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轻松的语调,简单的故事叙述人生中难懂的道理。
书中所有的故事都是用白话文来说明老子的为人处世及中心思想。
文末附上一篇作者与读者分享的生活智慧,在读完故事之后还能再次发人省思。
文章皆附有两篇的插画,让读者见文思义之外,还有插图可供参考。
每一篇都是老子人生智慧的结晶,读完这一整本书,就已吸收了前人的精随。
*你的快乐被金钱买走了吗?
清朝山西太原有一个商人,生意做得很兴盛,长年财源滚滚,虽然请了好几名帐房先生,但总帐还是靠他自己算,钱的进项又多又大,他天天从早晨打算盘熬到深更半夜,累得他腰酸背痛头昏眼花,夜晚上床后又想着明天的生意,一想到成堆的白花花银子又兴奋激动。这样,白天忙得不能睡觉,夜晚又兴奋得睡不着觉。久而久之,这老头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银子再多也没办法买一夜深沉的睡眠。他隔壁住着一户靠做豆腐维生的小俩口,每天清早起来磨豆、点浆、做豆腐,说说笑笑,快快活活,甜甜蜜蜜。墙这边的富老头在床上翻来覆去,摇头叹气,对这对穷夫妻又羡慕又嫉妒,他的太太也说:「老爷,我们有这么多的银子有什么用,整天又累又担心,还不如隔壁那对穷夫妻,活得开心。」老爷早就认识到自己还不如穷邻居生活得轻松洒脱,等太太话一说完就说:「他们因为穷才这样开心,一旦富起来,他们就开心不起来了,妳看吧!我很快就让他们笑不起来。」说着,翻下床去,从钱柜里抓了几把金子和银子,扔到邻居豆腐房的院子里。
那俩夫妻正在边唱歌边磨豆腐,忽然听到院子里「扑通」、「扑通」地响,提灯一照,只见满地是金光闪闪的金子和白花花的银子。俩口子都惊呆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些金银是富老头扔过来的。天下哪有这样的事呢?都以为是上天送来的横财。他们连忙放下豆子,慌手慌脚地把金银捡起来。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金银,心情紧张极了,不知道要把这些财宝藏在哪里才好,藏在房里怕不保险,藏在院子里怕不安全。从此,再也听不到他们说笑,更听不见他们唱歌了。既然发了这样的大财,他们哪里还需要再卖豆腐,也不想再住在这样又破又矮的房子里,但是又怕别人疑心这些财富是偷来的,不敢去买新的房子。他们觉也睡不好,饭也吃不香,深怕走漏了消息。邻居富老头和他的太太开玩笑说:「妳看!他们再笑不起来,再唱不起来了吧!早该让他们尝尝富有的滋味。」
他们再也用不着起早摸黑做豆腐、卖豆腐,男的从早到晚四处闲逛,有时喝得醉醺醺的回来。以前他觉得妻子是天底下最中看的女人,现在再看时,左也不顺眼,右也不顺眼,所以偷偷摸摸地上妓院。以前小俩口甜甜蜜蜜,现在两人天天吵架。一次,丈夫把妻子打得满脸是血,妻子的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一气之下就悬樑自尽了。妻子死后,他更是堕落下流,嫖娼赌博,无所不来,没有几年功夫就一贫如洗。
就这样,白花花的银子使一个好端端的家庭破碎了。
*生活智慧
穷夫妇穷得心安理得,所以,镇日里说说笑笑,快快活活,甜甜蜜蜜,生活得轻松又洒脱。一但有钱了,生活失去了重心,镇日里担心又害怕,反而毁了贫穷时所拥有的快乐生活。穷好?富好?你说!
