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系列第一本书《路边摊美食DIY》推出之后,获得读者广大的回响。这一次大都会编辑部再度严选出许多大家耳熟能详,一吃再吃而欲罢不能的美食将其作法集结成册,书中仔仔细细的为读者写出制作步骤,探听出美味好吃的秘诀,请各家路边摊老板亲自示范,每一道小吃都是经典,都是老板们的心血结晶。当你想吃却又不想出门买时,就可以照着本书中的详细步骤,一步一步的做出你想要的小吃,这样不仅卫生,口味还可以因人而异,不想吃太甜的就少加糖,想要吃健康一点的就不要加味精。让你随心所欲的做出想吃的路边摊美食。
路边摊小吃对于台湾人来说,是从小陪伴大,不论是香酥可口的葱油饼,还是风味十足的蚵仔煎、担仔面、麻辣臭豆腐等等,各式各项的小吃充斥在生活的周围。路边摊就像是永远都不会关门的7-11一般,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方便与乐趣。而那传统的美味,也是许多出国的游子们所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对于路边摊的美食,许多人还是会有着小小的隐忧。因为现代人对于养身、健康这方面的观念越来越重视,少糖、少盐、不要味精,成为大家选择食物的准则。在家自己动手做,不仅仅可以省去外出的麻烦,配料的增减与改变,更可以随每个人的喜好而改变,口味想要清淡一点、口感想要脆一点,都可以自由选择,搞不好还可以自创出独树一格的美食呢!而家中有小孩子的人,与小朋友一起在家DIY动手做点心,更是个增进亲子感情的好方式。
【严选台湾小吃DIY】为各位喜欢动手做美食老饕们,收录了许多台湾各地的有名小吃,包括了草莓牛奶冰、米粉汤、鱿鱼羹、广东粥、蚵仔煎与麻油鸡等等,由超人气的老板们亲自示范,告诉你煮出好吃料理的诀窍与秘方,让你在家也可以做出媲美路边摊的美食。从此再也不必忍受的风吹、与打、日晒,辛辛苦苦的排队了。
想要在家做出如路边摊美味的小吃不再是难事,开始享受自己在家DIY的乐趣吧!只要按着本食谱按图索骥,就能做出既卫生又营养的道地美味。
编辑室手记
鱿鱼羹
说起鱿鱼羹,真可说是台湾小吃的代表之一,不论夜市、店家、市场还是路边,都是随处可见,不论是鱿鱼羹、沙茶鱿鱼羹、韩国鱿鱼羹等等,都是诱人的好味道。碗内的食材除了鱿鱼、鱼浆、蛋花、笋丝、沙茶、萝卜和两、三片九层塔之外,要吃之前淋上黑醋,那香浓又微酸的汤头,真是让人难以忘怀。
广东粥
广东粥就是属于咸粥的做法。粥里面的佐料十分丰富,例如虾米、鱿鱼、猪肉、香菇、猪肝等。广东粥,乍听之下直觉反应就是:「广东省的稀饭」。
蚵仔煎
据说它的发源地在鹿港天后宫前的一个露天摊子。当年的老板郭老先生从日据时代的海军退伍后,就做起海产的小吃生意。由于蚵仔的腥味重,他就发明了蚵仔煎的吃法,没想到大受欢迎,后来有人陆陆续续模仿他,而且现在不只在鹿港天后宫前,台湾到处都可以吃到蚵仔煎的美味。
米粉汤与麻辣臭豆腐
现在的臭豆腐在口味及花样不断翻新,有清蒸臭豆腐、麻辣臭豆腐、红烧臭豆腐、烧烤臭豆腐、肠旺臭豆腐等,琳琅满目。以麻辣臭豆腐为例,除腌渍须细心调理外,汤头烹调之方法也是关键所在。细究麻辣臭豆腐的起源,应该是这几年重口味的麻辣火锅,在台湾蔚然成风,连带也使得麻辣臭豆腐成为美味佳餚。
葱油饼
世界各地饼类五花八门、口味众多,在台湾普遍最受欢迎的仍然是葱油饼。葱油饼的口味真可说是老少咸宜,愈吃愈顺口,一口咬下去,立即感受到葱香满溢,即使不沾任何酱汁,味道就已经非常足够;葱油饼的口感很特殊,虽然只是单纯的面粉,但咬劲十足,又Q又脆,口中嚼一嚼,齿颊尽是青葱芳香,诱引人食慾大开。
麻油鸡
麻油鸡最为人称道的食补贡献,莫过于让生产完的孕妇,大量回补精、气、神;而在寒冷的冬天,一碗油滋滋、酒辣辣的麻油鸡下肚,不但通体活络舒畅,香气四溢的麻油,更让人食指大动,想要再来一碗。
猪血汤
