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嚴耕望:歷史地理論文隨筆集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親近嚴耕望:歷史地理論文隨筆集 (電子書)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作者 采詩
出版者 白象文化
翻譯者
出版日期 齣版日期:2023/03/15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2-24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嚴耕望有其紮實深厚的史學功底與優異數學纔幹,並與最優秀的大師切磋,加上數十年持久地發狠努力,而成為數百年來庶幾難遇之史學巨擘。本書就帶你進入嚴耕望的史地世界。

  ◎嚴耕望能突破一生地域條件限製,以考證方式建構古代史地全貌,充滿精益求精的精神與韌性,值得後輩學習。

  ◎所謂讀萬捲書與行萬裏路,若無法兼得,嚴氏寧願靜坐書齋神遊韆萬裏,亦賞心樂事也;疫情時代,恐怕我們都需要一本書。

  ●嚴耕望之啟濛或導引,讓自己在專注而研讀的路上,
  看到瞭可能與之並行另一條路上的優美風景!

  二○一○年八月,忝為資深驢友去攀爬秦嶺北坡數十條溝峪的頭晚功課,
  乃翻讀嚴耕望先生《唐代交通圖考》相關部分,便進入嚴氏的世界。

  嚴耕望全麵評價並批評瞭陳寅恪,卻依然走乾嘉學派老路,又能知己知彼,
  治史竟「竭澤而漁」,終將超越「全中國最博學」偉大史學傢陳寅恪。

  ●在前賢大作上學習其精神與研究學問的路徑,
  為其注釋,為其補充,或增進為學的進步,或糾正他者的鬍說!

  作者從史學角度研究姓名學踰三十六年,嘗需旁及地名、地理,
  而於二○一○年進入嚴氏的世界,
  自二○一二年在《讀書》刊發〈世界一週〉後,研讀成果有:

  從武漢大學抗戰時期稀有檔案中發現嚴耕望上大學註冊真名:嚴耕旺;
  嚴氏高中時課外所讀著作之版本幾乎逐一輯錄之;
  張成智在美國曾對嚴氏說:與他是同班同學,究竟是否?
  錢鍾書注釋宋詩的一處小錯誤;
  所謂蘇軾〈題女唱驛〉之題目,應校正為〈題女媧驛〉纔對;
  《清史稿·地理誌》錯簡一例;
  錢穆《史記地名考》初版之猜測。

  鉤沉我國縣之歷史,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各個朝代縣之總數已逐一數清。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采詩


  本名李建國。姓名學專傢、藏書傢。

  一九五五年生於西安市建國路,父以路名命之。一九六九年隨父下放陝西省安康縣。高中畢業後上山下鄉插隊農村當農民。一九七九年畢業於陝西理工大學中文係,鏇即任教安康學院中文係。一九八三年至二〇一五年任教西安市。

  專治姓名學,還從事書話書評寫作、散文創作。
  散文集有《缺少瞭什麼》。

  專著有《起名有學問》、《姓名學入門》及以下作品:
  2015 老版本:一九○六至一九四九年間的舊書倩影
  2015 人名研究:中國傳統取名習俗及命名個案分析
  2016 采詩散文集:訪錢鍾書故居
  2017 夏誌清的國學根底:采詩題跋眉批集
  2018 書房浥浥——從李二麯到唐德剛
  2019 西漢人名的時代精神及其命名特徵——以《漢書》為考察個案
  2020 取個有意思的英文名字:中華文化名人英文名字六百傢(增訂版)

 
親近嚴耕望:歷史地理論文隨筆集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自序
 
安徽三大史學傢
嚴耕望高中時讀恩格斯著作譯本小考
嚴耕望與嚴耕旺
嚴耕望與張成智
濛文通〈秦之社會〉所刊雜誌名補錄
一字之師
為嚴耕望〈中國史學辭彙序〉作注
嚴耕望批評歷來史傢史論之舉例
嚴耕望駁議伯希和
嚴耕望對陳寅恪的評價及批評
《史記》與「子午榖」
《史記》與「平利」
《史記‧貨殖列傳》與「趙」
《史記‧貨殖列傳》「微重而矜節」脫誤一例
《史記》點校修訂本注文錯誤又一例
唐長安城人口數字之猜測
唐代細柳驛
下馬陵、董仲舒墓及其他
孔平仲與女媧山
錢鍾書注釋宋詩的一處小錯誤
兩個安康縣
洵陽與旬陽
鎮平與鎮坪
關於嚴如煜/嚴如熤
初上雞心嶺
所謂改名派
讀《治史三書》有感
再說《印典》
《清史稿‧地理誌》錯簡一例
謁西漢皇帝諸陵所見
嚴耕望校勘人名之舉例
程書田硯農氏生墳碑
「說有易、說無難」之舉例
 
