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羅丹:熊秉明日記擇抄(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關於羅丹:熊秉明日記擇抄(新版)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作者 熊秉明
出版者 雄獅美術
翻譯者
出版日期 齣版日期:2022/08/16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27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這本環繞羅丹雕塑所投射齣來的種種思考,文筆優美,思想精闢。
  每一頁,都是熊秉明思想的雕塑。可以細水長流,逐頁慢讀,也可盍興乎來,隨意翻檢。享受他豐沛的文采與藝術的洞見!
  他既是思想的、藝術的、人文的,更是文學的、情感的。
  雖然,日記書寫於二十六至三十歲間,是熊秉明的青春冊頁;然而,今日再看,依舊新意盎然,是一本穿越時空,屬於所有人的哲學散記。
  
  《關於羅丹—熊秉明日記擇抄》這本新書,是熊秉明在雄獅圖書齣版近40年經典好書《關於羅丹—日記擇抄》(1983)的新編版。熊秉明(1922-2002),這一位集哲學、文學、雕塑、繪畫、書法修養於一身的藝術傢與教育傢,2002年過世。2022年是熊秉明的百歲誕辰,雄獅圖書藉以新編此書,來紀念這一位卓越的智者。
 
  1982年,熊秉明開始於《雄獅美術》月刊連載〈關於羅丹——日記擇抄〉。這是他將自己四、五十年代在法國學習雕刻的記錄,有關羅丹的部份擇抄齣來,主要是以法國雕塑巨匠羅丹為中心,但也含蓋省思東西方的美學、哲思、神學等範疇,例如他說:
 
  「中國人很容易嘲笑西方人的宗教信仰,嘲笑他們給神賦予瞭人的形象,嘲笑他們的天使長著鳥翅,神長著大鬍子,其實應該說,西方人把人提昇到神的神聖層次去,正像我們給雲煙、林泉賦予崇高神秘的意義。」(〈艾瑪神父〉P43)
 
  就這一段話,他點齣瞭西方肖像畫與中國山水畫的核心要義。西方肖像畫(或塑像)主要在於呈現人的神聖麵容──「存在意誌」的倔強:尊嚴、肅穆、光明、廣大,超越生死的永在與神性的麵容。而中國山水畫旨在錶現胸中之丘壑,追求的是理想的、反樸歸真的境界。
 
  在本書中,他甚至也以原始哲學與神話,來觀看古今中外的雕塑藝術,在探究「生死」之「天問」上,有何精湛的呈現。他在〈梁代墓獸〉一文說:
 
  「梁代的獅具有一個沉重龐然的形體,長著短短的硬翅,四爪穩立在地,張開大口嚮天,挺圓瞭胸,勾捲瞭尾,淩然、巍然,渾淪浩瀚,變成一個迷離的玄學的符號。……此非獅子的金獅子立在古帝王的墓側,在生與死的邊界上,在茫茫的曠原上,欲明死生的究竟,流露神存神滅的睏惑。這超獅子的獅子吼使山川震搖,日星欲墜,使一韆五百年之後的我們歡喜、愀愴、憔悴、戰慄。在中國雕刻史上,這『天問』式的狂歌實在是奇異的一幟。這裏不溫柔敦厚,不虛寂澹泊,沒有低眉的大慈大悲,也沒有恐嚇信男善女的怒目,這透徹的叫喊是一種抗議,頑強而不安,健康而悲切,是原始的哲學與神話。」
 
  熊秉明在1983年,榮獲法國教育部頒發學院棕櫚騎士勳章,可見他在法國教學領域的卓著貢獻。身為一位教育傢的他,非常重視啟濛年輕人的思想。他在序中說:「書中的一些想法和經驗,可能對於現在年輕的藝術朋友有一點用處,就算這用處是極微吧!也或許他們會覺得過時瞭,可笑瞭!」
 
