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決勝力:董事長給職場人的50個管理思維與工作眉角 (電子書)

關鍵決勝力:董事長給職場人的50個管理思維與工作眉角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曾國棟
图书标签:
  • 管理学
  • 职场技能
  • 领导力
  • 商业思维
  • 工作技巧
  • 个人成长
  • 电子书
  • 职场发展
  • 决策力
  • 思维模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工作的天使與魔鬼,都在關鍵細節裡
下決策、帶團隊、衝業績、拚升遷
都必須從關鍵細節中學習、進步


  本書作者曾國棟先生在1980年與友人共同創立友尚,在2000年成為台灣第一家上市的電子零組件通路公司,2009年營收突破新台幣1000億元。友尚在2010年加入大聯大控股,大聯大控股成為全球第一的半導體零組件通路商,2021年的營收約新台幣7786億元。

  曾先生亦曾參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業A+行動計畫」、中小企業總會「二代大學」、全國創新創業總會、AAMA台北搖籃計劃等組織,擔任輔導新創與企業的導師,以自身40年職場經驗與智慧,提供建言。

  本書的50篇文章,作者以實際案例,帶領讀者重新審視每天發生在工作場景中的大小事件,勉勵在職場中奮鬥的管理者、工作者,只要能轉個念,都能從關鍵細節中學習,例如:

▍如何設計機制,讓員工自動自發努力?
▍如何透過共享資源,達成雙贏、多贏的合作模式?
▍如何練習做決策,提升自己的判斷,也減輕主管的負擔?
▍如何透過共通的語言,輕鬆建立關係?

  把關鍵細節做好、做得細膩,絕對有助於職場人做出好決策、帶出強團隊,更能精進技能、自我修練,強化個人與團隊的績效!

  歡迎讀者至中華經營智慧分享協會(MISA)免費觀看影片:https://www.misaglobal.org/charity

專文推薦——
朱志洋/友嘉集團總裁
何飛鵬/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
郭奕伶/商周集團執行長
陳其宏/佳世達董事長
(依姓名筆畫排序)

「對於想學習決勝點的關鍵細節的人,相信閱讀這本書,應該會有很多的收穫。」
——朱志洋/友嘉集團總裁

「這本書對工作者、對主管都是極實用的自我修練書籍,值得每個人仔細研讀。」
——何飛鵬/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