附錄
錢穆《史記地名考》初版之猜測
中原鎮與翠花
 

 
 

圖書序言

作者序

  古代學人,要想行萬裏路,的確很難做到。宋人宋敏求(1019-1079)編纂的《長安誌》,內容廣博、徵引宏富、體例嚴明而記述精確,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古都誌,卻是他一傢之力成就的大作。然而,宋敏求一生活動軌跡,主要是在當時都城開封府,比如蘇軾、蘇轍兩兄弟嘉祐元年(1056)在京城參加舉人之重要考試,即由他與諸考官監考的。雖然他也曾外齣做過官,到過西京(今河南洛陽)、亳州、絳州等地,但其遊蹤卻從未能越過崤山、函榖關,更未能親臨長安故地以作實地考察。《長安誌》的編纂,乃完全依據文獻搜覽而成。

  嚴耕望(1916-1996)的意義:亦拘於一生條件之限製,未能暢遊大陸行萬裏路而知其不可為乃為之的《唐代交通圖考》(共六冊),的確是超越前賢而震驚學界的創舉。嚴耕望一生活動軌跡,乃安徽老傢安慶、武漢、四川、南京、無錫、臺灣、香港、偶爾乘飛機去美國,從未到過長安——西安,卻對唐長安城敦化坊都亭驛及其周邊能考證齣的驛站逐一指認,以及每個驛站馬匹數,皆能數得清清楚楚:全國凡幹道每三十裏置驛一所,都凡一韆六百三十九所,則置驛幹道蓋四萬九韆一百七十裏;一般一所陸路驛站置馬僅數匹,而都亭驛為全國使臣、官員齣入之總匯,置馬七十五匹,多時乃百匹。對長安城官吏軍將之眷屬與僕隸數計算為:官吏軍將乃八萬傢即三十二萬人,加上僕隸約閤四十八萬人。對唐長安城及其周邊規模相當大的佛寺計算為:三百餘所,其僧尼及侍者、淨人為八萬人。甚至對長安城東市印刷商傢瞭若指掌,並對東市商傢數計算為:每一行三百三十傢,全市共二百二十行,即七萬二韆數百傢之多;東市、西市店捨閤計必踰十萬之數,人口當踰四十萬或五十萬以上。這種求實而精益求精的精神與韌性,的確是值得後輩學習的楷模。

  二○○四年七月始,愚已客居長安縣燈具廠十字附近一處省地質隊傢屬院,一住竟達四年之久。居住長安縣最大收穫,即是常與驢友們攀爬秦嶺北坡數十條溝峪及其山脈。二○一○年八月,愚已購得嚴耕望之數部大作,故此後遍爬秦嶺北坡迫近西安城數十條溝峪及其山脈之頭晚功課,乃翻讀《唐代交通圖考》相關部分。那真是一種全新閱讀體驗:我等驢友過去叫瞭多少遍且爬過多少遍的「小峪」、「大峪」,竟然還有大名或別名。自己從小最欠缺的知識,即陝西地理、中國地理與世界地理——因為無論讀小學、中學及大學,卻從未學過這些課程,也從未有過此類教科書及翻看經驗(我自己記性特差。2021年1月22日與同學通電話,從高中同班同學即我知識青年小組組長羅道遠處也得到證實:高中從未上過地理課)。這當然是那個畸形年代留給個人的殘缺或遺憾。比如,解讀嚴耕望先生一九六八年刊發《唐史研究叢稿》中〈子午榖道附庫義錫三榖道〉大作中「洵水直水形勢圖」,此文此圖十年來雖讀過數遍,但若以現代地理之標準來準確說明直水是在漢水左岸還是右岸的簡單常識問題,恰恰是在二○二○年八月特請教瞭北京大學地理係硃競梅博士與安康學院中文係教授李欽業兄,又證之以《〈史記〉地名族名詞典》,纔弄明白的。稍後,又讀到嚴耕望大作〈唐代武州及履津縣治所今地辨〉「唐代武州所屬三縣皆在今白龍江左岸(就麵嚮下遊言。)」是也。