  這是熊秉明謙虛之詞,這本書不會過時,即使齣版近四十年,其引人認識藝術真理與生命存在之本質的經典之言,是超越時空、歷久彌新的,永恆迴蕩於每位讀者的心海中。
 
  ★關於羅丹的重要性
 
  熊秉明於書中清楚點齣,羅丹在每一作品中注入濃厚的思想性。在他以前的雕刻是紀念碑、紀念像,是裝飾庭院、宮室、教堂的形體。它的社會任務、政治任務、裝飾任務先於藝術錶現。到瞭羅丹時,雕刻忽然變成錶現思想的工具,個人抒情的工具,藝術錶現占瞭首位。
 
  ★「羅丹是一切。」
 
  詩人裏爾剋說:「羅丹是一切。」關於這一點,熊秉明引領讀者看齣,「羅丹以雕塑讓我們看見人世可悲可喜可歌可泣可愛、可怖的種種相,讓我們看見生命的真實和藝術創造的意義。」(〈「他是一切」〉P35)
 
  ★羅丹在雕刻史上承先啟後的關鍵性
 
  熊秉明說:「寫現代雕刻史的人把羅丹放在第一頁,但要把他當作現代雕刻傢的第一人,又總有些不便。我想可以這樣說吧,他的浪漫主義是十九世紀的,但他把雕刻揉成詩,為未來的雕刻傢預備瞭自由錶現的三維語言;他把『行走的人』省略瞭頭,削減瞭雙臂,這是後起的現代藝術傢大膽扭麯人體,重造人體,以及放棄人體的第一步。」(〈後記〉P289)
 
  ★如何欣賞羅丹的作品
  
  (1)應置在室內讓人走近靜觀、冥想
 
  熊秉明認為羅丹的雕刻不適閤放在戶外,不屬於外光,應放在室內讓人走近靜觀、冥想。他提齣大多數羅丹的作品都浸在一種慘淡的氣氛裏,如果容忍外光,也隻能是巴黎長鼕的那一種陰霾佈天。他說:
 
  「『地獄之門』被放在美術館的花園裏,陽光照在那些扭麯掙紮的軀體上,我覺得怪異,而且荒謬。就像掀開一塊大石,讓陽光照進螞蟻的深穴。我想應該在冷月下欣賞『地獄之門』,或者像羅丹欣賞希臘雕像那樣,擎瞭燭火去看。」(〈巴爾劄剋立像〉P161)
  
  (2)在人的肉體上,看見生與死
 
  就女體而言,熊秉明提起,維納斯和夏娃,是西方描寫女體的兩個題材,也是西方對女體的兩種看法,維納斯來自希臘思想,屬於理性的又是享世的;夏娃則來自基督教教義,是宗教恐懼塑造的形象,帶有原罪,她在世間是被貶的,她的肉體將要受難。熊秉明說:「羅丹的『夏娃』不但不是處女,而且不是少婦,身體不再豐圓,肌肉組織開始鬆弛,皮膚組織開始老化,脂肪開始瀋積,然而生命的倔強鬥爭展開悲壯的場麵。在人的肉體上,看見明麗燦爛,看見廣闊無窮,也看見苦澀慘澹,蒼茫瀋鬱,看見生,也看見死,讀齣肉體的歷史與神話,照見生命的底蘊和意義,這是西方文化所特有的,也是西方雕刻靈感的泉源。」(〈肉體〉P139)
 
  ★這一本書不僅止於談羅丹。它還是一本教引導如何「看」藝術的書。
 
  (1)藝術與宗教的關聯
  
  熟悉藝術史的熊秉明,在寫作方式上,擅長舉閤適的例子來做比較說明。以羅丹與梵榖的藝術為例,熊秉明提齣不可忽視他們二人的宗教情操。他說:「激烈的宗教感,使他們對生命對藝術都看得極嚴肅。藝術與生命不可分。獻身教會有一定的象徵意義,忽略這一點便不能透徹地瞭解他們,也就不能充份瞭解西方文化許多重要關鍵。」(〈艾瑪神父〉P43)
 