「這部人人都可直接上手操作的管理錦囊,我相信能夠有效率地提升領導者們的能力,創造更多正向的力量,培育出更多有獨立思考能力的領導者。」
——郭奕伶/商周集團執行長

「本書收藏了曾董至今的經營管理精華,是職場人必須研讀的一本書,不論您身處哪個層級都可以有不同的領悟,對待事情將會有不同的態度及看法。」
——陳其宏/佳世達董事長

领航职场,驾驭变革:提升你的核心竞争力与高效执行力 图书简介 在这个瞬息万变、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职场人士面临的挑战不再仅仅是完成既定任务,更在于如何持续学习、快速适应,并在关键时刻展现出卓越的判断力与执行力。本书《领航职场,驾驭变革:提升你的核心竞争力与高效执行力》旨在为每一位渴望在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实现个人价值的专业人士,提供一套系统化、可操作的思维框架和实战工具。它不侧重于空泛的管理理论,而是深入挖掘高效能人士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思考、如何决策、如何与人协作,最终实现卓越成果的底层逻辑。 本书的架构围绕三大核心支柱展开:战略思维的构建、高效执行的艺术、以及人际影响力的塑造。通过对这三个维度的深入剖析与实践指导,读者将能够构建起一套坚不可摧的职场“底层操作系统”,从而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总能找到最有效的突破口。 --- 第一部分:战略思维的构建——洞察本质,预见未来 职场上的平庸与卓越,往往始于思考的维度差异。本部分聚焦于如何培养一种“自上而下”的宏观视角,确保你的每一步行动都与组织的最终目标保持一致。 一、理解“为什么”:目标导向的思维重塑 我们首先要打破“执行机器”的思维定式。真正的价值创造,源于对任务背后“商业逻辑”的深刻理解。本书将指导你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识别出真正驱动业务增长的核心要素(Key Value Drivers)。 从“要做什么”到“要达成什么”: 详细解析如何将模糊的指令转化为清晰、可量化的“北极星指标”。我们将探讨如何使用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框架,确保个人工作与公司战略的精准对焦。 “情景感知”能力培养: 介绍如何建立快速扫描外部环境(市场趋势、竞争格局、技术变革)的能力。这并非要求你成为分析师,而是教你如何在高强度工作中,预留出“留白”时间进行战略性思考。例如,运用“SWOT”分析的简化版——“威胁点识别”,帮助你在问题爆发前就布局好应对策略。 二、结构化思维:解构复杂问题的利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结构化思维是过滤噪音、直击痛点的关键。本书会摒弃繁复的理论,侧重于实用的建模方法。 MECE原则的实战应用: 不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我们将展示如何在项目规划、跨部门沟通中,使用“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原则来搭建逻辑框架,避免遗漏关键环节。 金字塔原理的精炼版: 学习如何用最简洁的语言,将复杂的分析结果清晰、有说服力地呈现给决策层。这包括“结论先行”、“自上而下支撑”的沟通范式训练。 三、风险预判与决策科学 优秀的职业人士,往往是风险的管理者而非规避者。本章将探讨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做出“足够好”的决策,而不是追求“完美”的决策。 决策矩阵的简化: 介绍一个快速评估工具,用于权衡“收益潜力”与“资源投入/风险敞口”,帮助你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果断选择最优路径。 “第二层思考”的力量: 引导读者超越即时反应,思考自己决策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例如,当你推荐了一个方案,你下一步需要准备好应对哪些可能出现的反对意见,以及如何预设“Plan B”和“Plan C”。 --- 第二部分:高效执行的艺术——从想法到成果的完美转化 再好的战略,没有高效的执行也等于零。本部分深入剖析时间管理、任务优先级排序以及项目收尾的艺术,确保你的努力能够转化为实际的业绩。 一、时间与精力的杠杆化管理 效率不是做更多的事,而是用更少的精力,完成更重要的事。 “要事第一”的深度实践: 我们将超越传统的“重要/紧急”四象限模型。重点讲解如何识别那些虽然不紧急,但对你的长期发展和团队成功具有“非线性回报”的任务,并为其分配核心精力。 深度工作环境的构建: 针对现代办公的干扰源,提供切实可行的“数字排毒”策略和“专注区块”设置方法。内容包括如何利用技术工具(而非被技术工具奴役)来保护你的认知资源。 能量周期管理: 强调人不是机器,精力是有波动的。学会识别自己的“高能时段”(Peak Performance Window),并将最烧脑的工作安排在此,实现事半功倍。 二、流程优化与任务拆解的艺术 执行的效率往往被低效的流程和模糊的任务所拖累。 “最小可行性里程碑”(MVM): 学习如何将一个宏大项目拆解成一系列快速、可验证的小步。这种方法不仅能降低执行的心理压力,还能让你更早地获得反馈,及时纠偏。 流程的“去繁就简”法: 介绍如何识别并消除流程中的“隐形浪费”——那些做了却不增加价值的步骤、重复的汇报、不必要的签字等。这要求你具备“流程批判者”的视角。 三、复盘与迭代:确保持续改进 执行的闭环在于有效的复盘。本书强调复盘不是事后问责,而是系统性的学习过程。 结构化复盘(After Action Review - AAR): 提供一个简洁高效的AAR框架,聚焦于“我们预想的与实际发生的差异是什么?”以及“下次如何改进?”。重点在于提取“可行动的洞察”(Actionable Insights),而非停留在情绪宣泄。 失败的“资本化”: 如何将每一次失误转化为组织或个人的宝贵经验和隐性资产,确保同样的错误不再发生。 --- 第三部分:人际影响力的塑造——协作、沟通与向上管理 在任何层级的组织中,工作成果都依赖于与他人的有效协作。本部分关注如何提升你的“软技能”——那些决定你能走多远的关键要素。 一、跨职能沟通的艺术 有效的沟通是消除信息不对称、推动项目前进的润滑剂。 “听”的技巧: 讲解主动倾听(Active Listening)的三个层次,以及如何通过提问来引导对方,使信息传递的效率最大化。 “说”的策略: 如何根据不同的听众(技术人员、业务伙伴、高层管理者)定制你的语言风格和信息密度。特别是针对那些难以说服的利益相关者,如何运用数据和故事来构建共同的认知基础。 二、高效协作与冲突管理 团队合作中难免出现摩擦,关键在于如何将其转化为建设性的张力。 建立“信任账户”: 讲解如何通过日常的可靠性、透明度和共同的成功经历,持续为团队关系储值,以备未来应对冲突时有“信用额度”。 建设性地提出异议: 提供一套成熟的沟通话术,教你如何在不破坏关系的前提下,清晰、坚定地表达反对意见,并将焦点引回共同的商业目标上。 三、卓越的向上管理与影响力构建 向上管理并非阿谀奉承,而是理解上级的目标、工作风格和关注点,从而主动提供支持,确保你的工作能够得到资源和认可。 洞察你的“老板需求”: 如何通过观察和沟通,精准把握上级最看重什么、最担心什么,并主动将自己的产出与之挂钩。 主动汇报的框架: 学习如何构建“简报+建议+所需支持”的汇报模式。让你的上级在接收信息时,只需做“确认”而非“分析”,从而高效利用他们的决策时间。 --- 总结:成为职场中的“驱动者”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读者从一个“被动响应者”转变为一个“主动驱动者”。它提供的不是临时的“速成秘籍”,而是一套能够伴随你职业生涯不断迭代升级的“思维工具箱”。通过掌握战略洞察、精细执行和高阶协作能力,你将能够更自信地驾驭每一次职业挑战,成为组织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阅读本书,就是为你未来的职业高峰期,提前进行最坚实的底层能力建设。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曾國棟
  1980年與友人合資創立友尚,從一個純貿易商的角色,轉型為代理商,再擴大規模成為電子零組件通路商。2000年成為台灣第一家上巿的通路公司,2009年營收突破千億,2010年底加入大聯大控股。大聯大控股現為全球最大半導體零組件通路商。
  現任大聯大控股永續長、友尚集團董事長,曾參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業A+行動計畫」、中小企業總會「二代大學」、全國創新創業總會、AAMA台北搖籃計劃等組織,擔任輔導新創與企業的導師。
  創業初期便立下了「無私分享」的人生目標,非常重視教育訓練,遂從1999年開始著手整理歷年來的實務心得,陸續累積約六十萬字,並依課題分門別類,整理成三本《分享》系列教材,作為內部教育訓練之用,並擷取部分內容編成《讓上司放心交辦任務的CSI工作術》《比專業更重要的隱形競爭力》《王者業務力》《想成功,先讓腦袋就定位》四書。2020年,秉持「分享」初心,創立中華經營智慧分享協會,並擔任首屆理事長。
  另著有《商學院沒教的30堂創業課》《管理者每天精進1%的決策躍升思維》《工作者每天精進1%的持續成長思維》,其中,「管理者」一書榮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110年度金書獎(經營管理類)。


