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頁藝術史:認識365幅名畫與藝術名作的美學素養課 (電子書)

一日一頁藝術史:認識365幅名畫與藝術名作的美學素養課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榮淑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艺术欣赏
  • 名画
  • 艺术普及
  • 文化
  • 绘画
  • 艺术教育
  • 电子书
  • 一日一页
  • 美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韓國網路書店Yes24人藝術書類暢銷榜第5名
  • 韓國網路書店Yes24讀者評價9.6(滿分10)
  • 金榮淑是韓國知名的美術散文作家,著有20餘本美術通識書籍,這些西洋名畫入門書籍在韓國多為暢銷書。
  • 看懂名畫、西洋美術史的入門書:內容從古埃及壁畫到現代的美術史,以及到美術館必懂的名畫,兼具廣度和深度,且簡單明瞭易讀。
  • 一頁就是一幅畫、一座雕像
  • 一頁也是一篇藝術知識、軼事與歷史
  • 一年365天,日日輕鬆精進你的藝術修養

一天一頁,一本書就可認識365幅名畫,並且學到所有美術常識。從星期一到星期日,涵蓋了作品、美術史、畫家、流派和技法、世界史、軼聞、神話和宗教等七個領域,一點一滴累積所有不可不知的美術基本常識。 您可以從自己感興趣的主題讀起,也可以從頭循序讀下來,一天天 欣賞著一幅幅美麗又充滿神祕魅力的名畫之際,名畫中所蘊含的數萬年深 刻而龐大的知識,也為您開啟另一個人文學世界。每天一頁,培養個人美學素養。
 

【作者的話】
您和美術的365
不了解,就會覺得陌;陌生,就會產生排斥;美術也是如此。當我和美術擦肩而過之後,就會感覺她在我身後徘徊,讓我為之佇足。美術無處不在,文學、電影、哲學、歷史中都可以看到美術以隱喻、以辭句現身,誘惑著我。美術是一個意料之外充滿魅力的新世界,不了解就看不見,愈了解就愈喜愛。

一幅小小的畫、一座兀自矗立的雕像,包含著生命的喜悅、存在的孤獨,以及對世界的憤怒和不捨。勝過千言萬語的愛情蜷縮其中,某個民族永難遺忘的恥辱和雪恥的歷史也涵蓋在內。每一幅畫,每一座雕像,其本身就是一個大世界。

不管是因陌生才翻開,還是原本就被吸引,為了滿足好奇 心才翻開,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您365天嶄新的美術世界。從美 術史到軼聞,從偉大的作品到神話和宗教、畫家和技法,畫中的故事無窮無盡。每天觀賞一幅畫,期待您能寫下不得不愛美 術的全新日記。

