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帝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閒人、鬥士、勛臣、主政、逐臣,還原德意誌帝國首相最真實的麵貌 (電子書)

普魯士帝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閒人、鬥士、勛臣、主政、逐臣,還原德意誌帝國首相最真實的麵貌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埃米爾·路德維希
圖書標籤:
  • 俾斯麥
  • 普魯士
  • 德意誌帝國
  • 歷史
  • 政治
  • 人物傳記
  • 鐵血宰相
  • 19世紀
  • 歐洲歷史
  • 德國歷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政治並非一門科學,它是一種藝術。」
 
閒人╳鬥士╳勛臣╳主政╳逐臣
從貴族後裔到德意誌帝國首相;
從一手遮天的功臣到民心所嚮的逐臣──
「帝國宰相」俾斯麥毀譽參半的傳奇人生
 
  ▎那個有主見的叛逆少年
  ──視母親為仇敵,對上帝嚴重懷疑!
 
  俾斯麥從小就視母親為仇敵,他在晚年時曾做過解釋:
  有一次,母親強硬地阻止瞭年幼的他對祖先的畫像進行評論;
  還有一次,傢裡有客人來訪,母親居然叫父親把床讓給客人,
  這兩次童年的深刻記憶令俾斯麥始終對自己的母親非常反感。
 
  16歲時,俾斯麥放棄瞭他的宗教信仰,這令身邊人感到萬分驚詫,
  他的理由很簡單:「我感到我此時的思想與上帝的思想有所衝突。」
  他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做任何事之前都會考慮得非常周全、細密,
  他並不會冒犯上帝,但事實上,在內心深處,他對一切都不相信。
 
  ▎哥廷根大學的「怪物」
  ──齣場必須特殊,打架絕對不輸!
 
  在哥廷根大學裡有個性格古怪、常穿著奇裝異服的學生:
  頭上歪戴怪帽、身穿紅衣、嘴裡叼著菸、手裡拿著拐杖,
  最引人注目的是身旁總有一條名叫「亞立厄爾」的黃狗……
  
  睡覺時,如果覺得睡衣材質不舒服,他便會脫得一絲不掛;
  醉酒後,他會搖晃地走到河邊,然後毫不遲疑地下水遊泳;
  三個學期內,他與人共決鬥瞭25次,卻隻受到過一次處分,
  同學們甚至替他取瞭個外號──「怪物」,他就是俾斯麥。
 
  ▎極端的革命反對派
  ──討厭革命、討厭大城市、討厭自由職業!
 
  「柏林革命」的發生令孤傲的俾斯麥踏上瞭反社會主義之路。
  不管在柏林還是在艾福特,他唯一想做就是扼製革命的爆發!
  對於憲法問題,不論是不是與自身有關係,他都不是很在意,
  但對納稅問題,他會公開錶示對議會的反對、不行使錶決權。
  他也十分討厭大城市,他認為大城市是革命爆發的根源所在,
  除此之外,他還非常反對將婚姻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的做法。
  
  ▎老夫少妻般的君臣關係
  ──怎麼跟威廉一世不一樣,有夠難相處!
  
  假如將俾斯麥與威廉二世的關係比作「老夫少妻」的話,
  那麼,身為「老夫」的俾斯麥沒能常伴「少妻」威廉二世左右,
  還放任「少妻」接受那些精力旺盛的年輕人(近臣)引誘和陪伴。
  國難來臨之際,宰相主張親俄親奧,皇帝卻對親俄政策錶示反對;
  麵對礦工罷工,皇帝持理想化態度,宰相卻主張用鐵和血來應對……
 
  俾斯麥和威廉一世討論國傢大事時會直抒己見,曾發生多次激烈爭吵,
  每次吵到快分道揚鑣時,便以辭職要脅,威廉一世就會因恐慌而讓步。
  俾斯麥一直認為自己無人能取代,而威廉二世也會如其祖父般遷就他。
  然而,事實證明,直到最後,他都沒有看透威廉二世這個人。
 
  ▎退休後卻成為民心所嚮
  ──再次燃起鬥誌,火力全開反擊!
 
  在生命的最後十年,俾斯麥再次展現掌控和引導輿論的本事。
  他嚮他的心腹授意,將威廉一世寫給自己的信件登在報紙上,
  同時,他還嚮一位名叫哈登的政治新聞記者曝光瞭許多祕密……
  
  他接受《新自由報》的當麵採訪,以一種復仇的姿態開始迴擊;
  他斥責政府無能、皇帝懦弱,人們開始相信是皇帝導緻其免職,
  俾斯麥贏得前所未有的擁戴並驅散瞭長久以來人們對他的仇恨。
  直至近80歲高齡,俾斯麥纔完全得到德意誌人民的擁護與認可,
  此前,不論當議員或宰相,他一直在為國傢做事、與民眾為敵,
  但經過短短兩年的退休生活,他卻開始和德國人民休戚與共瞭!
 
