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 AutoCAD 2020 機械設計

精通 AutoCAD 2020 機械設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曉龍
图书标签:
  • AutoCAD
  • 机械设计
  • 2020
  • 绘图
  • 教程
  • 工程
  • CAD
  • 设计
  • 软件
  • 入门
  • 精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透過實務操作掌握繪圖的應用技巧!
培養讀者靈活發揮設計思維。」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的縮寫,意為電腦輔助設計。隨著電腦技術與工業技術不斷地發展,電腦輔助設計(CAD)技術廣泛應用於機械、建築、電子、宇航、紡織、化工等行業的各個環節。對CAD技術的應用已成為企業必不可缺的一門課題,也是在市場競爭中必須具備的基本工具。

  AutoCAD 2020支援強大且靈活的2D與3D設計功能,可以建立任何想像得到的形狀,它可協助您以直覺的方式探索構想,提供各種創新功能,可提高設計與文件製作的效率,讓您以更安全、準確且流暢的方式,與工作團隊共用設計。

  本書的架構大致分為2D繪圖與3D建模兩個部分。第一章至第九章介紹2D繪圖的基本指令和繪圖技巧。第十章至第十二章進入3D建模教學,主要涉及3D空間模型的設計製作和編輯。第十三章介紹了AutoCAD的3D彩現和出圖功能。課程內容包含各種繪製圖形的指令、精確繪圖、編輯圖形、尺寸標註、圖塊與屬性的應用、各視圖的繪製、3D圖形繪製、圖紙管理、環境設定以及綜合應用等,讓讀者透過實務操作掌握繪圖的應用技巧,並在實際工作與生活中熟練運用AutoCAD。