相關著作:《工作者每天精進1%的持續成長思維:自我修練、技能翻轉、掌握贏面的40個職場眉角》《管理者每天精進1%的決策躍升思維:精準決策、帶領團隊、強化績效的40個管理藝術》《商學院沒教的30堂創業課》《想成功,先讓腦袋就定位》《王者業務力:掌握最關鍵的6件事,業績就能輕鬆翻倍》《比專業更重要的隱形競爭力:多做一小步,創造難以取代的價值》《讓上司放心交辦任務的CSI工作術:工作零失誤,你的升官加薪永遠比別人早一步》

李知昂
  IC之音‧竹科廣播創意總監。曾獲三座廣播金鐘獎、第一屆倪匡科幻獎小說組並列首獎、第一屆第三波奇幻文學獎首獎。

相關著作:《工作者每天精進1%的持續成長思維:自我修練、技能翻轉、掌握贏面的40個職場眉角》《管理者每天精進1%的決策躍升思維:精準決策、帶領團隊、強化績效的40個管理藝術》

图书目录

推薦序 掌握決勝點的關鍵細節/朱志洋
推薦序 做好關鍵細節,提升執行力與策略思考力/何飛鵬
推薦序 KD的江湖一點訣/郭奕伶
推薦序 決勝藏在細節中,董事長的無私分享/陳其宏
自序  將啟發轉化為行動,是成為職場贏家的關鍵

第一章 經營管理篇

1 最高明的孫子兵法!表面上沒有勝,卻是真正贏家!
2 經營企業就像打高爾夫球!要有危機意識,步步為營
3 捨即是得,善用捨與得的道理,商業合作更長久!
4 教練式引導,產生聯想與行動,讓部屬成為傑出人才!
5 適當分潤、創造雙贏,員工自動幫你賺錢!
6 鬼佛一如,領導者需要紀律與關懷兼顧
7 賣少賺多賺不多,賣多賺少賺不少,大者恆大
8 選擇策略股東必看四大構面,才能創造雙贏!
9 利用KPI排行,讓員工分組競賽,老闆變得好輕鬆
10 業務不等人!工程師與業務員訴求不同,結果也不一樣
11 既然授權就要忍住手癢,不插手,讓接棒者成長
12 腦力激盪,激發潛能,求取共識
13 下達任務時,應假設對方是一知半解,要重複驗證!
14 掌握黃金時機,效益大不同
15 以身作則,培養狼性,挑戰不可能,及時賞罰

