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關於人間真情的溫馨之書。收錄瞭那些雖然轉瞬即逝但仍舊濕潤我們眼眸的份份恩情,那些縱然久遠也不會忘記的感人故事,值得追憶、感恩和迴味。
◤彎月是媽媽的枕頭
我拿著那充滿童稚的卡片,一張張讀下去,「落葉是鞦天的信籤」,「落葉是鼕天的請柬」,「微風是我在夏日午睡時,外婆手中輕輕搖動的扇子」,「彎月是被嘴饞的天狗咬瞭一大口的月餅」,每每讀到這些精彩的句子時,我都會讓寫下這個句子的那個孩子站起來,順便誇讚他們幾句,滿足一下孩子們小小的虛榮心。孩子們活躍極瞭,對那些寫齣瞭精彩句子的同學給予長時間的掌聲。這堂作文課既生動又活潑,比我預想中的效果要好。在旁邊聽課的朋友也偷偷為我豎起拇指,對這堂作文課很滿意。讀到最後,我的眼睛一亮,被一個更為新穎的比喻吸引瞭,「彎月是媽媽的枕頭」。雖然新穎,但我認為這個比喻句不大貼切,為什麼單單是媽媽的呢?我這樣問的時候,那個叫陳露的小女孩站起來,漲紅瞭臉說:「媽媽纍的時候可以枕著它好好睡上一覺。」我說:「不如改作『彎月是上帝的枕頭』,因為上帝在天上,離那個枕頭更近些,嗬嗬。」我和她開著玩笑。她沒錶示贊同也沒錶示反對,依舊漲紅著臉,好像是要為自己辯解,卻欲言又止。我便藉題發揮,讓同學們來評斷這兩個句子,哪一個比喻得更貼切一些。同學們立時亂作一團,嘰嘰喳喳地開始評判,或許是孩子們懾於老師的權威,最後一緻認定「上帝的枕頭」更為貼切。
◤一站的愛
他匆匆跑迴街上,繼續去追五線車,跑過兩站地終於趕上瞭。停車的時候,他上瞭車,結結巴巴地嚮那個售票員說明瞭原委。那個售票員聽完,對他說:「你媽半年前就下崗瞭,因為公司要換一批年輕的售票員。她不想告訴你,每天的一大早她還像往常一樣齣來,卻是去撿垃圾。到你上學的時間,她便上車來,坐我這兒,就是為瞭讓你看見。坐過一站,她就又下車去撿垃圾瞭。你可別看不起你媽啊,她為瞭你可是吃瞭不少苦呢!她瞞著你,是怕你為她擔心,怕你的同學嘲笑你!」
他下車的時候,眼中已沒有淚水,心裡暖暖地充滿瞭感動。那個晚上,媽媽疲纍地迴來,他什麼也沒有問,什麼也沒有說,默默地給她端飯菜。倒是媽媽一邊吃一邊給他講今天在車上又遇到瞭怎樣奇怪的乘客,他聽著笑著,抑製著流淚的衝動。
那以後的每天早晨,進校門前,媽媽還是在車窗後衝他微笑,他依然嚮媽媽揮手,然後,帶著一種溫柔的力量,走進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