  然則,讀嚴耕望,卻能使自己開始對古代地理甚至當代地理產生濃厚興趣;甚至想奮起而多購多讀此類專著,來彌補此門領域知識與理論欠缺。當然,愚一生大部分時間之研讀經歷,是把姓名學中之人名作為史學一個小分支來研究的。在傳統國學中,人名與地名關係乃至為密切。

  可能是從史之縱的角度研究姓名學,還常需旁及地理、地名緣故,自己古地理知識,漸漸也有瞭點滴積纍,而能翻閱翔實的古地理圖書專著,且能讀齣自己體會感想來;而到還能落筆為文,則已是二○一二年的事矣。拙文〈世界一週〉刊發《讀書》雜誌後,著實讓大學同學也羨慕過,實則自己心裡特別清楚:不纔地理學底子實在太淺薄瞭,全是研讀嚴耕望的啟濛或導引,纔在自己專注而研讀的路上,看到瞭可能與之並行的另一條路上的優美風景。

  嚴耕望旅遊觀,亦的確感人而令現代浮躁之國人反省:讀萬捲書與行萬裏路,若拘於條件所限而讓其選擇,則硬取前者。《唐史研究叢稿.序言》雲:「餘少樂山水,嘗期遍遊海內名山,而環境不許。二十年來研究中古地理,聊當神遊而已。」再看:

  我寫《圖考》本自知道隻能就古代文獻作一番仔細的整理研究,而不能親履各地勘察為憾!這樣自必發生一些偏差,但這也是莫可奈何的事,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時間都很有限,縱然能有機會走偏全國,而一個人之力也是不可能的,必得有公傢或大的團體來支持,組閤一個團體作工作,而這些在我都談不到,隻能獨力奮鬥,盡我所能而已。(嚴耕望1995年11月中旬緻劉健明信,劉健明〈筆耕室受教記〉,嚴耕望先生紀念集編輯委員會編《充實而有光輝——嚴耕望先生紀念集》,稻禾齣版社1997年12月,第96頁)

  個人在生命短暫的時空中,如何做齣最正確選擇,並幹齣最紮實而最漂亮的事,嚴耕望先生毅然決然地做到瞭。然而,旅居海外諸多華裔名教授亦然,皆捨不得用微薄薪水坐飛機到世界各地亂逛,隻喜歡坐在傢裡踏踏實實地讀書、作研究。「神遊韆萬裏,亦靜坐書齋之一賞心樂事也」。(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第一捲京都關內區.序言》,上海古籍齣版社,2007年3月,第8-9頁)然而,當今國人與諸多學者,恐浮躁乃甚多;最缺少的,就是嚴耕望先生的這種「定力」!

  踏踏實實地為華夏大地每一座山、每一條河、每一道溝峪、每一座城邑、每一所館驛立傳,一幹就是持久而終身不捨棄的近五十年,那是何等艱難、何等繁瑣,且又是何等氣概,何等宏偉,何等驕傲!嚴耕望先生做到瞭,耗時數十年心血凝聚的巨作——其恒心、其毅力,的確能驚天地而動鬼神!
愚讀嚴耕望,難入其門。所謂讀後感,大概亦僅僅是寫在論文邊上幾則短信而已。此非謙虛語,洵乃實際情形也。

  醜小鴨之醜陋,的確有其真實處,即在前賢大作之某一點上,學其精神與研究學問的路徑,為其注釋,亦為其補充,或增進自己為學的點滴進步,或以之糾正他者的鬍說而已。

  這部書的編輯,還收入個別早期舊作,愚儘量修改或增訂之。

 

圖書試讀


親近嚴耕望:歷史地理論文隨筆集 (電子書)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親近嚴耕望:歷史地理論文隨筆集 (電子書)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親近嚴耕望:歷史地理論文隨筆集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親近嚴耕望:歷史地理論文隨筆集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