本書特色

  ■ 採用Step by Step步驟式引導教學,讓讀者快速學會AutoCAD操作技巧。
  ■ 內容以實務操作為導向,各個單元皆提供精選範例操作,培養讀者靈活發揮設計思維。
  ■ 提供最佳化的作圖方式,大大提高繪圖效率與品質。
  ■ 適用於高工、技術學院以及大學等機械相關科系「電腦輔助機械製圖」課程使用。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精通 AutoCAD 2020 機械設計》的图书简介,内容将围绕机械设计领域中与此书主题相关但不包含其具体技术细节(如特定命令、操作步骤或2020版本特性)的更广阔的技术和理论背景展开,旨在吸引对机械设计基础、先进制造、材料科学以及设计流程管理感兴趣的读者。 --- 书籍名称:《现代机械设计原理与高级应用技术探析》 内容提要: 本书旨在为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士、资深学生及技术管理者提供一个超越特定软件版本的深度视角,聚焦于驱动现代机械设计和制造流程的核心理论、先进技术以及系统化方法论。我们深知,成功的机械设计不仅仅依赖于精确的二维或三维绘图工具,更根植于对力学、材料行为、公差配合、以及数字化制造生态的深刻理解。 本书分为四大核心模块,旨在构建一个从基础理论到前沿实践的完整知识体系。 --- 第一部分: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升华与结构完整性分析 本部分着重回顾并深化了所有机械设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经典力学基础,并将其提升到工程应用层面。 1.1 机械动力学与运动学的高级应用: 本章不探讨CAD软件中的运动仿真操作,而是深入解析复杂机构(如多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的设计原理。重点阐述如何运用拉格朗日方程和牛顿-欧拉方程对高速运动系统进行动态特性预测,而非仅仅是几何构造。讨论包括振动模态分析的基础理论,以及如何通过结构设计来抑制或消除共振现象,确保机械系统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1.2 材料疲劳寿命的预测与优化: 不同于仅选择材料的简单环节,本章聚焦于损伤容限设计(Damage Tolerance)的理念。我们将详细介绍S-N曲线、ε-N曲线的理论推导及其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适用性。探讨低周疲劳(LCF)和高周疲劳(HCF)的微观机制差异,并引入断裂力学(Fracture Mechanics)的基本概念,如应力强度因子(K值)和裂纹扩展速率(da/dN),为工程师提供在已知缺陷下评估结构安全性的理论工具。 1.3 几何尺寸与公差(GD&T)的系统管理: 本章的重点在于公差链的建立与分析,而非软件中的标注技巧。我们将讲解如何根据功能需求(如过盈配合、间隙配合)合理分配形位公差,以最小化制造成本和最大化产品可靠性。内容包括3D GD&T的理论基础,并介绍国际标准(如ISO或ASME)中关于基准和特征控制的最新解读,强调其在跨国供应链中的沟通作用。 --- 第二部分:面向制造的设计(DFM)与精益化生产集成 现代机械设计要求设计方案从诞生之初就必须考虑到后续的加工、装配和维护成本。本部分将设计思维与制造约束紧密结合。 2.1 传统切削加工的约束建模: 本章深入分析铣削、车削、钻孔等基本加工过程中的刀具路径规划逻辑、表面粗糙度与加工参数(进给率、切削深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讨论如何设计特征以避免深腔、锐角和复杂曲面的不经济加工,指导工程师在设计阶段规避“不可加工”的几何形状。 2.2 增材制造(AM)的结构优化潜力: 针对日益普及的3D打印技术,本章侧重于拓扑优化(Topology Optimization)的理论基础,而非具体软件的操作。讲解应力分布驱动的材料移除理念,以及如何设计出符合增材制造工艺特性的轻量化、高比强度的复杂结构。讨论层间粘结强度、残余应力控制等与设计决策直接相关的制造限制。 2.3 模块化设计与可维护性分析: 探讨如何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划分机械系统的功能模块。讲解模块化设计如何降低设计复杂性、缩短开发周期并简化后期维护。内容包括接口标准化、故障隔离点的预设,以及如何通过设计保证关键部件的快速拆装能力。 --- 第三部分:数字化仿真与性能验证的理论深度 本部分关注设计迭代过程中,如何利用数值方法验证设计假设的可靠性,强调理论模型的重要性。 3.1 有限元分析(FEA)的核心理论: 本章深入探讨结构力学问题的离散化过程,包括网格划分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网格敏感性分析)。详述线性静力分析之外,更复杂的非线性分析(如大变形、接触非线性)所需的本构模型选择,如弹塑性模型和超弹性模型的基础数学描述,帮助用户理解仿真结果的准确性边界。 3.2 传热学在机械设计中的热管理: 针对电机、液压系统等发热部件,本章讲解稳态和瞬态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的耦合计算原理。重点分析如何设计散热结构(如鳍片布局、流道优化)以满足特定温度阈值,这对于保证电子设备和精密仪器的长期可靠性至关重要。 3.3 运动仿真与机电耦合系统建模: 超越简单的齿轮啮合演示,本章讨论如何建立包含惯性、摩擦力、弹性元件在内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输入力与输出响应之间的传递规律,为伺服系统和控制算法的开发提供精确的机械系统反馈模型。 --- 第四部分:设计流程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 本部分面向团队领导和项目经理,关注如何将技术转化为高效、合规的产品开发流程。 4.1 产品数据管理(PDM)的系统架构: 讲解PDM系统如何支撑设计数据的版本控制、权限管理和生命周期状态流转。重点分析BOM(物料清单)的结构化管理,包括EBOM到MBOM的转换逻辑,确保设计更改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到采购和生产环节。 4.2 机械产品的功能安全与标准合规性: 介绍机械指令、低电压指令等国际通用安全法规对设计提出的强制性要求。讨论故障树分析(FTA)和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在设计阶段的应用,确保产品在功能失效时不对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不可接受的风险。 4.3 知识产权与设计文档的保护策略: 探讨如何通过专利布局来保护核心技术创新点,以及在设计文档交付过程中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对敏感的结构参数和工艺数据进行脱敏处理,维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目标读者: 机械工程师、产品设计师、制造工艺工程师、产品研发经理、以及希望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前沿工程实践的机械专业研究生。 本书价值: 本书不提供“如何点击”的指令,而是提供“为什么这样做”的理论支撑和系统方法论,帮助读者从机械设计的执行者转变为理论驱动的创新者,无论未来CAD技术如何迭代,其核心设计能力都将立于不败之地。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Chapter 1 AutoCAD 繪圖基礎與管理
1-1 認識AutoCAD的工作平台
1-2 檔案管理
1-3 工作區切換
1-4 繪製第一個圖形
 
