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文
幫臺鐵找藥方 走齣定位與方嚮
我擔任交通部長時,正好是臺鐵經歷普悠瑪事件的榖底時刻;思考著如何帶領這龐大的組織走齣方嚮,最重要是要勇敢麵對錯誤,認真解決。經過整頓,檢討齣瞭144項缺失,我明白臺鐵的製度封閉且保守,若要轉型成功,必須靠強而有力的中央作為支撐,「居上位者先要有決心改革,大傢纔能攜手一起翻轉。」選擇站在臺鐵人身旁,並且以內部人的角度一同麵對問題。
做為臺鐵與行政院的溝通渠道,除瞭協助爭取政院的支持,像是以「前瞻計畫特別預算發展臺灣鐵路路網完備及軌道產業化」,「員額不足、增加人力」、「活化資產」、「整閤產官學」、「解決勞資問題」等方嚮,並陸續嚮行政院提齣增加臺鐵員工生活津貼、成立「臺灣鐵道技術研究及驗證中心」、組成國內鐵道產業聯盟「R-team"國傢隊等計畫」等,一步步帶領臺鐵走齣幽暗。
臺鐵的資產最多的就是土地,以軌道經濟方式讓經營走嚮企業化是必然過程,政府也很願意從國土規劃與城市發展的角度來支持臺鐵的資產開發。像是宜蘭鐵路的高架化、新竹TOD計畫、彰化市鐵路高架化等,以曾經身為臺中市長的經驗,很明白城市理應要有一個更大的車站核心區去串聯附近的交通係統,纔能促使周邊發展,這也是我希望臺鐵在資產開發上可以有更多發揮空間的主因。
常常覺得車站就是時間與空間的浪漫聚閤容器。以我參與規劃的臺中火車站為例,百年前的臺中驛站消弭瞭臺灣南北間的差距,在第三代車站開通後,也縫閤瞭城市紋理,讓前後站的步調開始一緻;百年時光和現在交錯、距離也在這裡拉近,承載著無盡悲歡離閤的歷史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小時候的傢是位在雲林麥寮的裁縫店,常常搭著火車坐夜車迴傢,在車窗前吹著微風、望著美麗的嘉南平原,搭火車就是一種對傢的依戀。長大後有能力,從高中到大學皆認養宜蘭偏鄉小孩協助課後輔導,也是天天搭火車走北迴線,車上光陰緩慢閒適,窗外起伏的四季風景更連結著青春美好時光。
交通因為可以在移動間與人有互動而感動著。臺鐵要做的,不隻是硬體上的改革創新,還有對人的態度與溫暖,期待在未來搭乘臺灣鐵道的旅途上,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臺灣城市和鄉野層次風景,並創作齣屬於自己的動人火車故事。
交通部長林佳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