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生活在明末清初江南地區的李漁,號笠翁,是我國著名的戲曲家與小說家,同時他還是一位頗有生活情趣的人,年輕的時候,李漁曾經像當時的大部分讀書人一樣,打算通過科舉考試走上仕途之路,但應試的落榜以及明清變革的動盪局勢,讓他斷絕了這個念頭。
滿腹才華的李漁,自此選擇了一條當時文人少有人走的路——通過賣文章來維持生計。他刊行了自己創作的小說、經營書坊,帶著自家的戲班四處演出,可以說是一位別具特點的擁有經濟頭腦的文學家。
李漁的一生著作頗豐,作為文學家、戲劇理論家與美學家,他主要寫了《笠翁一家言全集》,其中包括文集四卷、詩集三卷、詞集一卷、史論兩卷;《閒情偶寄》六卷。
作為戲劇家,他寫了十幾種傳奇故事。作為小說家,他著有《無聲戲》、《十二樓》,長篇小說有《肉蒲團》;有人認為,長篇小說《回文傳》也是出自他的筆下,不過被多數專家否定。
其中《閒情偶寄》可以算得上是他的得意之作。
《閒情偶寄》分為詞曲、演習、聲容、居室、器玩、飲饌、種植、頤養八大部分,內容豐富,可以稱得上是生活藝術大全集,是我國首部倡導休閒文化的專著。其中大篇幅地講述了戲曲、歌舞、服飾、修容、園林、建造、花卉、頤養、飲食等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美學現象與規律。李漁集大半生的生活積累與學識撰寫此書,耗費了大量的心血。
《閒情偶寄》面世以來,頗受世人推崇,在清朝時期,只要談到李漁,大多數人都會提及這部著作,並予以稱讚,直到現在,《閒情偶寄》依然散發著它的魅力,不斷被人們所提及。《閒情偶寄》用生動活潑的小品形式,加上輕鬆的筆調,為我們勾勒出了作者心中的生活美學與藝術,其精華與最有價值的部分在於談論戲曲創作與舞臺表演、談園林美的創作,以及欣賞儀容的文字。
解譯者
導讀
養好對生活的品味
創作初衷
很多文人對李漁的《閒情偶寄》多有正面評價,不外乎稱讚他具有生活品味。但李漁自己怎麼看待自己所做的這本散文小書呢?
李漁在《閒情偶寄》的序中提到自己是何等的幸運,他之所以完成此書,也不過是借用天地造物原本已呈現的美好,他透過「狡猾伎倆,做遊戲神通」而已。當然,李漁在此所說的狡猾伎倆,不過是對於自己文采的自謙之詞。但他點出了他創作此書的重點:即是在提醒人,天地事物之美好,不應視而不見。
更在〈聲容部〉〈習技〉中拿刺繡技巧具體提到:「其不及女工,而仍鄭重其事,不敢竟遺者,慮開後世逐末之門,置紡績蠶繰於不講也。雖說閒情,無傷大道,是為立言之初意爾。」白話的意思就是,他雖然對於女工刺繡一事的技法不甚了解,但卻也不影響他認為這件事情重要的程度,故在此書中特別撥了一節書寫。之所以認為重要是,他以男子的角度認是,雖然對於女子來說,女工學習有其重要的功能性,但對男子來說,若能稍微理解,則是一種「陶冶生活」(閒情)的重要事情。若是連他寫這樣的生活小書都不特別看重,怕後世男子會更加遺忘,故而寫進書內。而這樣的心情,可同樣類推至其他篇章,這就是他創作此書的初衷。
如何養好生活品味
而「陶冶生活」(閒情)有幾個面向(偶寄),李漁分成「戲曲」、「居舍」、「器皿」、「飲食」、「花木」、「心情」六大區塊。