第二章 人才組織篇

16 人才是企業之本,CEO願意授權,人資可以做更多
17 用人單位過度依賴人資,未將晉用人才當己任
18 慰留提早為之,善待離職員工,不排斥回鍋員工
19 大材小用,小材大用都不對
20 選對幹部,管理大公司沒那麼難
21 選才是主管CP值最高的工作,設法讓應徵者選擇你!
22 育才須重視機會教育與內外訓,給予舞台、授權並容錯

第三章 創新服務篇

23 解決客戶痛點就是創意,人人都可以創新
24 善用共享經濟創造雙贏策略,羊毛出在牛身上
25 善用試吃試用,營造創新商業模式
26 回收一舉三得,解決客戶痛點又得到生意,兼顧ESG

第四章 職場觀念及態度篇

27 思維的高度寬度深度,決定你是經理或CEO
28 站在天平的哪一端,決定了你的層級
29 屬下應該把主管當菩薩,有擔當敢做決策
30 被罵或被指導在一念之間,常被老闆罵的是家臣
31 了解毛利不等於淨利,不再抱怨獎金太少
32 設定個人願景,先利己再利他,利他就利己
33 問路比找路快,善用專家顧問,要敢問、敢講才有機會
34 成功者善用正面思考力量,不找藉口,只找方法

第五章 職場技能篇

35 沒順手完成,沒及時交代出去,造成功虧一簣,成為別人的瓶頸
36 好的提問力,決定你的成功溝通
37 想要達成良好溝通,必須在適當時機與場合,用對提問方式
38 事前事後溝通,善用暫停手法,達成溝通目的
39 要怪自己沒準備好,不要怪對方或主管沒回應
40 善用工具,記住重要數字,懂得數字管理
41 有訴求,必須主動出擊追蹤才會有結果
42 集思廣益,多方請教,讓自己成專家
43 懂得做事的方法,善用工具,提升效率
44 有講有機會,爭取發言才會成功,愈高層愈親切
45 不懂得共通的語言,話不投機不對焦,處處碰壁
46 聽弦外之音,觀察肢體語言,揣摩背後意義
47 好的簡報架構及合理訴求,是簡報成功的關鍵因素
48 簡報要用大家聽得懂的語言,數字表達最有説服力
49 簡報台灣國語也無妨,內容及自信更重要,唱歌也一樣
50 心得轉換為行動方案三步曲,塑造學習型組織有方法

採訪後記 正面思考,相信才會看見/李知昂
附錄   「心得轉換為行動方案」表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181878
  • EISBN:9786263181915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20歲~60歲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4MB

图书试读

推薦序 KD的江湖一點訣
郭奕伶/商周集團執行長


  台灣正進入大接班時代,每個企業、家族都正世代交替。但當你問交棒者:「你要傳承的是什麼? 可否具體陳述出來? 它們有被建成系統嗎?」
  被問者常語塞。
  很多第一代企業家赤手空拳闖天下,一生功績顯赫,但過程中,卻沒有花時間去盤點企業可茲傳承的文化、制度、核心知識,並將其制度化、系統化。於是,人亡政息,一旦接棒者選錯,企業也逐步衰敗。
  KD是一代企業家中,很早就開始進行傳承的經營者。
  他告訴我,早期創業,自己土法煉鋼很辛苦,事業愈做愈大以後,他便開始將這些隱而未顯的知識分析歸納,嵌入公司的系統與制度裡;不止對內,這十年來,他還像傳教士般,不藏私、不辭辛苦地到處分享這些寶貴心法,一切只為了讓後輩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欣賞他的說故事能力:

  一、 他擅長用小故事說大道理,讓管理變得有趣,讀者容易吸收。
  二、 他還能把看不見的管理軟實力,具體拆解成可操作步驟,這對許多抓不到竅門的經營者,是一大福音。
  三、 他厚道而幽默的個性,流露在字裡行間,那種深諳人心、惕透人性的智慧,閱讀時讓人會心一笑。

  譬如,在職場溝通技巧上,他建議部屬應該把老闆當﹁菩薩﹂,如同神像一樣不會說話的菩薩,千萬不要用﹁問答題﹂去煩菩薩,應該在關鍵時刻用「是非題」去求籤即可。所以他說,會丟出「問答題」的是低階員工,拋出「選擇題」的是中階主管,高階主管通常都準備「是非題」,幫助老闆快速做出決定。
  再如,他點出管理規模的迷思,管兩萬人,跟管兩百人,其實道理是一樣的,重點要選對主管,就不會那麼費力,他說,選主管就跟選太太一樣,是一輩子的事。
  許多管理決策,他能用簡單的財務概念加以詮釋,讓決策邏輯不只是直覺。
  俗話說,「江湖一點訣,說破不值錢」。KD將他縱橫產業四十年的一點訣,加以提煉轉化後,不藏私地成為這部人人都可直接上手操作的管理錦囊,我相信能夠有效率地提升領導者們的能力,創造更多正向的力量,培育出更多有獨立思考能力的領導者。
  謝謝KD的不留一手分享。


