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讀書信一‧古典詩詞花園(增修版):唐至清代繁花盛開一一五首 (電子書)

賞讀書信一‧古典詩詞花園(增修版):唐至清代繁花盛開一一五首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夏玉露
图书标签:
  • 古典诗词
  • 唐诗
  • 宋词
  • 清诗
  • 书信
  • 文学
  • 中国古典文学
  • 增修版
  • 电子书
  • 诗歌鉴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賞讀詩詞自由式,讓人越讀越愛

115首與花草樹木相關的詩詞
94種賞讀古典詩詞的角度
【新增「詩詞‧譯文對照」單元】

  打破傳統分類,從現代人的角度選讀跨時代詩詞。
  可以欣賞文字之美、可以沉醉其中、可以隨意聯想,也可以唱反調……

  跟著兩位久別重逢的國中同學
  李真希╳王明晴
  透過感性與知性的書信對談
  在賞讀詩詞的同時,重溫年少歲月,品嚐人生滋味

  一起品味古典詩詞精煉的遣詞用字,
  也在古典詩詞裡找到自己的心情。
  原來,古典詩詞如此美麗,又如此貼近現代生活。

  ◎人物簡介
  ‧李真希:生日3/11。中部人,臺北G大多媒體動畫系畢業。現居臺北,為DF動畫臺編導。未婚。
  ‧王明晴:生日12/7。真希的國中同學,在中部某農會任職。已婚,丈夫為國中地理老師,育有一雙兒女。

  ◎給明晴的信
  沒想到在相隔十多年後,我們會在國中同學婉怡的婚禮上重逢,也沒想到妳竟然已經結婚,還有個可愛的小女娃了。我們當初那麼要好,就算同班,幾乎天天見面,還是經常寫信給彼此,怎麼國中畢業後就不知不覺失去聯絡了呢?好想再回到從前。

  我突然想起,我們以前對文學都很熱衷,曾經一起投稿參加唱片公司舉辦的歌詞徵選活動,還買了一套書商到學校推銷的古典詩詞全集,卻從來沒有花時間好好讀它,後來也都沒有走上文學這條路。

  我有個想法,我們一起來讀這些詩詞,好不好?但若是按順序一首首讀下來,實在有些無趣。不如就設定一個主題,挑選與主題相關的、自己喜歡的詩詞與對方分享,在賞讀詩詞的同時,我們也順便聊一聊這十多年來的生活經歷和感觸,補足這些年的友誼空缺,妳覺得怎麼樣呢?

  我想,先以「花園」為主題吧。只要是與花草樹木相關的詩詞,不管是主題或詩句裡有提到,都可以。反正這也不是嚴肅的論文報告,只要讀得開心就好。賞讀的角度也不必設限,畢竟無論是詩詞、小說、電影或動畫等藝術創作,在完成之後,就擁有了自己的生命,讀者或觀者會怎麼感受它、評論它,都是作者無法主導和掌控的。因自身經歷不同,會有所感的地方也不同,就以開闊自由的心來賞讀詩詞吧。

  ‧適合國中以上學子奠定國文基礎。
  ‧適合喜歡古典詩詞的成年男女於閒暇時賞讀。
  ‧精選唐代到清代的主題詩詞,按朝代及作者出生年排列,每首皆附有注釋,並搭配劇情連貫的交換書信,詩詞‧譯文對照則合併於書末,讀者可透過本書對古典詩詞有總體的認識。

本書特色

  ‧每首詩詞皆附注釋,並貼心設計無注釋編號干擾賞讀的編排方式。讀者可直接從詩詞文字理解意境,從而延伸思考和想像。

  ‧精選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等歷代共63位文人的作品,皆附上作者簡要生平,讓讀者可對作者的創作觀點有基本了解,幫助理解詩詞涵義。

