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料化學(大008) (電子書)

顏料化學(大008)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廖明隆
图书标签:
  • 颜料
  • 化学
  • 色彩
  • 材料科学
  • 电子书
  • 化学工程
  • 涂料
  • 染料
  • 高分子
  • 工业化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顏料方面係與染料不同,為不溶於水和溶媒內的有色的微粉末,係屬於用於以塗料、印刷油墨、繪畫用具、化妝品、plastic(塑膠)等的型態,對物質進行彩色著色或補強,及改質的物質。

  人類開始使用顏料的時間方面則是在紀元前,其有關的物質方面係屬於將天然的物質作成粉末的物質,Bengalen(鐵紅,紅色氧化鐵)、黃土、朱、Rocshow、Kunjow、油煙、白堊。遠在3000年以前,就有使用朱和漆的物品之例子。在第8世紀時已有金青(藍銅礦: 鹽基性碳酸銅)和丹(鉛丹: 四氧化三鉛)的記錄殘留於古文書內。

  顏料工業方面在二次大戰以後已達成了飛躍的進步,目前有為數甚多的顏料被生產出來,伴隨著技術的進步或用途的擴大等而進一步有被施加改良及改善工作。

  本書收錄各種顏料的性質、組成和製造方法
颜料化学:色彩的奥秘与工业应用 一部深入探究色彩本源、结构与实践的权威著作 在视觉艺术、工业制造乃至日常生活中,色彩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驱动这些丰富多彩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往往隐藏在复杂的化学结构和精密的物理过程中。《颜料化学》(大008)电子书,并非专注于介绍特定的印刷油墨或单一绘画材料,而是一部宏大、系统地梳理无机、有机及特种颜料基础理论、合成路径、性能评价与应用拓展的专业参考书。 本书的编写旨在为化学研究人员、材料科学家、色彩工程师、艺术品修复师以及对高性能着色剂感兴趣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知识框架。我们摒弃了对单一产品线的罗列,转而聚焦于颜料作为功能性材料的共性与特性。 --- 第一部分:颜料科学的基石——理论与结构 本部分奠定了理解颜料作用机理的理论基础。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什么颜色”,而是深入剖析“为何呈现这种颜色”。 1. 色彩的物理本质与化学基础: 本章详细阐述了颜料分子或晶体结构如何与可见光发生相互作用。内容涵盖光吸收、选择性反射、散射机制的量化模型。重点探讨了电子跃迁理论在解释有机染料和颜料发色团(Chromophore)与助色团(Auxochrome)特性中的应用。对于无机颜料,则着重分析了晶体场理论(Crystal Field Theory)和配位场理论如何决定过渡金属离子化合物的颜色特性,例如钛白粉、群青蓝的结构电子行为。 2. 颜料的分类与结构特征: 本书系统性地划分了现代工业中使用的主要颜料类型,并针对每类颜料的典型代表进行结构解析: 无机颜料: 重点分析了氧化物系(如二氧化钛、氧化铁)、硫化物系(如镉黄、锌黄)、硅酸盐系(如群青)的晶格结构、颗粒形态对遮盖力和耐候性的影响。 有机颜料: 深入解析了偶氮类(Azo)、酞菁类(Phthalocyanine)、喹吖啶酮类(Quinacridone)、二酮吡咯并吡咯类(DPP)等高性能有机颜料的核心分子骨架,解释其高饱和度、高着色力的化学根源。 特种颜料与功能性着色剂: 涵盖了珠光颜料(基于云母或合成基材的层状结构)、荧光颜料(基于增白剂或激光染料的分子设计)以及热致变色、光致变色材料的初步化学原理。 3. 颜料的表面化学与分散性: 颜料的最终性能,高度依赖于其在载体(如树脂、溶剂、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状态。本章从胶体化学角度,探讨了颜料颗粒表面的官能团、表面电荷、以及润湿分散剂(如聚合物分散剂、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内容涉及Zeta电位的控制、空间位阻稳定机制,以及如何通过表面处理技术(如无机包覆、有机接枝)来优化颜料的物理稳定性与光学表现。 --- 第二部分:合成、制备与性能优化 本部分着眼于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工业产品,聚焦于颜料的合成工艺、后处理技术以及关键性能的科学评估。 4. 经典无机颜料的合成路径: 详述了核心无机颜料的工业化生产流程,而非简单的实验室制备: 二氧化钛的合成: 详细对比了硫酸法和氯化法在工艺控制、杂质去除和最终晶型(锐钛型与金红石型)选择上的差异及对颜料性能(如光催化活性、遮盖力)的影响。 金属氧化物与硫化物的沉淀与煅烧: 探讨了通过精确控制温度、pH值和气氛,实现目标化学计量比和优化晶相的煅烧过程。 5. 高性能有机颜料的分子设计与构造: 有机颜料的合成是一系列复杂偶联、缩合与环化反应的精细调控。 酞菁的合成与改性: 深入探讨了铜酞菁合成中金属盐的选择、反应温度和溶剂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引入取代基(如磺酸基、氯原子)来控制其溶解性、晶型(α型、β型等)和颜色深度。 后处理技术的关键作用: 强调了研磨、溶剂处理(Solvent Treatment)或晶型转化(Polymorph Conversion)对于提高有机颜料的耐迁移性、耐热性和着色力至关重要性。 6. 颜料性能的量化评估体系: 专业应用要求对颜料性能进行严格的、可重复的测试。