闔上這本書的第365天,經歷了365個不同世界的這天夜裡,當您抬起頭來,眼中會閃過什麼樣的星星。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艺术史的图书简介,不涉及您提到的那本电子书的内容,力求详尽且自然流畅: 《光影的絮语:西方艺术史的宏大叙事与微观探索》 图书简介 本书并非一部刻板的编年史,而是一场横跨数千年、深入人类文明肌理的视觉旅程。我们试图以一种更具人文关怀和历史厚度的视角,重新审视西方艺术的演进脉络,探讨那些塑造了我们今日审美观念的伟大瞬间、关键转折点以及那些被时间淘洗后依然熠熠生辉的杰作背后的故事。 全书结构精巧,旨在引导读者从宏观的历史背景中抽取出艺术发展的关键动力,同时又不失对具体作品细节的精妙剖析。它是一本献给所有渴望跨越时空藩篱,与古今大师面对面交流的求知者的指南。 第一部分:古典的奠基与神性的光辉 (公元前500年 – 公元400年) 本部分将我们带回艺术的源头——古希腊与古罗马。我们不再仅仅停留在对“完美比例”的赞叹上,而是深入探讨早期文明如何将哲学思辨、对自然秩序的理解以及对英雄主义的崇拜,转化为雕塑与建筑中的永恒形式。从米隆的《掷铁饼者》中蕴含的动势与平衡,到帕特农神庙展现的数学美学,我们解析了古典主义“理性之光”的形成过程。罗马的艺术,则被置于帝国扩张与实用主义的背景下考察,重点关注其在肖像艺术上的写实主义突破,以及对公共空间叙事的构建。 第二部分:信仰的时代与中世纪的象征 (公元400年 – 公元1400年) 当罗马帝国的光芒逐渐黯淡,基督教艺术在欧洲大陆上扎根生长。这一时期的艺术,是信仰的载体,而非对现实的模仿。本书将细致梳理早期基督教、拜占庭艺术(重点解析马赛克工艺的媒介特性)、罗马式建筑的厚重防御感,直至哥特式艺术的“向上之约”。我们将详细分析哥特大教堂如何通过飞扶壁、肋拱和彩色玻璃,将冰冷坚实的石头转化为光线、色彩与叙事的交响乐,让信徒得以“触摸”天堂的景象。重点研究了圣经故事在壁画、雕塑和手抄本插画中的符号学解读。 第三部分:文艺复兴的觉醒:人文主义的胜利 (公元1400年 – 公元1600年) 这是艺术史上一次意义非凡的“回望”与“超越”。文艺复兴不仅是风格的复兴,更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回归。我们首先关注佛罗伦萨的萌芽:透视法的发明者布鲁内莱斯基、几何学的运用者阿尔伯蒂,以及对人体解剖学的痴迷。随后,我们将焦点转向盛期文艺复兴的“三巨头”:达·芬奇对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米开朗基罗对人类潜能的极致展现,以及拉斐尔的和谐与古典趣味。威尼斯画派对色彩(Colorito)的突破,以及北方文艺复兴(如凡·艾克)对油画媒介和细致入微的现实主义描绘,也将在本部分获得充分的论述。 第四部分:巴洛克与洛可可:情感的张力与宫廷的华丽 (公元1600年 – 公元1750年) 艺术风格在此阶段变得更为戏剧化、更具煽动性。巴洛克艺术,作为反宗教改革的有力工具,追求强烈的明暗对比(卡拉瓦乔的“暗箱”)、运动感和观众的情感卷入。我们将分析贝尼尼雕塑中凝固的瞬间,鲁本斯作品中澎湃的生命力,以及伦勃朗如何运用光线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紧随其后的洛可可,则是对巴洛克宏大叙事的精致化与享乐化,它成为法国路易十五宫廷的缩影,专注于沙龙文化、亲密感与柔和的色彩。 第五部分:启蒙的理性与浪漫的激情 (公元1750年 – 公元1850年) 十八世纪末,艺术对启蒙运动的理性思潮做出了回应。新古典主义(以大卫为代表)强调清晰的线条、道德的说教和对共和美德的推崇。然而,这种僵硬的理性很快受到了挑战。浪漫主义作为对启蒙过度理性的反动,将焦点重新投向了主观情感、对自然的敬畏、异域情调和对历史的激情叙事(如德拉克洛瓦)。本部分将探讨艺术如何成为表达政治理想和个人情绪的强大工具。 第六部分:现代的开端:捕捉转瞬即逝的世界 (公元1850年 – 公元1900年) 工业革命、摄影术的发明以及都市生活的剧变,彻底颠覆了艺术家的创作动机。我们不再需要为贵族或教会服务,而是开始“看见”真实的世界。现实主义(库尔贝对平凡日常的尊崇)拉开了序幕,随后印象派艺术家们(莫奈、雷诺阿)走出画室,试图捕捉光线在特定时间点的瞬时效果。后印象主义(塞尚对结构的重构、梵高对情感色彩的运用、高更对原始的追寻)则成为通往二十世纪抽象艺术的桥梁,标志着西方艺术史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性”的全面确立。 阅读价值与特色: 本书的叙事风格注重历史语境的重构,每一位艺术家或流派都被置于其社会、政治和技术变革的背景下进行解读。我们强调“风格如何回应时代问题”,而非简单罗列作品名称。书中配有大量的经典图像分析,结合艺术史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读者提供一套扎实、连贯且充满洞察力的艺术鉴赏体系。它不仅教授“看懂”艺术的知识,更旨在培养读者独立思考和感知美的能力。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金榮淑김영숙
美術散文作家。韓國高麗大學西班牙語系學士、梨花女子大學藝術史碩士,曾任職於智利駐韓大使館與玻利維亞大使館。並在多所學校、世宗文化會館、國立亞洲文化殿堂、法制處、龍仁文化財團以及多家企業和畫廊、圖書館等地講授美術史。
金榮淑喜歡在上自數萬年、下至現代的不同藝術作品中,挖掘美好、趣味和感動,以此擴大知識領域。暢銷著作有《羅浮宮和奧塞美術館名畫漫步》、《在美術館裡閱讀世界史》、《佛羅倫斯藝術漫步》、《荷蘭與比利時美術館漫步》、《現代藝術家的放肆反抗》、《梵蒂岡博物館必看的100幅畫》、《以神話撰寫歷史的希臘》、《聖畫,圖解聖經》等二十餘本美術相關書籍。
2013~2014年出版<手上美術館>套書,共計十本。中文繁體譯本有《羅浮宮必看的100幅畫》、《奧塞美術館必看的100幅畫》、《倫敦國家美術館必看的100幅畫》。