  ‧每組詩詞皆搭配一篇簡短好讀的書信散文,透過連續劇情、理性與感性兩種角度,將對詩詞的理解與領悟融入日常生活中。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的介绍,聚焦于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杰出诗篇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蕴。 《锦绣华章:中国古典诗词的流变与赏析》 导言:穿越时空的吟唱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是语言艺术的巅峰,更是历史、哲学、美学与情感的深层载体。从先秦的《诗经》到唐宋的格律之美,再到明清的题材开拓,诗词如同一条绵延不绝的长河,映照着不同时代的生活图景与精神风貌。本书旨在带领读者,系统而深入地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演变脉络,解析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让古人的心声在今人的阅读中得以复苏。 第一部:风骨初成——先秦至魏晋的源头活水 第一章:诗经楚辞的滥觞与奠基 本章将追溯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的质朴浑厚、现实关怀与“赋比兴”的运用,构筑了中国诗歌的最初范式。随后,我们深入探讨《楚辞》的浪漫奇崛,以屈原的“香草美人”象征为核心,展现了南方文学的独特气魄,为后世的浪漫主义诗风埋下了伏笔。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思潮的激荡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竹林七贤的放诞形骸,玄学的清谈,以及山水诗的勃兴,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田园情怀,为士人的精神避世提供了艺术出口。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则以曹氏父子的悲歌,揭示了乱世中的生命挣扎与哲学反思。 第二章:乐府民歌的生命力与五言的成熟 聚焦于汉魏乐府民歌,本章分析其“为人生而作”的鲜活生命力,探讨《孔雀东南飞》等叙事长诗的艺术成就。同时,本章详述五言诗的格律化过程,从初期的自由体裁到逐渐定型,展示了汉语在结构美学上的精进。 第二部:盛世之音——唐诗的辉煌与多维表达 第三章:初唐:格律的规范与气象的孕育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本章细致梳理初唐“初唐四杰”如何承前启后,为盛唐的爆发积蓄力量。重点分析近体诗(律诗、绝句)格律的确立过程,以及陈子昂“复古”思潮对诗歌精神的重塑。 第四章:盛唐:高峰之上——气象万千的想象与哲思 盛唐是诗歌艺术的顶点。本章将核心篇幅留给“李杜”。李白的浪漫飘逸,其不受拘束的想象力与对自由的极致追求,构成了一道奇绝的风景线。杜甫的沉郁顿挫,则以“诗史”之名,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苦难与深沉的忧患意识。此外,王维的禅意山水、孟浩然的恬淡自然,共同构筑了盛唐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第五章:中晚唐:风格的细化与情感的深化 进入中晚唐,诗歌的重心从宏大叙事转向细腻的个人情感与对世事的深沉体察。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社会教化功能与通俗易懂的语言魅力。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对诗歌的影响,以及李商隐的朦胧意象与杜牧的俊爽豪迈,展现了唐诗在转向后的丰富性和多变性,预示着新的艺术高峰的来临。 第三部:抒情之变——宋词的婉约与豪放 第六章:宋词的兴起与体式的演进 宋代,词体(曲子词)的地位逐渐超越近体诗,成为主流抒情文学的代表。本章首先解析词体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从燕乐歌唱的伴歌之词到文人案头吟诵的文学载体。重点分析柳永铺陈直叙的都市情景描写,以及他扩大词境的贡献。 第七章:双峰并峙:苏轼与辛弃疾的豪放开阔 宋词在豪放派手中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苏轼打破了传统词体只写“艳科”的局限,以诗入词,将哲理思考、人生感慨和旷达情怀融入词中,拓宽了词的题材和境界。辛弃疾则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精神,其词作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济世抱负与壮志难酬的悲愤,将“稼轩体”推向极致。 第八章:婉约的极致与格调的提升 本章细致剖析以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词派。周邦彦精于音律的锤炼,被誉为“词中圣手”。而李清照的词,以其真挚细腻的女性视角,超越了传统闺阁文学的局限,无论是早期的明快,还是后期的凄婉,都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高峰,展现了宋词在抒情深度上的成就。 第四部:文脉的延续与拓展——元曲与明清诗词 第九章:元曲的通俗化与市民精神 元代散曲(套数与小令)的兴起,标志着文学开始更紧密地贴近市井生活与市民情感。本章分析元曲如何以更口语化的语言和更直白的叙事,反映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关汉卿、马致远的杂剧和散曲,展现了民间艺术的强大生命力。 第十章:明清诗坛的守正与创新 明清时期,古典诗词虽然在整体地位上略逊于唐宋,但仍有其独特的贡献。明代诗歌,从“前后七子”的拟古风潮,到公安派(袁宏道)强调“性灵”的解放,展现了文人对诗歌自主性的探索。清代诗歌则在乾嘉时期形成了“格调派”与“常州派”的争论,代表着对诗歌形式规范与意境表达的不同追求。本章将着重探讨龚自珍、林则徐等人在晚清所表现出的对时代变迁的敏感与反思,为古典诗词的终结画上了沉思的句号。 结语:永恒的审美价值 古典诗词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钥匙。它们以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精妙的格律,承载了中华民族对宇宙、自然、生命和历史的永恒叩问。本书的梳理,旨在帮助读者穿越时间的迷雾,真正进入古人的心灵世界,体会那些穿越千年的感动与共鸣。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夏玉露