「戲曲」包含〈詞曲部〉、〈演習部〉、〈聲容部〉三大篇章,所談的是好的戲曲有哪些細節必須要注意。他以自身寫過劇本、帶過戲班、創過劇團巡演的實戰經驗加上過往名劇的分析,很深刻的寫出戲曲創作時,所要注意的重點為何,這部份幾乎被過往評論家一致認為是評判戲曲的重要指引文章。
而李漁又在長篇部分分段加入小標題,以協助讀者理解。譬如在〈詞曲部〉〈結構〉中又依次加入「戒諷刺」、「立主腦」、「脫窠臼」、「密針線」、「減頭緒」、「戒荒唐」……等,如此的編排有助於讀者釐清文章談論主軸。
而其中〈聲容部〉乍看之時,會以為是對女子由內在膚質、態度到外在妝飾的觀點分享,但扣連後面的〈習技〉小節一起閱讀時,會發現這整篇其實是對扮演女角的揣摩指點。
「居舍」(居室部)則由房屋內部擺設談到外部山石佈置。李漁自己提到,他甚至會省衣服與妻女餐食的花費,來買佈置居室的花、草、竹、石。他的重點不是模仿名家園林,或是標新立異,而是為了「以娛耳目」;換句話說,就是讓眼睛看到美好的事物,如此心情也會美麗。
美麗的事物看久了自然會對生活擺設、器皿「講究」,這樣的講究不單是實際功能的好,譬如:打掃的學問;還有連帶的講究起「氛圍」,所以才帶出園林打造的意象要求;譬如:打造小山丘時,石紋跟石色必須取其相同,如果不注意它的紋路與色澤而亂擺,則不耐看,園林美感難以持久。
玩賞「器皿」(器玩部)的重點不在貧富貴賤,而在於如何能「變俗為雅」。因此,有錢人買的器皿若是只求外表搶眼奪目,但做工質地不細緻,還不如窮苦書生家門前擺放的陶罐雅致。而在排放的方式上也要活變,不要死板板的成列,這些講究都在於你是否對生活「用心」而已;李漁認為,只要「用心」就不嫌麻煩。
李漁強調「飲食」(飲饌部)的撰寫重點在「止崇嗇」,大魚大肉奢侈的吃,不見得是「吃得好」。筍子、米飯、湯品、麵食若是烹煮的得宜,其美味更甚於虎、豬、羊等肉品。
「花木」(種植部)分「木本」、「藤木」、「草木」三部分談,而這三部分其實對應到人品性格的三類;他認為如果是做事都能看得深遠的人,則如同擁有粗大樹幹、綿密樹根的「木本」。如果是凡事都依靠別的人,則如同須要支架才能攀爬的「藤木」,人倒則己倒。如果是從來沒有思慮過明天,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人,則如同草根淺薄的「草木」。故以此分別描述各草木的養殖法與呼應人品。
「心情」(頤養部)分別談「快樂」、「停止憂慮」、「飲食節度」這三個部分。
關於快樂:有錢人的快樂是做到「不辱不殆」不招來羞辱,也不招來危險;沒有錢的人的快樂是凡事「退一步」,只要能退一步想,快樂就在其中。
「停止憂慮」的要點在,若能提早準備的事先防範準備,若不能提早準備的,觀察事情的徵兆,將大患變成小患。
「飲食節度」就是提醒人依著食物的屬性搭配食用,再配合自己的身體適當的吃,這樣就對了;而吃的適宜,身體沒負擔,心情自然好。
《閒情偶寄》的價值
李漁在書內反覆強調自己不是出生於富貴世家,故對於這些小物的講究,並不是要追求生活的華美精細,而是要體醒人生活的「雅致」。而這樣的撰寫態度所產生的文章表現就是力求貼近日常人的思想。
「雅致的生活」會去涵養一個人的人生的態度。錢可能不見得要賺得很多(雖然李漁本人挺會賺錢的),但懂得雅緻過生活,你最少能活得有品味,活得像個人,活得快樂。
清華大學書院導師
蘇子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