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本書結閤瞭最新的、成熟的、常識性的、可靠的訊息,讓所有管理者耳目一新。正如作者所言,光是聰明是不夠的,企業要在這樣的時代裏獲得成功,必須要具備有效、負責任的,以及可復製的流程。這是一本非常精準的指南,讓管理者瞭解達成上述目標的策略。
實證有效的知識工作環境管理技巧
即使是聰明絕頂的工作者,也可能不願意配閤公司的專案期限與進度,因而讓管理者大受睏擾,不過,如果經過妥善的管理,大部分的職場工作者都可以非常有創意和生産力。本書提供管理者必備的技術與工具,把知識工作環境由一個「充斥著長不大的孩子的遊樂園」轉變成為一個重視進度、倡導生産力,並且在時間和預算內達成公司目標的利潤中心。本書提供管理者以下的策略:
‧要求員工對工作負責,以更成熟的心態麵對工作。
‧讓知識工作環境更具一緻性、效率性,以及可預測性。
‧建立職場透明度。
‧設定公司目標的優先順序。
‧每天追蹤各專案的進度。
‧收集準確即時的資訊,協助組織更聰明地工作。
《這纔是管理!》提供企業和管理者所需的工具與技術,協助他們掌控知識工作環境,維持企業的正常運作,並在生産力與獲利能力上都能有大幅度的躍進。
作者簡介
佛瑞‧迪巴契(Farzad Dibachi)Niku公司創辦人及執行長。他的創業經曆是矽榖的傳奇故事,曾多次躍上《Upside》、《Red Herring》雜誌封麵人物,也曾被《華爾街日報》、《財星》、《富比士》、《紐約時報》、《美國商業週刊》以及《新聞週刊》專文報導。在成立 Niku公司之前,迪巴契先生是甲骨文公司曆史上最年輕的副總裁。
朗妲‧迪巴契(Rhonda Dibachi)Niku公司策略與規劃執行副總裁,曾任職於甲骨文、Arthur Young企管顧問公司(現為Ernst & Young),以及奇異公司。
譯者簡介
林宜萱,畢業於颱大商研所、颱大工商管理係,曾任航空公司、銀行保險及直效行銷之企劃工作,現為專職譯者,譯作包括《專案管理溝通協調工作手冊》、《卓越領導》、《EMBA係列:銷售管理》、《策略領導實戰指南》等書。
當我在四十年前開始撰寫軟體時,這些軟體的實際應用範圍非常有限,畢竟,一個比現代數位手錶運算能力還低的東西,能做些什麼呢?不過,這種情況已經大大改觀瞭。今日,幾乎所有的專案都需要依賴軟體及資訊科技的支援,公司過去運用不太準確的工具、非正式的係統與網路來進行溝通,現在已經有非常精準的溝通工具、係統與網路瞭,不僅可以進行公司內部溝通,也可以和顧客、供應商及相關管理者進行即時互動。高伯瑞(John Kenneth Galbraith)在35年前就已經在他的《The New Industrial State》一書中預見到這一點。
每個公司都有一些專業迷思,這可能會讓公司的權力結構反轉過來,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新的技術迷惑瞭許多高階主管,讓他們受到誤導,以錯誤的方式來管理這些技術。個人電腦的發展讓上百萬人變成自認為擁有專業的技術專傢;一個堅持雇用世界級水準法務人員的公司,卻願意請一個有纔華但不成熟的外行人來負責執行某個復雜的係統。之所以産生這種現象,一個原因是因為技術專傢通常較難預測與管理;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企業主管不喜歡應用在技術領域的物理定律,因此經常會要求一些不太可能得到的東西,這種「專業迷思」的現象也可能發生在非技術性的專業領域,例如國際行銷或公司財務。任何超過管理者理解範圍的知識工作領域都可能發生這種情形,我們也常聽見某位美國企業主管雇用外國管理者時,主要的判斷標準是對方的英文能力而非其過去的績效錶現。
以上的種種狀況都導緻瞭一種奇怪的妥協狀態:管理者告訴專業人員想要什麼結果,接著就讓他們自生自滅,祈禱他們可以達到公司期望的結果(同時以成果導嚮的奬勵來增強上述禱告實現的可能性)。當然,這些專案通常不是延遲完成,就是超過預算,更常見的情況是專案小組通常會刪減一些工作項目以便符閤最後期限的要求,所以總是沒辦法達成原先期望的結果,尤其是在刪減軟體專案後,得到的可能不是「資産」,而是一堆「負債」。
為什麼會發生這些狀況?第一,因為技術人員或其他專業人員不是完美的,所以一定會發生這種情形。以我的經驗來說,這些人通常都是公司裏最好、最努力工作、最盡心盡力的員工,但是當你建立係統時,需要絕對的正確與真實,不能容忍有任何一點模糊或瑕疵的。第二,假如企業設定的目標不夠好,上述的情況也有可能發生。主管通常是因為自己有某些技術或能力,因而帶領公司往那個方嚮走,卻不見得是正確的企業目標。
誠如作者所說,許多專案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企業主管與專業人纔之間的「介麵」齣瞭問題,這些專業人纔沒有被善加管理。我非常同意這樣的看法,這些專業人纔與管理者之間的溝通是沒有交集的,原本齣自於善意的行為,結果卻變成傷害。我不相信有什麼簡單的管理公式,但我相信每個優秀的主管都必須對「如何工作」自有一套理論。作者在這本書提到的就是一個有效、成果導嚮的技術管理基礎,我嚮所有需要這些技術的人—以今日來說,應該是組織裏的每一個人—推薦這本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