  (2)藝術與哲學的關聯
  
  「羅丹的雕刻固然有強烈的存在意誌的顯現,卻並不錶現靜止的意誌,抽象的意誌,而是描寫存在意誌的實踐經歷。從『塌鼻子的人』(1864)開始,不,可以更推早、從『艾瑪神父』(1863)、『父親的像』(1860)開始,每一座人體,每一尊肖像都負載著可以讀得齣來的史跡。裏爾剋講到羅丹的男性肖像時,說︰『一個人的全部生命都走入麵孔上。』」(〈生存意誌〉P285)
 
  (3)藝術與神學的關聯
  
  熊秉明說:「雕刻不是一套思想係統,但如果能轉化為一套思想係統,那麼第一條命題應該是:『我存在。』」他又說:「生存意誌的倔強,這倔強提升到尊嚴、肅穆、光明與廣大的層次,存在躍進到超越於生命之上的永遠存在。那就是神的形象,一切神的通性。」(〈生存意誌〉P285)
 
  這意謂著人在生命旅程中,在可喜可歌可泣可愛可怖的種種生命之相中,為瞭愛,不斷剋苦的煉淨與升華,然而一旦逾越或超脫(pass over),順服天意,同天行健, 便能死而復活。而雕像所要呈現的,就是與神閤一,人神同在的形象。
 
  (4)神像與佛像之寂然常住的錶情
  
  在本書中熊秉明談到:「希臘古典期的神,北魏隋唐的佛,則隻是凜然岸然的『存在意誌自體』。那些麵孔上絕無生活的痕跡,誰能說齣佛像所錶現的是幾歲的釋迦牟尼?雕刻傢所要顯示的不是勞瘁於生老病死,被時間磨蝕刻鏤的肉軀,而是證真如的金剛法身,齣離煩惱,寂然常住,不增不減。如果說有錶情,那是一種『純存在』的恬然;說是無情也可以,要是一種太上的無情。由這恬然中,無情中瀰漫齣意誌主體的大自在。」(〈生存意誌〉P286)
 
  熊秉明六十歲在本書的今註說:「現在迴想起來,這個時期我逐漸瞭解羅丹之後,布爾代勒、麥約之後的現代雕刻,但所偏愛的仍是『錶現生存之強度』的作品。」接著他又說:「近代雕刻中也有錶現生存之脆弱的,像傑剋梅第;也有錶現形體之柔軟的,像阿爾普、勞朗斯;也有錶現形體之輕盈浮動的,像卡爾達……我當時都不能接受,認為違反雕刻的特質。」(〈生存意誌〉P287)
 
  這段話,在主觀上,點齣他對雕塑藝術形式的偏好,但也是一種客觀的藝評,提齣瞭雕刻的特質是有一個標準與衡量。他認同的是「錶現生存之強度」的作品。他舉齣好的雕刻有以下特質:
 
  (1)堅強的存在的力量
  「凡好的雕刻都錶現一種堅強的存在的力量。通常批評一件雕刻不好時,必用『軟』、『站不起來』、『站不穩』一類的話。」(〈生存意誌〉P284)
 
  (2)「有力的內在的衝動」
  「雕刻的最基本的特質就是要塑造一個堅實的,不可摧毀的形體。觀者似乎能看到叔本華所說的『生存意誌』。叔本華說︰『身體是客觀化的意誌』,這意誌正是羅丹所謂的『有力的內在的衝動』。」(〈生存意誌〉P284)
  
名人推薦
 
  鄭麗君(文化部前部長、青平颱基金會董事長):
  「藝術是心靈的自由展現,不是因為自由纔創作,而是在創作中生命得以自由開展。本書不僅書寫羅丹,作者更通過羅丹的創作精神,帶領我們深刻思考藝術、生命與思想,反思自身所處的世界。」
 
  鄭治桂(留法藝術傢/藝術評論):
  「作者寫作日記並不為瞭發錶,然而深邃而細緻的文字卻並非隨筆,而句句透露深沉的思考。東方文明的浸染,從哲學齣發的文學,是那樣地深刻且淺明地宣敘對藝術的感動與驚奇、思索與觀察,而羅丹,在他的青春歲月中,喚醒瞭他深蘊的藝術靈魂,啟發瞭他對於人性與情感,對於古典和浪漫,對於堅硬的石塊和柔軟的黏土,和所有抽象的思維和具體的物質之間的辯證,與裏爾剋所說的『羅丹是一切。』」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熊秉明(1922-2002)
 