*爱卖弄小聪明的人其实最笨
唐代有一个姓朱的太尉,曾两度出镇浙右,第一次离开浙江时,他去寺庙中与一位老和尚话别,临别时送了老和尚一枝竹杖作为纪念。这枝竹杖虽然是竹子做成的,却成方形。柱时根部朝上,节眼须牙四面对出,自然可爱。朱太尉很珍惜它是想像得到的,将它送给和尚做纪念实在是给足了他的面子。
和尚也十分领情。几年后朱太尉又出镇浙右,到任不久去拜访老和尚,问上次送的竹杖还在不在?老和尚说:「至今我还珍藏着它。」和尚兴沖沖地拿出来一看,方形已削成了圆形,除此之外,又在上面涂了一层漆。朱太尉见后丧气叹息了好几天,从此以后就与这位和尚绝交了。
这枝竹仗是大宛国送给太尉的珍贵文物,其他的几枝竹杖都是圆的,唯有这一枝是方形。那位和尚为了使竹杖更美,用人工改变了竹仗的天然形态,结果却把宝贵的文物变成了不值一文的俗物。
和尚把奇特的方竹杖削成了普通的圆竹杖,这样的弄巧成拙尚不失为沉闷的人生增加一点笑料,但是,有些弄巧成拙却会造成可怕的悲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军队中有一名下级军官,用许多巧计蒙蔽了上级和同僚,因而窃取了将才的虚名。
一次在与德军的重大战役中,他被任命为先锋部队的指挥。大敌当前他完全傻了眼,平时搞阴谋诡计的技俩全不管用。部队全军覆没,他自己也掉了脑袋。
有许多人的一生就是吃亏在聪明上,不管是为人还是求学都想用点小巧,与人交往不真诚,学习又求捷径,最后在人际关系上失去了别人的信任,而在学问和事业上也一事无成。
*生活智慧
老子认为人类痛苦和纷争的病根,就在于乖巧过了头、刚强过了分。如果大家立身处世都朴实、厚拙、柔弱、不争,那么,人们必定生活得幸福多了。如果说逞能争胜在老子时代所在皆是,那么,在现代人的身上就更无所不在了。如果说老子的这些思想在当时是对症下药,那么,它在现代,就是被人们视若无睹的「祖传秘方」。
在漫悠的中国历史中,有些人留下的影响力既深且远,他们的思想、智慧、勇气、智谋、道德,成为我们学习与效法的对象。透过他们所留下来的有限文字及资料,让我们得以速成的方式了解人生的内涵,进而正视、规划自己的人生。
现在的世界,多采多姿,诡谲万变。这是古人没有办法想像的。但现代人真的比古人更了解自己的世界、更洞悉生命的意义吗?这也是现代人没有办法回答的。这个世界急遽发展的结果,除了速食文化之外,又让现代人知道了些什么呢?又懂得了些什么呢?这又是令人尴尬、难回答的问题。
从此一丛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先人以自己的思想着作影响世人,有的先人自己亲身创造历史,有的先人只想做天空里的一片云,却不小心时时投影在你、我的心中。在历经千年、百年后,在中国文化已然变质的今日,他们的人生依然让我们心向往之,他们深藏在心底的智慧,依然以潇洒、旷达、智诘、谋略、自然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以一书一人物的活泼、轻松笔调请这些看似高居云端的先人们走入凡间,走入我们的生活里,一起探讨我们所遗失的智慧在哪里?我们是否太粗心,以致于让智慧擦肩而过?我们的生活是否因为充塞了没有生命的资讯而失去了生机?我们的人生是否应该做某种程度的调整,甚至和古圣先贤作连线?《老子,你在说什么?》一书,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在每篇的文末皆附有小小的生活智慧,供读者省思。先人的智慧有如流水,有的人看见水奔流不息,想到自己应该学习它,不舍昼夜地奔赴理想;有的人看见水滋润万物,想到自己应该效法它,源源不断地养护生命。先人的智慧,因为有您的省思,不再是死的资讯,先人的智慧,因为有您的学习和效法,它活在您人生的每一分秒中。
这本《老子,你在说什么?》的标题实在太抓人了,我一直对老子其人其思想充满了好奇,但总觉得高深莫测,像是被一层古老的迷雾笼罩着。拿到这本书,第一反应就是,终于有人愿意用一种更接地气、更贴近我们现代人生活的方式来解读《道德经》了吗?翻开目录,看到一些耳熟能详但又常常被误解的概念被单独拎出来讨论,比如“无为而治”、“道可道,非常道”、“上善若水”,心里是既期待又有点忐忑。期待的是,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把钥匙,打开我心中关于老子的疑惑;忐忑的是,怕这本书只是流于表面,或者用了更华丽的辞藻去包装那些我依然理解不了的哲学。不过,总的来说,这个书名本身就给我一种强烈的信号:这本书不是枯燥的学术论文,而更像是一场与古老智慧的对话,一场试图打破隔阂、拉近距离的尝试。我特别想知道,作者会用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样的例子,来解释那些听起来既简单又复杂,既朴素又深刻的道理。现代社会节奏如此之快,信息爆炸,压力重重,我渴望能从这些古老的智慧中找到一些宁静和方向,一些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这个世界的视角。这本书,或许就是我寻找的那个契机。