  1976年生,資深編輯及採訪記者,熱愛寫作,為了重溫古典詩詞的美好而企畫此系列書籍,希望讓所有讀者都能輕鬆讀懂詩詞,浸淫在詩詞用字精練、意境無窮的絕美文字世界,著有《三六六.日日賞讀之二.古典詩詞美麗世界(唐至清代)》、《三六六.日日賞讀古典詩詞經典名作(唐至清代)》。

  另以天真璐為筆名,創作暖心系長篇小說,著有《遇時不候:誰是最愛》、《凝視愛:想要在一起》、《曾經美好:相信或不相信愛情》。

 

图书目录

◎唐 
1 [五言古詩] 感遇(二首)──────張九齡
2 [五言古詩] 庭橘──────孟浩然
3 [五言古詩] 古風(碧荷生幽泉)──────李白
4 [五言古詩] 古風(孤蘭生幽園)──────李白
5 [五言古詩] 古風(桃花開東園)──────李白
6 [七言律詩] 曲江(二首)──────杜甫
7 [七言絕句]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杜甫
8 [七言絕句] 山房春事──────岑參
9 [七言絕句] 春思──────賈至
10 [七言絕句] 春興──────武元衡
11 [五言古詩] 春望詞(四首)──────薛濤
12 [七言絕句] 玄都觀桃花、再遊玄都觀──────劉禹錫
13 [五言古詩] 百花行──────劉禹錫
14 [五言古詩] 柳花詞(三首)──────劉禹錫
15 [樂府詩] 送春曲(三首)──────劉禹錫
16 [五言律詩] 早梅──────柳宗元
17 [五言律詩] 紅蕉──────柳宗元
18 [五言古詩] 巽公院五詠‧芙蓉亭──────柳宗元
19 [五言古詩] 戲題階前芍藥──────柳宗元
20 [七言律詩] 殘絲曲──────李賀
21 [七言絕句] 嘆花──────杜牧
22 [五言律詩] 小桃園──────李商隱
23 [五言律詩] 朱槿花(二首)──────李商隱
24 [五言律詩] 落花──────李商隱
25 [七言絕句] 柳──────羅隱
26 [詞] 歸國遙(春欲暮)──────韋莊
27 [詞] 女冠子(雙飛雙舞)──────牛嶠
28 [七言律詩] 表兄話舊──────竇叔向
 
◎五代十國
29 [詞] 望梅花(春草全無消息)──────和凝
30 [詞] 菩蕯蠻(越梅半坼輕寒裏)──────和凝
31 [詞] 玉蝴蝶(春欲盡)──────孫光憲
32 [詞] 清平樂(西園春早)──────馮延巳
33 [詞] 憶江南(今日相逢花未發)──────馮延巳
34 [詞] 紗窗恨(雙雙蝶翅塗鉛粉)──────毛文錫
35 [詞] 贊成功(海棠未坼)──────毛文錫
36 [詞] 清平樂(春光欲暮)──────毛熙震
37 [詞] 酒泉子(黛怨紅羞)──────顧敻
 