猪血汤算是台湾传统小吃中,颇具特色的一道路边摊美食。它不只好吃,其营养更是所向披靡。猪血中的血浆蛋白经过胃酸和消化液分解后,能产生一种有润肠及解毒作用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与粘附于胃肠壁的粉尘、有害金属微粒等产生化学反应,从而使这些有害物排出体外。
担仔面
说起台南的小吃,相信度小月担仔面该是当地最有名的一项了。为什么要叫做度小月呢?据说,这是在光绪年间,有一位原籍漳州的洪姓渔人,移民府城后便靠打渔为生。但打渔有淡、旺季之分,每年从清明到中秋,就是打渔人的淡季,叫做小月。
爱玉冰
制作爱玉冻时,须将爱玉籽包裹在纱布内,浸在冷开水里用双手轻轻搓揉,这个过程称作「洗爱玉」。洗时要注意水中不能有油性物质,也不能先加糖,否则无法结冻。上述是比较传统方式的制作方使,除此之外,也可用果汁机,打两分钟后再用纱布挤出。
草莓牛奶冰
外型鲜红娇嫩,小巧可爱的草莓一直是许多女孩子的最爱,除了它外型讨喜以外,尝起来酸酸甜甜的滋味,就犹如谈恋爱般的感觉,因此草莓一直是极受消费者喜爱的水果。
哇!拿到《严选台湾小吃DIY》这本书,简直就像挖到了宝藏!一直以来,我都对台湾的小吃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藏在巷弄里的地道风味,每次去台湾旅行,美食都是我的首要目标。但这次,我惊喜地发现,这本书根本就没讲那些我早就知道的大众点评上的网红店,也没有重复介绍那些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珍珠奶茶、盐酥鸡。这让我一开始有点意外,但很快就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了。它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视角,让我看到了台湾小吃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和历史。比如说,书中并没有教我怎么做炸鸡排,而是深入探讨了“鸡”在台湾饮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以及不同地域如何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处理和烹饪鸡肉,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不同鸡肉部位的烹饪技巧,以及它们在不同料理中的应用。还有,我以为书里会教我做臭豆腐,结果它讲的却是发酵的原理,以及台湾不同地区制作臭豆腐的微妙差异,这让我对食物的制作过程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理解了“在地化”的意义。这本书真正做到了“严选”,它挑选的不是最“有名”的小吃,而是最能代表台湾饮食精神和传承的那些,让我觉得像是完成了一次深度文化探索,而不是简单的烹饪教程。
评分这本书,《严选台湾小吃DIY》,简直是一股清流!我一直以为这类DIY书籍,就是把复杂的菜谱简化,然后配上漂亮的图片,让大家跟着学。但这本书,它根本就不在意我能不能做出“看起来一样”的成品,它更关心的是我能不能“理解”台湾小吃的精髓。它没有给我展示如何做出完美的卤肉饭,也没有教我如何调制出地道的蚵仔煎酱汁。而是带我回溯到了卤肉饭的起源,分析了不同地区使用的米种和卤肉的烹饪技巧,还探讨了蚵仔的生长环境对风味的影响。它甚至没有提如何包饺子,而是深入讲解了面粉的种类、发酵的原理,以及饺子在台湾不同节庆中的象征意义。这本书让我觉得,自己不是在学做饭,而是在进行一场关于台湾饮食文化的“深度游”。它给了我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启发,让我对台湾小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情感连接,这远比简单的食谱教程来得更有价值和意义,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另类”美食书。