本章系统介绍了评估体系: 光学性能: 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反射率光谱的测量,计算CIELAB色彩空间中的 $L^a^b^$ 值,以及色差值($Delta E$)。讨论了遮盖力(Opacity)和着色力(Tinting Strength)的标准化测定方法。 物理化学稳定性: 详细阐述了耐候性测试(如氙灯暴晒试验、模拟酸雨腐蚀)、耐热性(热重分析TGA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应用)、以及在特定溶剂和树脂中的耐迁移性测试标准。 --- 第三部分:跨领域应用与前沿探索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视角投向颜料在现代高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扩展,以及未来颜料化学的发展方向。 7. 颜料在涂料、塑料与油墨中的应用特论: 本章侧重于颜料与不同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界面作用,以及如何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如汽车涂料、工程塑料着色、数字印刷)进行配方设计: 汽车涂料体系: 重点讨论了对耐紫外线、耐粉化性要求极高的有机颜料和珠光颜料在多层涂膜结构中的稳定要求。 工程塑料着色: 分析了颜料在高温挤出和注塑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热稳定性,以及与聚合物相容性的化学设计。 油墨体系: 探讨了液态体系中颜料粒径的纳米化趋势(纳米分散体),以及对印刷适性(如流变性、干燥速度)的影响。 8. 环保法规与可持续性挑战: 随着全球对化学品安全的日益关注,颜料行业正面临严格的法规挑战。本书分析了REACH法规、RoHS指令等对传统重金属颜料(如铅、镉基颜料)的替代需求,并介绍了新一代环保型无机替代品(如高纯度铋钒酸盐)的化学进展。 9. 未来颜料化学的研发方向: 本书的收尾部分探讨了颜料科学的前沿研究热点,包括: 量子点(Quantum Dots)作为新型发光材料在显示技术中的潜力。 刺激响应型智能着色材料(如电致变色、压致变色颜料)的分子开关机制。 利用生物技术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光学性质的新型有机分子。 《颜料化学》(大008)电子书,通过严谨的理论体系和全面的工业实践结合,为读者构建了一座从原子尺度到宏观应用的全景桥梁,是深入理解和创新现代色彩科学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顏料總論 1
第二章 顏料的試驗方法 29
第三章 顏料的色調之話題 49
第四章 二氧化鈦 56
第五章 鈦       黃 81
第六章 氧化亞銅 89
第七章 珍珠顏料 94
第八章 鋅華(氧化鋅) 104
第九章 硫酸鋇和重晶石粉 109
第十章 微粉矽酸和矽酸鹽 115
第十一章 氧化鉻. 120
第十二章 碳酸鈣黏土及其他 122
第十三章 鋁    黃 139
第十四章 氨基氰鋁 145
第十五章 鉛酸鈣 148
第十六章 鹽基性硫酸鉛 150
第十七章 防銹用鹽基性鉻酸鉛 152
第十八章 鋅   黃 153
第十九章 鉬紅(鉻朱紅) 157
第二十章 鎘系顏料 164
第廿一章 鈷系顏料 173
第廿二章 紺   青 178
第廿三章 群   青 186
第廿四章 氧化鐵顏料 191
第廿五章 碳   黑 212
第廿六章 鉛   白(鹽基性碳酸鉛) 218
第廿七章 鉛   丹(四氧化三鉛) 222
第廿八章 鋅   末 226
第廿九章 氧化亞鉛粉 229
第三十章 鋁   粉 232
第三十一章 青銅粉 240
第三十二章 螢光顏料 242
第三十三章 染附色澱 252
第三十四章 偶氮系顏料(易溶性、難溶性) 260
第三十五章 不溶性偶氮系顏料 282
第三十六章 酞花青系顏料 300
第三十七章 縮合多環系顏料 327
第三十八章 加工顏料 360
第三十九章 塗料用的顏料 373
第四十章    橡膠用的顏料 380
第四十一章 塑膠用的顏料 387
第四十二章 顏料分散和介面活性劑 407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0458107
  • EISBN:9789860793840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67.9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顏料化學(大008) (電子書)》光看書名就讓人聯想到油彩、水彩,或是各種工業用的塗料,心裡頭難免會好奇,到底這本書是鎖定給科班的化學系學生,還是給藝術設計科系的學生看的?如果我是個對色彩有著高度熱忱,但對化學分子結構又有點望之卻步的畫家,我會非常期待這本書能用一種非常生活化、貼近藝術創作的角度去解構顏料的奧秘。我期望它能像一位耐心的化學老師,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我認識鈦白粉的穩定性、群青色的歷史淵源,或是各種有機顏料在光照下的持久度。更棒的是,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實務上的建議,例如如何判斷市面上販售的顏料是否為真品,或者在不同基材上使用特定顏料的注意事項,那對創作者來說絕對是無價之寶。畢竟,藝術的表現力很大一部分仰賴於材料的特性,了解顏料的「脾氣」,才能創作出更耐久、更富生命力的作品。期待這本書能成為我工具箱裡最可靠的化學顧問,而不是一本只能束之高閣的艱澀教科書。