◎北宋
38 [七言律詩] 山園小梅──────林逋
39 [詞] 千秋歲(數聲鶗鴂)──────張先
40 [詞] 木蘭花(東城漸覺風光好)──────宋祁
41 [詞] 浪淘沙(把酒祝東風)──────歐陽脩
42 [七言律詩] 答丁元珍──────歐陽脩
43 [詞] 木蘭花(東風又作無情計)──────晏幾道
44 [詞] 滿庭芳(南苑吹花)──────晏幾道
45 [詞] 歸田樂(試把花期數)──────晏幾道
46 [詞] 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蘇軾
47 [詞] 占春芳(紅杏了)──────蘇軾
48 [七言絕句] 花影──────蘇軾
49 [詞] 桃源憶故人(華胥夢斷人何處)──────蘇軾
50 [詞] 浪淘沙(昨日出東城)──────蘇軾
51 [詞] 一落索‧蔣園和李朝奉──────舒亶
52 [詞] 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王雱
53 [七言律詩]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黃庭堅
54 [詞] 虞美人‧宜州見梅作──────黃庭堅
55 [詞] 畫堂春(落紅鋪徑水平池)──────秦觀
56 [詞] 蝶戀花(捲絮風頭寒欲盡)──────趙令畤
57 [詞] 水龍吟(問春何苦匆匆)──────晁補之
58 [詞] 鹽角兒‧亳社觀梅──────晁補之
59 [詞] 花犯(粉牆低)──────周邦彥
60 [詞] 虞美人(落花已作風前舞)──────葉夢得
 
◎北南宋之交
61 [詞] 踏莎行(雪似梅花)──────呂本中
62 [詞] 玉樓春‧紅梅──────李清照
63 [詞] 好事近(風定落花深)──────李清照
64 [詞] 漁家傲(雪裏已知春信至)──────李清照
65 [詞] 鷓鴣天‧桂──────李清照
 
◎南宋
66 [七言律詩] 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楊萬里
67 [詞]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辛棄疾
68 [詞] 滿江紅‧暮春──────辛棄疾
69 [詞] 水龍吟(鬧花深處層樓)──────陳亮
70 [詞] 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姜夔
71 [詞] 暗香(舊時月色)──────姜夔
72 [詞] 高陽臺‧西湖春感──────張炎
 
◎宋
73 [詞] 法曲獻仙音(層綠峨峨)──────王沂孫
74 [詞] 洞仙歌(雪雲散盡)──────李元膺
75 [詞] 水龍吟(夜來風雨匆匆)──────程垓
76 [七言絕句] 雪梅(二首)──────盧梅坡
 
◎元
77 [散曲] 落梅風(二首)──────馬致遠
78 [散曲] 楚天遙過清江引(有意送春歸)──────薛昂夫
79 [散曲] 楚天遙過清江引(花開人正歡)──────薛昂夫
 
◎明
80 [詞] 滿江紅(漠漠輕陰)──────文徵明
 
◎明末清初
81 [詞] 風流子•送春──────李雯
82 [詞] 畫堂春•雨中杏花──────陳子龍
83 [詞] 山花子•春恨──────陳子龍
84 [詞] 訴衷情‧春遊──────陳子龍
 
◎清
85 [七言律詩] 秋柳(四首)──────王士禛
86 [詞] 河傳(春淺)──────納蘭性德
87 [詞] 醜奴兒慢‧春日──────黃景仁
88 [詞] 木蘭花慢‧楊花──────張惠言
89 [詞] 鵲踏枝‧過人家廢園作──────龔自珍
90 [詞] 柳梢青(芳草閑門)──────蔣春霖
91 [詞] 金縷曲(花信匆匆度)──────俞樾
92 [詞] 玉樓春(梅花過了仍風雨)──────鄭文焯
93 [詞] 蝶戀花(柳外輕寒花外雨)──────況周頤
94 [詞] 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王國維
 
◎詩詞.譯文對照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9880923
  • EISBN:9789869880954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45.4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實在的,面對「唐至清代」這麼宏大的時間跨度,要挑選出「一一五首」並進行深入的賞析,對作者來說是極大的挑戰。這數字聽起來頗有深意,不知是否暗合了什麼典故?我比較好奇的是,這一次的「增修」之處,究竟是在於增加了新的詩作解讀,還是對舊有的詮釋進行了修正與深化?畢竟古典詩詞的魅力,就在於其多義性與層層疊疊的意境。一個好的賞讀本,不該只提供標準答案,而應該是提供一把鑰匙,讓我們自己去開啟通往詩人心靈的門。如果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園丁,帶著我們穿梭在這片詩詞的花園裡,指出哪些是奇珍異草,哪些是常見卻又耐人尋味的品種,那就太棒了。台灣的讀者,普遍對於細膩的情感描摹情有獨鍾,希望這書中的選篇與論述,能緊緊扣住這點,讓人讀完後,心中能留下一絲餘韻久久不散的詩意。