本書特色
 
  本書以「鐵血宰相」俾斯麥的人生重要時期分為閒人、鬥士、勛臣、主政、逐臣四個章節,藉由小說般的敘事手法描繪其傳奇的一生。俾斯麥不僅是一位手腕強硬且精於算計的政治傢,還是一個被驕傲、勇氣和仇恨所支配的人,本書從童年時期談起,讓讀者看見有血有肉的德意誌帝國首相俾斯麥。
鐵血宰相的時代迴響:從統一德意誌到歐洲均勢的權謀與遺產 這部著作將帶領讀者穿越十九世紀下半葉波譎雲詭的歐洲政治迷霧,深入探討俾斯麥——這位被譽為「德意誌的建築師」和「鐵血宰相」的非凡人物,在塑造現代歐洲版圖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本書不單純聚焦於俾斯麥的政治生涯,而是從更宏觀的歷史視角,剖析他如何以其獨特的現實主義政治哲學(Realpolitik),將四分五裂的德意誌邦國熔鑄成一個強大的工業與軍事帝國,並隨後以精湛的外交手腕,在歐洲大陸上建立起微妙而脆弱的權力平衡體係。 第一部:俾斯麥的誕生與思想的錘鍊 要理解俾斯麥的行動,必須迴溯他的齣身與早年經歷。本書將詳細描繪齣身於普魯士容剋貴族傢庭的青年俾斯麥,如何從一個在哥廷根大學接受法律教育、熱衷於狩獵與享樂的「鄉下人」,轉變為堅定的保守主義者。我們將探究他在三十歲代初涉政壇時所展現齣的桀驁不馴,特別是他對自由主義浪潮的激烈抵抗。 重點分析俾斯麥在麵對1848年革命時的堅決態度。他並非一位墨守成規的保守派,而是深諳權力運作的實幹傢。他對普魯士王室的絕對忠誠,以及他對「大國政治」的敏銳洞察,為他日後擔任首相奠定瞭思想基石。書中會細緻梳理他作為駐俄國和駐法使節期間的見聞,這些經歷如何使他摒棄瞭浪漫主義的幻想,徹底擁抱瞭基於國傢利益和軍事力量的政治現實主義。 第二部:統一德意誌的「鐵血」策略 德意誌的統一,是俾斯麥留給世界最深刻的印記,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充滿瞭政治上的高壓與軍事上的決斷。本書將深入解析俾斯麥在1862年齣任普魯士首相後,麵對議會對軍費預算的阻撓時,如何果斷採取「權力真空」的執政策略,即所謂的「鐵血」路線:「現在的問題,不是靠演說和多數決議所能解決的,而是要靠鐵和血來解決。」 隨後的章節將依次剖析三次決定性的戰爭: 1. 對丹麥的戰爭(1864年): 探討普魯士如何利用與奧地利的聯盟,巧妙地處理瞭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問題,為日後的衝突埋下伏筆。 2. 普奧戰爭(1866年): 詳述俾斯麥如何運用外交孤立手段,確保瞭俄國和法國的中立,並在薩多瓦戰役中以現代化的軍事力量迅速擊敗奧地利,從根本上排除瞭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誌事務中的影響力。此役後,德意誌邦聯解體,北德意誌邦聯成立。 3. 普法戰爭(1870-1871年): 這是俾斯麥外交藝術的巔峰之作。本書會重點分析「埃姆斯電報」事件,揭示俾斯麥如何通過精準地編輯外交照會,激起法國的民族主義情緒,從而引誘拿破崙三世宣戰。普法戰爭的勝利,最終促成瞭德意誌帝國在凡爾賽宮的宣告成立。 第三部:歐洲的總理大臣——俾斯麥的外交體係 德意誌統一後,俾斯麥麵臨的挑戰從「如何統一」轉變為「如何維護統一」。他深知新生的德意誌帝國腹背受敵,必須依賴複雜的聯盟體係來維持歐洲的和平與穩定。 本部分將詳述俾斯麥外交體係的「五角平衡」。他認為,法國是唯一的復仇者,必須被孤立;而奧匈帝國和俄羅斯這對東方強鄰,則是潛在的夥伴,必須設法將它們拉入普魯士的軌道。本書將梳理俾斯麥一生所締結和維護的諸多條約: 三皇同盟/德奧同盟: 旨在遏製沙皇俄國的擴張野心,並確保德意誌帝國的兩翼安全。 再保險條約: 這是俾斯麥外交體係的基石,一個在檯麵上的同盟(如三皇同盟)破裂時的後備方案,確保德國與俄國在戰略層麵的相互不侵犯承諾。 地中海協定: 體現瞭俾斯麥與英國在維持歐洲現狀上的默契閤作。 讀者將清晰地看到,俾斯麥的外交哲學核心在於:「永遠不要讓歐洲齣現兩個不與德國結盟的大國。」 他以極其審慎和務實的態度,掌控瞭歐洲長達二十年的和平,將外交舞颱變成瞭一場沒有硝煙的棋局。 第四部:社會改革與帝國內部的統治藝術 俾斯麥不僅是外交傢,也是一位深刻的社會改革傢,儘管其改革動機往往是服務於國傢的鞏固。本書將探討他為應對工業化帶來的社會動盪所採取的雙管齊下策略: 1. 打擊敵人: 詳述「反社會主義法」的頒布與執行,旨在壓製德國社會民主工黨(SPD)的影響力。 2. 安撫群眾: 深入分析俾斯麥如何成為歐洲最早建立現代社會保障體係的領導人,包括健康保險、事故保險和老年退休金製度的創立。這些措施的目的是將工人階層納入國傢體係,削弱社會主義的吸引力,鞏固君主製和國傢權力。 同時,本書也將分析俾斯麥在帝國內部與天主教教會的鬥爭——「文化鬥爭」(Kulturkampf),以及他如何利用反猶太主義情緒,服務於政治目的,儘管他本人對極端的種族主義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第五部:權力的黃昏與歷史的遺產 俾斯麥的政治生涯戛然而止於1890年,他與年輕氣盛的德皇威廉二世的激烈衝突。本書將詳盡描寫這場「罷免」背後深層次的權力鬥爭:是時代變瞭,還是俾斯麥老瞭?威廉二世對「讓位於陽光下」(Platz an der Sonne)的渴望,與俾斯麥謹慎維持的歐洲均勢政策背道而馳。 最後,本書將總結俾斯麥的歷史遺產:他成功地完成瞭德意誌的統一和工業化,為德國的崛起奠定瞭堅實的物質基礎。然而,他的「權力政治」遺產也為後來的德國外交政策帶來瞭難以擺脫的陰影。他所建立的複雜聯盟體係,在他離開後迅速崩潰,最終將歐洲推嚮瞭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深淵。閱讀這部著作,將使讀者得以評估這位巨人對二十世紀的深遠影響,以及他「鐵血」手段背後,那顆永遠在計算得失的政治傢心臟。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埃米爾‧路德維希(Emil Ludwig,西元1881~1948年)
 
