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件事,如果是以強迫的方式實行,即使有最好的意圖,也會產生相反的結果。――摩謝.費登奎斯
青少年時踢足球受傷之後,費登奎斯發現自己竟為瞭贏得一場愚蠢的球賽,而賭上自己一輩子的健康。如此的「強迫性」便成為瞭他一生的研究,發展齣獨特的費登奎斯方法。
在《成為有能的自己》中,費登奎斯提齣許多有違「常理」的觀點,發人深省。他指齣,我們內在最惡性而又不自知的動機之一就是「渴望得到讚美」。為瞭得到肯定,人會失去「自發性」的學習能力,並且產生各種強迫性的情緒與習慣,不隻無法發揮本有的能力,嚴重時還會造成身心問題。
此外,費登奎斯還指齣,阻礙我們發揮天賦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交錯動機。以性行為為例,許多人從事這項活動並不是齣於身體的反應或親密關係,而是想從中得到認同、成就感或是彌補無能的人際關係,但因為搞不清楚自己的動機,身心無法連結,於是導緻性無能。
費登奎斯教導我們從最簡單的動作,如仰臥抬頭、屈膝等,去體會身體最具有良好張力、身心沒有抗拒的狀態,由此開啟自發性的大門。他一再強調,隻有透過身體學習來的經驗,纔能完全去除寄生性的情緒與動作慣性,並找迴最單純的動機,培養有效的學習方法,喚起有能而成熟的自己。
本書特色
★費登奎斯最具成長啟發與自我覺察的著作,勵誌與一針見血程度可比《被討厭的勇氣》
誠摯推薦
呂旭亞 IAAP榮格分析師
洪素珍 IAAP榮格分析師
陳文玲 政大廣告學係教授
陳怡如 GCFP費登奎斯老師
陳登義 颱中靜和醫院醫療院長
劉美珠 颱東大學身心整閤與運動休閒產業學係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