  熊秉明祖籍雲南,1922年生於南京。父親熊慶來是當代著名數學傢。1927年父親應聘清華大學數學係主任,全傢遷居北京清華園。
 
  1944年熊秉明畢業於國立西南聯閤大學哲學係。1947年考取公費赴法國留學,在巴黎大學攻讀哲學,一年後轉入巴黎高等藝術學院學習雕塑。畢業後一直從事雕塑工作。1962年起應聘執教於巴黎第三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教授中國文化及哲學,同時開辦書法課,從事書法實踐與教學研究。1983年獲法國教育部棕櫚騎士勳章。1984年被法國教育部認命為終身教授。曾任中文係主任多年。2001年被授予南京大學名譽教授。
 
  熊秉明旅居法國五十五年。集哲學、文學、雕塑、繪畫、書法之修養為一身。無論對人生哲學的體悟,還是對藝術創作的實踐都有極高的水準。他學貫中西,同時又融閤瞭中國的人文精神。
關於羅丹:熊秉明日記擇抄(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前言 ─熊秉明
發行人的話/新版前言雋永恆新│重讀熊秉明 ─李賢文
 
新版前言 ─陸丙安(熊秉明夫人)
 
重讀一本藝術的青春之書│熊秉明《關於羅丹│日記擇抄》 ─鄭治桂(留法藝術傢/藝術評論)
 
一九四七
10月17日 畢龍府-羅丹美術館
10月23日 「他是一切」
11月11日 「行走的人」
11月28日 裏爾剋的「羅丹」
 
一九四八
1月10日 「艾瑪神父」
1月18日 雨果的胸像
1月31日 紀濛
2月9日 「地獄之門」
2月28日 德斯比奧、布爾代勒、麥約
3月7日 「加來市民」
4月4日 「說不清楚的」
4月8日 現代美術
4月21日 宗教和藝術
5月4日 法蘭西大教堂
5月7日 石雕教室
5月8日 法蘭西性格
5月9日 法蘭西的鄉野
5月10日 做勤苦的學徒
5月12日 外光雕刻
5月20日 羅丹的美學
5月21日 羅丹的文章
6月13日 布爾代勒美術館
7月20日 羅丹的重要性
8月5日 「這是一個老人」
8月6日 詩人和雕刻傢
10月3日 「果神」
10月19日 「青銅時代」
10月20日 「青銅時代」和「大衛」
10月24日 雕像的題目
11月5日 美國雕刻傢格力岑斯坦
11月9日 塑泥和生命
11月14日 塑造法
11月20日 羅丹和布爾代勒
11月22日 反羅丹
12月14日 神啊,你怎麼辦,如果我死去?
12月17日 維納斯和夏娃
 
一九四九
1月21日 肉體
1月22日 中國人和雕刻
1月24日 獸體
1月25日 潘神
5月2日 莫當羅丹故居
6月9日 查德金
7月16日 從羅丹到今天
8月26日 巴爾劄剋立像
9月25日 拉丁風
10月3日 朋友的離去
10月13日 極限情況
10月19日 關於人體
10月21日 希臘雕刻
10月24日 羅丹和鄧肯
10月27日 生命的速寫
10月28日 迦蜜兒.剋勞岱爾
10月29日 愛
11月1日 雙人小像
11月2日 剋勞岱爾的「羅丹像」
11月10日 「瘋狂」
11月19日 導師
11月20日 布爾代勒的「雕刻和羅丹」
12月14日 人體的詩篇
12月15日 「納齊思和戈德濛」
12月16日 「夏娃-母親」
12月17日 戈德濛的雕像
12月18日 哲學與藝術的分野
12月19日 戈德濛的死
12月28日 希臘雕刻傢
 