譯者簡介

游芯歆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系畢,韓國學中央研究院韓國學大學院歷史學碩士。從事韓文書籍翻譯多年,譯作遍及文學、歷史、人文社會等各領域。

图书目录

  • 進入美術世界的365堂課
  • 讀美術的方法
  • 365天清單(一日一頁)
  • 星期一:作品——你應該知道的名畫。
  • 星期二:美術史——從原始藝術到現代藝術的歷史性場景。
  • 星期三:畫家——曾引起轟動或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家。
  • 星期四:體裁和技巧——大大師們經過反覆嘗試而完成的繪畫風格和技巧。
  • 星期五:世界史——歷史上的重大藝術事件與各時期傑作。
  • 星期六:軼事(醜聞)——畫作背後的故事和藝術史上充滿爭議的事件。
  • 星期日:神話、宗教——與希臘神話、聖經和傳說相關的畫作。
  • 結語
  • 參考資料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012079
  • EISBN:9786267012482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2歲~99歲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16.8MB

图书试读

許多孩子都有睡前聽故事的習慣,在父母輕柔的故事聲中,身心放鬆,安全安穩的睡覺。成年人少了這般樂趣,在工商繁忙的今日,總共365篇的《一日一頁藝術史》這本書,每篇以一頁簡短精要而輕鬆的文字,重點說明該篇作品的創作者之創作故事、人物作品主題的傳說、作品內容的趣味、評論上的疑義、和各種作品留傳的故事。讀者若將此書當成睡前故事,或可放鬆快樂入眠;若當成茶餘飯後的閱讀樂趣,簡短的篇幅能讓人隨時開始,隨時求知,隨時在美感當中充電。——江學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助理教授

人類歷史沒有一件藝術品是單純的,藝術背後存在某種思想或無數理由。正因為藝術的「不單純」,使得藝術與人、歷史、政治、自然、宗教、神話之間關係複雜,多樣且豐富。韓國藝術散文作家金榮淑將複雜的藝術簡單說,像夜裡的指路人,在一片混沌的藝術大河中導引出合適上岸的渡口。金榮淑的《一日一頁藝術史》彷彿讓讀者找不到對藝術望而卻步的理由。 前些日子我讀美國作家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的《達文西傳》,作者從達文西殘留下的數千份筆記中還原生活與藝術的發生,鉅細靡遺,我經歷古老時代。同樣,當金榮淑以一日一件作品講述西方藝術經典時,回顧歷史,在她引領的每一處渡口,我嗅見屬於藝術和人生的各種氣味,不單純的氣味。 ——單煒明︱藝術博士、「藝術單飛」廣播主持人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有個困擾,就是看展覽時,總覺得自己跟作品之間隔著一層透明的玻璃。別人能從中讀出各種哲學思辨、社會批判,我卻只能在色彩和構圖上打轉。這本書既然主打「美學素養課」,想必在文字的編排上不會只是乾巴巴的知識點堆砌,而是會引導讀者去「感受」藝術。我期望它能提供一些賞析的入門鑰匙,教我們如何去看待光線的處理、筆觸的力度、人物的神情,甚至是畫家當時的心境。如果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覽員,用生動且貼近生活的語言,把那些抽象的藝術理論轉化成我們可以理解的故事,那絕對是物超所值。畢竟,美學素養不是背出來的,而是透過不斷的觀察和提問,慢慢內化出來的過程。