评分第一次翻开《严选台湾小吃DIY》,我期待的是满满的食谱,想着周末可以自己在家尝试复刻那些魂牵梦绕的台湾味道。但这本书,它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我变成一个流水线厨师。它没有一张让我跃跃欲试的食材清单,也没有一个我需要精确到克的配方。反之,它像一位博学的老者,坐在我身边,娓娓道来。我以为它会讲如何做蚵仔煎,结果它却在探讨蚵仔的养殖历史,以及台湾不同沿海地区的蚵仔风味差异,甚至还涉及到了海洋生态对食材的影响。我本来想学怎么做凤梨酥,结果它却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台湾的农业发展史,以及凤梨这种水果如何从舶来品变成台湾的代表性作物,并分析了不同产地凤梨在口感和风味上的细微差别。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所谓的“DIY”,不仅仅是动手制作,更是一种对食材来源、文化背景、历史变迁的深入了解和尊重。它教会我的,是如何去“感受”和“理解”一道小吃,而不是简单地“复制”。这种“反套路”的教学方式,虽然让我一开始有些措手不及,但却给了我巨大的惊喜和收获,让我觉得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智识”上的DIY。
评分说实话,拿到《严选台湾小吃DIY》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点小小的失望,因为我本来想找一本能快速上手、做出诱人台湾小吃的书。然而,这本书完全没有照我的剧本走!它没有教我怎么一步一步地做出夜市里那酥脆可口的炸鸡排,也没有给我炸春卷的详细配方。相反,它像一位侦探,带我深入挖掘了“鸡”这种食材在台湾饮食文化中的历史渊源,以及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家庭,对炸物的独特偏好和处理方式。它也没有教我如何调制一杯甜而不腻的珍珠奶茶,而是讲述了茶的种植、加工过程,以及糖的来源和不同种类的糖对风味的影响,还分析了台湾人对“甜度”的微妙感知。这本书更像是给我的大脑做了一次“台湾小吃文化”的“DIY”,让我得以窥见那些隐藏在食材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工艺秘密。它给了我一种“懂了”的满足感,而不是“做会了”的成就感,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让我觉得这本书虽然“不实用”,但却“非常有趣”。
评分坦白说,《严选台湾小吃DIY》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DIY”美食书籍的认知!我本以为这本书会像市面上大多数菜谱一样,提供详细的步骤、配料清单,然后让我照着做,最终端出一盘“看得过去”的菜。结果呢?这本书居然从头到尾都在讲述“为什么”!它不教我如何调配沙茶酱,而是带我穿越回了沙茶酱最初传入台湾的历史,讲它如何与当地食材融合,演变成独具台湾特色的味道。我从来没想过,一碗看似普通的鲁肉饭,背后竟然牵扯着那么多关于米饭的种植、烹饪,以及猪肉的饲养和处理方式的考究。这本书更像是历史学家和美食家联手打造的一部精彩著作,它用最生动的方式,将台湾的地理环境、物产、风俗习惯,甚至各个时代的人文变迁,都巧妙地编织进了台湾小吃的脉络中。我在这里找不到一步一步的“怎么做”,但却获得了“为什么这么做”的深刻理解。读完这本书,我对台湾小吃的感受,从“吃”变成了“品”,从“尝”变成了“悟”。这绝对是我读过的最“不走寻常路”的美食书,也让我对“DIY”这个概念有了更广阔的解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