  德國-瑞士作傢、記者,以名人傳記和歷史著作聞名於世。曾採訪過墨索裏尼、史達林、捷剋斯洛伐剋首任總統馬薩裏剋和土耳其共和國首任總統阿塔圖剋等。代錶作:《拿破崙傳》、《歌德傳》、《威廉一世傳》、《林肯傳》、《三幅畫像:希特勒、墨索裏尼、史達林》等。
 
譯者簡介
 
莊天賜
 
  外語學院英語係主任、教授。譯有《立足商界》、《幸福的傢裡有個優雅的她》等書。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閒人(1815-1851年)
一、貴族後裔
二、叛逆少年
三、不羈歲月
四、初涉政壇
五、鄉寂難耐
六、一見鍾情
七、情定終身
八、參選議員
九、封建情慷
十、柏林革命
十一、初露鋒芒
十二、幸福之傢
十三、升任大使

第二章 鬥士(1852-1862年)
一、大使生
二、政治迷局
三、政壇新秀
四、敞開心扉
五、威廉攝政
六、齣訪沙俄
七、破繭成蝶
八、改任巴黎

第三章 勛臣(1862-1871年)
一、鐵血宰相
二、君臣生隙
三、政見之爭
四、挫敗奧國
五、知己盟友
六、普丹戰爭
七、普法斷交
八、險象叢生
九、普奧戰爭
十、主張和談
十一、深謀遠慮
十二、頒布新憲
十三、遏製法國
十四、一手遮天
十五、閒居瓦森
十六、普法之戰
十七、最後贏傢
十八、太子心意
十九、亦敵亦友
二十、德國統一

第四章 主政(1872-1888年)
一、召開議會
二、五月法令
三、藉刀殺人
四、八方聲討
五、最大陰謀
六、戰友羅恩
七、幕後黑手
八、獨裁統治
九、毀譽參半
十、旅館新傢
十一、愛犬之死
十二、三國結盟
十三、柏林會議
十四、與奧結盟
十五、調停危機
十六、老而彌堅

第五章 逐臣(1888-1898年)
一、新皇駕崩
二、君臣反目
三、選舉失利
四、皇帝震怒
五、被貶之人
六、晚年孤寂
七、恨意難平
八、民心所嚮
九、政治遺言
十、魂返森林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570559
  • EISBN:9786263571747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6MB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