评分

這本書是電子書形式,這點對我來說超級加分!想像一下,搭捷運時,手機或平板隨手一滑,就可以進入一個優雅的藝術世界,比帶著一本厚重的實體書方便太多了。而且電子書的優勢在於搜尋和標註功能。我非常希望能在書中對一些特別觸動我的作品做快速的筆記或收藏,日後想回頭複習時,能輕易地找到相關頁面,建立起屬於我自己的「藝術筆記庫」。另外,高品質的電子書在色彩呈現上通常會盡力還原原作的風貌,這對視覺藝術的學習至關重要。如果能搭配流暢的縮放功能,仔細觀察畫家在細節處的巧思,那種沉浸感肯定會比紙本書更上一層樓。總之,電子書的載體,讓「隨時隨地學藝術」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可以輕鬆實踐的日常。

评分

我對這本「一日一頁」的企圖心感到非常好奇,要用365天的篇幅來涵蓋藝術史的精華,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它勢必會在廣度與深度之間做出取捨。我猜測,它可能不會深入探討晦澀難懂的學院派理論,而是會著重在「轉捩點」和「關鍵人物」上。我比較關心的是,它如何處理非西方藝術,或者當代藝術的篇幅?許多入門書籍常忽略這塊,導致讀者對藝術史的認知被西方文藝復興綁架。如果這本書能巧妙地在日曆式的編排中,適度地穿插不同地域、不同媒材的優秀作品,讓讀者建立起一個更全面、更具包容性的藝術視野,那這本書的價值就遠超過一般的藝術普及讀物,真正成為一本能提升全民美學涵養的實用工具書。

评分

說實話,現在網路上能找到的藝術圖片多到爆炸,但很多時候看了也是白看,因為缺乏背後的脈絡和解說,看久了就變成只是視覺上的刺激,很快就忘了。這本書如果能做到「認識365幅名畫」,那代表它在選材上必然是經過一番篩選和權衡,挑選出真正具有代表性、足以構成藝術史重要節點的作品。我特別好奇它會怎麼安排順序,是按照時間軸推進,還是依據主題分類?如果是時間軸,那就能很清楚地看到不同時代背景如何形塑藝術家的創作觀點;如果是主題式,或許能更深入地探討某種情感、符號或技法在不同時期如何被演繹。總之,光是這個「精選」的過程,就已經體現了編輯群的專業度,希望能藉由這本書,讓我對那些耳熟能詳的畫作,如蒙娜麗莎或星空,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驚嘆。

评分

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讓人眼睛一亮,感覺像是打開了一個通往藝術殿堂的時光隧道,而且還是每天都能走進去的那種。我一直覺得藝術史這門學問很深奧,對我這種「半吊子」的文藝愛好者來說,光是記住那些畫家的名字和他們的作品風格就夠傷腦筋了。但這本書強調「一日一頁」,聽起來就非常親民,不會給人那種厚重教科書的壓迫感。我猜想,它應該是把龐大的藝術史脈絡切分成可以輕鬆消化的單元,每天只要花個幾分鐘,就能累積一點對美的認知。對於平日忙碌的上班族來說,這簡直是完美的精神食糧,不用特地安排時間去美術館,也能在通勤路上或睡前,讓心靈浸泡在藝術的氛圍裡。我對這種「微學習」的方式非常期待,希望它能幫我建立起一套屬於自己的藝術品味光譜,而不是只會人云亦云地說「這幅畫很美」卻說不出個所以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