一九五○
1月6日 羅丹和卡裏葉
1月29日 少女
2月11日 第一個工作室
2月20日 「教皇像」
2月26日 迴去
3月28日 麵和側線
5月8日 貝的母親
6月12日 紀念碑雕塑
6月14日 李謝
10月27日 俄裏柯斯特
 
一九五一
1月10日 麥涅和羅丹
2月3日 雕刻傢的生活
2月4日 羅丹的性格
2月5日 現代
2月8日 臨塑「行走的人」
2月10日 羅丹的浪漫主義和「行走的人」
2月11日 「行走的人」的年代
3月4日 一個日本人
3月16日 梁代墓獸
3月17日 馬裏尼
3月20日 「和雕刻傢的談話」
5月23日 「塞索司特裏斯第三」
8月7日 生存意誌
後記
羅丹年譜

圖書序言

發行人的話
 
新版前言雋永恆新│重讀熊秉明 
李賢文                              
 
  認識一個人,距離往往是關鍵!
  有時須要近,
  有時須要遠。
  靠得近時,有時會看不清;
  離得遠時,有時纔能對焦。
 
  與熊秉明先生從相識,到知遇,是一段長達半世紀,忽遠忽近的「閱讀」的歷程。
 
  一九七一年創辦《雄獅美術》月刊之後,我因思考拓寬雜誌視野,廣求海外英纔,遂於一九七三至一九七五年間,赴法增廣見聞。當時,在金戴熹的引薦下,認識瞭熊秉明先生。猶記初見時,是在巴黎近郊的熊秉明居所,先生雖大我二十五歲,卻言語謙謙,眼神和煦。瘦削卻堅挺的身形,宛如他筆下的線,手中的鐵,嶙峋傲岸,都是文人風骨。
 
  不久,我便鼓勇嚮先生邀稿。先生非常客氣,說他寫得既少又慢,我雖纔學有限,但直覺他正是雄獅海外覓纔的對象。之後,遂有瞭《關於羅丹──日記擇抄》的契機。
 
  從一九八二年十一月開始,熊秉明在《雄獅美術》連載他的日記擇抄,內容從他二十六至三十歲(1947-1952)的日記中,擇取齣以羅丹為傾訴對象,輻射齣的種種人生各個嚮度的思考。從生活到創作,從線條到雕塑,從現實到幻想……包羅廣泛,不一而足。
 
  日記連載後,藝壇轟傳!
 
  可以說,巴黎的天空,非常羅丹;雄獅的巴黎,非常熊秉明。之後,日記集結而成《關於羅丹──日記擇抄》一書。素麵的赭色封麵,前景是熊秉明最喜歡的羅丹作品「行走的人」。於是,這本書,大跨步走進世界,走進瞭歷史……而今,二○二二年,它更堂堂巨步,以全新的麵貌走嚮未來!
 
  記得一九八三年,《關於羅丹──日記擇抄》齣版不久,隨即售罄。打鐵趁熱,當下緻函熊先生討論再版事宜。未料他非但不激動,反而婉轉錶示:再版之事,不急求成,當把「再版」視為一本書「更正」與「改善」的機會。一九八三至一九九○年七年間,此書熱銷五版,而先生的反應,一貫低調慎重。在多封往返書函中,他對圖片、校對、設計、說明,甚至一版幾本,都非常重視,顯示他對一本書的敬重與紀律。先生為學嚴謹,為人卻溫柔敦厚。他更常囑我代寄書、代謝編輯,和謝謝我的「催稿」。
 
  可以說,對待一本書的態度,就是先生人格的高度!
 
  熊秉明齣生於一九二二年,二○二二年是他的百歲誕辰,雄獅以莊敬的態度,重新裝幀新版《關於羅丹──熊秉明日記擇抄》。一者為先生百年紀念,再者為下一世代的讀者,經典重讀,雋永恆新!
 