Chapter 2 繪製簡單2D圖形
2-1 2D平面座標系統
2-2 2D圖形繪製前的準備
2-3 繪製線
2-4 繪製點
2-5 繪製矩形和正多邊形
2-6 繪製圓
2-7 繪製弧
2-8 繪製環
2-9 繪製橢圓與橢圓弧
2-10 繪製雲形線
2-11 繪製實體填充區域
2-12 實例演練
 
Chapter 3 輔助功能
3-1 圖層的使用與管理
3-2 繪圖區域
3-3 精確繪製圖形
3-4 鍵盤功能鍵
3-5 實例演練
 
Chapter 4 視圖控制
4-1 平移與縮放
4-2 使用命名視圖
4-3 結合視圖操作繪圖
 
Chapter 5 編輯2D圖形
5-1 選取物件
5-2 移動、旋轉物件
5-3 複製、偏移、陣列和鏡射物件
5-4 修改物件的形狀和大小
5-5 圓角與倒角
5-6 切斷與結合
5-7 掣點
5-8 編輯曲線
5-9 實例演練
 
Chapter 6 文字、表格、填充線與性質
6-1 文字
6-2 表格
6-3 填充線
6-4 物件性質
 
Chapter 7 標註
7-1 尺寸標註的組成與標註規則
7-2 標註型式
7-3 標註尺寸
7-4 編輯尺寸標註
7-5 標註幾何公差
7-6 參數式製圖
7-7 實例演練
 
Chapter 8 圖塊、外部文件與設計中心
8-1 圖塊
8-2 外部參考
8-3 設計中心
8-4 工具選項板
8-5 實例演練
 
Chapter 9 2D繪製綜合實例
9-1 草圖
9-2 圖形繪製
9-3 標註圖形
 
Chapter 10 繪製3D基礎
10-1 3D簡述
10-2 3D座標系統
10-3 檢視3D物件
10-4 分割視埠
10-5 使用者座標系統
10-6 實例演練
 
Chapter 11 繪製3D物件
11-1 繪製3D網面物件
11-2 繪製3D實體物件
11-3 自由形式設計
11-4 曲面塑型
11-5 實例演練
 
Chapter 12 編輯3D物件
12-1 編輯操作與編輯指令
12-2 編輯3D實體
12-3 修改曲面
12-4 實例演練
 
Chapter 13 彩現與出圖
13-1 彩現
13-2 2D出圖
13-3 3D出圖
13-4 建立圖面視圖
13-5 AutoCAD的Internet功能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3801481
  • 規格:平裝 / 744頁 / 17 x 23 x 3.7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第一眼是被它厚實的內容給震撼到,這感覺就是一本可以當作工具書常備在桌上的類型。我比較在意的是,對於那些從舊版本轉過來,或是本來就對 CAD 有一定基礎的讀者,這本書有沒有提供足夠「進階」的內容來拉高他們的技能樹。例如,對於參數化設計(Parametric Design)在 2020 版本中的強化功能,書中是否有深入探討如何結合參數和約束條件來快速迭代設計?畢竟機械設計的過程往往是充滿修改與調整的,一套好的參數化流程能省下大量的時間。再來是與其他軟體(如有限元素分析 FEA 或 CAM 軟體)的資料交換介面,AutoCAD 2020 的相容性如何透過本書的指導來達到最佳化,這對整個產品開發流程的順暢度至關重要。如果這些內容能用大量的實戰案例串連起來,而不是零散的教學點,那這本書的價值就會大大提升。

