透過活動參與,體驗長者因為功能退化所造成的不便與身心健康的影響,讓參與者練習換位思考,更能同理長者的情緒。
 
  然而,除瞭同理與學習如何照顧生病的長者,照顧者本身情緒狀態也非常需要關注,需要為他們應援。根據中華民國傢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資料顯示,全颱灣約有114萬名傢庭照顧者,照顧對象包括失能、失智、身心障礙者。隨著高齡化、少子化,傢庭照顧者麵臨的壓力與挑戰也越來越大,常常一人得身兼數職、照顧多位生病的長者;由於照護需求負擔過重,又背負著必須妥善照顧的期望,照顧者很容易產生照顧倦怠,甚至罹患所謂的〔照顧憂鬱癥〕。
 
  從預防重於治療的角度而言,教育民眾學習〔照顧的議題〕實為必要。因為平均壽命的延長,每個人都可能經歷照顧他人的過程,不論是年紀小或是中、老年後纔發生;過程可能短、也可能長,麵對的疾病可能是單純的、也可能是複雜的,不論是麵臨到甚麼情境,照顧的模式及要麵對的問題可能大同小異;而麵對未知,纔會心生恐懼、不安,如果提早預備,就能減少麵臨照顧實境時的壓力,避免找不到解決的頭緒,也能更快找到有效與適閤的資源。
 
  因此,寶佳基金會與我們閤作齣版《給照顧憂鬱和失智長者的你》,內容中所描寫的故事是很多人的寫照,照顧者可以從閱讀中發現自己並不孤單,也提醒傢庭照顧者,韆萬別悶頭做到自己燃燒殆盡;有時,不妨降低自己的標準,適時開口求助,可以解決很多事情。
 
  希望藉由本書的齣版,讓民眾普遍瞭解:不論現在是多大年紀,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學習及提升對照顧議題的認知。照顧,是必修的課題,且讓我們都及早預備這個利己利他的大課題。

圖書試讀

避開照顧地雷,減少衝突
諮詢/蔡佳芬(颱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
文/黃苡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成為照顧者,須先瞭解憂鬱癥及失智的癥狀、以及照顧時有哪些地雷要避開,以免未來衝突不斷,更避免讓自己成為下一個被照顧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氧氣罩落下,先幫自己戴上,再為身旁的小孩戴。」
 
如同這段機艙廣播,在照顧憂鬱及失智長者前,請先安頓好自己的身心,纔有餘力照顧他們。
 
颱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的診間,經常同時看兩名患者,一位是失智長者,一位是照顧失智者照顧到很憂鬱的傢屬。她錶示,「失智癥照顧者有很高比率是憂鬱族群,且東西方國傢皆然,這樣的結果令人心痛。」因此在成為照顧者之前,最好先瞭解憂鬱癥及失智癥有哪些癥狀?照顧時應避開哪些地雷?將有助於減少衝突,避免自己成為下一個被照顧者。
 
先要瞭解疾病癥狀,期待值要閤理
 
失智癥目前沒有藥物可治癒,不管再怎麼努力,隻會愈來愈退化,照顧者期待越高,一定越挫摺,而且容易與失智者發生衝突。例如有些傢屬省吃儉用,花很多錢讓長者去做復健,長者卻不想動,傢屬於是情緒爆炸,明明很愛他,卻破壞瞭彼此的關係。
 
而憂鬱癥是情緒走不齣來,「你要加油!」「想開一點!」這些鼓勵的字眼,在患者聽來,意思是「你都嫌我不好」。雖然動機是好意,但方法不對,要練習不要踩到這些小地雷。建議照顧者用邀請、開放式的對話,「我們一起去吃點東西。」「要不要去走一走?」傳達願意幫忙、陪伴、我們等你、不急的訊息。
 
陪伴憂鬱長輩,應錶達同理、知道他現在很不舒服,避免用過度正嚮思考或含有評判的態度,他會覺得不被瞭解。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