自序 將啟發轉化為行動,是成為職場贏家的關鍵
曾國棟


本書緣起

  寫完了前兩本書《管理者每天精進一%的決策躍升思維》及《工作者每天精進一%的持續成長思維》,原本以為沒有太多題材可以繼續寫。但因為在中華經營智慧分享協會(下稱智享會)分享及輔導一些學員,陸陸續續從學員回饋的問題,以及推廣智享會平台過程中,覺得有些心得及觀念值得大家參考,就試著將大綱寫下來,不知不覺又累積了五十篇心得,加上先前「管理者」一書意外地獲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110年度金書獎」(經營管理類),想必是內容受到肯定,鼓舞了我完成這本新書《關鍵決勝力》。

本書風格及章節

  沿襲了前兩本書的風格,我先寫了實際案例故事,從故事、迷思及啟發談起,延伸到管理者及工作者應該注意的觀念,進而將運用層面做一些描述。讀者閱讀後,可以細想如何應用到日常管理及職場上。
  本書共分為五個章節,分別為「經營管理篇」、「人才組織篇」、「創新服務篇」、「職場觀念及態度篇」、「職場技能篇」。前兩本書雖然寫了很多管理及職場的思維,但總覺得不夠完整。這五十篇文章正好補足了其中不足的地方,可能已經涵蓋了職場日常運作的大部分情境。

發現吸收知識新方法

  在一次智享會咖啡座談中,我分享了四篇文章後,讓學員分享聽後的心得,這才發現大部分學員,除了少數認真做筆記者以外,大都只記得最後一篇。我領悟到,原來一般學員的吸收能力偏向短暫記憶。於是到交大EMBA分享時,我改變了分享方式,請教授指定學員在上課前,先閱讀我書中的幾篇文章,並整理成讀書心得。因為學員有機會事先閱讀,而且很認真寫心得,我省去了分享文章內容的時間,增加了點評的時間,讓學員獲得更多實務方面的指導,效果不錯。
  為了讓更多人輕鬆吸收知識,我最近開始將前兩本書八十篇的基本內容,加上額外的補充內容,錄製成十二分鐘左右的影片及音頻,準備放在智享會影音平台上供大家瀏覽。在一些課程場合中我試播了幾支影片,因為擔心學員連續看會覺得太冗長無趣,我採用另一種方式,讓學員看一支影片十二分鐘左右後,留幾分鐘讓他們回顧內容,並寫下最大的收穫啟發、過去的迷思、準備改變的行動。我最大的用意是,讓學員將啟發轉換成與自己相關的事務,進而產生實際的行動。後來發現學員上台分享心得時寫得非常完整,真正達到將知識吸收及轉換的雙重目的,效果相當好。

閱讀本書的建議

  過去我犯了一個迷思,以為老師在現場一直講,學員應該可以吸收。後來發現其實不然,反而放影片有字幕、有字卡,之後又有心得整理及分享的時間,才是更好的學習方式。比照這種方式,讀者如果購買本書,自己閱讀或舉辦讀書會時,建議您可以讀一篇,靜下心來想一下,寫下心得及行動方案。不必急著一口氣看完,將啟發轉為行動更為重要。
  更好的方法是高階主管先塑造閱讀風氣及分享的氛圍,自己先帶動兩到三次討論,再由人資及各級主管推動,由各級主管帶領討論,並將同仁寫下的心得交給人資。從學員的心得報告中,可以看出同仁的思維及職能程度,是很好的考核參考。高階主管如果可以抽樣點評同仁的心得報告,甚或做一些激勵表揚,同仁會更努力學習及轉化為行動,這是一種有啟動、有收尾的有效學習模式,也是很好的團隊建立(team building)方法。
  這個方法也適用於讀書會,成員各自先寫完心得,大家再一起分享討論,效益會更大。詳盡細節請參閱本書第五章〈心得轉換為行動方案三步曲,塑造學習型組織有方法〉一文(第420頁)。

致謝

  再次感謝太太不時地提供題材及鼓勵,以及李知昂先生犧牲假日時間,用心地完成了本書。希望本書對讀者有些助益。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