评分

對於許多在職進修的工程師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所以選書一定要精準,不能浪費時間在那些大家都已經駕輕就熟的基礎操作上。我會特別關注這本《精通 AutoCAD 2020 機械設計》在「效率提升」方面提供了哪些獨門秘笈。例如,對於 LISP 程式語言或 VBA 巨集在 AutoCAD 2020 中的整合應用,是否有提供實用的腳本範例,用來自動化重複性極高的繪圖或檢查任務?在機械設計的日常工作中,諸如 BOM 表(材料清單)的自動生成、圖層屬性的批量修改,或是特定圖塊的快速插入與編號,這些小細節累積起來,就能產生巨大的效率差異。如果這本書能揭露一些資深專家在處理大型、複雜裝配圖時所使用的「工作流程優化技巧」,而不僅僅是羅列功能,我會認為這本書的投資報酬率非常高,它不再只是教你「怎麼做」,而是教你「如何做得又快又好」。

评分

這本《精通 AutoCAD 2020 機械設計》的書名聽起來就讓人眼睛一亮,畢竟現在業界對 2020 版本的應用需求還是挺高的,雖然軟體版本一直在更新,但基礎的設計邏輯和操作習慣還是有其共通性。我特別期待書中能針對一些在實際製圖上常遇到的「眉角」提供深入的解析,像是複雜的曲面建模在 2020 版本中如何更有效率地處理,或者是在進行工程圖輸出的時候,如何精準地套用 ANSI 或 ISO 的標準,特別是那些細微的圖層管理和線型定義,往往是決定圖面專業度的關鍵。希望它不只是停留在軟體操作介面的介紹,而是能真正引導讀者建立一套穩健的機械設計思維,讓學過的人能夠在面對真實的零件圖或裝配圖時,能夠游刃有餘地完成設計並確保後續的製造可行性。如果書中還能附帶一些業界常用的標準件庫的調用技巧,那就更棒了,畢竟自己建庫是費時費工的。

评分

坦白說,現在網路上的教學資源非常豐富,各種零散的影片和論壇討論多到讓人眼花撩亂,但這些資源往往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導致學習起來像在拼圖,缺了關鍵的一塊。因此,我非常看重一本實體書籍的「結構性」。對於《精通 AutoCAD 2020 機械設計》這本書,我期望它能像一個循序漸進的課程大綱,從最基礎的 2D 繪圖環境配置,穩健地過渡到複雜的 3D 實體建模(Solid Modeling),然後再深入探討如何將這些 3D 模型轉化為專業的 2D 工程圖,最後也許能觸及到一些進階應用,例如 Sheet Metal(鈑金)模組的應用。如果書籍的章節安排能夠讓一個初學者在半年內,透過紮實的練習,從「會畫線」進化到「能設計可製造的產品」,那麼這本書的編排思路就非常值得稱讚了。結構清晰,脈絡分明,才能真正達到「精通」的目標,而不是只停留在「熟悉」的層次。

评分

最近在整理舊圖檔時,發現很多問題都出在早期繪圖習慣不夠嚴謹上,所以一本好的教材,其「規範性」的建立是無可取代的。我希望這本《精通 AutoCAD 2020 機械設計》能在圖紙的規範化這塊下足功夫。不是光會畫出零件的形狀,重點是如何讓圖面「說話」。例如,標註的精確性、公差的賦予邏輯、表面粗糙度的標準表示法,這些都是在機械製造領域中,最容易出錯也最嚴格要求的部分。書中如果能針對 GD&T(幾何尺寸與公差)在 2020 版本中的新工具或更優化的標註方式做詳細講解,那就太實用了。畢竟,圖面若無標準,後續的生產和驗收就會產生無窮的爭議,這本書若能有效引導讀者建立一套符合國家標準(CNS)或國際標準的繪圖習慣,那它就遠遠超出了「軟體教學」的範疇,晉升為「工程規範指導手冊」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