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的祭祀活動有著多方面的教育意義,
教育後人不能忘本、不能忘恩,
是國家知識分子對自身傳統的認可與宣傳。
書院祭祀是進行德育的一種重要途徑。
◤書院的歷史發展
唐承隋制,把中國封建教育推到了輝煌的頂峰。直到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舉行最後一次進士科考試為止,實行了1300年之久。科舉制對中國封建社會的教育、士風、學風以至於社會風氣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科舉的繁榮與沒落直接關係到書院的繁榮與終結。
◤藏書的意義
書院藏書樓與官府及私人藏書樓在收藏目的上有很大不同:歷代國家藏書不公開於民,只供皇帝、王公大臣享用,或供士大夫階層著書立說而用。書院藏書不僅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擁有一定數量的讀者,而且在一定範圍內流通,使書院師生吸收知識養分,充分體現了書院藏書的教育性和社會性的藏書制度,重視藏書及其對學習參考、對書目的利用、對閱讀的指導等。
◤古代書院的精神
書院的聚徒式模式,直接打破了官學的固定模式,更加獨立,突破主流思潮的箝制,充溢自由自在的氣息。山長是書院的領袖和靈魂人物。傳統上,書院以人(山長)而不是以課程為中心,以道而不是以術為中心設置教學內容;方法上以自學、獨立研究為主,師生共同起居,悠遊山水,質疑問難,相互啟發。學術上注重不同學派的會講,提倡兼容並蓄、自由講學。
◤書院對現代教育的啟示
對於書院生徒所提出的問題,大師們也是有時解答得明白透徹,有時又只是略加揭示,主要還是讓學生獨立思考、自行領悟,有時又是師徒反覆論辯。書院大師所採用的問難論辯式的教學方式,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其自學能力,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