评分坦白讲,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老子”这个名字的印象,更多的是停留在教科书上的几个片面概念,以及一些道听途说的“玄之又玄”的说法。总觉得他老人家说的话,要么是过于深奥,要么是和我的生活完全脱节。然而,《老子,你在说什么?》这个书名,瞬间就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好奇火苗。它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仿佛作者本人也在问着我同样的问题,是在邀请我一同踏上这场探索之旅,而不是单方面地给我灌输知识。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用很多生动的比喻,甚至是当代社会中的一些小故事,来阐释那些看似飘渺的哲学思想,让它们变得触手可及,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我渴望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不只是知识的堆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一种看待事物的新角度。毕竟,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方向,被各种琐事牵绊,而老子的思想,据说能够帮助人回归内心的平静,找到生活的真谛。所以,我怀揣着一份期待,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的心灵导航仪,在我迷茫的时候,能为我指点迷津,让我不再被表象所迷惑,而是看到事物更本质、更深刻的层面。
评分《老子,你在说什么?》这个书名,一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让我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对老子这个人以及他的《道德经》一直以来都充满好奇,更因为这个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直白而又真诚的询问,仿佛它在替我这个普通读者发声,诉说着我们面对那些古老智慧时,常常会有的那种“不明就里”的迷茫。我常常觉得,《道德经》里的很多话,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要真正理解其深意,并将其与我们当下纷繁复杂的生活联系起来,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打破那些陈规俗套的解读模式,用一种更贴近我们现代人生活经验的方式,来阐释老子的思想。我希望作者能够像一位耐心的向导,带领我穿越迷雾,揭开那些古老文字背后蕴含的深刻哲理,让我不再是望洋兴叹,而是能够真正地领悟到老子所说的“道”究竟是什么,以及它如何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份宁静,在变幻的世事中保持一份清醒。
评分当我在书店里看到《老子,你在说什么?》这本书的时候,一种莫名的冲动驱使我把它拿了下来。这个书名太有意思了!它不像那些直白的学术专著,充满了“解读”、“阐释”之类的词汇,而是像一个朋友在耳语,带着一丝困惑,又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我立刻联想到自己曾经在阅读《道德经》时那种“似懂非懂”的状态,很多时候,读完一段,脑子里只留下几个模糊的词语,却不知道它们到底意味着什么,与我的生活有什么关联。所以,这个书名恰好戳中了我的痛点。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个非常善于沟通的人,他/她能够理解我们这些普通读者在面对古老智慧时可能遇到的困惑,并试图用一种更易于理解、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来为我们答疑解惑。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跳出传统的解读框架,用一些新鲜的视角和生动的案例,来讲述老子的思想。我希望读完之后,我能够真正地“懂”老子,并且能够将他的智慧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之中,让我的生活少一些焦虑,多一些从容;少一些执念,多一些通透。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道家思想,怀有一种既敬畏又有点距离感的情感。总觉得那些深邃的道理,离我的日常生活太遥远了,像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虽有价值,却难以触碰。《老子,你在说什么?》这个书名,真的太贴切了!它就像是直接把我的心声喊了出来,那是一种集体性的困惑,也是一种对真理的渴望。《道德经》的原文,我断断续续地读过一些,但往往是雾里看花,水里捞月,抓不住核心,更别提去运用了。所以,当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眼前一亮,感觉这本书可能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个“翻译官”,能够把那些古老而神秘的文字,转化为我能够理解和吸收的语言。我设想作者会用很多当代的语境和例子,来解释老子那些看似简单却又寓意深远的观点。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让我“知道”老子说了什么,更能让我“明白”老子为什么这么说,以及他的话在今天的社会中,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发和帮助。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重新认识老子,也重新认识我自己,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内心的安宁和生活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