评分

這本書的「電子書」形式,對我來說是個雙面刃。一方面,隨身攜帶的便利性無可比擬,尤其是在通勤或旅行的途中,隨時可以拿出來翻閱,沉浸在古典的氛圍中,是現代生活的一種奢侈享受。另一方面,我總覺得古典詩詞的「賞讀」,少不了一種實體書的儀式感——那種指尖劃過紙張的觸感,以及書本在手中分量帶來的安定感。不過,既然是以電子形式呈現,我更期待它在數位化方面能做出創新,例如能否有清晰的字體放大功能,或者在關鍵詞彙上有即時的註釋連結,讓閱讀的流暢性不受干擾。畢竟,我們都是在追求一種高效的文化吸收方式,如果這本書能將古典的韻味與現代科技的便利完美結合,那它絕對會是書架上(或雲端裡)的常客,成為我隨時可以回味的文學寶藏。

评分

這本《賞讀書信一‧古典詩詞花園(增修版):唐至清代繁花盛開一一五首》的書名,光是看著就讓人感覺到一股濃濃的書卷氣息撲面而來,彷彿已經能聞到那股陳年紙張特有的醇厚香氣。我總覺得,台灣的文藝圈對於古典文學的詮釋,總有一種獨特的溫潤和親近感,不全然是學術的嚴肅,更多的是一種生活化的品味。這本書的「增修版」聽起來就充滿了誠意,想必是經過時間沉澱後,作者對這些唐宋元明清的詩詞大家有了更深層次的體悟。我個人對於閱讀這類經典的書籍,最期待的就是能有那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不是單純的字詞解釋,而是能帶領我們走入那個時代的氛圍,去體會詩人心中的喜怒哀樂。特別是標榜的「花園」意象,讓我聯想到的是層次豐富、百花齊放的文學風景,每一首詩詞都像是一朵精心栽培的花朵,等待著讀者去細細品味它的姿態與芬芳。這種對於古典美的重新梳理與呈現,是我們這些熱愛傳統文化的讀者,最渴望在書本中尋求的慰藉與滋養啊。

评分

光看標題中「繁花盛開」這四個字,就足以勾起我對這本選集的好奇心。所謂的「花園」,在我心中意味著高度的選擇性與主題性。唐詩的雄渾、宋詞的婉約、元曲的直白、清詩的轉承,這些不同時代的花朵,它們的香氣和色彩必定大不相同。我特別希望,作者在選篇上能展現出跨越朝代的對話感,讓讀者在閱讀這些詩詞時,能夠感受到古典美學是如何在歷史長河中不斷自我延續和蛻變。這種深入的比較和串聯,往往比單獨分析一首作品來得更有洞察力。台灣的文學愛好者,對「意境」的追求是非常執著的,所以,如果這本書的賞析能觸及到詩詞中那些難以言喻的空靈之美,而不是僅停留在字面意義的闡釋上,那它就真正配得上「賞讀」二字,成為引領我們進入古典心靈世界的嚮導。

评分

每次在書店看到這種標題走的是古典路線的書籍,我的目光總會不自覺地被吸引住,因為在現今這個節奏快到幾乎要讓人喘不過氣的時代,能找到一片可以安靜下來,專注於字句之美的淨土,實在是難得的機緣。這本「增修版」的吸引力,除了內容的厚實感之外,更在於它所承載的文化重量。我比較注重的是編排的方式,如果能將不同朝代的詩詞進行巧妙的串聯,或許能從中看出文學演變的脈絡,而不是單純的羅列。台灣的讀者群對於美學的要求通常都很高,因此我猜測這本書在裝幀設計上,應該也下足了功夫,畢竟「賞讀」二字,就暗示了視覺上的享受同樣重要。我很期待能看到,作者如何將那些膾炙人口的篇章,用一種既尊重原創精神,又能符合當代讀者理解習慣的方式,重新包裝呈現。畢竟,古典文學要傳承,就不能只是鎖在博物館裡,得讓它活在我們日常的呼吸之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