  為瞭這次新版重刊,我翻開這本四十年前齣版的《關於羅丹──日記擇抄》。第一次,不是從齣版社的發行人,而是從閱讀者的角度,重新發現熊秉明,重新開啟閱讀之樂。
 
  這本環繞羅丹雕塑所投射齣來的種種思考,文筆優美,思想精闢。每一頁,都是熊秉明思想的雕塑。可以細水長流,逐頁慢讀,也可盍興乎來,隨意翻檢。享受他豐沛的文采與藝術的洞見!他既是思想的、藝術的、人文的,更是文學的、情感的。雖然,日記書寫於二十六至三十歲間,是熊秉明的青春冊頁;然而,今日再看,依舊新意盎然,是一本穿越時空,屬於所有人的哲學散記。
 
  因文字而與熊秉明的緣會,除瞭一九八三年的《關於羅丹──日記擇抄》外,雄獅也在一九九九年齣版他的《中國書法理論體係》。此書不但打破傳統書法的分類體係,更為各種書體的風格演繹,作齣鮮活詮釋!一九八五年也曾為先生在雄獅畫廊舉辦「展覽會的觀念,觀念的展覽會」。會場中,熊秉明當眾引紙濡墨,振筆疾書,筆落如天雨飛花,思緒似枝橫穿插!真可謂當年颱北藝壇首發的觀念藝術展。
 
  五十年前在巴黎,初識熊秉明,我們距離很近,但理解有限!而今因舊版新刊,重讀熊秉明,雖天人兩隔,荒闊遼遠,而敬慕之情,猶勝以往。
 
  當他從羅丹的雕塑,看見藝術,
  我們也從他的文字,見證力量。

圖書試讀

1948
5月20
羅丹的美學
 
黑格爾《美學》第一冊《藝術的科學》一章簡略介紹過去的美學理論,所述西爾特(Hirt, 1759~1836)的理論頗接近羅丹的看法,他們共同提齣一個觀念是「特徵」。
 
「根據他(指西爾特)的說法,美是看到的或聽到的,或想像裏的事物所能達到的或已達到的完善。他又給『完善』一定義:閤乎一個確實的目的,此目的是大自然或藝術傢在創造時給予的,此事物當在其類族中取得完善。要對美給一判斷,我們應當儘可能把注意力集中於事物的『特徵』,也就是說集中在此事物之所以為此事物的許多特殊標誌。」
 
單讀這一段話,很可能以為「特徵」是指類型的特徵,果真如此,則他的意見就和英國畫傢雷諾茲所說的相同瞭:「古代詩人、演說傢、散文傢都不斷地迴到這個觀念:理想的美要比大自然所供給的一切特殊的美更高一級。」(一七七○年十二月十一日皇傢美術學院頒獎演說辭)
 
但黑格爾接下去說:
 
「作為藝術的規律,西爾特所謂的『特徵』是指某一件事物在形象上、姿態上、錶情上、色彩上、光影上異於另一件事物,而此事物因此成為此事物。這定義較其他的明顯得多瞭。如果我們追問什麼是『特徵』,迴答該是首先為一『內容』。也就是說一個感情,一個處境,一個事件,一個行動,一個確定的人物;其次是錶現此內容的方法。在藝術上,『特徵』的原則就在於把所有的錶現手段都用來呈現內容,一切個別因素都從屬於整體的錶現。『特徵』的抽象定義基於:細節為突齣內容而存在。若用通常熟悉的例子來佐證,我們可以簡要地這樣說,比如一個戲劇的內容是以行動構成的,戲劇的目的在描寫一個行動的發展與完成。可是人的活動是多樣的,說話、吃飯、睡覺、穿衣等等。而凡是和主要的行動無乾的許多行動都應該排除,以免減弱主要行動的意義。同樣,繪畫僅隻錶現行動的一個剎那場麵,畫傢可以任意把外在世界的眾多事物放進去,屬於處境的、環境的、人物的、態度的種種細節,它們可以和行動無關,也不烘托特徵。但是根據上文『特徵』的定義,隻要不能本質地傳達內容的東西都不能成為作品的組成部分。作品不應該含有任何多餘的無用的東西。」
 

關於羅丹:熊秉明日記擇抄(新版)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關於羅丹:熊秉明日記擇抄(新版)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關於羅丹:熊秉明日記擇抄(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關於羅丹:熊秉明日記擇抄(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