评分

老實說,我對這種標榜「化學」的專業書籍,通常抱持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期待的是能從根本上理解我每天都在使用的媒介,畢竟那些鮮豔的色彩背後絕對藏著複雜的分子結構和製程。但怕的是,它會陷入純粹的理論探討,充滿了我看不太懂的化學式和實驗步驟。如果這本書的定位真的是針對化學工程或材料科學領域的專業人士,那我更希望它能在探討特定顏料家族的合成路徑時,能有足夠的深度和最新的研究進展。例如,對於奈米級顏料分散技術的探討,或是新型環保型無毒顏料的開發趨勢,這些都是業界現在最關注的課題。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市場上已量產產品的結構分析案例,那絕對能讓讀者在理論與實務之間找到最佳的連結點。總之,對於專業讀者而言,內容的廣度固然重要,但深度的突破性見解才是真正能讓這本書在眾多專業文獻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所在。

评分

說真的,現在市面上的顏料書籍,要不就是太過學術化,淪為純粹的知識堆疊,要不就是太過普及化,淪為藝術家的小撇步集合。我真正需要的,是一種能夠兼顧科學嚴謹性與實際應用層面的「橋樑之作」。我特別好奇這本《顏料化學》在探討「顏料的製備工藝」時,究竟是偏向實驗室級的合成方法,還是涵蓋了工業規模的批次生產流程?以傳統的群青(Ultramarine)為例,不同的加熱溫度和時間會導致顆粒大小和色澤的巨大差異,如果書中能對這些製程參數如何影響最終產品的物理和光學性質做深入的比較分析,那絕對是極具價值的參考資料。此外,對於環保法規的演變對顏料產業的衝擊,例如禁用某些重金屬顏料(如鎘紅),以及替代品的化學結構和表現如何,如果能有專門的章節探討,我認為這本書的時效性和實用性就會大大提升,不再只是停留在基礎知識的層面。

评分

翻開電子書的目錄,我第一個關注的點絕對是「色光與色彩學」的章節如何與「無機/有機化學」的內容結合。很多顏料書會把這兩塊切得很開,導致讀者很難建立起「為什麼這種結構會呈現這種光譜反射」的認知鏈條。我個人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強調理論基礎與視覺感知之間的橋樑。舉例來說,談到偶氮黃(Azo Yellow)時,不只要解釋其發色團的結構,更要對照它在不同酸鹼度下色相可能發生的漂移現象。對於從事油漆或塗料產業的朋友來說,穩定性是決定產品品質的生命線。因此,我非常期待看到關於顏料在不同溶劑中溶解度、耐候性測試標準(如Xenon測試)的詳細數據和解釋。如果這電子書能提供一些互動式的圖表,例如可以放大檢視晶體結構或是模擬光線折射的模擬器,那就太棒了,這樣閱讀體驗會比純文字描述生動得多,也更能抓住讀者,畢竟電子書的優勢就在於多媒體整合。

评分

這本《顏料化學(大008) (電子書)》的名字聽起來非常「權威」且「紮實」,給人一種這是一本經過時間考驗、內容編排嚴謹的參考書的印象。我希望這本書的編排邏輯是清晰且易於檢索的,特別是對於電子書格式而言,強大的內建搜索功能是必須的。如果我需要快速查找某個特定有機顏料(例如酞菁藍,Phthalocyanine Blue)的CAS編號、分子式、以及它與競爭對手的性能差異,我期望透過關鍵字搜索能迅速定位。我特別關注顏料的「分散性」在不同介質中的表現,這對油墨和塗料的配方設計至關重要。書中是否能提供各種常見分散劑(如聚合物分散劑)與顏料粒子表面作用機制的化學解釋?如果能有圖文並茂地說明顏料粒子在溶劑中如何形成穩定分散體系的微觀結構,那將能有效幫助配方工程師解決許多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團聚問題。總之,我期待它是一本能被「使用」的工具書,而不是一本只能「閱讀」的學術專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